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车厢瞬间变成德州深夜食堂。
  大叔贡献一次性手套,三人徒手撕鸡,蒜瓣掰得噼啪响。
  宋晚意辣得眼泪直流:“这蒜比兰州的温柔!”
  梁屿辣得直哈气,却不忘把第30张便签塞进宋晚意领口:
  【第30张】“德州扒鸡很嫩,但我更喜欢你辣哭的样子。”
  十一、深夜23:15 济南—淄博区间 最后一节硬座
  车厢里的人越来越少,座位空出一大片。
  两人把背包堆成枕头,横躺在三人座上。
  车顶灯管闪了几下,彻底熄灭,只剩走廊灯。
  梁屿把最后一张便签写好,折成最小的方块,贴在宋晚意手腕内侧:
  【第42张】“42小时后,我们在烟台下车,把绿皮车留在身后,把彼此带走。”
  宋晚意没睁眼,指尖摸到便签边缘,轻轻回握。
  车轮声渐渐变得柔软,像一首摇篮曲。
  十二、次日08:58 烟台站 终到
  列车汽笛最后一次长鸣,像给42小时画上句号。
  车门打开,潮湿的海风扑面而来,带着咸腥和槐花香。
  梁屿和宋晚意站在月台,一人拖一只半残的行李箱。
  他们把42张便签同时掏出口袋,交换。
  宋晚意把便签塞进背包最里层:“等回家再看。”
  梁屿点头:“一起拆。”
  月台广播响起:“k42次列车已全部到站,请旅客带齐行李……”
  两人并肩往出口走。
  身后,那列绿皮火车静静地趴在铁轨上,像一条完成蜕皮的蛇。
  它把张掖的彩虹、中卫的雨、德州的蒜味、兰州的黄河风——
  全部卸在了烟台的海雾里。
  而他们,把42小时的国土长廊折成一把钥匙,
  悄悄带回了家。
  第104章旅行账单
  第104章 旅行账单
  ——绿皮火车到站后6小时,我们把42天的青春算成了一页a4纸
  一、19:00 烟台老城区,一家24小时便利店的玻璃桌
  便利店的冷气开得像不要钱,冻得人鼻尖发红。
  进门右手边的圆桌刚好空着,桌面残留着上一杯关东煮的油渍。
  梁屿把双肩包“哐”地扔上椅子,拉链一开——
  车票、发票、景点门票、便利店小票、加油票、半张被雨水泡皱的地图,哗啦啦掉出来,像一台碎纸机突然倒放。
  宋晚意端着两杯热美式,小心避开油渍:“算账?”
  梁屿从手机相册里调出一张excel截图:“算,一分都不能少。”
  二、19:10 工具就位
  道具清单:
  1.a4纸1张(背面印着嘉峪关游客须知,空白处勉强够用)
  2.黑色中性笔1支(兰州拉面馆顺的,出墨有点飘)
  3.手机计算器+语音备忘录(防止两人心算互相甩锅)
  4.硬币1枚(决定谁负责写字,谁负责挨骂)
  硬币抛出,反面。
  宋晚意写字,梁屿报数。
  标题居中,一笔一划:
  【毕业旅行42天总账单】
  副标题小声写:——“浪漫不死,穷鬼不退”。
  三、19:15 大交通
  梁屿报,宋晚意写。
  高铁:北京→张掖 二等座 ¥434.5x2 =869
  绿皮火车:张掖→烟台 硬座 ¥263.5x2 =527
  拼车/大巴/包车:敦煌→嘉峪关、张掖丹霞→西宁、青海湖环湖 ¥1180
  市内地铁/公交/共享单车 ¥211
  小计:2787
  宋晚意在旁边画了一列小火车,车头写着“穷鬼号”。
  四、19:22 小交通
  租骆驼1匹(张掖丹霞搜救无人机) ¥150
  青海湖自行车半日 ¥80
  烟台回家公交2次 ¥4
  小计:234
  旁边备注:法拉利(骆驼)罢工费用已计入。
  五、19:30 住宿
  青旅多人间7晚 ¥45x7 =315
  民宿双人间9晚 ¥240x9 =2160
  露营装备租赁(敦煌沙漠) ¥120
  绿皮火车夜宿 ¥0(硬座也算住宿,穷鬼认证)
  小计:2595
  旁边画了个小帐篷,顶上挂一颗星星。
  六、19:38 吃喝
  宋晚意开始咽口水。
  兰州牛肉面+蒜 ¥8x4 =32
  敦煌烤全羊拼盘(4人摊) ¥118
  张掖搓鱼子 ¥18
  德州扒鸡+大蒜 ¥65
  便利店泡面/水/火腿肠 ¥247
  青海湖甜醅子 ¥6x2 =12
  烟台回家第一顿烧烤 ¥143
  小计:635
  备注栏:高反吸氧2罐¥50计入医疗。
  七、19:45 门票;体验
  嘉峪关城楼 ¥110x2 =220
  张掖丹霞+观光车 ¥75x2 =150
  敦煌莫高窟应急票 ¥100x2 =200
  青海湖骑行+制氧机捐款 ¥100
  熊猫基地义工体验 ¥0(倒赚两袋奶糖)
  小计:670
  旁边画了一只黑眼圈的熊猫,举着“免费”的小旗子。
  八、19:48 意外支出
  张掖无人机罚款 ¥50
  骆驼装饰云台 ¥0(从残骸拆的,算手工)
  嘉峪关通关文牒 ¥20x2 =40
  明信片+邮费 ¥28
  小计:118
  备注:浪漫税,该交就得交。
  九、19:52 汇总;余额
  宋晚意把a4纸横过来,写:
  总支出:2787+234+2595+635+670+118=7039
  每人分摊:3519.5
  旁边画了一个裂开的存钱罐,旁边躺一枚硬币,标“血亏”。
  梁屿掏出手机,点开银行app,余额显示:
  ¥27.5
  两人盯着那个数字,沉默3秒,突然一起笑出声。
  笑声太大,便利店店员探头:“需要帮忙吗?”
  “不用,”宋晚意擦泪,“我们只是发现——
  原来42天把整片国土走穿,最后只剩下27块5,
  刚好够买两桶泡面,加两根肠。”
  十、19:57 隐藏收支
  梁屿把a4纸翻过来,背面还有一块空地。
  他写:
  【隐藏收入】
  青海湖义工换宿2晚 ¥0
  敦煌民宿老板免单1晚 ¥0
  兰州拉面老板送的蒜 ¥0
  张掖骆驼大叔免单30分钟 ¥0
  嘉峪关老太太塞的葡萄糖 ¥0
  绿皮火车大叔的火腿肠 ¥0
  熊猫基地奶糖4颗 ¥0
  合计:无价
  宋晚意在旁边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写:
  “穷得只剩钱,那才叫真穷。”
  十一、20:00 便利店广播突然响起
  “亲爱的顾客,今日关东煮买一送一。”
  梁屿和宋晚意对视。
  27.5元,刚好两碗。
  两人端着热气腾腾的萝卜、海带、鱼豆腐,坐回那张油渍圆桌。
  筷子轻轻一碰,像干杯。
  宋晚意说:“敬7039元的青春。”
  梁屿说:“敬27.5元的余温。”
  滚烫的汤汽在冷气里凝结成雾,像一条小小的云,
  从张掖丹霞飘到青海湖,从敦煌沙漠飘到嘉峪关,
  最后落在烟台24小时便利店的玻璃桌上,
  化成两颗水珠,
  一颗写着“浪漫”,
  一颗写着“不死”。
  第105章照片冲洗
  第105章 照片冲洗
  ——把42天的光,洗进36张6x4的相纸里
  一、19:30 烟台老城,冲洗店门口的风铃
  店名“银盐记忆”,藏在一条爬满紫藤的小巷。
  木门推开,风铃叮当,一股显影液特有的微酸味道扑面而来。
  梁屿把sd卡举过头顶,像递上一枚微型炸药:“老板,全冲,36张。”
  宋晚意提着塑料文件袋,里面装着旧胶片和几张皱巴巴的拍立得。
  老板是个穿工装背带裤的姑娘,短发染成雾蓝,冲他们比“ok”:“一小时,自助冲印,自己上手。”
  二、19:35 暗房红灯亮起
  暗房不足五平米,一盏15瓦暗红灯泡,把两人的脸照成x光片。
  打印机嗡嗡启动,相纸一张一张吐出,像刚出生的婴儿,带着体温和药水味。
  第一张——
  青海湖3200米,两人蹲在地上吸氧,脸被风吹得通红,像两只熟番茄。
  第二张——
  敦煌沙漠,银河下两只剪影,头顶是同一只亮橙色头巾,被风鼓成火焰。
  第三张——
  嘉峪关石碑前,梁屿比耶,宋晚意侧头看他,眼神软得像关城的落日。
  ……
  每出一张,宋晚意就拿镊子夹起,轻轻甩两下,水珠溅在梁屿手背,凉得像雪。
  梁屿低声读编号:“dsc_1007,张掖丹霞,无人机失联现场。”
  照片里,红色山脊裂缝中,一株野花倔强地歪着头。
  三、20:05 意外的底片
  胶片机里还有半卷没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