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吉祥突然提着食盒到了门口,探头喊道:“秦学子,我们先生请您过去。”
  吉祥的先生,不就是山长吗?
  谢宝珠惊得“哦”了一声,嘴巴大大张开。
  李安元也惊得微微瞪大眼睛,下一刻又惊喜地看向秦容时,急急道:“秦同窗,山长请你,过去吧!千万别让山长等久了!”
  山长是有大学问的人,有做过官,更知道官场的门道,若得他指点,那受益匪浅啊。
  三人中最冷静的还是秦容时,他点点头,对两位好友说道:“两位兄长先去吃饭吧,小弟晚些再来。”
  谢宝珠也兴奋地拍拍他的肩膀,急促道:“好好好!你快去快去!”
  秦容时朝吉祥颔首,跟着他去了吕士闻的书斋。
  说是书斋,其实是一处僻静的小院,有书房、正厅、居室,院里还种了松竹,没有富贵装潢,处处写着雅静。
  正门挂了匾,其上龙飞凤舞写着两个大字——“灌园”。
  秦容时看着木匾上两个大字,心中默念了一句诗: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溪风吹短褐,村雨暗衡门1。
  不过说是灌园,院里却并没有种植瓜果,秦容时倒是眼尖看到角落里圈了一方菜地,只是地里的嫩菜叶子都蔫耷耷的,被太阳晒得半死不活。
  想来是吕士闻喜爱游学,更多时间都在外面游历,没什么时间打理菜园子。
  吉祥先进屋看了一圈,没在书屋找到吕士闻,他连忙出来对秦容时说道:“秦学子稍等片刻,先生应该是更衣去了。”
  秦容时点点头,却突然向院中的菜园走了去。
  “诶诶,秦学子,您做什么?”
  秦容时回头说道:“我看地里的菜长得不太好,想着帮忙打理一下。”
  吉祥挑着眉毛问:“您会?”
  刚说完,他又突然想起秦容时是农家出身,这些自然会了!
  果然见秦容时点了头,又撩着袖子进了菜园,将病叶、枯叶摘掉,又扯了几株长得太挤的青菜。
  他还说:“这菜不能种得太挤,抢了养分都长不大……对了,请问我能砍两根竹子吗?”
  吉祥愣了一瞬才挠着脑袋回答:“可以,可以,要多粗的?”
  都不用秦容时自己动手,吉祥已经依着他的意思,砍了两根合适的竹竿。
  秦容时从他手里接过竹竿和刀具,将枝叶全数削去,然后拿着光秃秃的竹竿又一次返回菜园,捡起插在泥地里,然后扶着疯长了一地的菜豆藤缠上竹竿。
  他解释道:“菜豆会爬藤,最好是搭个架子。”
  他收拾好菜地终于站起身,手上已经沾了泥巴。
  转身看,见吕士闻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到他身后了。
  吕士闻背着手,笑着说道:“什么时候有时间,来帮我搭个菜架子吧。”
  秦容时哪里会拒绝,即使沾了满手的泥也端端正正作揖行礼,哪怕手上、衣裳上都有泥巴,他姿态也从容自然。
  吕士闻点点头,招手说道:“进屋说话吧。我喊吉祥去东市买了吃食,是你哥夫做的鸡丝凉面。听说是他新研究的,最近没有休沐,说不定连你也没吃过。”
  本来是逢五休沐,但这个月初一才开始上课,接近着又是考试,所以初五并没有放假,一连上了十四天,到六月十五才休沐。
  听到是柳谷雨的手艺,秦容时眸光闪了闪,洗了手后跟着吕士闻进了屋子。
  吉祥把买来的凉面、凉粉摆出来,然后很有眼力见儿的退出房间,自己回屋吃去了。
  吕士闻并没有“食不言”的讲究,他吃了一半突然看向坐在对面的秦容时,冷不丁问了一句。
  “你想不想做我的学生?”
  哪怕对面坐着吕士闻,秦容时仍然平心静气,挑着面细嚼慢咽,还是听到吕士闻突然的话才微微愣住。
  吕士闻见他怔愣,又说道:“这是件大事,你可以趁明日休沐,回家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秦容时立刻反应过来,赶紧起身拜了一礼,谦虚道:“学生愿拜先生为师,只是学生尚无功名,只怕辱没先生名誉。”
  吕士闻却笑了笑,摇手说道:“你愿意就行,不用说这些客套话。”
  秦容时沉默须臾,下一刻就掀了袍子屈膝拜下,恭恭敬敬行了大礼。
  “学生见过老师。”
  *
  拜师一事定下,次日休沐秦容时回家将此事告诉家人,柳谷雨几人自然高兴。
  柳谷雨还准备了束脩六礼,但秦容时说吕士闻为人低调,不愿意在书院大张旗鼓地行拜师礼,他也只是给吕士闻磕头敬了茶,这老师就算认下了。
  至于六礼,就等逢年过节时再送吧。
  秦容时也是低调的人,书院里除了谢宝珠、李安元两个好友,没有人知道他拜了山长做老师。
  这事儿也惊了两位好友一跳,都是激动兴奋,为他高兴。
  之后,秦容时常往吕士闻的书斋去,有时候是帮忙伺候园里的瓜菜,有时候是在吕士闻的书屋看书。
  吕士闻有许多藏书,都供他随意阅读。
  书院还是没有招到新的老师,吕士闻代课代了三个月,三松院诸多学子的策问都突飞猛进。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2。
  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似乎五月的农假才结束不久,可转眼又到九月授衣。
  -----------------------
  作者有话说:1出自:陆游的《灌园》
  2出自:范成大的《浣溪沙·江村道中》
  (将要开启时间大法了,希望在百章之前让小秦同学和般般库库长大。)
  第96章 山家烟火96
  九月, 风清气爽,村里好多老树都褪去青绿的颜色,渐渐染上沧桑的黄色, 但大晒坝边的老榕树还仍旧葱翠。
  晒坝上晒了不少谷物, 有稻谷也有黄澄澄的苞谷粒,秋收日忙,在榕树底下聊天的人都少了,只剩零星几个。
  稻田里的稻子已经黄了, 沉沉坠着穗儿,金浪翻涌。
  “我的天!不得了, 不得了啊!柳哥儿, 你家稻子长得可真好!谷子也饱满!我的天爷, 这得多少斤谷子啊!”
  “哎呀!他家今年用了那什么什么肥,当时村里人还都笑话呢!结果……真是不错啊!”
  “我就知道柳哥儿是个有出息的!看现在谁还好意思笑话!”
  ……
  本来是割稻子的日子,可秦家的田前围了好些人,全都系着围裳,拿着镰刀, 却没有在自家地里忙活, 全都热切地盯着秦家的地。
  秦家两口田相邻, 但柳谷雨今年也是第一次尝试制肥, 所以只试验了一口田。
  一左一右两口田,一边稻子稀疏, 一边稻穗饱满且多, 差别明显。
  柳谷雨、般般、秦容时都换了从前的旧衣, 用粗布条束住袖口、裤腿,拿着镰刀下了地。
  陈三喜也在,柳谷雨这次又雇了他帮忙割稻子, 还和春天插秧时一样的价钱。
  九月授衣,秦容时放了授衣假,回家帮忙秋收。
  这地里的活儿柳谷雨真不擅长,稻叶锋利,没一会儿就磨伤掌心,红了一大片。
  他甩了甩手,直起腰冲着说话的村人们喊道:“阿叔、婶子,我家的稻子一时半会儿还割不完呢!你们先忙自家的田地吧!晚些再来看!”
  话是说了,可围了一圈的村人根本舍不得离开,全都眼巴巴瞧着。
  只有稻田相邻的人家,可以一边割自家稻子,一边直起腰看这头的热闹。
  他们都舍不得离开,全都好奇这用了自制肥的稻子到底能割出来多少。
  柳谷雨见自己劝不动他们,只好又弯下腰继续割。
  秦容时、秦般般兄妹俩都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伺候庄稼虽然比不得其他人,可割稻子的速度并不慢。
  一把握住稻子,然后手握镰刀压着根部唰一下狠力割断,一刀接着一刀,一把接着一把,动作麻溜得很。
  陈三喜更不用说了,他动作最快。
  他一个人从左角割过来,没一会儿功夫,稻田就缺了一个角。
  “嚯,这么多!”
  “我觉得比往年得多一百斤!”
  “你这也太夸张了!往年一亩地也不过出二百五十斤的稻子!再多一百斤,那得三百多斤了!从来没听说过谁家一亩田能出三百多斤的粮食!”
  “是有些夸张!我瞧能再多七八十斤就不错了!”
  “哎哟,你们都没眼睛啊!好好看看啊!大柱家也差不多割了这么多稻子,可堆一块儿瞧着只比得上秦家的一半呢!我看一百斤都说少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