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别说这二十斤红糖算在谁头上,就是白送他都乐意。
苏樱帮了金风寨那么多,几斤红糖算啥?
“阿黑、阿牛来信了!”阿德咂口茶,眉眼俱是笑意。
“真的?几时来的?”苏樱在榕县待了五六日。
“昨日!村里孩子都来信了!寄居苏府,苏大人请了两位先生给孩子们辅导功课,都报考了算学!”
阿德说着,眼里充满憧憬。
信中描绘了长安的宏伟、恢弘气势,热闹繁华,阿德不能想象长安城有多大?
整个梧州的人口加起来也没有一个长安城的多,要多大的城才装得下那么多人?
“那就好!”苏樱很高兴。
“谢谢你,阿樱!”阿德真诚道谢。
“阿公客气!孩子们将来出息,是金风寨的福!要是科考中个进士,那可是俚人头一份!”苏樱不禁畅想。
“是啊!下去见先人,脸上也有光!”阿德眼里闪着光。
之前只是想孩子们出去见个世面,如今在长安有先生辅导功课,要是考上算学,就能在长安立足。
兴许下一辈将来真能考出个进士。
“阿黑呢?”苏樱关心道。
福旺来时有各家孩子的信,阿黑说他也要在长安游学。
阿黑是年龄最大,学识的最低的,不知能读啥?
“阿黑如今头悬梁锥刺股,一心追赶那帮小的,每日刻苦练习打算盘,希望能考进算学。”阿德说着很是骄傲。
“阿牛跟着阿禾、谢晋安投到郑村老的一位故人家中,单独的僻静小院,专心读书。”
“哦?孩子们找到故旧了?”苏樱欣喜。
“王家的没找到!谢晋安差点儿也没着落,靠最后一封信找的故人接纳。
那故人大方,连同阿牛、阿禾一并收留。”阿德没想到小孙儿能攀上贵人。
“恭喜阿公!”苏樱替阿牛高兴。
“看他自己造化!”阿德脸上露出笑容。
眼看天色不早,苏樱起身告辞。
阿德专门用牛车装了两筐红糖,何止二十斤,有上百斤!
“阿公!要不了这么多!”
“无妨,多做些留着自己用!就当是我们金风寨的谢礼!”阿德认真道。
孩子们寄居苏府,于情于理都该备上礼去苏宅致谢。
“呃,阿公,你这话!我不成了上门讨要谢礼?”苏樱幽默道。
阿德一听愣住,随即自己都觉得好笑,好像是这么回事。
“行了,咱两家不说客套话!苏大人仗义,我们金风寨也不能小气。
阿樱也别跟我们讲客气,要用尽管取,多少随意。”
“呵呵,够了,够了!”苏樱冲阿德挥挥手。
农人挣钱不易,自己不习惯占人家便宜。
“小苏大人回来啦!”杨老汉、郑老汉几位村老在村口候着,乐呵呵的。
“村长、各位村老,折煞阿樱,还是唤阿樱自在,没得生分!”苏樱拱手道。
“阿樱!”杨老汉、各位村老齐齐躬身,“谢谢你!”
“唉,你们这是作甚!”苏樱侧过身子,将几位老汉扶起。
“谢谢你,孩子们找到故旧,都来了信!”老汉们眼眶红润。
子孙们有着落,将来不用在这穷地方苦熬,他们高兴。
这些孩子没跟着他们享过福,却吃了不少苦,最对不起便是孙辈。
王老汉也是百感交集,琅琊王家、陈郡谢家没落,两家孩子没着落。
万幸郑老汉给外孙谢晋安留了个底,自家阿禾搭着找了个依靠。
只是委屈了其他孙辈,无人收留。
要不是还有苏家,这些孩子只得打道回府。
“孩子们有着落就好,不枉大家谋划一场!要不了两年,你们就能回长安!真好!”
苏樱替孩子们高兴,也替村老们高兴,叶落归根!
“阿樱!”郑娘子几位寡妇跑来,拉着苏樱不知该说啥。
“干嘛呢?孩子们在长安是好事儿,莫非阿姐们舍不得?”苏樱逗道。
“舍得、舍得!”郑娘子擦掉眼泪,“明年清韵也回长安,我是既高兴又忧愁。”
“忧愁啥?清韵能干,要是算学收女子,清韵绝对能考上!
就凭她那手双手打算盘的绝活儿,长安无人能及。”苏樱道。
“你这孩子,就贫吧!不说清韵,明年回长安,你阿娘也得为你张罗!”郑娘子又气又好笑。
“张罗啥?嫁人?暂时不想。”苏樱摇头。
唐代女子十三便可嫁人,苏樱不会阻拦别人,但自己不会早早嫁人。
内心来说,她感谢卢家给原身退婚,闹得沸沸扬扬,阴差阳错挡掉不少桃花,不用媒人上门打扰。
至于将来会不会遇到心仪的人,以后再说。
唐代很奇怪,女子十三便可嫁人,皇室、贵族女子甚至虚岁十三便出嫁。
但夫婿二十几、三十的不少,两人年龄相差悬殊。
比如圣上的胞姐平昭阳公主与柴绍,女儿长乐公主与长孙冲、城阳公主与杜荷…
她想要游历名山大川,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不想被困囿在后宅,生儿育女、相夫教子。
一旦嫁人,再要自由行走就没那么方便,身份束缚在妻子、母亲角色上,再没了自己。
“你这孩子,尽说傻话!哪有女子不嫁人?”郑娘子笑道。
“没说不嫁,十四五太小,身体没长开,自己还没玩够,早早嫁人,后面几十年都关在后宅,多没意思!”
苏樱觉得扫兴,回长安本是愉快的事儿,这一说嫁人,兴致减了一大半。
第403章 阿樱做的菜怎么会吃腻
“阿姐!”小桃、阿棠下学,正要去看弟弟、妹妹,见到叮当作响的马车停到院门口。
“在家乖不乖?”苏樱挼了挼两个小丫头毛茸茸的脑袋。
“乖!”俩妹妹被阿姐挼着小脑袋,开心的眯起眼。
“先生!”谢清韵几人过来。
“嗯,辛苦了!”苏樱看着跟自己差不多大小的谢清韵,想起郑娘子的话。
“先生有事儿?”谢清韵觉得苏樱的目光怪异,似乎有什么要说,欲言又止的。
“嗯?”苏樱扬眉,自己的表情这么明显?让人一眼看出?
“哦,对了,过两日又来一批学生。
榕县的孩子,算学需要单独授课,你做他们班主任,明年跟我们一起游学!”
“啊?”谢清韵以为自己能撂挑子,不想还有重担,“先生,我还等着听你讲课呢?”
“无妨,不影响你听课!辛苦一下,我一个人真顾不了那么多!”苏樱拍了拍谢清韵,能者多劳。
“阿姐!”阿棠、小桃一边一个拉着苏樱的手,“想吃你做的饭!”
阿姐不在家,伙食质量下降,没胃口,不吃饿,吃吧又寡淡无畏味。
“好!我们今晚吃水煮肉片!”天儿冷,吃点儿暖呼呼的菜。
“好!”孩子们跟着阿姐进厨房。
小黄妈妈黄翠儿、阿花正在灶台上忙活,杜氏、韦氏在杨春华屋里逗孩子玩。
“小苏大人!”黄翠儿恭敬道。
“我来吧!”苏樱系上围裙。
“啊?我们来吧!怎能劳动大人上灶?”黄翠儿局促。
这苏家让她很不适应,仆从不像仆从,主家不像主家,这还是七品大人!几位夫人最低也是从五品。
还是胡家自在,仆从就是仆从,主家就是主家,各行其是。
“无妨,我做新菜!小丫头们馋了!”苏樱笑笑,没理会黄翠儿的不自在。
新鲜羊肉切成片,菘菜、葵菜煮熟放钵底,羊肉下锅烫熟捞起,铺在蔬菜上。
姜末、蒜末、辣蓼草末、花椒粉、盐撒上。
“滋啦!”滚油淋上,一股麻辣鲜香飘出。
“哇!好香!”两个小丫头开心坏了,闻着肚子就饿。
又用羊肉片、粉丝、菘菜煮了一份汤菜,热腾腾给二婶端去。
“哎呀!苏樱可算回来了!”杨春华欢喜道。
看到色香味俱全的羊肉粉丝汤,不停咽口水,吃了几天寡淡的,还是阿樱弄的菜令人有食欲。
小黄妈妈、阿花她们舍不得放油,采用传统做法,以蒸煮为主,煮熟撒上盐便成,清汤寡水的难以下咽。
“我怎么闻到一股麻辣香气?”杨春华端着自己这份清淡菜很是疑惑。
“今晚水煮肉片,麻辣口的,你吃不了!”苏樱笑道。
“哎呀,你这一说,我都馋了!”杨春华有些郁闷,“我还要熬一月!”
“待二婶出月子,好好做几道菜,补偿补偿!”苏樱安抚道,“弄水煮鱼!”
“水煮鱼?”杨春华听着新鲜,“鲈鱼还是鲤鱼?”
在她记忆中,以前家中常吃生鱼片,叫鱼脍,以鲈鱼、鲑鱼为主,肉质细嫩,蘸上芥末、蒜、姜、酱油、醋等,美味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