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你呀!”苏步成笑了笑,这孩子才多大,做事总是想的很远。
  “阿耶,村里这么多孩子读书,可是没有纸笔,这望天书读了意义不大。”苏樱头要秃了。
  忙了这么久,也就冬小麦这事儿搞定,其余的一件没落实,学生的笔墨纸砚又摆到眼前。
  “以后有钱了这都不是事儿,现在就这样条件,一穷二白,事有轻重缓急,我们就两只手,要做的事儿多了,急也没用。”苏步成很看得开。
  这流放没有想象中那么绝望,有吃的,村里人也很友善、团结。
  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几年后这里绝对是另一番景象。
  如不是影响到子孙前途,苏步成觉得在这里过一辈也没什么不好。
  “还有几天交货,明日再挖些蕨根、葛根,尽量多交一些。
  确定外面是个什么走势,就能定下产量,人手安排也能落实下来。
  不能老挤在村长家,得找块空地搭棚子盖厂房,要做就做好。”苏步成盘算道。
  “明日可以再分一些人手挖蒟蒻,洗干净切成片晒干,磨成粉可直接售卖,也可制成粉条售卖。”苏樱想起漏掉的蒟蒻。
  “对!这玩意儿不占用大缸子!一个蒟蒻就是一大盆菜!”苏步成连连点头。
  不怎么顶饿,但做菜很不错,特别是红烧。
  “阿耶,既然盖厂房,不如牢实些,另外把油坊也一并盖了,油坊的设备慢慢添置。
  这两样弄完,再弄石灰窑、挖水塘,这个时间段,二叔组织几个人手测绘线路。
  紧接着修路,安排得当的话,年前能修出一段来。
  要是差人手,可以让读书的孩子们也去,上半天修半天,或上一天修一天。
  开春农忙后,油坊就可以榨油了。”
  苏樱建议道,反正没有纸笔,除了认字,多的也做不了。
  百废待兴,需要人手的地方实在太多。
  “成,明日跟村老们合计合计!”苏步成深以为然。
  第113章 古人真不好糊弄
  “阿樱、阿樱!”大清早就有人在院子外面大喊。
  几人抬着两块黑板进来,虎子、阿桑、阿木一帮孩子欢喜的跑前跑后。
  “阿樱,这是你要的黑板,看看可合心意?”王三郎、郑四郎道。
  六尺长、四尺半宽的黑板,周边包了一圈框边,刷了黑漆。
  这里油漆不好搞,两位木匠想了不少办法才弄出来,也是难为了,农忙之际还要做这些。
  “嗯,不错不错!”苏樱满意点头。
  两块黑板还做了支撑架,摆好后将黑板放上,看热闹的村民很想知道怎么用。
  苏樱将昨晚做的粉笔取出一支,大致成型,没干透,也不知好不好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苏樱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
  还好掺了些栗子粉,起到疏松作用,不然这碳酸钙凝固后坚硬,很难书写。
  看着白色的字在黑板上跃然而出,众人总算明白了,纷纷惊奇道,“嚯,这样也能书写?”
  “是啊,这叫粉笔!”苏樱笑道。
  “阿樱,我试试!”苏伯彦要来粉笔,在黑板上手书。
  “不要太用力,粉笔还没干…”
  “啪!”苏樱话未说完,苏伯彦手中粉笔断裂。
  “哎呀!”苏伯彦心疼坏了,这么金贵的东西让自己给糟蹋了,懊恼得不行。
  “无妨,阿兄!最开始用,掌握不好力道,断了正常,是这粉笔制的不行,多用几次就能掌握,断了也能再用。”
  苏樱捡起断笔,示范给兄长看,“再试试,这是硬笔,不是软笔,这样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苏樱写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苏伯彦颤抖着手写下。
  开始第一个字写的有些歪斜,后面的字漂亮多了,端正的楷书。
  而苏樱字体随意,介于行楷之间,明显带有自己风格的随手体。
  唐代官文字体为楷书,字形端庄、结构严谨,代表人物主要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苏伯彦是太学学子,抄写课业均是楷书,此时还秉持太学的书写习惯。
  苏樱读过女子学堂,更多的是自己在家看杂书,书法没有严格要求,惯用行楷,书写便捷、更带有个性。
  村民们第一次看到兄妹俩的字,惊叹不已。
  王三郎、郑四郎当年的公子哥,受过高等教育,可那会儿真没太用心,写的字勉强入眼,但在这兄妹俩面前,不好意思献丑。
  虎子、阿桑、阿木这帮小孩,没受过教育,没那么多纸笔供他们挥霍,写的字能认,没眼看。
  “先生!”虎子有荣与焉,大声冲苏伯彦喊道,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苏伯彦的第一个弟子。
  “我来试试!”其他几个少年也跃跃欲试。
  苏樱、苏伯彦把手中的粉笔递给少年们。
  各自在黑板上试着写了几个字,跟毛笔书写姿势不同,手感也不同,感觉很奇特。
  有写大唐律法的,有写乘法口诀表的,也有写前朝名家书法的。
  黑板上很快写满各种内容,多以楷体为主。
  就连苏步成都忍不住来试了试,龙飞凤舞写下梧县黑风乡荒沟村几个字,苍劲有力。
  大家看着黑板,呵呵傻乐,终于有村学了!
  “阿樱,这黑板写满了咋办?”苏步成好奇,长女用什么擦拭。
  “简单,用布条一擦即可。”苏樱进屋拿了一块破布。
  轻轻一擦,黑板上的字就没了。
  “女娘,你写的怎么和书上的不同?为何多出东西?”虎子疑惑的看着苏樱写的内容,句子后面多了奇怪的符号。
  “哦,这是标点符号。”苏樱淡定解释。
  写的时候,习惯性的带上标点符号。
  旁人都没注意这一细节,唯有虎子,刚抄写过《论语》,一下子注意到。
  “标点符号?是何意思?”虎子一脸懵,先生给的书中为何没有?
  这话一出,不止虎子,其他人都看向苏樱,包括苏步成、苏伯彦等一众苏家人,从未听苏樱提及这事儿。
  “咳咳!”苏樱干咳一声,以手捂嘴。
  完了,一时大意,露出马脚,要怎么才能掩盖过去?
  苏樱心思急转,突然想到一个典故,于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半文钱。”
  “你们说说啥意思?”苏樱对众人道。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半文钱。”有人自信念道,有啥难得?
  “不对,不对!”有人反对,“应该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半文钱。’。”
  “打胡乱说,谁会不要鸡鸭鱼肉?光吃青菜豆腐,还不要钱?傻啊?”人群中一下子争吵开。
  “你乐意把鸡鸭鱼肉给旁人,还要给钱的?”有人不服道。
  现场各说各的,七嘴八舌,谁也说服不了谁。
  “大家别吵,再看看这个。”苏樱抬手制止,在黑板上疾书,“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这不‘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有人信口道,“哟,这谁啊,忒歹毒,诅咒人!”
  “什么呀,这分明是‘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自己不好好读书,可别丢人现眼!”旁边立马有人嘲讽道。
  “谁不好好读书了?明明就是‘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你才傻,别人诅咒你,你还呵呵傻乐!蠢材!”争议上升到人身攻击。
  “你说谁蠢材?”被骂的人气愤不已,撸起袖子要揍人。
  “好啦!大家停下!”苏樱大声喊道。
  众人停下,看向苏樱,“阿樱,你说到底谁说的对?”
  “各位叔伯!你们说的也对,也不对!”苏樱笑道。
  “啥意思?阿樱,你不能这么偏袒。”村民们没见过这么判官司的,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没得着好。
  “我没偏袒谁!这就是标点符号的作用!”苏樱耐心道。
  “你们看,因为没有标点符号断句,每个人理解各不相同,容易起误会、纷争!”
  “哦,你的意思是书写时若加上你写的那些符号,把句子断开,就不会发生歧义?”有脑子转得快的反应过来。
  “对!正确!”苏樱点头道。
  “不是有之乎者也吗?”有人提出质疑,记得先生说过的如何通过之乎者也断句。
  “光靠之乎者也断句不够,有时会遇到上述这类句子,没有明确的符号断开,各自按有利于自己一面说,这官司谁都无法断公正。”苏樱指了指黑板上的两个句子。
  反驳的人沉默了。
  “这就是标点符号的作用。”苏樱总结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