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滚滚向前的长河,这些人则在毕其一生的改变着河流前行的方向,某一时间段精心挖掘出的小沟汇聚起来的话,或多或少会改变河流前进的距离甚至方向。
一群疯子,用血脉来延续自己疯狂想法的疯子。
不得不承认,作为这群疯子的后代,洛尘身体里的血液似乎随着印入脑海的文字沸腾起来,连心里都充斥一种嗜血的冲动,她暗暗压下这种悸动,脸上露出几丝迟疑。
这感觉怎么与当初凉山那次有些相似?
眼光不由扫到御书房里悬挂的地图上,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文献中,这片大陆上就极少出现过统一,也极少有皇帝能摆脱世家大族的掣肘随心所欲建设国家。
皇帝显然还未布完局,不然天下局势早就动荡不安了。自己批复折子第一天便将这局透漏出来,是确信自己会站在他那边么?还是因为时间不够,需要下一位执棋者?
江山为棋盘,民生为棋子,稍起烽烟便会血流成河。
洛尘不再想这事,静下心批复剩余的折子,只愿早点回到熟悉的地方,窝在她身边什么也不想的无所事事才最好。
再次揉揉酸疼不已的脖颈,总算看完最后一本,将其放在换了位置的小山上,起身边走边活动腿脚。看到还站在门口的杨运,洛尘笑道:“杨叔受累了,折子批完可以回宫罢?”
杨运笑着回道:“自然可以的,殿下慢走,奴才还得将折子整理一番送到皇上那里,就不陪殿下啦。”
“好,杨叔受累。”
杨运摆摆手,笑着看她走远才回到刚刚还有人伏案的案几前,笔搁在砚台边上,墨痕未干。他将一摞摞折子翻检一会拿出几本并无特色的折子离开。
皇帝此时躺在乾天殿寝宫里面,面上少有的出现几丝苍白,整个人也不见威严冷漠。他沉默看完杨运拿过来的折子,漫不经心问道:“当时是什么表情?”
杨运躬身道:“皇上,奴才在门口看到殿下先是惊诧,而后若有所思,只是从头到尾没见到殿下有什么激动之色,反倒有几丝犹疑。”
皇帝似乎料到这种结果,叹道:“如此,便少不得再委屈她了。”
杨运张口欲言,见皇帝疲惫神色只好作罢,上前替他按揉头部,一时间寝宫安静得落针可闻。
翌日早朝,朝会一如既往的热闹,洛尘安静立在堂下,即使过了一夜,脑海还时不时浮现那些猜测。她抿紧唇有些烦躁,这样的大事连楚柔都不能说,知道越多牵扯便越深,若说坐上那位子的代价是成为冷酷无情之人,多少有些违悖初心。
还不等她继续纠结,皇帝含着些微暖意的声音打断思绪,坐在龙椅上的人含笑说道:“深秋到了,静儿的婚事将近,诸卿以为该派何人代表朕去参加才好?”
下面官员静默,按礼制和亲的公主成亲在娘家就已行过相关礼仪,到了异国他乡便不再需要过多关注,俗话说的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为何皇帝此时会提出参加公主婚礼的想法?
礼司尚书赵英万般不愿的站出来,行礼战战兢兢道:“皇上圣明,只是这清远公主既远嫁,一切礼仪便都按照祖制悉心安排过了。如今提出出使明云怕不妥吧?”
皇帝笑容不减,语气却含了冷意,“赵卿这意思是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只是朕就这么几个孩子,只有亲眼看到孩子幸福安康才聊表安慰。况且诸卿别忘了当初清远为何出嫁!”
赵英低头不语,默默退回原位。
就在洛尘心想皇帝抽哪门子疯的时候,平日里当透明人的太师站了出来,顿时引来包括洛尘在内多数人的侧目。
皇帝微眯眼睛,凉凉道:“太师这是要谆谆教导朕了?”
太师摇头,脸上平淡得很,不紧不慢道:“微臣只是想到一个上好人选,才出列望皇上定夺。”
“哦,太师说出来听听,看看是何人。”皇帝兴致盎然,一扫方才不虞之色。
“回皇上,太子殿下甚好。”
皇帝笑容愈甚,看着太师的眼光分外专注。
刚刚侧目的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倒是同样平静的楚逸也看向太师,眸光晃动间隐晦看了眼奚王,不言不语的立在原地。
洛尘敛目遮住内里光华,心里再次滑过仍记忆犹新的名字。
——明云右丞相白宇。
一时间朝堂落针可闻,直到太尉的声音炸响。
“太师你这出的什么馊主意,自古以来哪有一国太子出使和亲公主婚事的,说出去不怕别人笑话么?再者就算太子可以出使,若是路上出了意外呢?谁负责?清远公主婚事本就在洛京办得很是盛大,若要出使的话,礼司那么多人不能选么?”身体掉个方向,面向上面端坐的皇帝继续道:“皇上,太子尊贵,乃一国储君,还望皇上三思。若礼司派不出人,老臣愿往。”
皇帝似是看到什么好笑的事情,朗声笑道:“爱卿心意朕明白,稍安勿躁。只是太师言简意赅,总得说说为何想到太子吧?”
太师原本安静立着,面对太尉诘问不曾动过一丝表情,见皇帝问话便回道:“太子殿下凉山之行甚久,想必了解南境及明云风俗地理,若能参加清远公主的婚事,于公主于明云来说都是荣幸,更有利于两国邦交。至于太尉担心的安危问题,小子白安不才,习得一些拳脚功夫,一起随行便是。”
听了太师的话,皇帝笑容意味深长,看了楚逸一眼笑道:“爱卿拳拳之心朕知道了,不知丞相如何看?”
楚逸抬头,正色道:“太师所言甚是,微臣亦觉得太子殿下是理想人选,既然太师都舍得爱子随行,微臣亦当尽心尽力,不如让太子妃随行如何?”
宁王欲出列,被身前的奚王抢先了。
还显稚嫩的声音带着与年纪不符的沉稳出声道:“父皇圣明,儿臣也觉得皇兄堪当大任,至于丞相所言,儿臣附议。”
皇帝貌似很满意,大手一挥断然道:“既如此就这么定了,太子回去准备准备,明日便启程吧,至于其他朝事,明日再议。”
洛尘端然而立,始终未发一言,直到皇帝宣布结果才露出平常的温笑,对着皇帝躬身行礼后便出了殿门,留下身后众人隐晦不一的猜测。
皇帝也没了兴致,让杨运宣布退朝后率先离开。
作者有话说:
小小更新一章,母亲腿伤渐愈,谢谢小可爱们的关心,只是接下来仍旧会忙,更新不定,还请见谅^_^(键盘有毒,字符好小~~~~~)
第47章 风起
早朝做出的决定似乎对整个正在运转的洛京没有影响,而在偌大京城的各处显贵之地,幕僚们正讨论得热火朝天。
不管这些朝堂大臣讨论出什么结果,对于东宫来说无关紧要。洛尘满眼含笑的看着楚柔,好似捡到天大便宜。
“明云之行本以为又是离别之日,没想到峰回路转,你爹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会这么说。”
眼角眉梢已经被相思尽数磨练得没有一丝冷意的楚柔回望洛尘,温柔似水般浅笑道:“或许是为了表明态度吧,只是父皇怎么会突然想到让殿下去明云呢?”
这个疑问一早就存在,不过看她眉飞色舞憧憬着游山玩水,也只好按下不提,自己也陪她一起高兴。毕竟能够走出这皇宫,走出这京城,去看看外面的繁华与盛景,也是不错的。
终究按捺不住,在她提起那个不知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的父亲时顺口问了出来,问出来后感觉轻松许多,仿佛自从知道这个消息开始便隐隐约约郁积在心底某处的气泄了出去。
是的,她介意,介意洛尘竟然会瞒着自己。
人的思维有时候很迟钝,有时候却又无比敏捷,比如此时,楚柔联想到了前一日洛尘回来时的欲言又止,联想到了她看书时两眼放空许久。
洛尘没想到楚柔会这么问,或者说她还没准备好怎么回答,对于皇帝的想法,洛尘经过昨日之事大概能猜到一些。自从拿到那本折子开始,杨运便守在门口,自始至终未曾离开,隐晦的视线即使自己沉浸于折子里的内容时也能感觉到。
通过那些折子,有些事情终究是在自己手里拉开序幕。
洛尘微微怔了一下避重就轻笑道:“天心难测,连我也不知怎会下如此决定,左右明云之行势在必行,倒不如放下这皇宫重担,咱们好好逍遥快活一路才是正经。”
面前的人儿浅笑嫣然,似乎真的不在乎即将到来的未知路途,一味罗列着名山大川,人物风情。
看她那么高兴,楚柔也不打算追究了,点点头笑道:“殿下从南境回来,才过多久又要回去,可见世事无常,弗如殿下所言,潇洒走一遭便是。”
洛尘眉眼弯弯,嘴角勾起的笑是此时最甜美的糕点,她带着单纯的渴盼拉起楚柔的手,微微摇晃,边晃边道:“你从未出过京城,此次算是机缘巧合,曾经我惊叹过的美景你也可以看到了,心里特别开心。哪怕前路坎坷,只要是和你一起走过,便俱是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