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84节

  林芝记的活计是多,可主家待人宽厚,从不苛待下人。不仅平日还能拿上不少卖剩的菜归家,而且每月工钱加赏钱,拿到手足有五六贯,比在别的铺子当帮工多了近一半。
  也正因如此,赵妈妈在家里腰杆都直了,跟儿子儿媳说话时,嗓门都比以前大了不少。
  她捧着林芝递来的锦袋,高高兴兴出了门。走到半路,赵妈妈忍不住打开锦袋想数数钱,可一看里面的东西,顿时倒吸一口凉气:里面竟是一张五贯的交子!
  赵妈妈又惊又喜,赶忙改道去了钱庄,把交子换成五张一贯的银票。
  她小心翼翼地将三贯银票塞进棉袄内衬里,一贯塞进锦袋,剩下一贯攥在手里,拐去市井买了些糖果、腊肉,还扯了两匹布料,才提着大包小包往家走。
  赵妈妈回到家里,自是引来不少激动的欢呼声。就连儿子儿媳也瞧着眼热,赶忙问道:“娘,您在林芝记做工这么好,他们家还招人不?让俊姐儿也跟着您去呗?”
  赵妈妈直摇头,只说没听主家提起过,背地里暗暗思忖:俊姐儿平日里在家连碗都懒得洗,去了林芝记还不是添乱?要是惹得主家恼火,连自己的差事都得丢。
  这边赵妈妈刚到家,林芝也把想再招人的事跟林森和宋娇娘说了。
  夫妇俩早就觉得人手不够,当即点头同意,还特意跟街坊大娘们打了招呼,说要找几个有灶房经验的帮工。
  话放出去的当天下午,便有周遭的牙人闻风登门,进门就拍着胸脯说:“林娘子放心,我手里有四个会做灶房活的,个个手艺精湛,您知道聚友楼吗?他们在里面做过活,连
  掌柜的都夸好!”
  林芝听着他把帮工夸得天花乱坠,险些以为自己要找的不是帮工,而是大厨。
  等牙人终于停下吹嘘,林芝直接问起工钱,听完报价后,她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这价格远超出我们的预算,实在没法要。”
  “唉?林娘子,价格咱们还能商量啊!”牙人闻言,顿时急了。
  他虽然说得夸张了点,但手上那几个还真都是聚友楼出来的,要不是汤厨闹出人命官司,聚友楼清算一番将其的人手抛卖,也不会流入市场内。
  林芝却已没了耐心,只说要再考虑,把人送了出去。
  没成想这牙人不死心,竟是等到晚上林森、宋娇娘在家时又跑了来,话里话外都在说:“林娘子年纪轻,怕是不懂行,这有经验的帮工,哪能少了这个价?”
  林森夫妇原本还一脸懵呢,听到这里顿时炸了,自家女儿做事周全,里轮得到外人说三道四?夫妇两人操起扫把就把他往门外赶,指着鼻子让他立刻滚蛋。
  后面来的两三位牙人则有眼色得多,只是要么价格高到离谱,要么带来的帮工连切菜配菜都不会,实在入不了林芝的眼。
  直到预热的活动的最后一日,林芝一家方才通过牙行,敲定了合适的人选。
  因着临近元旦,故而林芝签下契书以后,跟先前对赵妈妈说的一样,让他们大年初八再来铺里报道。
  等送走牙人,林森从柜里取出饮食行送来的信笺,一家三口围坐在桌前,仔细读了两遍,确定正式比赛定在正月初八,而赛题要到初五才公布。
  “既然日子已经定了,咱们也该把预热活动时碰到的对手捋一捋。”宋娇娘首先开口说道,“要说与咱们家生意不分伯仲的,便是那家做鱼丸汤的。”
  林芝点点头,想起那家鱼丸汤铺的动静:“他们头一日用粗瓷碗,见富家子弟都绕着走,第二日立马换成了银碗。”
  顿了顿,林芝又补充道:“只是那银碗只给穿锦缎的食客用,寻常百姓去了,还是用粗瓷碗。”
  这种双标的做法,很快便引发普通百姓的不满,而富户官人那边也没讨得好。总归鱼丸汤铺的生意不算差,口碑却是一落千丈。
  林芝先前特意去买过一碗,鱼丸色泽洁白,咬开软嫩弹牙,鲜嫩可口。
  只可惜汤头过于普通简单,仅仅是用昆布虾皮熬煮的清汤,鲜虽鲜了,却配不上鱼丸的优秀。
  “我觉得也有可能店家没在预热时费心思琢磨汤头。”
  “街头那家藏肉饼也不错。”林森则提到另一家铺子,这家铺子做的吃食名叫藏肉饼,从外观口味其实类似肉夹馍或者手抓饼。
  不过藏肉饼的饼皮上洒满胡麻,面皮的口感和香味相当出色,而里面的肉馅则不是切成丝,而是整块的。
  一口下去,面皮香脆,肉块丰腴肥美,满嘴都是油香、肉香、麦香和胡麻香。
  “还有一家糯米烧麦。”宋娇娘很快又念起一家来,“咸香的糯米夹杂着猪肉渣,冬笋与香菇……那味道也是好的不得了!”
  “那家的胡麻南瓜饼也不错,外面香脆,内里软软糯糯,香甜得紧。”
  “芝姐儿,你呢?”
  “嗯……其实我倒是挺在意预热活动最角落的那个摊子。”
  宋娇娘回想了下:“啊……就是头一天险些棚子被风吹走的那家?我看他们家好像没多少人光顾啊?”
  “因为价格高。”林芝竖起三根手指,“最便宜的要三十文。”
  宋娇娘瞪大了眼:“唉?”
  自家的炸鸡柳乃是八文一袋、鱼丸汤乃是六文三颗、炙雀儿八文一只、糯米烧麦三文一颗……那家藏肉饼十五文一个已算得上市场上价格较高的。
  说起价格,林森也记得这家店来。毕竟三十文的价格足够在街市上尝到三四种小吃了,故而这家摊子的生意从始至终都算不上高,还有食客抱怨真真是杀猪。
  “我过去看过,记得……”林森沉吟片刻,缓缓道:“这家卖的东西就是……很大的一个肉球?”
  “大肉球?”宋娇娘疑道。
  “嗯,就是老大一个肉球,放在铁板上煎烤得六面熟透。”林森仔细说明着,“等烤完以后会切成对半,往里浇上酱汁,再送到食客手边。”
  林森原本还想尝一尝,可惜现做现卖,当时他正忙着回铺子帮忙,后面也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等后面想起要尝一尝竞争对手的菜品时,他们便尝了周遭几家生意兴隆的,并没有尝过这家店。
  “芝姐儿尝过了?”
  “那当然。”林芝把所有竞争对手做的吃食都尝过了:“外面是猪肉馅,看似普通平常,其实内里用了干贝、腊肠、酱肉、咸鸭蛋、青豆、胡萝卜和香菇。”
  林芝觉得这人的做法有点类似没包起来的粽子,也可以叫做生炒糯米饭。
  往里裹上烤得直冒油的咸蛋黄,在外面又裹上一层腌制过的生猪肉,最后放在铁板上烤得滋滋作响。
  因为内里的糯米等物都是熟透了的,故而只要外层烤熟即可。
  林芝仔细说明做法,旋即道:“至于味道也是相当出色,在诸多摊子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其实光比拼味道,自家的炸鸡柳并不排列前茅,只是市井上难见炸鸡柳,加之一袋的数量也不多,又有极其诱人的油炸食品,方才杀出一条血路来。
  单论味道,这肉包饭绝不逊色。
  顿了顿,林芝道:“最重要的是这家摊子应该也是临时拿了肉包饭来做预热活动,带头的人几乎没怎么动手过。”
  想来对方,也只是拿预热比赛试试水,并未拿出真功夫。
  这话让林森和宋娇娘瞬间紧张起来,两人又拿起信笺反复看,宋娇娘忍不住念叨:“这赛题到底是什么啊?初五才公布,初八就比赛,也太赶了。”
  林芝耸耸肩膀:“急也没用,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先好好过个年,等初五知道赛题,再琢磨对策也不迟。”
  第89章
  为了养足精神应对后续的比赛,也为了缓一缓预热活动累出的疲乏劲,林芝一家索性关门歇业,打算趁着年关好好休息五日。
  这几日不用早起赶工,故而一家人日日都要睡到天光大亮。醒来以后林芝也懒得做菜,多是在堂屋支起铜锅,烧上热水,往里面加些羊肉、猪肉,再丢进自家做的丸子和窖藏的蔬菜,煮成热乎乎的暖锅。
  偶尔他们还会邀请上余娘子和吴掌柜,几人围坐在暖锅旁,一边吃着热食,一边聊些街坊八卦,日子过得格外惬意。
  余娘子每次来时,也总会带上些东西,比如村里人刚挖的冬笋、自制的年糕、刚抓到的野兔和各式腌菜。
  今日也不例外,她刚走进门便将手里提着的大黑鱼展示给三人:“瞧瞧,看我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哎呦,好大的黑鱼!”
  “是你吴大哥今早上去城外河里钓来的,厉害吧?”余娘子嘚瑟得很,瞧着那昂首挺胸的模样不像是吴掌柜钓的,倒像是她钓的:“待会做成鱼脍怎么样?刚好我有最新的八卦要和你说!”
  时下汴京人最是喜欢吃鱼脍,尤其是鲤鱼脍,更比文人誉为上品,将肉切得薄而极细,再配以以芥菜籽为主做成的特别酱料,据说入口鲜甜,余味悠长。
  黑鱼做的鱼脍虽比鲤鱼脍要略逊一筹,却也鲜嫩,是铺里时常能见到的做法。
  林森和宋娇娘听了,都有些心动,可林芝却悄悄皱了眉,后世吃生鱼片、生腌,若是染上寄生虫还能吃药治疗,这时代可没这条件,生吃实在冒险。
  故而她听到余娘子的话,赶忙上前伸手比了比黑鱼的大小:“眼下天寒,鱼脍吃着凉,怕是伤脾胃。我瞧着不如把鱼切成片,配着酸菜做鱼片汤,热乎着吃,还能暖身子。”
  大厨开口,自然没人会提出反对意见的,更何况余娘子还觉得鱼脍常见,芝姐儿做的鱼片汤才难得呢。
  林芝松了口气,转头喊道:“爹,把砧板和菜刀拿堂屋来,我给大伙露一手,现场片鱼!”
  正当她磨刀霍霍时,吴掌柜也推门而入,手里提着一壶酒:“林哥,我把酒打来了,今儿个我们喝个不醉……不……额?”
  吴掌柜脚步一顿,声音越来越轻,就在他的正前方,林芝正垂首磨刀,手里的菜刀已被磨得寒光闪闪,冷光映照在她的脸庞上,配上专注的眼神,教吴掌柜莫名感受到一股‘杀意’。
  吴掌柜喉结滚动,下意识咽了一口唾沫,小心翼翼道:“那个,芝姐儿,我随口说说的,就喝上两盏,哪会喝个不醉不
  归哈哈。”
  拿着刀检查锋利程度的林芝:?
  吴掌柜却不敢再多说,老老实实地坐在余娘子旁边,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连手里的酒壶都推得远远的,让试图拿酒壶的林森也面露迷茫。
  没人知道吴掌柜刚刚进门时瞧见的场景,只当他一时抽风,突然犯病。
  林芝也没多想,伸手从木桶里提起大黑鱼,手腕一扬,用刀背重重砸在黑鱼头部。
  趁着黑鱼的扭动停止的瞬间,她干脆利落地去除鱼尾和鱼头,接着动作放缓,指尖轻轻抚过鱼身,眨眼间就把鳞片刮得干干净净,连一丝残留都没有。
  随后,她手腕一转,菜刀从黑鱼背部轻轻划下,刀刃贴着鱼骨推进,粉白色的鱼肉瞬间露了出来。
  整个过程快得惊人,甚至只有眨眼都可能会错过一步。
  等碰到鱼骨,她的动作又慢了些,却依旧利落,手起刀落,轻松砍断鱼骨,转而处理腹部。
  林芝的手指一抠一推,黑鱼的内脏就被尽数掏了出来,随手丢进旁边的瓷盆里。
  最后一刀下去,鱼身稳稳地一分为二,露出里面细嫩的鱼肉。
  余娘子看得眼睛都直了,直到林芝放下刀,她才发现自己竟忘了呼吸,赶紧吐出一口长气,忍不住惊呼:“哇哦……好厉害!”
  这也太厉害,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吧?偏偏余娘子发现只有自己惊叹出声。
  可喊完她才发现,除了自家官人吴掌柜依旧拘谨地坐着,林森和宋娇娘都一脸淡然,仿佛这场景早已见怪不怪。
  余娘子郁闷一会会,又觉得正常,林森和宋娇娘肯定看习惯了啦!
  她目光移回林芝身上,顿时傻眼了,原来就在余娘子注意力分散的那点点时间,林芝已是三下五除二,轻松将鱼肉尽数片好,摆在砧板上。
  余娘子凑过去看,每一片都大小均匀,边缘整齐,瞧着便是绽放的花朵一般,教人瞧着都惊叹不已。
  林芝转身进了灶房,先把鱼头、鱼骨放进清水里,反复冲洗去血水,随即又把切好的鱼肉放进淡盐水里浸泡片刻,再换清水清洗干净,最后裹上一层蛋清糊,放到一旁待用。
  鱼肉准备齐全以后,林芝便开始准备熬煮汤底。她先将锅子烧热,锅里倒上少许油,再将鱼头、鱼骨与葱姜蒜一同下锅里,煎至两面金黄。
  这时往里倒入热水,只需片刻功夫便能炖煮出一锅乳白色的鲜美鱼汤。
  鱼汤熬好时,林芝又把余娘子送来的酸菜、泡嫩姜、泡萝卜切碎切丁,锅里放少许油,加入花椒等香料,炒出香味再倒入切好的酸菜料翻炒。
  待酸味和香料充分释放,便将熬好的鱼骨汤倒进去,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炖,让酸菜的味道充分融入汤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