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本来想直接回梧县,想了想带着福禧往桐县方向去,找林县丞沟通一下。
  要安心打造岭南锦,就要舍得下血本,改变现状把路修通。
  彩丝蚕是梧县的看家活儿,可以分一杯羹,但桐县不能躺着等人喂饭。
  “阿樱来啦!”林县丞亲自到衙门口迎接。
  “大人!”苏樱冲林县丞躬身行礼。
  “怎么样,白茅村条件可还满意?村民们学的如何?”
  林县丞满眼期待,公务缠身,没能亲自去现场观摩。
  “呃,大人,白茅村的条件…”苏樱摇头。
  “怎么?那里旁人轻易进不去,技术不易泄露呀!”林县丞找了好些地方,就觉得那里好。
  一条路进出不易,路口一扎,谁都出不去。
  “大人,缫丝机、纺织机如何进去?”苏樱笑问。
  “抬啊,村里有的是劳力!不用担心!”林县丞不觉得是啥大问题。
  “可是,大人,为何不让他们修路?一条宽敞的道路进出多方便!”苏樱不想每次走十几里山路。
  山路封闭的不但是人,还禁锢着人的思想和认知。
  “那样不泄密?”林县丞不解。
  “大人,一个地方要想真正富裕,首先要转变思想,若思想不转变,教再多也是白搭。
  这技术学会了,是他们村世代金饭碗,只要脑子没进水,没谁愿意泄露给外人。
  要想富,先修路!不但官道通畅,村道也要修通,进出方便,交流才顺畅!”苏樱道。
  “阿樱说的是,我这就找人与白茅村商议,趁着农闲,组织人手把山路炸开。”
  修通山路,林县丞巴心不得,既然苏樱都不担心泄密,他还担心啥?
  “我那几位堂兄在这里干的如何?”苏樱想起年底的事儿。
  “极好!个个都得用,这一下三位都走,我是真舍不得,可是正当大好年华,留在这里着实浪费。”林县丞叹息道,心情矛盾。
  “大人可找到接手的?”苏樱很是关心。
  “还在寻!”林大人笑笑,“亲朋故旧都去了信,帮着寻。”
  略微坐了会儿,苏樱刚起身告辞。
  “天色不早,不如明日再走!”林县丞挽留。
  “不用,骑马快,不过三个多时辰就赶回梧县。”苏樱翻身上马。
  正欲甩鞭策马,却见三位少年搀扶着几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人过来。
  “权彦兄长,这是…”苏樱疑惑地问堂兄。
  “荥阳老家的,河南道也遭了霜灾!”苏权彦道,“这是秦家人,祖母娘家。”
  福东家、胡二郎的商船又送来一批灾民,两道灾情基本缓解,马上秋收,今年就算熬过来了。
  可是好多灾民的土地没了,贱卖换取粮食活命。
  岭南道粮食专署区鼓励各地农人去垦荒,这些没了土地的灾民搭船来到岭南。
  听闻梧县是个好地方,都奔着梧县来。
  被卢照时拦住,安置在桐县,不能全压给梧县,好不容易有些起色,别一下给压垮了。
  得知是河南道灾民,三兄弟跑去看,看有没有老家的消息,却不想里面竟然有秦家人,便接回来。
  端来白粥、馒头,这几人狼吞虎咽,一口气喝光粥,大口大口啃着馒头。
  太久都没吃过这么香的米饭,买的陈米里掺了许多砂子,很难吃,还吃不饱,每日靠清水粥吊着一口气。
  吃了一碗粥、一个馒头后,桌上吃食没了。
  “阿樱!”苏权彦不解,堂妹不是这么小气的人呀。
  苏时彦、苏辰彦脸上不满,就知道她要使坏。
  “久饿的人不能一下吃太饱,胃受不了,缓一缓,待会儿再吃!”苏樱解释道。
  “原来如此!是我浅薄了!”苏权彦冲堂妹笑,“又学到了,差点儿好心害了人!”
  第335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
  “你们是秦家人?”苏樱这会儿才问话。
  “是!”男男女女一共七八人。
  “该怎么称呼几位?”苏樱打量着这几人,超过三代的远亲称呼上就开始凌乱。
  “我叫秦铁牛,我阿耶与你祖母是堂兄妹!”其中一位中年男子回道。
  这关系远的都出五服了,只剩一个‘秦’有关联。
  算起来,秦铁牛是叔辈。
  “我祖母娘家家里可还好?”苏樱关心道。
  “家里有些田宅,还成!”秦铁牛回道。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老太太秦良娘家会过日子,当年得了苏家照拂,置办田产,后面又做起买卖。
  这次霜灾,地里不出产,但外面有进项,粮食虽紧,节衣缩食挺一挺就过来。
  “我二婶娘家呢?他们还好吗?”苏樱又问。
  苏时彦、苏辰彦巴巴盯着秦铁牛,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秦九娘家…”秦铁牛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
  “铁牛叔,我外祖家咋啦,你快说呀!”苏时彦着急道。
  “你们便是九娘的孩儿?”秦铁牛看着几兄妹问。
  “他们两个是,我们不是!”苏樱指了指两兄弟。
  “唉!你们苏家去岁遭了难,流放岭南,秦十宝家跟着出事儿。”秦铁牛一拍大腿道。
  “我外祖家出了何事?铁牛叔你快说呀!”苏时彦急得不行,难怪去信石沉大海。
  “你阿舅秦十宝进城,冲撞贵人,言出无状,被衙门打了三十大板…”
  秦九娘的爹娘前面连生三个孩子都没站住,第四个生了女儿,怕站不住,取名九娘,意为很多,也有长久的意思。
  果然这个孩子养活了,后面又生下一个儿子,取名秦十宝,便是苏时彦、苏辰彦的舅舅。
  夫妻俩心疼无比,比眼珠子还稀罕。
  与苏家结亲时,苏家三兄弟陆续有了点儿出息,秦九娘的爹娘窃喜选对了人。
  时不时上苏家打秋风,扒拉了不少好处,在村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富户。
  不像老太太娘家,拿着钱财鸡生蛋、蛋生鸡,生生不息。
  秦九娘的爹娘除了盖宅子,其余的都给儿子吃香喝辣,养的无所事事。
  随着苏步成升迁长安县令,秦十宝在乡里越发张狂,经常口无遮拦得罪人。
  乡邻虽厌恶,但秦十宝也没做啥伤天害理的事儿,大家忍一忍也就算了。
  去年苏家被流放,秦家没了依仗,平日的狐朋狗友都不带秦十宝玩耍。
  秦十宝憋闷,独自去县城玩耍,去酒楼喝酒,与出来的一位公子相撞。
  气儿正不顺,随口骂人:“瞎了你的狗眼!”
  不想那人是河南府府尹的三公子,这里他爹最大,哪会惯着他,当即赏了他两个耳刮子。
  秦十宝亦从未受过如此鸟气,抓着人家撕打,被官府抓去。
  打了三十板子后扔出来,还是有认识的乡邻跑回去知会的秦家人。
  酒囊饭袋的秦十宝不经打,回来发起高烧,拖了十几日便死了。
  公婆不敢怨恨府尹大人,把怒火撒到儿媳身上。
  责打、咒骂儿媳,嫌她是扫把星、克夫,不会下蛋,生了个丫头片子。
  霜灾后更是不给儿媳、孙女吃食,寒冬腊月的娘俩饿死在床榻上。
  后面灾情愈来愈严重,本就积蓄不多的老两口,不得不变卖房产、田产。
  最后一无所有,不得不乞讨。
  秦铁牛他们走之前问过老两口,要不要到岭南讨生活,俩人摇摇头,就守在村里,哪儿也不去。
  想想也是,风烛残年,还能去哪儿?不如活一日算一日,死了就埋在故土。
  “砰!”苏时彦双眼通红,喃喃道,“怎会这样?那河南府尹如此草菅人命,欺人太甚!”
  秦铁牛看一眼苏时彦,嗫嚅几下没说话。
  能怪谁?秦十宝那张嘴向来口无遮拦、嘴贱得很,府尹公子是平民百姓招惹得起的?
  还跟人撕打,没当场要了他命都是人家手下留情。
  “大人!我明日请辞,回荥阳老家!”苏时彦悲愤地对林县丞道。
  “时彦,节哀!”林县丞劝道。
  “事已至此,你去一趟也好,寻到你外祖,接回长安奉养,让他们颐养天年!”
  “谢大人成全!”苏时彦不置可否。
  “大人!”苏辰彦起身,表情纠结。
  “去吧,你们兄弟二人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林县丞心中叹息,再不愿意,也只得放人。
  “两位兄长,寻到外祖便接回长安,老宅已返还,暂时安置在那儿吧。”苏樱沉思后开口道。
  “嗯!”苏时彦看一眼苏樱,闷闷道。
  “寻到外祖就接走,切莫节外生枝!人死不能复生!切记!莫要去寻人麻烦!”苏樱叮嘱。
  这两兄弟一根筋的牛性,苏樱真怕俩人跑去河南府找人理论。
  本就是自己不占理,冲撞了人家还跟人撕打,这三十板子挨的不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