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酸酸甜甜、沙沙的口感,有嚼劲儿,几种特别的口感混杂,同时冲击着刘掌柜的口腔。
  这个从不贪嘴的中年人,吃完一口竟还想着吃第二口,看着手里的酸枣卷,恋恋不舍放下,一会儿给自家孩儿尝尝。
  “再看看这个!”胡二郎打开另一个白瓷罐,小心递到刘掌柜面前。
  “这!好蜂蜜!”刘掌柜不用品尝,单看色泽、以及闻到的香气,就断定是新鲜野生蜂蜜。
  “好吧?以后咱们有源源不断的货源!”胡二郎脸上的笑意压都压不住。
  “真的?东家?”刘掌柜感觉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砸过来,砸得他晕头转向。
  一向沉稳的他,站起来又坐下,眼神发直,脑子快速飞转,手指快速敲击着椅子扶手。
  “东家,这些东西啥时候能上货?”刘掌柜迫切道,“赶在年前,咱们指定能赚一大笔,要是能卖到附近州府,那、那…”
  “刘掌柜,坐下、坐下!稍安勿躁!”胡二郎笑道,“蜂蜜还要等些时日,酸枣糕就这点儿,要想吃得待明年秋天。”
  “啊!”刘掌柜一听,心疼坏了,白花花的银子眼睁睁看着跑了!
  “不急,不急,是咱们的跑不掉!”胡二郎安抚道,“现在咱们需要先把蕨根粉条、葛根粉条推出去!想听听你的想法。”
  “我的想法?”刘掌柜受宠若惊,主家这么虚怀若谷。
  “对!这州府你最了解,你觉得怎样,才能尽快把粉条推出去?
  这货源后续不少,整个梧县百姓都在生产,需要尽快售卖出去。”胡二郎道。
  刘掌柜看看胡二郎,又看看胡县丞。
  整个梧县百姓都在生产?这么说是县丞大人推广的,做好了既惠民百姓,又能得一个好政绩。
  自己一定得好好谋划谋划,主家好了自己也不会差!
  第117章 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
  “东家,某有一想法。”刘掌柜沉思片刻道。
  “请讲!”胡二郎鼓励道。
  “咱们请一位善做菜的大厨,用这粉条做几道菜,请路人品尝,你觉得如何?”刘掌柜问。
  胡县丞父子俩对视一眼,此法甚妙!
  “甚好!”胡二郎赞许道,“不知刘掌柜可有认识的大厨?”
  “某妻弟黄四乃州府福满楼大厨,东家不嫌弃的话,可请他来帮忙。”刘掌柜道。
  “如此甚好!”胡二郎忙道,“不知黄四何时得空?”
  “闭城后便无事,我这就着人去唤?”刘掌柜问。
  “可!”胡二郎点头应道,心情大好的饮着茶,“刘掌柜,若这黄四手艺了得,将有机会上刺史大人府上展露手艺。”
  刘掌柜一听,忙起身对胡县丞一揖,“多谢大人抬爱!”
  “这粉条主要售卖给州府的富贵人家,做好了,刺史大人吃的高兴,自然在州府就能很快售卖开!
  若此法得当,其他州府将如法炮制,到时交由刘掌柜打理,老莫从旁协助。”
  “多谢东家看重,某定不负重托!”刘掌柜觉得浑身充满干劲儿,从来没这么有信心。
  福满楼里,黄四在后厨正忙,被杂货铺的伙计找到,说是刘掌柜有急事找他。
  黄四问何事,伙计说不知晓,看样子也不着急,可是为何在自己最忙的时候找来?
  思虑片刻,黄四跟掌柜的请了个假,跟着伙计去杂货铺。
  “姐夫,家里出了何事,这般着急?”黄四还未进门,就大声喊道。
  “无事、无事,你切莫急,来,喝茶、喝茶!”刘掌柜笑呵呵迎上,引着妻弟进来。
  介绍道:“这是我主家胡县丞胡大人、这是东家胡二小郎君!”
  黄四一一见过礼,一头雾水,自己和姐夫主家八竿子打不着,特意找他作甚?
  “黄郎君请坐!”胡二郎招呼道。
  黄四惴惴坐下,“不知东家找某何事?”
  “我这有两样东西!四郎且看看。”胡二郎打开礼盒。
  “这是…”黄四拿起,仔细辨别。
  不似面条易断,半透明,一个深褐色、一个浅白色,味道各不相同。
  “蕨根粉条、葛根粉条,温水泡软可做菜,亦可做主食。”胡二郎简单介绍。
  “难怪!”黄四恍然,难怪闻到这两种气味。
  “东家的意思是让我用它做两道菜?”黄四很快明白过来。
  “是!”胡二郎继续道,“这菜不用太复杂,家常味儿即可,我们想请刺史大人品尝。”
  黄四一听,忙起身,“某定当尽心!”
  也不多废话,拿着粉条去厨房捣鼓。
  自己一小小厨子,若真能因此得州府大人一句夸赞手艺了得,在州府一众厨子中将地位超然。
  黄四终日与食材打交道,粉条泡软后,拿起来琢磨,略加思索,咚咚咚一阵忙活,很快厨房飘出诱人香味。
  待摆上桌,两种粉条做了四道菜。
  酸辣凉拌蕨根粉条、蕨根粉条红烧兔肉、葛根粉条炒肉丝、葛根粉条酸菜汤。
  几人落座,细细品尝。
  这次的菜佐料齐全,又是专业厨师制作,比起苏樱做的味道好太多,辣味儿用的辣根,比辣蓼草辣味儿纯。
  没人顾得上说话,全都闷头吃。
  黄四第一次品尝粉条,早家不爱吃自己做的饭菜的他竟吃了不少。
  特别是酸辣味儿的凉拌菜,很开胃,爽滑劲道,吃完回味无穷。
  刘掌柜的妻儿没上桌,单独留了一份在厨房,孩子连汤带水全吃光。
  “东家可还满意?”黄四看着几个光盘,心中已有答案。
  “很好!一会儿随我去见刺史大人!”很少开口的胡县丞发话。
  “是!大人!”黄四欣喜道。
  “四郎且去找你阿姐,换身衣裳!”刘掌柜笑道。
  “唉!”黄四忙出去。
  来的匆忙,身上还挂着酒楼的围裙,身上全是油烟味儿。
  刘掌柜的妻子翻出丈夫的一套好衣衫给弟弟套上,打来热水梳洗梳洗。
  去刺史大人府上,可不能埋汰,让人嫌弃。
  闭城鼓响起时,胡县丞带着胡二郎、黄四坐牛车往州府去。
  闭城鼓即将结束,衙役们看到身穿官袍的胡县丞,很是惊讶,“胡大人怎地这会子过来?卢大人刚下衙。”
  “呵呵,烦请各位通报一声,就说胡某有要事禀报!”胡县丞一脸笑意,像个弥勒佛。
  几位衙役对视一眼,最后是班头出声,“大人且等着,我去禀报卢大人。”
  这梧县胡县丞是各县主官中垫底的,每次来,刺史大人都没好脸色,每次到州府述职,总是磨磨蹭蹭最后一个到。
  今儿不年不节,正是农忙,跑来作甚?是何要事?
  衙役们虽看不起胡县丞,但人家大小是从九品下的官,不是自己这等贱籍衙役可得罪的。
  “多谢!”胡县丞客气道。
  对衙役们脸上的表情毫不在意,知道他们在想啥。
  闭城鼓结束,大街上全是巡视的衙役,胡县丞一行在州府门口显得很打眼。
  过了好一阵,班头出来,“进去吧,卢大人在会客厅等你。”
  “多谢!且喝茶去!”胡县丞塞给班头一袋钱。
  “大人客气!”班头掂着钱袋,露出真诚笑容,凑近胡县丞低声道,“卢大人今儿好像有烦心事儿!”
  “多谢!”胡县丞抬手一揖,带着人、礼品、犁进去。
  班头主动帮忙,“大人这是何物?这般沉?”
  “好东西!”胡县丞笑道,“卢大人见着它,烦恼必定抛到九霄云外!”
  来到前院会客厅,刺史卢照时喝着茶汤,静静看着胡县丞几人扛着奇奇怪怪的东西进来。
  今年他的政绩考评估计又是中下,这鬼地方窝了九年,年年考评不是中就是下。
  同年外派的官员都挪了位置,没升职的都往富庶地挪窝,唯独自己趴窝不动。
  唉!什么时候是个头?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拜见大人!”胡县丞一张脸笑得灿烂。
  “何事?”卢照时臭着一张脸。
  这胡县丞居然还笑得出来!卢照时心里好气。
  都说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自己脸上的不高兴难道不明显吗?
  第118章 捡漏
  唐代行政区域划分为道、州、县三级制。
  道在唐代前期是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每道设采访使。
  安史之乱后,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各地节度使开始藩镇割据。
  州是唐代的二级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现代的市,唐代的州依据户数划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下七个等级,
  州的最高长官为刺史,下设别驾、长史、司马等官员。
  县是唐代最基层行政区划单位,下设上、中、下三个等级。
  上县人口六千户以上,中县三千至六千户,下县三千户以下,县的行政长官为县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