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413节
其他人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动身了,骤然看到两张白皙的脸,好奇的围了过来。
云州气候独特,整个云州极少有皮肤白的人,戎州四季分明,山水养人,皮肤白嫩的郎君娘子都有,后来开荒种地,再白的人都黑了。
像梨花,刚逃荒出来时粉雕玉琢的,现在英姿勃发,无人怀疑她女扮男装。
而眼前的人衣衫破旧,发髻凌乱,但难掩好肤色。
梨花打量他们一眼,两人顿时抖如筛糠,强咬着牙不作声。
不见梨花回答,李二看向李解,“二人不是岭南人。”
岭南人没有这么懦弱温顺的人。
李解也瞧出来了,心下有些为难。
迁村在即,突然冒出两个身份不明的人不是什么好事,偷瞄梨花的表情,琢磨着把人拖下去杀了。
正要开口,身后传来赵广从惊喜的喊声,“黄四郎,你怎么在这?”
双膝跪地,双手被束的人听到这话瞪大了眼。
眼睛在赵广从脸上定了半晌才不确定的张嘴,“赵二郎?”
赵广从在家排行老二,认识他的人可不就叫他赵二郎?
听到熟悉的称呼,赵广从兴奋的挤到最前边来,“是我。”
这话一出,地上的人奋力挣扎着要站起,“真...真是你,你还活着?”
李二怕他们挣脱伤人,牢牢按住他的肩。
赵广从朝李二摆手,“莫伤着人。”
梨花没说话,赵广从以为她不认识地上的人,主动说道,“这是桑树村黄家人,黄村长的四子,往年帮我们家收过粮食。”
桑树村有赵家的地,农忙时,桑树村的人会来赵家做短工。
工钱是从赵广从手里拿的,赵广从自然认识他们。
“你怕是不认识。”赵广从和颜悦色道,“黄四郎干活肯下苦力,比他几个兄长勤快得多。”
看他向旁边的人介绍自己,黄四郎不由得端详起头顶的人来,心想赵广从既说’我们家‘,那他就是赵家人了。
莫不是大房的长子?
记忆里赵家大房的长子好像更高更魁梧些,五官没有这么好看。
赵广从有儿子,年龄似乎对得上,他熟稔的打招呼,“郎君都这么大了?别说,和二郎你年轻时长得一模一样呢...”
“???”赵广从不敢细想自己听到了什么。
三弟的闺女怎么可能和自己一模一样?
他诚惶诚恐的看看梨花,又看看黄四郎,生硬地说,“不像吧,我年轻时没这么聪明能干!”
“哪儿会?二郎你性情敦厚,从不短谁家的工钱,处事周全,从没见你跟谁红过脸,私下我阿耶常要我跟你学呢。”
“是吗?”赵广从摸摸头,高兴得忘乎所以,“我怎么不知道有这回事?黄叔从没跟我说过,他要早和我说了,我教教你也无妨的。”
“......”梨花斜赵广从一眼,一言难尽。
几句话就叫他飘飘欲仙,这样的人能当村长吗?
在她思量的注视下,赵广从瞬时回神,悻悻道,“嗐,过去的事不提也罢,对了,你们在村里干什么?”
黄四郎会察言观色,不再回忆过去,回道,“回来找几床被褥,二郎,你们这是去哪儿?”
赵广从觑着梨花,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村里其他人呢?”
黄四郎知道他在试探,但眼前的情形,撒谎不是好办法深思熟虑后说道,“在山里,你们逃荒走了后,我们也搬进了山,本想着等老天爷下了雨就回来,哪晓得来了帮凶残的山匪,阿耶察觉不对劲,带着我们逃往梁州...”
赵广从震惊,“你们去了梁州?”
“没有,在一座山里迷了路,又遇大雪封山,我们便在山里住了下来。”
“后来呢?”
“雪融化后我们继续往西走,走到一个寨子前,一问才知岭南攻进戎州了,他们怕收留我们惹来麻烦,轰我们走...无法,我们又回了山里。”
说着,他幽深的目光变得迷离,“这是战乱的第几个年头了?”
赵广从慢慢竖起手指头,黄四郎悲苦的笑了笑,“我阿耶也这样说。”
三年光景过去,以为仗打完了,想着回村继续种地。
哪晓得山野荒芜,白骨森森,方圆百里连个活人都没有。
赵广从叹气,纳闷道,“山里待得好好的,回村作甚?”
“落叶归根,再远都想回来瞧瞧,我们此番回来也不为别的,山里湿气重,想抱几床褥子回去,不料会遇到你们。”
赵广从沉吟,“你们没察觉粮仓这边有人?”
“我们从西山村回来的,天亮才进村,哪儿会注意到这么多?”
若在山里,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警觉,但山下太荒芜了,就没多加查看。
他问赵广从,“你们过得怎么样?”
“嗐,东躲西藏,谈不上好坏。”赵广从理智回拢,自不会泄露底细,敷衍的应了句,仔细琢磨他的话,发现有个地方不对劲,“遇到山匪是怎么回事?”
岭南人都杀来了,山里竟还有土匪?
“估计从南边来的,一行三四十人,见人就杀,跟疯子似的。”黄四郎咬牙切齿道,“我们和甘泉村合力才把他们剿灭了。”
为此牺牲了许多人。
他们五兄弟,死了三个。
“西山村的事估计也是他们干的!”想到赵广从不知道西山村全村被灭的事,他道,“前不久下山,路过西山村,村里白骨累累,且具具四分五裂,死状凄惨得很。”
说了这么多,他竟不知道凶手是岭南人?
赵广从惊呆了,“你...”
你们怎么活到现在的?赵广从很想问,但黄四郎先一步开口,“对了,刘大和我们一起的,如果知道你们还活着,他肯定很开心。”
刘大是赵的长工,要不是黄四郎提起,赵广从都快忘记这号人了。
“他怎么和你们凑一起去了?”
当日逃荒,刘大和他媳妇老娘在村里看家,没理由进山的啊?
问完就见黄四郎眼神飘忽不敢看自己,赵广从不懂,“怎么了?”
黄四郎纠结要不要说实话。
刘大说赵家抠门,没给他们留粮,他搜遍整个灶房也没找到多少粮,想出去追人,跑到村口看到有字,猜是出了事,顾不得收拾行李就进了山。
第275章
他骂赵家阴狠歹毒,明知会乱还故意让他们守家,诅咒赵家不得好死。
黄四郎不想挑拨离间,避重就轻道,“住村里取水不方便,你们走了不到两天他就带着全家进了山。”
赵广从没有生疑,吩咐人解开他的绳子,扶他起身道,“山里大概还有多少人?”
黄四郎扭了扭手,忽略手腕上的疼痛,苦涩道,“周围几个村的人加起来活了不过百人。”
那晚,村里人想去近溪村弄点粮,看到赵家挑着水从山里出来,赶紧回村说了,他爹召集村民商量后,决定进山逃荒。
天不亮他们就拖家带口往山里去了。
比赵家北上逃荒的时候还要早。
以为先占着水源就能跟其他来打水的村民要钱要粮,谁知后面发生了这么多事。
想到草草掩埋的兄长们,喉咙涌出股涩意,想哭,但他忍住了,只道,“早知道就厚脸皮跟着你们走了。”
也许不会吃这么多苦。
说着,他注意到人群后搁着许多辆推车,车上堆着上下两层木桶,且周围的人披着草衣,戴着草帽,俨然准备走的样子。
他慢慢屏住了呼吸,“赵家二郎,你们这是在外面安了家准备回去了?”
“是啊...”赵广从看他鼻尖通红,隐有哭意,软了语气,“我们逃荒去了山里,后来在山里安了家,眼下年关将至,该回了。”
黄四郎垂下头,一时没了话。
赵广从眼睛斜过梨花,见她微不察的朝自己点头,福灵心至道,“你们要不要跟我们走?”
黄四郎错愕地抬起头,使劲眨了眨水光浸润的眼,“会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不闹事,老实开荒干活就不算麻烦。”
想起在赵家做短工的日子,黄四郎问,“有工钱吗?”
赵广从愣了愣,笑容在脸颊绽开,“想要工钱的话也行。”
黄四郎意识到什么,摇头,“不要工钱,要粮食行吗?”
“行。”
赵广从回答得极为干脆,黄四郎身边的汉子不停扯他衣服,很是着急。
黄四郎恍然不觉,握住对方的手道,“这是近溪村的赵地主,饥荒那年,他们家没有低价买地,反而开仓放粮救了许多人,跟他们走,日子肯定不会差的。”
一番话很是熨帖,赵广从笑眯眯道,“既然这样,我叫人和你回去趟。”
他往后一扭,五个牛高马大的壮汉站了出来。
黄四郎欣喜若狂,“来回可能要耽搁些时候,赵家二郎,你们先走,我们收拾好了就来追你们。”
赵家的队伍这么庞大,休整要许久,以他们的脚程,
肯定追得上。
“成,我们北上走官道。”
商议好后,赵广从就大声吆喝启程,看热闹的人立刻散开,排列成整齐的队伍,跟着前头的人走了。
赵广从和李解推辆车,梨花扶着车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