第249章

  李大嫂点头:“你快收拾吧,我想着这事儿呢,回头就和阿娘说,你放心。”
  等吃完早食,陪着露珠儿说了话儿,李家门口就有人来了。
  “高掌事,怎的劳动您了?”
  李三娘有些惊讶,怎么自家的掌事竟是来了?
  之前,孙医监那边送信是说,到时候派两个兵士来李家接李三娘,这样子也方便李三娘这个外人进京郊大营。
  “你是我手下的医师,你这外出授讲,这头一次我自是要跟着去瞧瞧的。
  我已是与孙医监说过了的,这两位就是来接送你的。”
  第318章 授讲
  李父李母与李二兄也出来与高掌事见礼了,几人寒暄了一顿,还是来接送的兵士说了这进出大营是提前规划好的,要顾着点儿时间,众人这才赶紧上车。
  因着李三娘带的东西有点儿多,又要带着李二兄一块儿,最后高掌事和李二兄坐了一辆车,李三娘和秋香坐着十九赶的自家的马车跟在了后头,一路出城,往京郊大营走。
  高掌事有些意外李二兄竟也是跟着一块儿去了,李二兄自是看出高掌事的疑惑,又是同坐一辆马车,也就直接出言解释:“是三娘早前就与孙医监说好了的,带我去做演示用的。
  三娘授课的内容,都是提前在家与我和家父一同讲过,我们提出意见和不解之处,三娘改到我们觉得听着能懂好理解才能行的。”
  高掌事没想到竟是如此,想了想回道:“李医师是个了不起的女医师,尤其是李医师竟是愿意传授这些秘技,胸怀宽大,是个有能为的人,我心中很是敬佩。”
  高掌事看着李二兄自傲的样子,又出言:“自然,老李医师与你这位李医师也是好的,愿意支持李医师这般行事,也得有个广阔的胸襟才行。”
  护送李三娘的两位兵士,一个在两辆马车前头引路,一个在马车后头护卫。
  两人对于李三娘这个女医师还是十分好奇的,当然了这种好奇是带着对有技艺的人的敬重。
  要知道,跟他们同一什的一小兵当时大家一块儿学凫水的时候,就他运气不好竟是呛着溺水了,最后还是营里驻守的太医署的孙医监,靠着这女医师那奇怪的法子,给救了回来的。
  本来,这被救回来的小兵是想争取这来接送李三娘的任务的,但什长却是特意挑了他俩来的。
  为啥?
  自然是因着这俩人是北地大汉,身材颀长,长得又是得女娘喜爱的那种俊俏脸,这才被选上来干这接人的活来。
  倒不是那些有的没的,主要是这般汉子,出门做事有脸面。
  要说了,世人谁不看脸?
  有兵士开道,又不是高峰,等出了安化门后,就不需要躲避行人了,这马也跟着奔跑起来了。
  李三娘坐在内里还是十分稀奇的,头一次坐马匹奔驰的马车,这感觉着实不怎么好受。
  要不是秋香在车厢里头拉着她,李三娘觉得自己非得撞得满头包不可。
  京郊大营倒是离得长安城不远,不过两刻钟就到了大营驻扎的入口,这还是十九见李三娘不适应疾驰的马车降了速度来着。
  李三娘他们自是下车接受查验,早前从家里带出的户籍贴也拿了出来。
  等一一验看过后,又有兵士对着马车里头查看。
  高掌事坐的马车里,那兵士上前查看,见里面是两个大箱子,打开后看了只是些书册就放过了。
  倒是李三娘这里有些麻烦,因为是想要讲解有关疡医的东西,这带的东西就有些金属制好的器具,其他还好说,着实有一些锋利的小刀看着有些不对。
  高掌事这时候站出来对着查验的兵士说:“这位兵士,里头都是李医师用于授讲的物什,是给人治伤用的,今日来给营里的疡医们出讲,都是要用到的。
  若是有要求,还请让请我们来的太医署的孙医监亲自来与你们分说。
  真真都是正儿八经的行医器具。”
  领头的兵士对着旁边一个小兵说:“你去里头,请了孙医监出来。”
  李三娘他们这就在外略等了会子,孙医监就领着两个岁数不小的医师疾步走了过来。
  几人还没来得及好好见礼,就见孙医监赶紧去和守门兵士如此这般的好好说了一通,这才得了许可,再次坐上马车往大营的西南角上,疡医们在的营房去。
  到了地方,孙医监瞧着这三箱子的书册,倒是有些疑惑:“三娘子,怎的带了不少书来?”
  倒是孙医监身旁的另外一人神思敏捷:“难道是李三娘子写的有关咱们疡医的书?”
  说罢,在场的几个人都眼巴巴的看着李三娘,连孙医监都不能免除。
  李三娘不禁无奈笑了两声,“正是如此,是我与我阿耶、二兄一块儿编撰的书,里头都是关于我之前讲过用过的一些与疡医有关的技法。”
  几人得了李三娘的允许,竟是直接在外头一人拿了一本书,就看了起来。
  幸好,在出城之前,这雨就停了,不然可真的是可惜这书了。
  李三娘刚想问孙医监这去往何处授讲的时候,从前头左边那个白帐子的营房里就走出不少身着白衫的医师们。
  等走的近了,李三娘这才发现,这打头的几个穿白衫的人,那不就是穿着李三娘之前在医药联盟第一次出讲时,分发给他们的未改良版的白色手术外衣么!
  孙医监他们这个时候也从书上抬起了头,为李三娘介绍起来。
  “诸位,这就是咱们请来的李医师,今日就由李医师为咱们授讲。”
  “李医师,今日就拜托了。”
  孙医监他们倒是一点儿不客气,李三娘这连杯茶还没喝上呢,就已经站在帐子里早就搭好的半尺高台上了。
  李三娘站在台子上,看着台下四周坐满了的医师们,满满当当得有四五十号人,让本就不大的营帐显得更小了。
  不过,此时,前头坐着的那几个穿着白色外衫的人,倒是让李三娘有了一丝熟悉感。
  想当初,在现代医院里,请那些知名的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去大讲堂演讲的时候,台下也是密密麻麻坐着上百位身着白大褂的医生。
  只不过,这回台下换成了此时的疡医们,台上变成了李三娘自己。
  在心里头给自己鼓劲儿后,站在台子上的李三娘就对着众人行了一礼。
  “今日,我李明芳能被孙医监请来与诸位共同探讨学问,是我的荣幸。
  我十分感激在场能来听我授讲的诸位。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正题。
  诸位都是老疡医了,应是常用“砭”来割治肿疡。
  要知道……”
  第319章 歧视
  这一说就一直说到正午,李三娘从疡医最常接触的肿疡讲起,详细讲了为何会如此,若是如此要如何做。
  虽然李三娘是被孙医监请来授讲的,之前李三娘在医药联盟的出讲时,现在台下也有几个疡医曾经跟着前去听过。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所以,在此次授讲之中,就有两个“刺头”对着李三娘这个专看女娘病的女娘来给他们讲,如何做好一个疡医这件事,是十分反感的。
  如此,言语上就有些不尊重。
  “敢问,李三娘子,是从何处知道这‘毒’是在外,咱们瞧不见的东西?”
  “这位医师这问题提的好,这毒其实就和咱们讲的‘邪’了,我不过换了个说法就是了。
  另外,疡医与普通的医师还有所不同,其他医师多是通过汤药内服而治病,而疡医是直接从外到内,就好比肿疡就是如此。
  若是从外到内,这‘邪’就更加容易入体了……”
  回答完这个问题,孙医监就起身叫停了,请了李三娘他们去另一个营帐之中吃午食。
  “这中午头儿的时间也不好浪费,我瞧孙医监你们都对这书十分有兴趣,要不,就趁着这会子直接发下去好了。”
  说到这里,李三娘略带着些不好意思继续说:“因来时未曾想过会有如此多的人来,就只带了约莫五十本,若是有没有分到的医师,就只能等下回了。
  或者,孙医监也可找我二兄,去那书局订购。”
  午食是在营帐之中同其他医师一块儿吃的,吃的倒不是大锅菜,应是孙医监叮嘱过,特意给做了小炒。
  味道么,也就那样子,可以入口。
  李三娘倒不怎么饿,反而是渴得很,毕竟这一上午说的话可真的是得有近两个时辰了。
  李三娘和李二兄并秋香、十九,现下就在孙医监单独给分的小账之中休息。
  倒是上午头儿那些医师得了李三娘分下的书籍的人,是连饭食都不吃了,看着这书如痴如醉。
  几千年的知识碾压,哪里是此时的唐人能受得了的?
  就连孙医监并几个在有一手特别技艺而在营里有地位的老疡医,都看的手不释卷,更别说那些才做了疡医没几年的年轻医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