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柳谷雨找了人重新装修,这时候正好去看看。
看完铺子,又坐船回家,把明日去象山书院报到的事情告诉给家里人。
次日,秦容时就去了书院读书,之后一段时间柳谷雨都在忙活食铺装修的事情。
家中那只三花大猫渐渐习惯了家中有人,再加上般般时不时给它留肉干、鱼干,一来二去,一人一猫混熟了好多,直到某一天,它把两只猫崽子叼到秦般般床边,自己出门捕猎了。
第二日,来财的狗屋旁多了一个超大猫窝。
八月上旬,柳家食肆开张。
这地段好,又装修了一个月,好些喜欢来春街玩的百姓都知道这里有家新铺子要开张了。
开张这天,柳谷雨又请了吹鼓班子表演揽客,吸引了不少客人。
“这是开的什么铺子啊?”
“食肆啊!看不到幌子上画的碗碗碟碟啊!”
“买啥吃的呢?不会又是糖水小食吧?这条街都多少家糖水铺子了!”
……
柳谷雨提着铜锣站在前面,喊道:“诸位!今天是我柳家食肆开张第一天!头三天全场削价一成,凡入店消费的客人皆可以参加转盘抽奖!”
古人智慧,早有转盘摇奖等促销活动,称作“关扑”。
所以柳谷雨只说了“转盘抽奖”,都不用解释,门前看热闹的人们都知道了意思。
有结伴而来的姑娘瞧食肆内装潢有趣,笑着说要进去试试味道。
铺子装潢重不在精,而是讲究一个雅,堂内摆放的都是竹桌、竹椅,每一桌都用竹帘子隔开,有了独立性和隐蔽性。
有客人为了新鲜装潢进去,也有客人图削价、抽奖的活动进去,但尝了味道后大多觉得不错。
吃食比装潢更新鲜。
“这红豆烧仙草的味道不错啊,我喜欢,吃起来也凉快,夏天吃正好呢!”
“我吃的芋泥丸子,你要不要试试?”
“走走走,咱吃了去抽奖,我觉得我今天手气不错,说不定能抽到过免单!”
……
渐渐的,食肆内几张桌子都坐满了,座无虚席,一直忙到下午。
第123章 府城市井23
秦容时是下午下学后过来的, 和他同路的还有一个身高模样皆是中等的黑脸书生,穿着淡褐色的襕衫,头戴方巾, 明显是读书人的打扮。
这就是陈巧云的儿子, 名叫李有梁。
他跟着秦容时一块儿到了柳家食肆,快到晚饭的点儿了,店内宾客盈门,门前还挤了好些人, 都是围着玩转盘的,隔老远就听到声音了。
“中了中了!一张半价红票!”
“我也中了!中了免费的糕点!柳老板, 我中了!送的是什么糕点啊?”
“听老板说, 送的糕点这些天都是不另卖的, 吃的就是个稀奇!”
……
伴随着这些人声,秦容时二人挤过人群进了店,正好看到秦般般端着两碗糖水送到客人桌上。
秦般般也见到他,立刻喊道:
“哥!你下学了?!”
秦容时冲她点点头,正要说话, 下一刻又有几个客人起身去结账。
他忙冲着手忙脚乱, 拿着木托盘就要往账柜去的秦般般说道:“我去吧, 你先去忙旁的。”
秦般般连连点头, 抱着托盘朝厨房跑,跑进去还叫道:“娘, 柳哥!二哥回来了!”
而李有梁站着也觉得尴尬, 下意识攥了攥挎包的系带, 对秦容时说道:“那个……秦弟,你忙着吧,我就先回去了, 家里只怕还等着我吃饭呢!”
秦容时对这个称谓有些不适,但还是朝他颔首,其实秦容时也没让李有梁跟自己过来,是他自己非要来的。
话刚说完,柳谷雨就从厨房出来了,先送了两份刚炸出锅的薯条给客人,之后才朝秦容时的方向去。
而要出门的李有梁也正好看到柳谷雨出来,哥儿穿了一身青翠的衣裳,腰上系着挡油的黑灰色围裳。身段高挑纤长,面容清秀,眼中映满笑意,如一棵生机勃勃的小白杨。
李有梁盯着人往门口走,一不小心还撞到正要进来的客人身上。
“哎呀,看着路走啊!”
李有梁这才收回视线,连忙鞠躬道歉,说道:“抱歉抱歉。”
记账的秦容时听到动静,抬头看了一眼,但李有梁已经臊着脸匆匆离开了。
他收回视线,又转向柳谷雨,问道:“今天还忙得过来吗?”
柳谷雨撑着账柜伸了伸懒腰,又盯着秦容时写字的手,说道:“可忙了,中午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幸好还要娘和般般帮我。”
秦容时立刻皱起眉,又说道:“我就说等我休了中秋假再开张,那时候我在家也能多个人帮忙。”
柳谷雨却说:“早开晚开都要开,再说了,这边食肆已经装好了,可不能关着门亏了租金!这些日子没有进账,吃的都是老本儿!至于中秋……我想着忙不过来还是要雇人,等你中秋休了假,和我一起去瞧瞧吧。”
“也行。”秦容时一边说,一边递给柳谷雨四份还热乎的荷叶蒸饭。
“就猜到你们忙得抽不出时间吃饭,刚回来的路上在外面摊子买的,闻着挺香,先拿去和娘、般般把饭吃了吧,这边我来招待。”
他说完就起身去招待刚进来的一桌客人,柳谷雨则提着好吃的摇头晃脑进了厨房。
“娘,般般,先过来吃饭吧!二郎给我们带了荷叶蒸饭!”
荷叶蒸饭,内里的蒸饭用荷叶包着,外面再裹一层油皮纸,最后绑上麻绳提回家。
崔兰芳正在洗碗,听到声音赶紧拿了两个盘子出来,把包在荷叶里的饭倒进去。
“来来来,赶紧吃吧,等会人又多了!”
荷叶一打开,立刻飘出饭香、肉香,还有荷叶的清香。
土豆块、腊肉、青豆都过油炒香,再包进用清水湃好的荷叶里,上蒸屉慢蒸。
做好的蒸饭倒进盘子里,腊肉的油脂包裹着每一粒米饭,土豆、青豆和荷叶的清香也很好地交缠在一起,拿勺子舀一勺喂进嘴里,味道真是不赖。
这边一家人吃着饭,那头果子巷李家也开了饭。
李家有五口人,陈巧云和她男人,还有李有梁和他媳妇,以及两岁大的小孙女。
陈巧云的男人叫李大才,是个养蜂人,为了这活计,还在离府城最近的村子李厝村租了一间废屋专门养蜂。
陈巧云有做糖油果子的手艺,李大才又会养蜂,靠自身本事一家人也过得不错。
“快坐快坐!端菜吃饭了!”
说话的是陈巧云,她这头话音刚刚落下,李有梁一掀衣摆一屁股坐到板凳上,翘着脚开始等饭了。
可桌上还空着,饭没添,筷子没拿,菜也还在灶台上没有端过来呢。
李有梁的媳妇孙月芹开了口,她单手撑着腰看向坐到桌前的李有梁,叹着气道:“菜都没上呢,也不见你进来帮着端两盘。”
李有梁看她一眼,不耐烦道:“君子远庖厨。哪个男人围着锅灶打转的?这都是你们女人的活儿!”
说完,他父亲李大才也坐了下去。
孙月芹有些不高兴,可公爹也坐下了,她哪里还好说什么?也没有做儿媳的教训公爹的。
倒是陈巧云赶紧说道:“是是是!我儿说得对,我家有梁是读书人!哪有读书人天天往灶房钻的!你坐着就是了,娘马上把饭菜端上来!”
“好了好了,你也少说两句!带着孩子快去坐着吧,挺着这么大肚子也不怕磕着!快去快去,我来端菜就是了,我生来就是伺候你们的命。”
孙月芹怀着孕,已经七个月了,衣裳下仿佛塞了一个大西瓜,圆鼓鼓的。
她抿抿唇还想说什么,可犹豫一阵后还是没有开口。
倒是牵着她小手指的女儿松了手,一歪一歪朝着陈巧云走了去,奶声奶气说道:“我帮奶奶拿筷子!”
陈巧云喜得笑出声,眼角的褶子都笑了出来,顺势就把手中的一把筷子递给小女娃,还夸道:“好好好!咱家银子真乖,真懂事!”
孙月芹没说话,只又扶着腰走向女儿,牵着她朝饭桌的方向走了过去。
她闺女银子才两岁,平日走路稳当,可到底年纪小,怕摔,尤其手里还拿着筷子,若是不小心摔下去再戳到嘴巴、眼睛都是祸事。
她带着孩子落了座,李有梁摸了摸女儿的头发,又从她手里取过筷子,笑嘻嘻说道:“还是我闺女好!瞧瞧,孩子都比你懂事!”
孙月芹有些不高兴,张了口想说些什么,可这时候陈巧云已经端着饭菜过来了,听到李有梁的话后一巴掌拍在他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