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走了十几里的路,早就饿了,夫人先喝碗糖水垫垫肚子,一会儿晚饭好生招待夫人!”苏樱回道。
  第190章 谢礼
  “哒哒哒…”一群孩子跑回苏宅,“兄长、兄长!”
  小桃几个欢喜的举着笔墨纸砚,“兄长,把你的书借我们抄写!”
  陪座的苏伯彦忙出来,除了自家弟弟、妹妹,还有阿桑、阿木好些村里的孩子,全都眼巴巴望着自己,“先生!”
  “都去校舍!”苏伯彦见人多,担心打扰到县令大人。
  来到校舍,苏伯彦在黑板上抄写《论语》,孩子们跟着抄写,装订后就是一本书。
  那个年代,印刷书籍昂贵,多是手抄本。
  陆续有孩子闻讯赶来,本该休学的一日,没一会儿坐的满满的,鸦雀无声。
  孩子们好多没正经用过毛笔,字写的或大小不一,或被墨汁湮成一团,一张纸便废了。
  杨老汉等村老忙完,也到苏宅陪县令大人说说话。
  杨大郎一众村民跟过来,孩子拿着金贵东西就跑,可别糟蹋了。
  来到校舍见自家娃写的狗爬字,心疼的直呼老天,抢过纸笔自己代抄。
  当年再纨绔,字可是专门练过。
  笔是最普通、最便宜的羊毫,墨是最廉价的粗制墨,砚台也是简单的石砚,甚至纸张都很粗劣。
  再提笔,杨大郎他们仿佛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
  开始一两个字手不稳,多写几个,就找到曾经的感觉,横平竖直,字迹端正。
  此刻心中无比感谢先生的严厉、苛刻,挨过的手板心回忆起都是那么美好。
  “咦,这里也用粉笔、黑板?跟我们一样!”
  窗外围观的胡大郎惊呼,没想到这么偏远的山村里也用上最新式的教学方法,
  “你以为你们官学里的粉笔、黑板是怎么来的?”胡县令笑了。
  “难不成是从这里传出去的?”胡大郎想到苏家来自长安。
  胡县令笑而不语,大儿不算笨。
  “这村学怕是全县最好的吧?束脩多少?”胡大郎好奇。
  “这些都是束脩!”苏步成指了指苏宅、校舍。
  胡大郎眼睛瞪的老大,这么贵?不说穷山村,就是其他乡里,这样的宅院也少见!
  还有校舍,两面有窗,内外刷石灰,亮亮堂堂,县里也找不出一家比这更好的学堂。
  “苏小郎君几位先生不收束脩,全是免费,是村里人觉得心中过意不去,盖校舍顺带盖的苏宅!”杨老汉低声解释。
  胡大郎懂了,这是苏家与村民们的投桃报李,不禁对苏伯彦几人充满敬佩。
  孩子家长一起,一个教室坐不下,又分了一个教室出来,苏仲彦在另一个教室抄写《论语》。
  来到校舍,人们不自觉的压低声音,轻手轻脚。
  这是古人对读书的尊崇,读书高于一切。
  杜氏、韦氏与苏樱、苏绿下厨,今晚除了县令一家,还有村老们。
  搬进新宅,还没正儿八经请全村人燎锅底呢!
  实在太忙,赶着修路,趁着这会儿,一同办了。
  “阿樱,揉这一大盆面粉团做啥用?”苏老三端着木盆进来。
  一大盆半干半稀的软面团,几个女人可没这力气揉。
  “炸油条!三叔,面团放一边醒着。”苏樱手上正忙着其他的。
  铁锅里一点点儿油,油酥豌豆,小火慢慢烘着,锅铲不停翻炒。
  豌豆壳崩裂,豌豆泛着沁黄的光泽。
  苏樱铲了几粒,捞出一颗吹吹放嘴里,清香面甜,但冷却便酥脆。
  “你们尝尝味道咋样!”苏樱递给在场的胡夫人、苏老太太等。
  胡夫人闲着无事,来围观苏樱下厨。
  这女娘太有趣了,浑身都是迷。
  “嗯,真不错!你瞧瞧,阿樱这脑袋瓜里装的啥,能想出这吃法!”胡夫人被油酥豌豆惊艳到。
  “这孩子打小就古灵精怪!是家中最聪慧的孩子!”苏老太太不吝美言。
  如同在长安,每每在外人面前,苏樱给她长脸时,她都表现出识大体的慈爱祖母形象。
  苏樱看一眼老太太,心中好笑,老太太活得通透!戏精一辈子!
  “老太太有福!有这么聪慧的孙女!”胡夫人很会抬轿。
  看苏家三兄弟,却只有两妯娌,胡夫人想起那日的小秦氏母女,猜着是被苏老二休弃。
  就看杜氏、韦氏两妯娌的融洽,再对比小秦氏的小家子,以及苏荷的心术不正。
  胡夫人直观感受到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换做是她,也会将那母女赶出去,没得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苏樱将油酥豌豆铲起,放一边晾凉,往大铁锅里又倒小半锅油。
  “阿樱、阿樱!”韦氏忍不住出声,油倒多了。
  “没事儿,三婶,炸油条就要油多。”苏樱笑笑。
  案板抹上油,割下一团面擀平摊开,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拿起两段捏在一起放入烧热的油锅。
  这做法太新奇,一帮妇人围着灶台看。
  “夭寿哦,这么多油!”老太太看着小半锅油,心疼坏了,全家能吃上好几个月,一下子嚯嚯了。
  有胡夫人在,老太太强忍着,不然得上手拉住苏樱的手。
  “祖母放心,炸油条费不了多少油!有剩!”苏樱笑呵呵道。
  全村人太多,事起仓促,炸油条简单省时间,又有诚意,油条是新美食。
  少油少盐的年代,油条横空出世!
  油条浮起,没一会儿变得金黄,空气中全是油香味,炸好的油条放筲箕里沥油。
  不断有新油条下锅,熟的捞起,很快炸了满满一大筲箕。
  “尝尝!”苏樱夹起一根,掰下一截给胡夫人,剩下的自家几人分食。
  焦香酥脆,嗯,茶油炸的,就是不一样,就是太奢侈了些!
  一入口,酥脆化渣,胡夫人头一回吃到油炸食品,整个人懵了。
  不知该如何描述那种感受,只觉脑袋里噼啪声作响,好似花开的声音。
  “阿樱弄的啥?真香!”苏老三从门外伸出脑袋,苏老二也没好到哪里,不停往厨房瞅。
  “二叔、三叔!”苏樱喊道。
  苏老二、苏老三进来,“何事!”
  “这油条每家送六根,还有这油酥豌豆,一家一碗,咱家乔迁新居,给村里人的谢礼!”
  苏樱将满满一筲箕油条递给苏老三,“锅里还有。”
  苏老二、苏老三端着油条、油酥豌豆出门,香气把旁边校舍的人给吸引。
  纷纷伸长脖子张望,感觉肚子突然好饿。
  第191章 齐心
  苏老二、苏老三来到村中,自然先到岳丈杨老汉家。
  “这是…”高氏看着满满一筲箕的油条、油酥豌豆,吓一跳,这憨憨女婿是要把家搬空?
  这是什么新吃食?金黄金黄的,香气诱人!
  “阿娘,这是新做的吃食,油条、油酥豌豆,感谢对苏家的关照,苏家能住进新宅,全靠村里人帮衬!”
  苏老二拿出八根油条,舀了一大碗油酥豌豆,老丈人家,徇私多送两根无妨!
  “女婿啊,先给别家送吧,咱们两家用不着这么外道!”高氏这才放心,原来是谢礼。
  “阿娘放心,家家都有,呵呵!春华今日可有好些?”苏老二关切道。
  “好多了!春华!”高氏冲屋里喊。
  “阿娘!”杨春华拄着拐杖出来,看到苏老二,面色一红,“苏二郎君!”
  “娘子好好养伤,待你伤好,我、我便来娶你!”苏老二亦是面色绯红,吭哧瘪肚后冒出一句话。
  “嗯!”杨春华低声应下,心里甜甜的。
  “这是阿樱新作的吃食,你们尝尝,喜欢的话,明日我再送些来!今日先顾着乡邻,暂且只得这一点儿!”苏老二道。
  “省的,郎君且去忙!”杨春华小声应道。
  连着几趟,总算把谢礼送完。
  之前苏樱教村民们炸过素菜丸子,让他们一直念念不忘,谁家也不轻易舍得那么用油。
  这会儿送来热乎乎的油条、油酥豌豆,每个人突然觉得肚子里好久都没油水了!
  忍着馋,等孩子、丈夫归家,全在校舍抄书呢。
  眼瞅着天色擦黑,大人孩子回家,一路上都是孩子们的打闹声。
  看到桌上的油条、油酥豌豆,孩子们欢喜的尖叫,原来在校舍闻到的是这个!
  “大人,请!”苏步成邀请胡县令、胡大郎入座。
  苏家三兄弟、村老们招呼胡县令,苏伯彦几位少年陪胡大郎,苏老太太、几个小豆丁陪胡夫人。
  苏樱、杜氏、韦氏给客人们端茶倒水。
  醪糟熬了一大锅米酒,众人端起酒碗感谢胡县令,宾主一片祥和。
  红烧羊肉、卤下水、酸萝卜鸭子汤、素菜丸子、凉拌三丝、清炒时鲜、油酥豌豆,简简单单几道菜,却是荒沟村从未有过的奢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