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第333章 如同吞了苍蝇般恶心
  “夫君!咱家大郎…”胡夫人扯了扯胡县令袖子,
  “夫人放心,我与伯彦说好,大郎与他们通行,去长安游学,看看外面的世界!
  别像咱,一辈子窝在岭南的井底之蛙!”胡县令拍拍夫人的手。
  “唉,何时你也升个五品,大郎、二郎也去考太学!”胡夫人羡慕苏家少年回长安读太学。
  “难!从九品县丞升七品县令,多亏夫人十几年不离不弃,耗尽钱财助我撑起县衙!
  我这年龄,这地方,再要往上…”胡县令摇头不语。
  天上掉馅儿饼也砸不到自己,自己几斤几两自己清楚。
  “对了,夫人,咱家大郎、二郎年龄不小,该考虑考虑亲事!”胡县令想起一件重要事儿。
  “莫非夫君中意谁家女娘?”胡夫人问。
  “夫人可有属意的?”胡县令反问。
  “唉!之前我倒是中意谢清韵,如今…”胡夫人纠结。
  谢清韵很像年轻时的自己,有主见,泼辣能干,扛得起事儿,家里需要这么一个女子做当家主母。
  可苏家起势了,苏绿虽然性子软绵了些,但家世可弥补不足。
  苏家今非昔比,这会儿开口求娶,总带着一股趋炎附势、谄媚的味道,更何况苏绿极有可能回长安。
  但与苏家结亲,好处多多,不管配大郎、二郎,仕途要通畅许多。
  胡县令也叹气,他看中了苏绿。
  以前自己不过下下县九品县丞,最低等官吏,没人看得起,官场无人肯结亲。
  下面吏员倒是有愿意结亲的,胡家又看不上,就这么高不成、低不就的拖着。
  今儿夫妻俩准备给儿子说门亲事,突然发现别的人家入不了眼,入得了眼的又高攀不起!
  难倒又要高不成、低不就?
  夫妻俩琢磨时,都没考虑过苏樱,下意识的觉得那不是自己能觊觎的。
  苏绿都是他胡家高攀不起的,还想苏樱?还不如做白日梦去!
  “夫君,要不还是谢清韵吧!”胡夫人斟酌再三道。
  “为何?”胡县令不解。
  “谢清韵虽然是流犯后代,但改朝换代,他们属平民,原本出身世家大族,底蕴深厚。
  这些时日我仔细观察过,谢清韵容貌、气度、能力皆四人之首,若非落难,咱家哪有资格求娶?”
  胡夫人从心,选自己中意的。
  “我倒觉得苏绿也不差!”胡县令觉得有个不多言多语的儿媳挺好的,不闹腾。
  “要不,待大郎、二郎归来,问问他们中意谁?”听了丈夫的话,胡夫人又摇摆,难以抉择。
  “伯彦,你怎么来了?”桐县县衙,正忙碌的苏权彦见到堂兄弟到来,很惊喜。
  “时彦、辰彦呢?”苏伯彦进了县衙,一路走来都没看到那两兄弟。
  “应该在刑曹、户曹,我去瞧瞧。”苏权彦说罢起身去寻。
  好一会儿,把两兄弟找来,一身灰尘,衣袍皱巴巴。
  “时彦、辰彦!”苏伯彦热情招呼。
  “伯彦!”两兄弟不冷不热,很是客气、疏离。
  “年底我要回长安复学,你们可要同去?”苏伯彦问。
  “真的?”苏权彦很高兴,“走,一道回长安,结伴而行,路上热闹,回去正好赶上考学!”
  早就想回去,可是堂兄弟几个,谁都没提,自己不好扔下大家独自回去,只能利用空闲多看书。
  “你们呢?”苏伯彦问两兄弟。
  两人听闻回长安,眼里闪过亮光,谁不向往长安?他们也能考太学!
  “兄长!”苏辰彦看向兄长,眼里有渴望。
  “嗯!”良久,苏时彦闷闷道。
  他很想有骨气地拒绝,不沾苏家的光,要靠自己奋斗。
  但他发现,真要脱离苏家,他不但没机会考太学,兴许就连这区区小吏都捞不着。
  最终只得屈服于现实,以苏步青之子的身份回长安,才有资格考太学,这是多少读书人羡慕不来的。
  要想科考入仕,没有家世,官场里根本没人举荐。
  “什么?你们都要回长安?”忙得脚打后脑勺的林县丞只觉得两眼一黑。
  “是!年底回去,正好赶上考学!”苏权彦道,“还请大人及早安排人手接替我等手中诸事。”
  “好、好!年轻真好!”林县丞羡慕,“唉,上哪儿去找三个得用的人呢?”
  这里偏远,读书人不多,能力出众者少之又少。
  桐县又要修管道、又要搞岭南锦,油坊、豆制品,还有地里的两季稻。
  待这些理顺,还要建糖厂,协调各乡、村镇保供糖。
  事情一箩筐,这一下抽调三个独当一面的助手,林县丞感觉把自己劈成几瓣都不够用。
  “大人勿忧,至少还有三月,足够你寻到得用的人!这些时日,我们依然会尽职尽责做事,绝不懈怠!”苏权彦安慰道。
  “兄长!”苏辰彦见兄长拿着书本发呆。
  上次被苏樱当头棒喝,回来后两兄弟挑灯夜读,发愤图强。
  “嗯!”苏时彦回过神,拿着书继续看。
  脑子里却不停想事儿,寄回荥阳外祖家的信迟迟不见回信。
  几个月前那批灾民来自河北道,后面陆续又来了些灾民,才知道河南道也遭了霜灾。
  不知外祖家如何,是不是也流离失所?
  “二弟,我想再写封信,若还收不到回信,我想回荥阳看看。”苏时彦始终牵挂。
  去岁自家突遭横祸,流放岭南,与外祖家断了音讯。
  时年冬,河南道、河北道俱遭霜灾,没了苏家帮衬,外祖家如何扛过去?
  “兄长不考太学?”苏辰彦讶异。
  “要,我先绕道荥阳,看外祖一家是否安好,才放心!”苏时彦负手立于窗前。
  阿娘、妹妹惨死,外祖家遭天灾,阿娘家是彻底没落了,不能为阿娘讨公道!
  苏时彦恨自己百无一用是书生!
  今日得知大伯升迁京兆府少尹,他一点儿也不觉得开心,他们二房怎么都摆脱不了仰人鼻息。
  父亲的从五品、三叔的五品,皆因大伯得的,甚至连自己考太学的资格,都源于此!
  恨大房,却要享受大房带来的优待和好处,令他如同吞了苍蝇般恶心。
  第334章 秦家人
  “喂食红糖大蒜水不宜过多、过于频繁,适量,最多一日一次即可。”苏樱示范后道。
  一群妇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不屑,这是什么养蚕法?简直是乱整。
  一个小小女娘,养过蚕吗?
  “这样养的蚕肥大,身体强壮。”苏樱解释道。
  “你们若不信,可做对比,一半用你们原来的方法喂养,一半用我说的方法喂养。”
  “是!”妇人们回道。
  “好吧,你们先这么喂着,待三眠后我再来!”苏樱丢下话,带着福禧走了。
  “喂,苏大人,就这样?”黄村长追出来。
  桐县养天然彩丝蚕,是自己磨了林县丞许久,好不容易求来的。
  这苏女娘怎么就教这么点儿?这不是糊弄人么?
  “黄村长,先照我说的做,时间到了,我自然会教后面的!”苏樱笑笑。
  毕竟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人家半信半疑,态度也倨傲。
  苏樱觉得好笑,求人不是这个态度。
  第一步都半信半疑,彼此间的信任都没有,不可能一下子全倒出来。
  这里的基础还是差了,毕竟连林县丞自己都还没踩热的地皮,人家不信任自己很正常。
  走一步看一步,若后面照着自己说的做了,就慢慢教。
  若糊弄,那自己就不用教后面的。
  还要赶回去给孩子们上课,地里的豆子快要熟了,事情多得很。
  “大人,你真要教给她们?”离开白茅村,福禧忍不住问。
  “你也看出来了?”苏樱勒住缰绳,跳下马。
  前面的路全是山间小道,不便骑马,只能牵着缰绳慢慢走。
  “大人,下官眼睛不瞎!那么明显!”福禧无语。
  共事有些日子,大家说话都比较随意。
  “彼此都不熟悉,我的喂养方法有悖常理,怀疑很正常!若他们真的想要学,肯定会分一半作对比。
  待见识两组蚕的明显区别,自然会认可,再教后面的就不那么抵触。”苏樱道。
  “你倒想得开,也不生气!”福禧笑。
  “干嘛要生气?她们不认可、不学,损失的是她们,又不是我!信任是慢慢建立起来的,非一朝一夕就有。”苏樱耸耸肩。
  这白茅村类似荒沟村,在山路的尽头,村里有七八十户人家,黄姓居多,还有几家莫姓、韦姓。
  走了十几里山路,终于到了官道。
  “唉!”苏樱回头看看山路,摇头轻叹。
  缫丝机、纺织机要搬进去,难!若不把路修通,发展潜力不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