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唉,这里挖到一颗大的,快来!”有人挖到肥大的粉葛,欢喜的喊着。
  “哪里?哪里?”其他人一听全都聚拢过来,“我的天,好大一根,快!”
  几个力气大的汉子跳到坑里用手刨,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苏樱没去,而是跑到地头,似乎在找什么,东张西望的,抓起来看看又扔掉。
  “阿樱,你找啥?”苏家三兄弟坐地边歇气儿。
  加了苏老三后,耕地速度快了许多,今日是最后一家,之后,农忙结束。
  “找黏土!”苏樱道,这一片地的地瘦,没啥粘性。
  苏樱找那种小孩子摔罗锅玩的泥巴,有一定粘性,猪肝红色。
  “你要黏土作甚?”苏老三问,小孩子玩摔泥巴,侄女这么大也玩?
  “做模具,倒粉笔!”苏樱有些失望。
  “你要倒模?”苏老二问,倒模在将作监见的多。
  “是啊,二叔可知哪里有黏土?”苏樱忘了家里有位万金油。
  “要多少?”这些难不倒苏老二。
  “呃,不多,要个十斤八斤的就够了!”苏樱默了默。
  “你回去吧,一会儿二叔给你搬回来。”苏老二点头。
  苏樱回到家,家里的核桃、油茶果早已晒干,这些天忙,没空打理。
  把核桃收起来,将晒干的皮扒拉掉,野核桃个头不大。
  用石块敲开,肉倒是不少,就是不好弄。
  用力狠了,连壳带肉砸的稀巴烂,用力轻了,肉夹在壳里,抠不出来,要是有竹签子就好了。
  费力砸了两个,吃到一点点肉,肉质厚实、带着清甜味儿。
  苏樱看着这不大的核桃,做奶油小核桃倒是不错,待添置了铁锅,慢慢琢磨琢磨,兴许过年时拿到州府还能卖一卖。
  “阿姐!”小桃、苏绿、兆彦、柄彦几个满头大汗跑回来。
  苏樱的小尾巴,听阿耶在家,全都跑回来,跟着阿姐有好吃的!
  “一群小馋猫!”苏樱无奈笑笑,砸了几个核桃给弟弟妹妹吃。
  别看是野核桃,没谁舍得吃,城里核桃不常见,也就过年买点儿当零嘴吃。
  “呀,阿姐,新鲜核桃真好吃!”
  孩子们以前吃的都是放了许久的干核桃,油脂重,这种刚晒干的口感完全不一样,清甜、没啥油脂味儿。
  “改天做更好吃的!”苏樱刮了刮几个小豆丁的鼻子。
  “嗯,听阿姐的!”孩子们很懂事,尝个鲜,没再开口要,一起干活儿。
  核桃清理出来有一背篓,青皮晒干再去掉,比背来时少了一大半。
  弄完核桃又弄油茶果,油茶果不能摘早了,摘早了,茶籽含油量少,不怎么出油。
  没成熟的茶籽果实苍白,成熟的茶籽果实饱满,乌黑有光泽、颗粒大。
  晒干的茶籽壳多数自然开裂成四瓣,少数没开裂。
  孩子们将茶籽一颗颗捡出来。
  “油茶壳留着,有用!”苏樱把果壳单独放盆里。
  “阿姐,这个有啥用?”孩子们好奇。
  “这油茶壳包括油茶果、油茶籽两部分,有药用,还有其他作用。”
  苏樱也不是百科全书,一时也说不出太多,主要记得茶壳做洗发原料护发,另外就是果壳制活性炭。
  “哦!”孩子们把果壳收起来。
  剥完油茶果,再用簸箕将果仁暴晒十几天,提高含油量,然后就可以炒制、碾碎、榨油。
  簸箕里的栗子粉所剩不多,还有一小簸箕,再吃个两三顿就没了。
  酸枣晒得干干的,六七簸箕晒的,现在只需两簸箕,明日去村里磨成粉,就是酸枣粉,掺在粥里吃。
  清出来的簸箕全部晾晒油茶籽,足足七八个簸箕,不过四五十斤,一百来斤晒干去壳就剩这么点儿。
  保守估计能榨出十多斤茶油,主要是没专门的榨油工具。
  烧水煮粥,准备晚饭。
  连着吃栗子粥,尽管煮的比较干,三个月没吃烧菜,全是清汤寡水的粥,苏樱感觉又饿又没食欲,好怀念铁锅炒菜。
  这几天帮妇人们耕地,每家送来一篮子蔬菜表达谢意,萝卜、菘菜、茄子、也有几块姜。
  就一个瓦罐,剁吧剁吧混在粥里一通煮,糊弄糊弄嘴巴完事儿。
  老太太提回来的野鸡野兔,分给杨老汉家两只,剩下的苏樱卤料卤了给大家解馋。
  苏家人觉得很美味,吃的很香。
  只有苏樱觉得难以下咽,感觉野鸡、野兔始终有味道压不住,因为没有油。
  第112章 百废待兴
  “阿樱,够不够?”苏老二抱着一大块猪肝红的黏土进来。
  “够了、够了!”苏樱道,“在哪儿找到的?”
  这黏土都已经摔打好了,三兄弟手上都是泥。
  玩泥巴是农村孩子少有的娱乐活动,三兄弟抠泥时估计也没少玩耍。
  “秘密!”苏老二难得玩笑,“这东西你们女娘哪会找到?”
  “阿樱,这泥巴用来作甚?”少年们好奇。
  “嗯,做好东西!”苏樱笑笑,“二叔,你帮我再摔打摔打,弄成几个砖块大小的四方体,两寸半的厚度。”
  “成!”苏老二抱起黏土砰砰一阵摔打,弄成几块长方体,放置在面筛上。
  苏樱用手指粗的树枝在上面戳了两排洞,上下贯穿,排列整齐,放在通风处晾晒。
  “这是作甚?”连苏伯彦也忍不住好奇。
  “模具,做粉笔!”苏樱把杨老汉给的石灰拿出两坨,碾成粉末。
  石灰不多,没舍得用来腐土消杀,反正也不够一亩地用。
  没有书本和纸张,孩子们读书只能靠先生把书本上的内容抄写在黑板上。
  在提及办村学时,苏樱就想到现代社会的黑板、粉笔。
  粉笔的原材料是石膏、白垩、滑石粉这类东西,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能想到的原料就这点儿生石灰。
  生石灰加少水生成石灰粉,加水多就成为石灰膏。
  一大瓢水倒进石灰盆里,
  “嗤!”立刻升腾起水蒸汽,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水里像滚水一样不停冒泡。
  生石灰加水释放大量的热,水很烫,苏樱用竹棍轻轻搅拌,让石灰充分溶解在水中。
  少年们看不明白这是何意,这不是搅石灰浆吗?又不盖房又不刷白,做这个不是浪费石灰么?
  待石灰水不再冒泡,慢慢冷却后,慢慢沉淀出白色沉淀物,上面是清水。
  苏樱倒掉,再掺入清水搅拌,让没有溶解的石灰充分溶解并沉淀。
  又煮了一点儿酸枣水倒进去,充分搅拌。
  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石灰水中加入柠檬水或果酸,亦可以得到碳酸钙。
  盆底的沉淀物就是苏樱想要的碳酸钙,倒掉清水。
  担心碳酸钙凝固后太硬,无法书写,苏樱觉得需要掺点儿什么白色粉末在里面。
  环顾四周,没有,面粉都没有,现成的唯有栗子粉。
  “兄长,帮我拿些栗子粉来。”苏樱对苏伯彦道。
  苏伯彦装了一碗,“够了吗?”
  “够了!”苏樱接过栗子粉,倒入碳酸钙中。
  “呀!”看热闹的兄长们心疼坏了,忍不住发出惊呼。
  天,这是栗子粉!怎么倒进石灰里?
  苏樱看一眼兄长们,笑笑,“放心,就用这点儿!”
  搅拌一会儿,混合成糊状,慢慢灌入模具孔中。
  这样做出来的所谓粉笔肯定不如石膏粉做的细腻、好用,聊胜于无吧。
  “这粉笔作何用?”苏伯彦看半天还是想象不出来它的用途。
  “授课时用,明天郑四叔、王三叔会把黑板送来,到时你一看就明白。”
  苏樱自己也不知道这么胡乱拼凑的东西能不能做成粉笔,说不定白白浪费一碗栗子粉。
  想到即将授课,少年们眉来眼去的,你戳我一下,我戳你一下,喜不自禁。
  只有摸着书心里才平静、踏实,感觉没有浪费光阴,没有蹉跎岁月。
  尽管这身份还读书毫无意义,可是心里总是憋着一股劲儿,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断送、就这么随波逐流。
  苏樱吃腻了乱炖粥,有一搭没一搭扒拉着。
  “在愁啥?”苏步成见女儿心事重重,眉心都皱起来,像个小老太。
  “唉!愁的多了!”苏樱叹口气,“天天吃粥,咽不下去。”
  “明日让你阿娘煮干饭!”苏步成看看瘦得脱相的长女心疼道。
  如今粉条也出来了,不久就能变现,再也不用抠抠搜搜压着口粮,不敢多吃一口。
  “不用,再等等吧,粉条还没变现,不知这东西售卖情况。”苏樱拒绝了。
  再忍耐几天,铁锅到手,州府那边市场情况也大致有谱。
  把茶油榨出来,铁锅炒菜,想想那叫一个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