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热盘一会子就上了,这钱花上了,服务也就有了,还真别说,珍味阁的饭菜倒是与长安城里首屈一指的君又来酒楼有的一比。
  至少,李三娘觉得十分美味好吃。
  因着明日要去京郊大营授课,今夜李三娘就没喝酒,李父那桌,李二兄和十九倒是能喝,但其他人都不喝,这酒也没甚必要非得要喝了。
  最后,男桌这边喝的是茶,女桌这边喝的梨子为主做的饮子,酸甜可口,很得露珠儿的喜爱。
  上次煽情过后,这回李三娘就含蓄许多了,只是拿着饮子来回敬了几回,说了些感谢的话就得了。
  待得吃完饭,一家子在街边还看了会子卖艺的耍戏,这才叫了车子回了家。
  “我叫大郎给你提桶水,你赶紧的烫烫脚就睡。
  明儿个不是说还要去京郊大营给人授课么,那可得休息好了,才有精神。”
  “哎,大嫂,我自己去提水就是了,作何让大郎给我送?”
  李大嫂听了这话不愿意了,“怎的?他这么大个个子,给她亲亲的小姑提桶热水的力气都没得了?”
  “大嫂,你明知我不是那意思,大郎大了,再使唤……”
  “小姑,没事儿,儿郎给家里女眷提桶水有什么的,就是再大,等小姑五六十了,我还给小姑提水。”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李三娘也就不再言语了,只觉有李大嫂这般好的当家主妇,当真是李家的福分。
  要知道,搁其他人家里,这转过年都能说亲的郎君,要是给家里女眷提水,怕不是要被说坏了风水了。
  可李三娘平日里难道对李大郎不好么?
  就算李大郎这般大了,两人也只不过差了四五岁罢了,但平常里,有露珠儿一份的,家里四小只哪个又少了他们的了?
  也就是小五郎还小,不然,还要带上小五郎的份儿呢。
  李三娘知道,此时的女娘,与家族牵绊甚深,就好比李三娘原身,和离这档子事儿,若不是有李大兄李二兄出头,李三娘别说带女和离归家了,还能拿回嫁妆?
  想都不要想,那是不可能的。
  怕不是就只能忍了恶心,看着王子恒同他那外家寡居的表妹亲亲我我呢。
  露珠儿现在自小与五小只一块儿长大,将来露珠儿要是能留在李三娘身边,就在长安城里出嫁,有这么些个娘家兄弟做支撑也是好事。
  再加上,李三娘也是真的觉得李大兄李大嫂他们对自己是很好的,除了血缘牵绊,也是平日里你为我我为你相处出来的感情。
  夜,深了。
  李二兄给屋角的炭盆加了炭,看着窗口留了缝隙后,才对就着灯光梳头的李二嫂说:“躺下吧,我这就吹灯了。”
  李二嫂给身旁的小五郎盖了盖被子,才就着窗外的月光,对着李二兄问“二郎,我瞧今儿晚上这席面怕不是得有个二三十两银子咧。”
  李二兄穿着里衣赶紧钻进被窝里,闭着眼睛回道:“差不多,三娘给了我三十两银子,我去结账花了二十六两七钱,这还是咱们后头叫了汤饼的缘故。”
  沉默了几息后,李二嫂突兀的问:“三娘的薪俸不是那日都花完了么?”
  第317章 教妻
  李二兄听了李二嫂这话,转而起了身,顾不得只穿着里衣从被窝里出来的寒冷,摸索着把床头的灯盏点着了。
  就着灯光,披着一件外衫的李二兄就瞧着床上侧着身子躺着的李二嫂。
  李二兄心中有太多的话,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口。
  李二嫂反而是瞧着李二兄脸上的表情,知道是自己小心眼儿的话又惹人厌了。
  李二嫂小心的轻声说:“二郎,我是有些眼皮子浅,你别嫌我。
  我知道三娘是有大本事的人,我跟着阿娘和大嫂在那盟会里忙活,都是三娘厉害,才能找了官家来,给那些贫苦女娘人家找活儿。
  我就是小心眼上来了,你别气。
  我也就咱俩一块儿的时候说两句,万万不会在三娘面前带出来什么的。”
  李二嫂说了这些,看着李二兄仍旧不说话,她心里就有些慌了。
  李二嫂赶紧坐起身,伸手去抓李二兄的手,李二兄没拒绝,听着李二嫂软声软语的唤他:“二郎,二郎,你说句话,别不理人,我心里怕的慌。
  二郎,你放心,我以后,定不眼气三娘了,你别不理我。”
  李二兄听着这都带上了哭腔的话,他终究是垮下了肩膀,重重的叹出了一口气来。
  李二兄转而想起,当初他与李母说起,想要求娶吴家村里的李二嫂的时候,李母是这般说的:“二郎,我知那兰娘是个长的好的,又能干,在村子里定是个人人夸赞的好女娘来。
  可咱们家终究是在长安城里过日子的,你瞧瞧你大嫂,武人家出身,祖上也是出过将军的,她家自小的教养,就是配个有官身的郎婿都是行的。
  要不是你大兄靠着亡父的脸面,他自身又不差,未来能有机会升迁,蒋家可不会把你大嫂嫁给你大兄的。
  若是你铁了心要娶吴家村的兰娘,阿娘也不阻拦你。
  只阿娘说一句,要是将来你们一块儿过日子磕碰了,你别恼她,她的出身约束了她的见识,你既然要与她结为夫妻,那就在以后的日子里好好教她。
  兰娘是个善心的好孩子,你若肯用心教,她定能学会。”
  李二兄抬手握住李二嫂的手掌,来回摩挲着,他再次叹了一口气后说:“兰娘,你都知道三娘现在是个有本事的人了。
  你就不该只把她看成旁人家那般普通的小姑子来,谁家的小姑子能有三娘这般厉害?
  往后,你把三娘看作李家第三子就是了。
  三娘现下做到的,多少男子都赶不及她?”
  李二兄拿起床头李二嫂的外衫给她披上,对着她继续讲:“三娘天分高,于医道上有奇才,我是赶不上的。
  咱家之前分得的那千两银子都是靠着三娘的能为得来的,你可别忘了这点儿。
  别说她现下只有七八两银子一月的薪俸,就是一两银子没有,她手里几千两的银子,还怕没钱花?”
  李二嫂好似被说的转了心思,点头后回应道:“三娘是个有能为的女娘,盟会里一开始还是靠着三娘给的那千两银子维持着。
  后头太医署那边给了单子,又有徐三郎君给联系的活儿,这么一来一去,我瞧着阿娘做的账,竟是还赚了一些。
  不过,阿娘说,这银子得留在账上,作为以后救济贫苦女娘的银钱来。”
  “兰娘,你忘了医师都能收的感谢钱了。
  三娘哪回出诊上人家里给人瞧病,过后人家不得给个五两八两的,有钱的人家,给二十两也是能的。
  正堂里现下新摆上的那套白瓷茶具,不就是三娘给人瞧病,人家送予她的么?”
  李二兄坐正了身子,肃着脸,看着李二嫂一板一眼的总结道:“所以,三娘是不差钱的,她的钱都是她靠自己个儿的本事挣得,她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她没靠着家里,她愿意出钱感谢家里人帮扶她,那是她愿意。
  至于家里的东西,阿耶阿娘的为人你知道的,大概率是会让我们三兄妹平分的,顶多阿娘自己的体己银子是会留给露珠儿罢了。
  你只把三娘看作李家幼子就是了,幼子留在父母身边尽孝,分得父母资产也是应当的。
  兰娘,你可明白了?”
  李二嫂瞧着李二兄严肃的眼神,赶紧点头应是:“二郎,我已是懂了,以后必不会如此了。”
  两人再躺下的时候,已是深夜了,屋外的风呜呜的刮着,吹在窗户纸上,让人不由得裹紧了被子。
  次日,待得李三娘起身了,刚一打开屋门,泥土腥味儿就在鼻尖炸开。
  下雨了,应是不久前才开始下的,现下天空仍旧雾蒙蒙的,有细细的雨丝从空中落下。
  李三娘打了个寒颤,想着待会儿出门的时候,自己也得找个褙子穿着,瞅着这天的样子,是很有可能落雪的。
  等李三娘从廊下走出来,冰凉的雨滴滴落到她脸上的时候,她才是真的觉出冷来。
  “快点儿进来,还下着小雨呢。”
  到了厨房,李大嫂在厨房里头对着李三娘喊道。
  “大嫂,这雨冰冰凉,还真是冻人。
  今夜看来是要多点上一个炭盆了,要不然可真得冷的受不住。”
  “现下,厨房倒是成了最暖和的地方了。
  回头,我和阿娘说说,还是得多买些柴火备着,万一要是今年冷的大了,可是得多用柴火取暖来。”
  两人正说着,李二兄也缩着脖子进来了,听到李大嫂同李三娘说的话,就紧跟着说:“大嫂说的有理,那回头,我再看看,这炭火也多买上一些的好,家里这几个小的可不能挨冻。”
  李三娘提着热水往出走,一边走一边说:“那这得多买点儿,咱家今年可多了不少人,再有隔壁盟会那边也是用的着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