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藏富于民,百姓富裕,才能安居乐业,才能知礼节,才能推动后面的教育。
“你可真舍得!”福旺心疼,这不是绿豆粉丝,是钱、钱!
“荒沟村没有绿豆粉丝也穷不了,豆油、酱油,水泥、彩丝,都忙不过来。
不若吐一点儿出来,帮扶一下榕县百姓。”苏樱笑。
“你可真是活菩萨!”福旺感叹,“榕县百姓遇到你,三生有幸!”
“这算啥?不过是多动动脑子就能想到、做到的!
如今最难的是教育,岭南偏远,普遍贫穷、落后,读书人少,办官学难于上青天!”苏樱道。
整个梧州就州府一所官学,这不是件好事,一个地方要持续发展,除了支柱产业,教育必须跟上。
后代的学识、眼界跟不上,仅靠特产,走不了太远,后续乏力,改变不了多少现状!
为啥中原世家大族千百年来延绵不绝?人家家族重视人才培养,每一代人中选拔出优秀子弟,重点培养、扶持。
“原来你也有无能为力的,我以为你无所不能!”福旺笑道。
“我是人,不是神!”苏樱无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问题不解决,岭南始终被制约。
即使成为粮食专署区,也否认不了它教育贫瘠的现状。”
苏樱的教学新颖、实用,但不符合当前的教育主流,于科考无益,意味着岭南出不了人才。
第401章 因祸得福
“这个对你很重要吗?”福旺不解。
“你既不是岭南道巡察史、也不是都督、州府刺史,更不是县令,为何忧心此事?不应该是他们忧心的吗?”
“嘎?”苏樱竟哑口无言。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不过巡察御史,操的哪门子心?
“还是你通透!是我着相了!”苏樱拍拍脑门。
本身是古代,寒门读书尚且不易,遑论岭南穷人?
自己只看到世家大族对教育的重视,现代九年义务制教育贯穿自己的学生生涯,就觉得读书很容易,唾手可得。
在这个朝代大力推广教育,忽略了历史局限性、
难怪自己总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
现代社会,也是近二十几年才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之前穷人读书一样不易。
思及此,苏樱觉得好笑,提笔疾书。
“你又写甚?”福旺迷惑,都顿悟了,怎么还写?
“你说的对,我既不是巡察史,也不是都督、刺史,更不是县令,管不着这些。
不过朝廷该管、圣上该管,我管不着,但可以谏言。”
苏樱说完不再说话,沉浸在写谏言中。
不是岭南没先生吗?那就向朝廷建议,各地读书人以吏员身份到岭南支教三年。
事后可得官府举荐信一封,参加科考,同时也计算履历。
相信有不少读书人愿意到岭南来支教,只要有人才往岭南流动,就能促进岭南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就能带动岭南的教育文化发展。
个人力量渺小,若是朝廷推动,再怎么都比个人力量大。
此事互惠互利,读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识真正的岭南,论政不会假大空,又能获得一份举荐信。
于岭南各州府,白得大批学子、夫子,县学、官学师资充实,迅速提升岭南文化层次。
所花费的成本不过薪资和一份举荐信,多实惠!
这下把福旺整不会了,劝没劝住,还整个大的!就不知朝廷、圣上看到苏樱的谏言作何感想?
“明日我们回荒沟村!”苏樱终于写完,将笔一扔。
“啊?”福旺又懵了,怎么又变了?
“回去制冰糖!你留些人等着提货,要不要跟我回去?”苏樱问。
“要啊!”福旺一点儿都不喜欢这里。
荒沟村多好玩啊,还有好吃的,这里就胡饼,好不容易找到家油条店,那油条死面团,贼难吃。
苏樱叫来牛二,把榕县规划交给他,待刘章回来,交与他。
当个参考吧,采不采纳看刘章自己。
“走吧!”苏樱率先上了福旺的车马,“哟,搞这么奢华,路上不怕抢啊?”
“谁敢抢?”福旺问。
“你这叮叮当当,挂着这么多珠宝、银饰,无人觊觎?”苏樱反问。
“嗯,你这一问就露怯了!看来你并不懂在外游走的规矩!
我们敢这么高调、张扬,必定有他的原由。
你真以为沿途山匪、宵小什么都抢?那是有行规的。
人家也不傻,哪些抢得、哪些抢不得,都是有说法的!”福旺笑道。
“哦,说说看,哪些抢得?哪些抢不得?”苏樱还真不知道。
“先说驿站吧,每三十里一站,很多设在偏远、无人行走的地方。
驿卒带着邮件行走、或是骑马送快件,为何无人敢拦截抢劫?”福旺问。
“那还用问,那是跟朝廷对抗了,他敢抢就等着官府围剿,驿站是传递边关军情、地方奏报的通道。”
就跟现代社会里抢劫邮政有啥区别?是有多想不开,去干这事儿?
“那再问你,山匪为啥不抢进京赶考的学子?”福旺又问。
“除官学学子是毕业考核获取科考资格,私塾、自学学子则是通过县衙、州府两级考试获取科考资格。
不论哪一种,都是官府背书了的地方人才,一路有官文护身,真要敢抢,不也是跟官府作对吗?自己逃不过围剿。”
苏樱笑,“这跟你这专车有关联吗?难不成你们打着少府监的旗号?”
福旺笑而不语。
苏樱盯着福旺半天,才领悟。
不管生意场上、还是官场上,有些事看破不说破。
福隆商队大有来头,开始搞不明白,只要用心查,总有蛛丝马迹可循。
更何况福忠本就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漏了些消息,各路魑魅魍魉自会将其列入不能动的名单里,行走中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能这么张扬出来行走,却不知来头,背后绝对背景深厚,福忠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该低调低调,该高调高调!
街道上传来喧闹声,苏樱撩开窗帘,是韦阿小的店铺开张。
用赔偿的二十贯钱,盘了一间小店铺,开间土杂店。
赚不了多少钱,但胜在稳定,不用风吹日晒。
邻居们纷纷笑黄三是他贵人,关几个月白得二十贯钱,这是韦阿小一辈子都攒不起的钱。
如今靠着二十贯钱,也做上老板!
不少人羡慕韦阿小因祸得福,恨自己没那发财命。
韦阿小认真告诉邻居,苏大人苏青天才是他的贵人。
没有苏大人,他得关一辈子大牢,冤死在里面。
“恭喜发财,生意兴隆,韦老板!”苏樱下车,去看热闹。
“苏大人!”韦阿小精神抖擞,喜气洋洋。
“就售卖这些土杂?”
苏樱进去逛了一圈,不大的店铺,卖的木桶、水缸之类大路货,后面有一个小院,可生活居住、存货。
“是,榕县穷,卖不起贵的,这些虽卖的慢,每月总能卖几个!
吃不饱,但也饿不死,草民很满足。”韦阿小本本分分。
“福大人,要不你的粉丝就由他代为收购如何?”苏樱转头问福旺。
苏樱把粉丝技术传授给榕县,前提条件是只售卖给福隆商队。
韦阿小代为收购,福隆商队省去设点,也给韦阿小一口饭吃。
“苏大人都说了,我还能不同意?”福旺笑。
“苏大人…”韦阿小不知苏樱说的粉丝是甚,他只见过蕨根粉条、葛根粉条。
但苏大人特意让福隆东家给他生意,那买卖绝对不小。
“好啦,你且安心等着便是,后面衙门、福隆商队自会找你签合约!”苏樱对韦阿小道。
“多谢苏大人!”韦阿小感激涕零。
“别急着谢!福隆商队的要求很苛刻,你收购时得仔细了,差了可是要赔本的!”苏樱认真道。
“草民绝不糊弄福东家!”韦阿小忙道。
第402章 哪有女子不嫁人
“阿公!”苏樱带着福旺到金风寨。
“苏大人!”阿德一本正经行礼。
“阿公!还是叫我阿樱吧!”苏樱忙摆手。
穿这身官服,是办公事,平日里真没当官的自觉,总有种戏台客串的感觉。
坐在堂屋烧茶喝,不论春夏秋冬,俚人都在堂屋生火烧茶。
“阿公,我要二十斤红糖!”苏樱跟阿德从来都是直来直往,“账算在福东家头上!”
“嗯!”阿德不用问,猜着是给福旺制冰糖。
苏樱制的冰糖单独送了他两罐,把他惊得眼珠子差点儿掉地上。
这东西可比红糖金贵!五年后这东西出手,依然是金风寨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