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返回长安,王端方的女儿嫁与卢侍郎二公子,王端方在朝堂拉自己下马。
  他就猜到当初自己的祸事起因,哪是什么灭蝗?不过是卢家为退婚抓的把柄!
  后面的事儿一件件印证自己的猜测。
  想来今日之事,又是卢、王两家在背后指使。
  都已退婚,为何还死咬着不放?自家长女被羞辱退婚,怎么还不依不饶?
  苏家挖了卢家、王家祖坟?世家大族就这么欺负寒门小户?
  苏步成深吸一口气,心头郁闷。
  “怎么突然颁布岭南道支教令?”李弘时捋着胡须,“莫非岭南发生了什么事儿?”
  “也许吧!”苏步成面上不显,心中猜测应该跟长女有关。
  村学是她提议办的,孩子们游学也是她一力促成。
  关注岭南教育,把岭南支教跟寒门学子入仕联系起来,也只有她想得出。
  说起来惭愧,自己本寒门出身,为官二十年,注重农桑,致力于农耕。
  在岭南近一年,却从未想过建设岭南官学,从未想过为寒门争取一条出路。
  包括岭南各州府主管,都未引起重视,默认岭南的落后现状。
  唉!苏家真正有眼光、有见识的其实是长女,自己都自愧不如。
  第412章 年三十
  “今日年三十,你们回去与家人团聚,这些是给你们的节礼。”苏樱指了指桌上的东西。
  “是!”黄翠儿夫妇、阿发兄妹、两位乳娘欢喜道。
  一人一份节礼,有两块红糖、十斤羊肉、五十斤大米、五斤豆油,还有提前结算的工钱和过年钱,以及炸的酥肉、蔬菜丸子。
  “一会儿我会让人送你们回家,十六回来便可。
  只是黄四娘、莫三娘,你们得初四回来,家中有两个婴儿嗷嗷待哺。”苏樱吩咐道。
  “这里有些旧衣裳,拿回去给孩子穿吧!”
  做母亲的,最记挂的是自己的孩子,苏樱多的做不了,只能尽量补偿,
  这些天家里给弟弟妹妹赶制不少穿的,那些粗麻旧衣用不上,不如给乳娘家的孩子。
  “是,大人!”节礼按人头发放,黄翠儿夫妇、阿发兄妹是双份。乳娘是单份。
  苏樱给每人买了两身棉服,虽不是很保暖,放眼整个梧县,这待遇已比得上富裕人家的家境了。
  “好啦?”张三、李四在外面等着,送这几人回家。
  黄翠儿夫妇回县城,有自己的家,阿发 兄妹、两个乳娘在县城不远处的乡下。
  苏家大方,工钱高、吃得好不说,福利待遇还好。
  两位乳娘家最穷,正愁怎么过年,家中孩子能不能熬下去,这些东西真的太及时了。
  “辛苦两位大伯送一下!”苏樱把车钱付了,给的有多的。
  又送了一块红糖、一点儿酥肉、蔬菜丸子,“过年了,拿回去尝个鲜!”
  张三、李四眉开眼笑,红糖可是贵重之物,想不到自己也能吃上,“大人大吉大利,步步高升!”
  苏樱好笑,“快回去吧,送完人早早回家,吃团年饭!”
  牛车载着几人离开。
  “阿姐!”小桃、阿棠巴巴望着苏樱。
  家中没仆从了,这下吃饭只能指望阿姐。
  “好啦,今天咱们吃好的!”苏樱捏了捏两个妹妹的小脸蛋,肉肉的,手感真好。
  小婴儿的脸蛋不能捏,这两个妹妹的捏捏没事。
  “阿姐!”小桃往姐姐身上蹭了蹭。
  回到厨房,生火做饭。
  “哎哟,阿樱,这么早就忙活啊?”郑娘子几位妇人来帮忙,大家习惯了到苏家聚餐。
  家中孩子到长安,村里孩子少了许多,一家人不热闹。
  辛苦一年,大家聚在一起,犒劳自己,也有人气。
  “嗯,阿姐来啦!快,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苏樱正在剖鱼。
  昨天预制好的梅菜扣肉、夹沙扣肉蒸上,又煮了半肥半瘦的腊肉。
  地里摘的嫩豌豆夹、芥菜头…
  小桃、阿棠跟着姐姐忙得不亦乐乎。
  郑娘子她们的加入,苏樱一下子轻松多了。
  “王三叔,快,你们的绝活!”苏樱见到王三郎几人进来,指了指剖好的鱼。
  “哟,这么大的鱼!”王三郎看着几条七八斤的草鱼,惊了。
  这天儿,河里的鱼可不好打捞,价格不便宜。
  “车夫张三伯他们村的人打捞的!”苏樱笑道,“运气好,这鱼新鲜,正好做酸菜鱼。”
  杨家这边也很快过来人,大郎媳妇、二郎媳妇帮着上灶,高氏和苏老太太去屋里看孩子。
  陆续村里人都来,汉子们在外面修路的修路、烧水泥的烧水泥。
  都是做管事,各带几人组成一支技术队伍,指导各县修路。
  大家聊着这几个月在外面的趣事儿,人人意气风发。
  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气势,不再是去年那会儿忧心忡忡的穷苦村民。
  工部的几位管事没地方去,都跟着一起来苏家过年,跟汉子们混熟了,寄宿各家。
  午时四刻,苏老三带着一队人马回来,岭南属的一众属官,都是过年没去处的,也来苏家吃团年饭。
  院坝里摆满桌子,一盆盆的热菜端出来。
  酸菜鱼、豌豆荚炒腊肉、梅菜扣肉、加沙扣肉、蘸水芥菜头、菘菜丸子粉丝汤、炸酥肉、凉拌三丝、猪肚鸡汤…
  热腾腾的米酒斟满,大家举杯庆贺。
  “哇,阿樱,这劁了的猪肉果真好吃!”汉子们夹起肥嘟嘟的梅菜扣肉一口咬下。
  第一次吃这种神奇的菜,真爽。
  饭桌上大家最先将梅菜扣肉抢光,一盘就十块。
  接着是夹沙扣肉,两块半肥半瘦的肉中间夹着红糖绿豆沙,里面掺了核桃碎末,下面是糯米饭铺底。
  对于长期没怎么吃肉的汉子们来说,这一块肥肥糯糯的夹沙扣更爽,一口下去,美滋滋。
  上了年纪的村老们也被这两盘菜惊艳,猪肉做成这美味,确实不错。
  再就是酸菜鱼,酸酸辣辣的正好解腻…
  大家吃着、喝着,说说笑笑,热闹极了,明年将是一个祥和、喜庆的丰收年。
  还未出月子的杨春华听着外面的喧闹声,默默吃着月子餐。
  月子餐很丰富,就连酸菜鱼都夹了两块,酸酸辣辣的很下饭。
  两位兄长都回来了,唯独不见丈夫回来,说不失望那是假话。
  可丈夫修大庾岭,就算回来,今日也到不了家。
  “二婶,别担心,二叔一定会赶回来看弟弟妹妹的!”苏樱见杨春华神情落寞,安慰道。
  “大庾岭修成,二叔将名垂青史,兴许能给你挣个敕命乡君回来!”
  “我要那虚名作甚?只盼他平平安安就好!”杨春华笑道。
  “夫贵妻荣!哪能不要?”苏樱逗道。
  “二叔出息,弟弟妹妹们以后的前程好!待二叔回来,弟弟、妹妹的名字就能定下。”
  两个小家伙到现在还只是大宝、小宝的喊着,没正式取名,留给孩子爹。
  “回到长安,以后上太学,将来科考,想想就美!”苏樱说着高兴的事儿,给二婶解闷。
  “嗯!只盼望他俩一生顺遂、平安喜乐!”杨春华微笑道。
  人的一生变数太多,谁知道十年、二十年的际遇?
  不管是人生得意、还是风雨飘摇,她只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长大成人。
  不要像她这一生波澜起伏!
  伸手轻轻抚摸着两个孩子,心底柔软、眼神温柔,要是阿宝还在,该多好!
  第413章 团聚
  “砰、砰!”夜晚荒沟村破天荒的燃放起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是奢侈品,村里公中买的,在田野上燃放。
  大家穿着棉服,聚在边上看。
  杨大郎、杨二郎、王三郎、裴三郎等汉子负责燃放,人人脸上喜庆、欢乐。
  王老汉、王老婆子脸上都喜气洋洋,阿禾有着落,日子有盼头。
  阿禾不在,侄子王三郎接管了他们二老的生活起居。
  工部管事、岭南署属官在岭南忙碌大半年,出了不少成绩。
  看着岭南在自己手中一点点改变模样,那种感觉就像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
  老宅那里阿棠、小桃把苏樱留的梅菜扣肉、夹沙扣肉、酥肉喂花花、小黑、白家狼。
  个个吃的满嘴流油,尾巴摇得梆梆作响,真香!
  天空上燃起的烟花爆竹,把它们吓一跳,嗷呜嗷呜怪叫。
  阿棠也被吓到,紧紧抱住小桃,惊恐不已。
  “不怕、不怕!那是烟花爆竹!你看多好看!”小桃拍了拍阿棠。
  一起看天空中绚烂的烟花,听着爆竹砰砰爆炸。
  阿棠第一次看到,眼睛瞪得溜圆,烟花绚烂多彩,亮过后夜空中一片黯然。
  阿棠看着发呆,被绽放的烟花吸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