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广州甚好,卢家拓展海上贸易有望,难怪不肯留京,光明眼光竟如此长远!
  哈哈哈,为兄惭愧、惭愧,当日多有得罪,还望海涵!海涵!”
  “卢侍郎此言差矣,我等皆为朝廷效命,某不过奉命治理广州,恐负圣命,不敢有些许轻忽懈怠。”
  卢照时客气、疏离道,不动声色拂开卢侍郎的手。
  “卢大人!恭喜、恭喜!”王家长安话事人上前,“王家海上贸易还请卢大人多帮衬、帮衬!”
  说着有家仆抬着几口大箱往卢照时的马车上塞,奈何就一辆马车,一口大箱都塞不下。
  “苏大人!”卢照时懒得搭理这些虚情假意之人,撇开众人,冲苏步成拱手行礼。
  这官场上,卢照时认识的官员中,能聊得来的不多,王延年是多年好友。
  苏步成结识时间不长,但志同道合,引为知己、好友!
  “恭喜卢大人!”苏步成拱手道。
  “多谢苏大人!多谢小苏大人!”千言万语,卢照时汇成一句话。
  燃着的红泥小火炉上热着浊酒,苏伯彦端来。
  “请!”卢照时、苏步成两人举起酒杯对饮三杯。
  “告辞!”卢照时上了马车。
  “保重!”苏步成躬身送行。
  “驾!”车夫一甩马鞭,马儿得得得走了。
  “唉、唉!卢大人,东西还没装上!”王家话事人正指挥家仆打开箱子往马车上搬东西呢。
  “多谢美意!王大人还是留着自己用吧!”马车里卢照时丢出一句话。
  这礼送的忒假,真心送礼有必要弄大口大口的箱子吗?生怕天下人不知道你家送了礼!
  见多识广的话事人会犯这么低级的错?很显然,这是故意的。
  既然你算计我,那就休怪我拂你的面子!
  卢照时闭目靠在车壁上,这一趟长安之行,真真看穿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卢大人,人逢喜事精神爽啊!”苏樱看着长胖了几分的卢照时打趣。
  “呵呵,这里海鲜多,吃多了些!该清减、清减!”卢照时打着哈哈笑道。
  广州刺史兼五府经略使,整个岭南道大小政务、军务都经自己手,着实忙碌得很。
  不像梧州刺史,时常到各县巡察走动。
  广州刺史不可能逐一巡视各州、各都督府都,偶尔出行,多数时候在广州府处理政务、军务。
  自然而然长了些肉。
  “传闻此饮法出自梧县,没猜错的话,该是出自小苏大人之手吧?”卢照时端着茶盏道。
  茶盏里滚水直接冲泡的茶叶,褐红、透亮的茶汤,舒展的茶叶在盏中沉浮。
  茶汤微苦、微涩回甘,满口生津、暖胃。
  比起添加葱姜蒜熬煮的茶汤,更能品出茶的本味儿,如今岭南盛行此饮法。
  “什么都瞒不过大人!”苏樱笑笑。
  “除了你,还有谁能想出来?”卢照时笑道,“广州多待几日,如何?”
  “为何?大人有事?”苏樱轻咂一口茶。
  “让夫人们、孩子们逛逛广州城,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卢照时话点到为止。
  “好啊,恭敬不如从命!”苏樱猜着卢刺史有事相求。
  广州城很繁华,港口泊着大大小小的海船、渔船。
  走了一路的陆路,大家休整几日也不错。
  福旺调集船只也要时日,顺手帮个忙没啥。
  “还是小苏大人痛快!”卢照时欢喜道,“明日,让我娘子陪着令祖母、令堂逛广州城!”
  “大人客气!”苏樱没有推辞。
  第461章 想辙
  “阿姐!快走啊!”小桃、阿棠穿着绯色裙衫,扎着双丫髻,粉嘟嘟、俏生生的两个小女娃。
  催促苏樱上马车,去逛海市。
  “你们去,阿姐有事!”苏樱捏了捏俩妹妹的小脸蛋。
  “阿姐去哪儿?我们也去!”小桃见阿姐身着官袍。
  “小桃乖,阿姐有重要的事儿,不能带你去!”苏樱哄着妹妹。
  “可是阿姐不在,不好玩!”小桃失落,嘟着小嘴。
  阿姐博学多识,懂好多好多,有她在,到哪儿都有乐趣。
  “无妨,一起吧!”卢照时见小姑娘委屈的要掉金豆子。
  “大人,不能惯着!”苏樱无力扶额。
  “别人咱信不过,你们苏家,我是放心的!”卢照时上了马。
  苏樱上马,把两个妹妹拉上来,阿棠控马。
  在一队亲卫的护送下,朝着城南外某处奔去。
  “走吧!”卢夫人崔氏带着老太太、杜氏、韦氏、杨春华、杨老汉两口子逛街。
  杨家两妯娌与谢清韵、苏绿几人则带着孩子在不远处跟着,几名皂吏一路随行。
  沿着海岸驰骋二三十里,在一个天然港湾里,有所造船厂。
  几里外设了关卡,拦住闲杂人。
  走进里面,这里自成一方天地,有造船工匠上千人、一支驻军、工匠、守军家属。
  定期用大船送补给,家属们摆上小摊,缝补浆洗、做小吃食、代写书信、食肆、酒肆一应皆有。
  颇为热闹,迷你小镇。
  “大人!”守军将领急忙迎出来。
  “嗯!”卢照时点点头,将缰绳扔给将领,带着苏樱径直走进造船厂。
  造船厂就在海边,好几艘各式船只初具雏形,四周架满脚手架。
  工匠们敲敲打打,加工木料的加工木料,安装的安装,很是忙碌。
  已是十月中下旬,这些工匠们身着单衣,有的浸泡在海水里操作。
  工匠们看到紫色官袍,便知刺史大人来了,默默看一眼,继续自己的活儿。
  “福大人呢?”卢照时冲人群中张望,全是褐衣短衫,不见青绿色官袍。
  “大人!”跟前的人转身,不是福忠是谁?
  “你穿这身作甚?”卢照时唬一跳,“混在人堆中都找不见!”
  “整天下海,官袍不经泡!”福忠叉着腰,举止粗鲁许多。
  不似当初,冷森森坐那儿,不言不语,装神弄鬼的,挺唬人。
  此刻的福忠壮实许多,晒得黑黑的,这身褐衣穿在身,活脱脱中年渔民汉子。
  “小苏大人,又见面了!”福忠滋着大白牙,笑得和善。
  “又见面了,福大人!”苏樱着实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福忠。
  不是说升迁少府监掌冶署互市丞官,领海市监么?
  苏樱以为会在泉州港见到,却不想在这里,还成了造船工匠!
  “人我带来了,有啥你问!”卢照时道。
  “多谢!”福忠冲卢照时拱手。
  随即对苏樱大,“小苏大人,且随我来!”
  来到船上,福忠带着苏樱参观,“这是我们新造的战船,海鹘船!”
  这战船模仿海鸟建造,《武经总要》记载:
  海鹘者,船型头低尾高,前大后小,船舷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翼翅,以助其船,虽风涛涨天,无有倾侧。
  唐代水师六种主力战船:楼船、艋艟、战舰、走舸、游艇及海鹘。
  彼时,大运河上的转运船可载货一千石,远洋海船一般长二十丈,载六七百人,吃水量约二千石。
  以风帆为动力,以日月星辰定方向。
  来到楼船前,五层楼,高百余尺,六个拍杆。
  小桃、阿棠仰着脑袋看这庞然大物,连连惊呼。
  “此乃最大楼船,可容纳八百人!如何?”福忠骄傲地介绍。
  这些都是自己的心血,就像妇人十月怀胎,福忠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福大人厉害!”苏樱由衷赞美。
  在没有铆焊技术、没有船钉的前提下,古人全靠榫卯技术把木板一块一块拼接起来,造出如此巨大的船只。
  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即使在电视上见过现代的航母、远洋轮等,但此刻苏樱还是被这高大的楼船震撼。
  “呵呵,过奖、过奖!”福忠嘴里谦虚着,面上是掩饰不住的傲娇。
  随后发愁道,“目前有一问题,工匠们用了各种办法一直未能彻底解决。”
  “这些老工匠都无法解决?那福大人找我作甚?我可不懂造船!特别是专业技术!”苏樱笑道。
  “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点子多,帮忙参详参详!”福忠第一次见苏樱说自己有不懂的。
  “说吧,我不一定能说出啥有用的!”苏樱来都来了,不好推脱。
  “船只渗漏!你可有法子!”福忠不拐弯抹角。
  “船只渗漏?”苏樱脑袋嗡嗡,船只渗漏还造啥船?
  看着卢照时、福忠,苏樱干笑,看来是同道中人哈,别人是艺高人胆大,这两人是真虎!
  “小苏大人,你快想想辙啊!”卢照时急道。
  “造船不是从古至今都有?应该有相关典籍,再说老工匠不是祖业么,世代相传的秘诀应该有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