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绿豆生豆浆泡沫多,需要加少许青油搅拌,去掉泡沫。
过滤后的豆浆沉淀一日,倒出上面的澄水留用,下面的淀粉取出晾晒至六成干。
淀粉研成粉末,取十五分之一,加1.5倍冷水调成粉水,装入铜勺内,半浸于沸水中,将粉水搅拌成薄糊。
倒入刚才的粉末中,充分拌合,使其成半流动状,置入漏斗中。
漏斗的眼子比蕨根、葛根粉的网眼细密。
淀粉糊由小孔成线状漏下,落入锅里的沸水中,煮熟漂浮在水面。
用长筷捞起,放入冷水浸片刻,再放入留用的澄水中洗涤,脱去黄绿色,变成透明白色。
最后挂竹竿上晾晒,晒干后即成透明的绿豆粉丝。
晶莹剔透,干燥不易断,耐储存易运输。
“绿豆粉丝这就成了?”
卢照时拍了拍围裙上的粉末,看着竹竿上似银丝飘荡的粉丝不敢置信。
制作中,卢照时一时手痒,系上围裙亲自煮粉丝,体验劳动的快乐。
王延年、胡县令都参与,笨手笨脚,脸上糊了不少淀粉。
“对,明日即可晒干,大人带些回去食用!比蕨根、葛根、蒟蒻粉条口感好,美味。”苏樱道。
“嗯,这银丝美不可言,比其他粉条精细,出粉率多少,准备售价几何?”卢照时问。
“一百斤绿豆,可出粉40斤左右,比粉葛的出粉率还高,工艺上大同小异。
算上采购成本,嗯,暂时定价一百文一斤,客商拿去售卖,估计会卖一百五十文到二百文一斤。”苏樱盘算道。
“一百五十文到二百文一斤?这么贵,谁买?”卢照时吓一跳,苏樱这也太黑了!
“大人,一百斤绿豆出四十斤粉,虽然比粉葛出粉率高,但这一百斤绿豆实实在在的拿钱采购,是有成本支出的。
蕨根、粉葛、蒟蒻不要钱,地里挖的,原材料没啥成本!
算起来绿豆粉丝成本高出许多,二十文一斤成本都不够。
其次,这绿豆粉丝是售卖与富贵人家,不是普通百姓,成本高自然售价高,也只有这些人才吃得起。
再就是一旦市面流行,必定会引起绿豆涨价,我们得预留一定的利润空间。”
苏樱一一算给卢照时听。
“阿樱啊,这绿豆粉丝你还是只售卖与福东家?”卢照时问。
“莫非大人有渠道?”苏樱问。
“算有点儿吧!”卢照时笑笑。
夫人崔氏有一支商队,去年借着粉条、蜂蜜、茶油赚了一笔,这绿豆粉丝崔氏有门路售卖出去。
红糖太紧俏,卢照时不曾找阿德开口过,都是商队自己凭本事去抢购。
今日的绿豆粉丝,卢照时直觉会大卖,便想着给自己也扒拉点儿热灰,卖谁不是卖?
“行啊,我们每十日交货一次,福东家那里逢五交货,你们逢十交货,如何?包括豆油、蜂蜜。
彩丝织品暂时不能给你,看福东家那边走的如何再定。”苏樱想了想道。
刺史大人对梧县、荒沟村支持很大,要点儿回报很正常。
剩余的绿豆淀粉都被村民们制成粉丝,院坝上又挂得满满当当的。
大家学会绿豆粉丝制作全过程,剩下的细节让村民们自己去琢磨,苏樱没再管。
剩了不少绿豆渣,这是个好东西,每家分了不少,包括周家、宋家。
苏樱分得两盆子绿豆渣,包含村学孩子们的,“走,今晚吃好吃的!”
不单小桃、阿棠、一大帮孩子都欢喜,三位官老爷也喜滋滋的,又能尝到美味。
两盆绿豆渣,一盆与剁成碎末的菜蔬混合,加入少量面粉、两颗鸡蛋、花椒粉、盐搅拌,炸成椒盐素丸子。
外酥里嫩,焦香酥脆,特别美味。
还在灶台上,大人孩子便围着品尝,上桌时只剩下小半盆。
另一盆蒸熟,捣烂拌入蜂蜜、红糖,再加入少许剁碎的冬瓜糖、芝麻粉、少量油酥,拌成馅儿包豆沙包。
“呼呼!”小桃夹起热腾腾的豆沙包,小心戳破,一股热气喷出。
心急的阿棠直接掰成两半,边吹边吃,几口下肚一个,又整第二个。
“嗯嗯,阿姐,好吃!好吃!”两个妹妹好喜欢。
“先生,好吃!”牛小宝一帮孩子也喜欢的不行,第一次吃这样的包子。
“呵呵,阿樱啊,你可真会想,连豆渣都能弄的这般美味!”卢照时细细品尝着。
这种绿豆渣加了蜂蜜、红糖、冬瓜糖和少许油酥,去掉豆腥味儿,馅儿香甜还带着流沙口感,甜而不腻。
包子不大,两三口一个,一人吃七八个没问题。
“吃啊,怎么不吃了?”苏樱见周家、宋家孩子吃完一个,没再伸手。
“省的!先生!”孩子们礼貌道,眼里明明很馋,却没动手,“先生我们可以带走吗?”
“呃…”苏樱明白,孩子们是想带回家给家人吃。
“拿去吧!”苏樱又添了些包子、丸子,平分成两碗。
“谢谢先生!”周、宋两家孩子谢过,欢欢喜喜端回家。
“这就是新安置的河北道灾民?”卢照时见这几个孩子又黄又瘦,明显不同于其他孩子。
“是!刚来不久,村里的粉条、榨油、养蜜蜂、修路暂时没让他们参与,借了一套耕牛与犁,让他们垦荒。
趁这时间赶紧垦出地来,等过个三五月,二季稻有了收成,就能安定下来。”苏樱笑道。
作为同村人,苏樱他们尽力提供帮助,现在汉子们都在工地上,没法帮忙建房子,只能先暂时住窝棚。
村里有啥好的,都有他们一份。
帮助归帮助,总不能事事全包圆,最主要的还得靠他们自己辛勤劳作。
荒沟村不养闲人,不会惯着任何人,灾民也一样。
只有自己付出过,才会珍惜,而不会觉得旁人给的帮助理所当然。
第309章 是谁帮苏家免去罪责的
“阿樱啊,辛苦一下,新算学教材尽快弄出来,还有水泥厂房设计图!”
吃过早饭,卢照时几人离开,临时叮嘱道。
“省的!这些粉丝带上,我写了几道粉丝菜做法,大人拿去找厨子琢磨琢磨,定能做出美味!”苏樱道。
“二叔,这下有得忙了!待杨大叔他们农忙后,分成两支队伍,在梧县、桐县搭建起施工队,你就能如期施工。”
“阿樱,家里就交给你了!你二婶多费心照顾!”苏老二不放心道。
此次苏老二与卢照时他们一道回州府。
本来他该前往岭南道都督府,找冯诩协调,要块场地作官署,待工部派的主事到,带着班子在岭南道各州府推动道路修建。
但此事梧县、桐县最先开展,算是样板工程,不如留在梧州督导。
给冯诩那边去了封信,工部主事到了后让他们往梧州州府报到。
一下子转换成官身,事务繁忙,金风寨剩余工程只得交给杨大郎、杨二郎负责。
自己这段时间得带人将梧县、桐县两县官道全部跑完,做好前期勘验工作,州府、两县县衙派人协助完成。
还要选址,尽快把水泥厂建起来。
恨不能把自己分成几块,千头万绪的,要做的事儿太多,得用的人手却没有!
家中妻子又有身孕,苏老二不知该喜还是忧!
“二叔放心,家中诸事不用牵挂,有祖母、阿娘、三婶在,二婶娘家也在,不会劳累到二婶。
你安心做事,把事情做好!水泥厂图纸这几天我画出来,你们找人合计合计,最好再结合实地确定方案。
待你手下人手齐了,有人分担,你就能轻松一些!
大庾岭一事尽快上书请修,我建议梧县、桐县官道修建理顺后,就带人去大庾岭勘验,争取在冬季农闲时修建。”苏樱提议道。
“?”苏老二听着头大,梧县、桐县还没开始,侄女就给她安排上大庾岭,“阿樱,是不是太急了些?”
“二叔,从重要性来讲,岭南道所有官道都比不上大庾岭!凿通后,再慢慢修各州、县官道!
一旦大庾岭疏通,所有事情都将加快速度,中原的文人就能到岭南进行文化交流,岭南学子早日走出岭南!”苏樱劝道。
二叔实干,做不了规划大政方向的定海神针,他的眼界没那么高,胆量欠缺,更适合做副手。
“苏大人,阿樱所言甚是有理,听她的没错!”卢照时亦劝道。
苏樱的话他一听就明白,做事不单要实干,还要巧干,分清主次、轻重缓急。
于苏老二,身为主管岭南道路修建的工部员外郎,目前最迫切、最重要的是凿通大庾岭。
“大人,大庾岭一事,尽快上书,及早促成!”苏樱诚恳道,“我二叔担此重任,还请多帮衬!”
“省的,省的!”卢照时笑道。
“大人,缫丝机能否尽早送来?织布机可以先缓一缓,织慢些无妨,但丝质一定要上佳!缫丝机很重要!”苏樱说着另一件重要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