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那年圣上笑眯眯地嘱咐,“萱儿,十五岁可不小了,你莫再推喽。”然郡主大人从来胆大包天,嘴上应着,背地里却打别的算盘。当时参赛人选已报上去了,若直接不去太过显眼,于是她便找了尚书府的千金。
唉,说来里头也有我一份。
那时公主在城外练习,我陪在旁边,总见到一抹妃色的身影也跟着我们一起动,日日如此。后来公主发现了请她过来,才知那是尚书府的千金,我也是从那时与她结识。
此人,不夸张地说,是个结结实实的公主痴,连她闺房里挂的床帐都满绣着公主随口作的宴诗。当然这是后话,我当时只以为此人也想赛龙舟,才天天来观摩,就把这事同汋萱说了。汋萱第二天就闯了尚书府。
具体如何相谈我不知,我只知几年前的四月初一,有一叶龙舟,还未开始便晃得厉害,舟上的人抱着竿子,抖得像把筛子。那日的龙舟争标战,结束得格外缓慢,又结束得格外哄乱。因为远远落在最后的那叶龙舟,在所有人的注目下,壮烈翻船了。
事后,雍陵王亲自上门请罪,往尚书府的大门抬了足足一个月的礼,令尚书大人惶恐不已。然尚书府千金,依然被全京城百姓嘲笑了一个多月。
想到此事,我便自觉十分对不住冯小姐。得亏后来,冯小姐不畏人言,越挫越勇,每年都主动参战,到如今已是京中一等高手,才令我的愧疚减轻不少。
于是我感慨道:“所以说人的变化真是料想不到的,兴许这就是人生最奇妙之处。”话一出口,我就暗道不好,这又陈腐又酸地掉牙的说辞,汋萱大概不爱听。
汋萱却缓缓道:“白大人说得对。有些事还未做,就妄下结论,既是狂妄,也可是一种妄自菲薄。”
汋萱说这话时的样子很特别,与她往常都不同,像是从白云飘飘的高处降回了人间,带着朴素的烟火气息,可亲可近。
第三十九章
我不由多问了一句:“郡主大人为何这样说?”
汋萱转过脸来看着我,半晌,道:“白大人可曾见过昌州海棠?”
昌州海棠,是海棠中的绝品。与旁的海棠不同,它是有香的。《舆地纪胜》有记载,“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
但后来改朝换代,昌州之名早不用了,昌州海棠也绝迹。此后天下再找不出一株有香气的海棠。
我不知汋萱为何问我这个,我只道:“自然是没见过的。”
汋萱侧过头去,抚着栏边的一株西府海棠道:“我也没有。我听说,如今也有不少人在寻昌州海棠。在前朝的一本笔记里,有人说曾得过一株海棠,枝叶与昌州海棠相似,只是总不曾开花,此人倒不气馁,仍旧悉心浇灌。”说到此,汋萱轻轻笑了。
我忙问:“后来呢?”
汋萱放开海棠,枕臂伏在栏上,漫不经心道:“后来,直到她死那日,那株海棠也不曾绽开一分,总是结了花苞又落,起起落落没个停。”
我惊道:“这怎有可能?”
汋萱道:“毕竟只是别人写的罢了。”
我终于问道:“郡主大人为何说这个?”
汋萱淡笑道:“若万物有灵,那株海棠便是不愿开罢。白大人以为呢,它为什么不开?”
我不知汋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想了想道:“大约还是与昌州那时的水土、湿暖不同罢?似乎较之以往,如今的天更热些,也更干些。这些,再如何用心照料,恐怕也弥补不了。”
汋萱略显无奈地回过头来道:“白大人说得也不无道理,只是缺了些趣味。我问的是,为何它不愿。”
不愿,原来是将海棠作有灵之物。只是我从未去想过一株花的心思,多思无益,反有害,我一个多想,它们说不定就要沦为捣药杵下的冷渣。
我用心在肚里搜刮了搜刮,拣了几句能合汋萱脾胃的话,我道:“都言花有灵气,还有花神司掌各花,说不定那株海棠也有一个花神掌着,那位花神怕是个骄矜的,见不得俗物,如今的世道她不屑得看,自然便不开花了。”
一席话完,我指望着汋萱能露出几分赞许之色,却见她拍栏笑道:“白大人何时也学得说这些自命清高之语了?吓我一跳。”
我腹谤道还不是照着您的品行说的。明面道:“臣想得不好。不知郡主大人怎么以为?”
汋萱渐渐止了笑,哂然道:“我以为,那株海棠是畏缩着不敢开花。”
不愧是郡主大人,总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歪辞。不过更出乎我意料的,是汋萱竟会如此评价她钟爱的海棠。我洗耳恭听。
汋萱又道:“昌州海棠绝迹已久,难道会在它那?只好不开花,那么永远不会暴露自己无香的事实,也不至令人失望。”
“你是说那株海棠非是传说中的神品昌州海棠?”我疑道。
“正因不是,才怕被识破真身。所以躲躲藏藏,只敢以花苞示人。”汋萱促狭道。
“只因怕自己无香,所以迟迟不开,一生都裹在硬壳之中?那怎有可能!哪有花不想堂堂正正做自己的。”不知为何,我也对这个问题较了真,连“堂堂正正做自己”的话也说了出来。
明明只是一株花罢了。
汋萱并不会在这些事情上讥笑,她亦正经道:“你怎知世间没有自以为卑劣的花?不是每株花都敢大胆地在天地间盛放。那株海棠它……”汋萱忽住了口,扭过头去不再讲了。
我却有些回味过来,汋萱似乎并非是憎恶那株海棠。反而也许是含着怜惜之意的,甚至于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自怜。
可,汋萱在那株海棠中看到了自己的什么?从我这看,汋萱从来恣意纵情,放浪不羁,是京中有名的纨绔,纵使在朝中,也是来去凭她意,圣上决不苛责,雍陵王更不干涉。人生得汋萱这般,已是潇洒自在之极了。
风动,幡动,抑或是心动,各人的心看出各异的景。汋萱所见竟如此,兴许我一直看错了她。
我向汋萱看去,她支着手凭栏远望,仿佛方才的事与她没半分关系。
这样子我是很熟悉了。汋萱一旦做了、说了什么自觉不堪回首的事,就是这幅样子,上次在万琼舫对我稍稍关切得冲动了些,她也是这样纹丝不动地独立一旁,作沉思状。
今次难得听她说了些心里话,我也不愿如往常那般混弄过去了。
我想了想道,“我觉得,既然做了花,就不去管有香无香,开自己的就是了,再说,没开花之前谁也不知究竟有无香,它自己恐怕也不知,那何不一试?痛痛快快的,总好过不明不白,一生憋屈。”我想起汋萱刚也说妄自菲薄之类,她自己应也想到了这层。
才说罢,一只麻雀从廊外花丛中飞了过去,汋萱眼上的细睫微颤了颤,她追着那只飞鸟看去了。
她不言,反激了我,我又道:“既是爱花之人,想必纵无香,也不至就不爱惜了罢,若真如此,约莫也不是真爱花,是猎奇,那就更不值当了。不过这仍是猜那人的心思,依我说,本就该抛去那人不想,一人一花,本来也不相干,做一株花何必去考虑一个人?其实就人与人,也是一样。”
汋萱忽笑道:“白大人好洒脱的话,难道白大人没上心过什么人?”她忽转过头定睛看我,嘴角挂着一抹戏谑的笑。
被她如此一问,一道熟悉的身影闪进我脑中,我顿时一怔,汋萱便莞尔道:“看来是有。”
我脱口道:“纵有,我也是还是白轻衣,行我该行之事,绝不像那株海棠。”
汋萱微一愣,转而讽道:“白大人很会做自己。”说罢,又撇了头去看廊外。
我一时有些窘迫,我那话说得太快了些,恐怕露了几分轻蔑,汋萱素爱海棠,定是不快了。但这不是我最惊惶的,毕竟惹汋萱也非头一次了,我早随它去。只是,“纵有”二字……实在不足……我恐怕汋萱已看出了什么,心中惴惴不安,手也不知往哪儿摆了,混乱中忽摸到边上的一角硬木。
哎呦!我差点忘了我干什么来。抓了根救命稻草,我忙把小木盒托起,堆笑道:“郡主大人,上次同你说的那只玉簪,我拿来了。”
汋萱从里取出簪子闲拿在手中看了会儿,道:“白大人对簪上雕纹可有了解?”
我见她语气平缓,心下大安,忙道:“臣对玉器不甚了解,这雕纹有什么特别?”
汋萱拈簪道:“这种三角点纹,我只在上古氏族的图纹中见过。”
我唬了一跳,也低头看那纹,簪子是磬型,玉面中央是个由镂空的倒小三角聚成的大三角,两边各也有一个大三角,只是比中间的小一些。我抬头道:“你是说这簪子是上古的东西?”
汋萱挑眉道:“那也不一定,说不定是后人仿的。只是连白大人也不知这纹路,恐怕仿了也是白仿。我也是在宫里的秘阁偶然翻到。”
圣上的秘阁,藏的都是几代的孤本,极为珍稀,寻常人看一眼都难。这簪子恐怕真是上古遗物。我又低了头端详,之前因它纹样简单,我并不多看,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