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于文成身体僵住,一激动口不择言,越扯越多,不但得罪陆大儒,还把十八学士得罪了个遍,甚至还把整个国子监都喷了。
传出去,文人能喷死自己。
“臣、臣…”于文成脑门上冒出热汗。
“陆卿,你来说!”圣上转向陆德明,再不让他开口,要憋出病来。
“是,陛下!”陆德明起身。
“六学乃择优录取,算学侧重于算,兼考经论等;书学才论字迹,不知于大人可听得明白?”
陆德明深吸一口,不屑的看向于文成,把岭南学子在考场的事儿一一讲述。
岭南孩子皆擅长打算盘,不但多位加减法运算自如、快速,就连高位乘除法亦相当了得。
答案正确且运算速度远超其他学子,若非在现场看到,他都不敢相信。
特别是那个叫韦阿黑的学子,起步晚,二十才开始念书,双算盘打得出神入化。
陆德明起了惜才之心,几人商议后特招。
众臣听闻,皆惊奇,还有人能同时打双算盘?还是个俚人!
说起阿黑,圣上有印象,那个憨厚淳朴的俚人小伙儿,未来的寨子头领。
没想到他亦考上算学,大出意外。
“如此,徐直去把韦阿黑召来,朕还未见过双手打算盘!”
“遵旨!”徐直领旨离去。
阿黑昨晚喝醉,正睡得香,被苏伯彦、苏仲彦等大力摇醒,一脸迷茫。
待听闻圣上召见,瞌睡一下醒了。
慌里慌张穿戴好,带着两把算盘上朝。
众大臣看到俚人小伙儿拿着两把算盘上来,都好奇的打量。
“草民韦阿黑参见陛下!”阿黑心咚咚跳。
“阿黑?”圣上喊。
“在!”阿黑抬头,茫然看向圣上,随后赶紧低下头。
“听闻你可同时双打算盘?可否当众与户部比一比?”圣上问。
“是!”阿黑东张西望,不知找啥。
户部来了两位算盘打的最快的小吏,三张案桌,阿黑两把算盘,小吏各一把。
陆德明出题,随口念的,高位数加减乘除。
阿黑深吸一口气,凝神屏气听题目。
随着陆德明念数字,阿黑的手左右开弓,噼啪作响。
陆德明话音落,阿黑的结果出来。
左右二相等人上前,两把算盘一样的数字。
吏部两位小吏要慢半拍,再一看三人得数相同。
每一道题皆如此,众臣大开眼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吏部两位小吏看阿黑的眼睛都闪着光亮,那是惺惺相惜!
“如何,于大人可还有质疑?”十道题后,圣上问于文成。
“臣、臣无话可说!”于文成顺着梯子下。
“嗯!”圣上笑了笑。
算你走运,过年了,暂且放过你。
“韦阿黑,勤奋好学,当为岭南诸学子楷模!俚人楷模!朕赐你岭南金算子!赏金算盘一把!”
“谢主隆恩!”阿黑没想到天降惊喜,忙叩谢圣恩。
“于卿,你可知这些岭南学子是何人所教?”圣上看向于文成。
“臣、臣不知。”
“苏少尹家几位子侄、包括岭南锦作管事苏樱!让孩子们一路游学到长安,亦是苏管事一力促成!”圣上揭秘。
于文成疑惑地看一眼圣上。
绕了大一圈,一直不戳破,就看自己像跳梁小丑表演,这会儿特特戳破,为何?
“于卿,你不了解岭南,朕不怪你,不过你有句话说的极对,岭南偏远,至今未曾出人才!”圣上缓缓道。
第411章 岭南道支教令
“岭南乃百越杂居,地处偏远,千百年来贫穷落后!竟无一名家大儒。
大庾岭即将凿通,朕希望众学子去岭南支教,帮助各州府、县衙办起官学。
诸卿家中可有子侄愿意前往?”圣上问。
下面一片沉默。
该死的于文成,弄些破事,大家好好地过年不行吗?
这下好啦,扯到岭南支教,谁去?疯了才去那破地方!
“工部卢侍郎何在?”圣上点出卢贺洲。
“回陛下,臣犬子才疏学浅,尚在求学中,怎敢误人子弟?”卢贺洲心中一跳,忙推拒。
大郎已入仕,二郎刚考入国子学,将来运作运作,也有不错前程。
去岭南作甚?那个倒霉催的鬼地方,没见王端方贬谪榕县,跟着流放儋州?家产抄没。
“王侍中?”圣上又看向王珪。
王珪面上一僵,这火怎么烧到自己身上啦?
王珪为前朝官员,武德元年,被任命为太子中舍人,辅佐太子李建成。
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与秦王矛盾加剧,王珪未尽劝导太子之责,被流放。
玄武门之变后,王珪与魏征一同召回,出任谏议大夫。
多次进谏,深受圣上信任,,改任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因请侍中高士廉向圣上呈递密奏,被高士廉扣下密奏。
高士廉获罪被贬,王珪接替高士廉,代理侍中之职。
“回陛下,臣…”王珪顿住,偷偷瞥一眼二相。
杜相抬手,捋了捋胡须。
“回陛下,臣家中子侄资质愚钝!恐负圣恩!”王珪躬身道。
“嗯!”圣上点点头,“众卿呢?”
众大臣垂首不语,有的偷瞄苏步成。
你家不是岭南回来的么?挺能耐的,岭南孩童都考上算学,又去啊!
苏步成脑子飞转,不知圣上何意?为何卢侍郎、王侍中拒绝后不恼怒?难道另有深意?
“既然没有,那房卿念吧!”圣上冲房相道。
房相从袖中拿出一份折子,大声念道:“大唐学子岭南道支教令…”
众大臣开始不解,以为是各家必须强制送子弟去岭南办学支教,但是听到后面越听越不对劲儿。
此政令只鼓励庶民学子去岭南支教,满三年,可由县衙、州府出具举荐信,到长安参加补学考试。
通过后进入国子学修学,之后直接参与科考。
除开乡贡、地方官学,另一条参加科考之路,亦可不科考,在岭南从吏员做起,计算履历。
按例吏是吏,官是官。
官员必须经朝廷考核、选拔、任用;吏员由当地主官选任,两者有天堑之别。
但若是到岭南支教,允许吏员转官员,具体实施上有政绩考核,也有年限限制。
虽苛刻,但终归是一条通道,总有人能从这条道混出头。
寒门学子不怕路难行,就怕没有登云梯。
众大臣这才明白,圣上压根就不想让他们的子弟参与,这分明是专给寒门的通道。
三品以上勋贵无所谓,子侄本就直接入国子学,毕不了业一样参加不了科考。
对于三品以下官员来说,就难受了。
世家大族手中最多的便是四、五品官,再往上很难,没有从龙之功不可能得到,只能从数量上占优势。
这寒门学子异军突起,最先分走的便是他们手中资源。
此政令朝堂一片哗然,“陛下,万万不可!”
王家、卢家、崔家为首的代言人齐齐反对。
“此举对其他学子不公!同样十年寒窗苦读,别的学子必须经过层层筛选,方有资格参加科举。
去岭南支教三年便可跳过乡试、府试,会让其他学子寒了心。”
“觉得不公,大可去岭南支教三年,可获得同等机会!”圣上淡淡道,这些昨晚讨论时就预料。
“房卿,盖印后即刻签发各道、各州府、县衙。”圣上不打算再跟这帮人纠缠。
这政令把朝中分化成两派,忙着过年,反对声不算强烈。
年后又回过味儿,串联的,再来吵闹、阻挠,就真推不动了。
“是!”房相当众盖印、签发中书令。
随后由中书省下属接过,向各道、各州府、各县下达。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徐直尖声道。
圣上起身,贞观三年最后一场大朝会结束。
苏步成默默随着众臣出朝堂,回衙。
“恭喜苏大人!”李弘时笑嘻嘻拱手。
“大人客气!”苏步成不知府尹恭喜他何事。
“昨日大人家中子侄、岭南学子皆上榜,可喜可贺啊!”李弘时笑道。
“侥幸而已!”苏步成客套着。
“诶,苏大人,你是不是最近犯小人?”李弘时凑近苏步成低声道。
“大人何出此言?”苏步成不动声色。
“你苏家在岭南一点儿风吹草动,便有人盯上,你不觉的奇怪?”李弘时问。
“巡察御史闻风而奏,人家的本职!”苏步成笑笑。
“?”李弘时盯着苏步成的脸看,好一阵道,“岭南那么多人,为何不见有人关注,就盯着你苏家?”
“谁知道呢!”苏步成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