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半月后着人送来,二十架可够?”卢照时问。
“够了!”苏樱点头,“送梧县、桐县一架,将此法推广与百姓,包括冷缫法!”
走出村口许久,才把话说完。
“阿樱,回去吧!”苏老二骑在马上,冲侄女挥手。
“大人,公文!”窦静一行刚从乡下回到驿站,有驿卒送来好几份公文。
他们已到桂州,督导这一带的两季稻种植,这几月马不停蹄在各州、县跑,个个晒的黝黑,像一群穿着官袍的老农。
“嗯!”窦静随手接过,先擦把汗,坐下拆开慢慢细看。
“咦?”窦静拿起第一封,竟是苏步青的,上面除了火漆封印,还盖吏部、司农寺印章。
窦静想了想,“去把苏步青唤来!”
“大人!”苏步青正要给家里写信。
“苏三郎,你的官牒!”窦静递给苏步青。
苏步青茫然接过,自己的官牒,何意?
“不打算拆开看看?”窦静好笑,猜到是喜讯。
以前在司农寺怎么没发现这个人才呢?不但实干,脑子也相当灵活。
一路上不但与各州、县官吏打交道,还要与下面乡镇、村寨的乡绅、农人打交道。
谁都知道两季稻好,收成多,但二季稻要翻耕,重新播种,都纷纷摇头。
没有耕牛也没有犁,靠人力锄地不好玩!
好多人排斥两季稻,宁愿一季稻后,稻桩在田里再生秧苗长再生稻。
虽比不上两季稻产量高,但没那么累。
苏步青不但沿路不懈地传授腐土肥田法、翻耕重新播种等各种新式种地法。
还以粮食专署区的名义与州、县协商,或租、或合买,让官府赶制一批农具,租售农人。
更是组织官府租耕牛给农人耕地。
思路相当活跃,不像其他官吏一板一眼,无功无过。
令窦静很是惊喜,心中直叹可惜。
此刻看到吏部官牒,深谙官场之道的他猜着是履任书。
心中不免暗自惊讶,苏家在京城还有人?流放岭南一年就赦免!
“是!”苏步青既期盼又紧张,好一会儿才拆开火漆。
看到里面的履任书,惊讶抬头,声音颤抖,“大人!”
“是什么?”窦静淡定喝茶。
“大人请看!”苏步青将履任书递过去。
窦静微笑着接过,匆匆一瞥,顿时呆住,“岭南道粮食专署区署令!品秩五品!”
“太好了!太好了!”窦静比苏步青还激动。
他属意的就是苏步青,因为身份原因,窦静无能为力,也寻不到别的合意人选,故而迟迟未决。
却不想吏部甄选的便是苏步青!
“谢大人提拔!”苏步青冲窦静躬身道谢。
“谢我作甚?圣上赦免你苏家,又升迁,该谢圣上!”窦静欢喜道。
“这下好了,署令定下,我也可以轻松、轻松了!
苏大人,想不到你们苏家在京城竟如此有实力,不容小觑!”
“回大人,苏家在京城没人,大嫂、拙荆虽出自京兆杜陵杜氏、韦氏,不过没甚能力的旁支而已。”
苏步青心中直嘀咕,是谁帮苏家免去罪责的?
消息阻隔,他还不知道兄长被急召回京,二兄升迁为工部员外郎。
第310章 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
“哦?”窦静很意外,自己猜错了?
看到桌上还有几份公文,拆开来看。
看完信笑道,“呵呵,苏大人,恭喜恭喜,令兄苏步成已免去罪责,圣上急召回京!
二兄苏步青升迁工部员外郎,主岭南道道路修建。”
“大人,果真?”苏老三没想到两位兄长都有喜讯。
“当然!恭喜啊!”窦静和颜悦色,“你们苏氏一门三杰啊!前途无量!”
窦静是外戚,宫里、朝里都有人,公文中夹带私货,苏氏三兄弟升迁一事的详细经过自然得知。
“多谢大人照拂,这些时日跟随大人收获颇多!”苏步云不忘感谢上司。
“如今你是专署区署令,说说你的想法!”窦静心情愉悦的品着茶。
有这么个得力干将担此重任,自己终于能撂挑子,累死了!
“大人,下官从未担过重任,不甚懂,还请大人提点一二!”苏步云很上道,没有得意忘形。
“唉,身为专署区署令,怎如此没胆量?平日里怎么做的,就怎么做,顾虑那么多作甚?”
窦静嘴上说着,眼里流露的却是欣赏。
这种既实干,又懂的眉高眼低的人,不会混得很差。
“是,大人!下官觉得,我们粮食专署区要想把两季稻尽快推行下去,光靠我们一个州、一个县的跑,效率太低。
下官觉得此事作为政绩考核,应落实到各州、县官员身上。”苏步云斟酌道。
“政绩?粮食收成不一直都是各级官吏政绩考核之一么?”窦静不解苏步云此话何意。
“大人,下官的意思是划分区域,州府各曹各自划一个、或若干县负责,将各县的粮食收成具体落实到各曹吏头上。
相应的各县将各乡划分,落实到县衙各曹吏身上,如此层层下压,每个乡、每个村寨都有明确的官吏负责、督导。
而不是笼统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所谓考核,避免推诿扯皮、推三阻四,让他们彼此形成竞争,主动去做事。
我们专署区只有几个人,再跑几年也不见得落实下去。
只有将责权利落到具体人头上,才能极大推动工作。”苏步云缓缓道。
窦静端着茶盏,听到后面不自觉站起来,拍案道,“此计甚妙!”
跑了几个月,州府态度好的,派个人陪着跑各县。
县衙也有派人陪同下乡,也劝诫百姓种两季稻。
农人没有耕牛、犁,谁愿意种两季稻?每走一个乡都要费不少口舌,劝通了百姓,还要出谋划策解决耕牛、犁的问题。
县衙、州府其他官员则袖手旁观,都觉得这是专署区的事儿。
窦静一直觉得哪里不对,苏步云的话点醒了他,双方都走入了误区!
专署区提供种植技术、督导各地方官府推行。
各州、县该划片落到具体人头上推行,与当年粮食收成真正挂钩。
这样才能全面、迅速推广开!
而不是专署区越俎代庖,大包大揽,把自己累的要死,成效却不大。
“果然圣上英明!”窦静背着手在屋内来回走动。
“立刻出一份公文给岭南道按察使,提请该考核,尽快下达各州、县落实!”
“是,大人!”苏步云躬身道。
“瞧瞧,我们这几月累的要死,各州、县稳如老狗!不动如山!
这考核指令下去,看他们还有功夫坐衙门喝茶不!”窦静扬眉吐气。
为了岭南道粮食高产,身为司农寺卿的他下到田间地头,风吹日晒。
那些州、县官老爷反倒成了无事人、甩手掌柜!
想得美!专署区的人做牛做马忙碌,粮食增产,却成各州、县官员的政绩,真是天大的笑话!
现在,叫那些官老爷们全都下地去! 谁也别想跑掉!
苏步云当场起草公文,窦静坐那儿美滋滋喝茶,有个得力能干的副手就是好!
这种基层出来的实干官吏,能文能武,写公文提笔就来,到田间聊起农时、种地,侃侃而谈。
“大人,请审阅!”苏步云放下笔,将起草的公文递过来。
窦静一目十行的看,不住点头,工整的小楷字体,纸面干干净净,行笔一气呵成。
点头道,“不错,甚好!盖章后让驿站尽快送达按察使。”
“切,这个卢照时,真是异想天开!口气不小!”岭南道都督府,朝集使冯诩看着梧州来的呈报嗤笑。
大庾岭是那么好开凿的?把他能的!呈报没看完,冯诩就扔到一边。
这一年梧州出了些新奇玩意儿,粉条、茶油、蜂蜜、红糖,前几日还送来彩丝织品,说是天然彩丝蚕吐的彩丝织成。
着实震惊了他,今年总算有好东西向圣上呈贡,面上有光。
梧州给他长脸,自然不吝赞美,向上极力美言梧州。
可卢照时不该如此狂妄,请求开凿大庾岭!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那么好做,还用得着千百年来都这般难行?前面那么多能人都没提,一个小小刺史竟大言不惭,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年轻人就是狂妄!冯诩下了结论,决定不予理会。
没得呈报上去,让人笑掉大牙!
坐那儿闷闷喝了几口茶,想起过年那会儿,也是梧州送来呈报,提及田地售卖异常,请求暂停,自己没理会。
过完年朝廷突然将岭南道划为粮食专署区,禁止私人售卖田产。
冷静下来的冯诩又捡起呈报,耐着性子细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