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宋晚意喃喃:“它在拍遗照,结果拍成了自拍。”
  九、09:45 信号恢复计划
  无人机卡得太深,徒手够不到。
  梁屿掏出登山绳,一端系在骆驼鞍具,一端绑在自己腰上。
  “你体重轻,我下去。”
  “你腰好,你下去。”
  最后猜拳,三局两胜,宋晚意输。
  他戴上头巾当简易护具,被梁屿缓缓放到裂缝底部。
  风从头顶灌进去,像有人在耳边吹口哨。
  宋晚意伸手够到无人机,拔出sd卡,揣进贴胸口袋,再按下强制关机。
  “数据到手!”
  梁屿拉绳,两人一个在上拽,一个在下蹬,像拔河比赛。
  骆驼“法拉利”在旁边看热闹,打了个响鼻,喷出一团沙尘。
  十、10:10 归途与补偿
  回到观景台,工作人员正在广播寻找失主。
  梁屿高举sd卡:“报告,人质已解救!”
  工作人员哭笑不得:“罚款50,教育5分钟。”
  交了罚款,两人拿到一张“丹霞文明游客”贴纸,贴在无人机残骸上,像给它颁了一枚勋章。
  大叔骆驼多收了半小时费用,理由是“看戏费”。
  梁屿爽快付钱,顺手把损坏的云台拆下来,挂在骆驼脖子上当装饰。
  法拉利昂首阔步,像个得胜的将军。
  十一、10:40 二号观景台补拍
  无人机虽然牺牲,sd卡却幸存。
  梁屿用备用运动相机绑在自拍杆上,升到最高5米,手动俯拍。
  镜头里,丹霞像一块被上帝打翻的调色盘,而他们站在盘沿,像两粒不小心掉进去的芝麻。
  宋晚意把自拍杆转180°,对着镜头说:
  “各位观众,这里是张掖丹霞。刚才我们损失一台无人机,收获一次非法越野、一匹罢工骆驼、以及一段sd卡里的彩虹心脏。”
  梁屿在镜头外补充:“还有50块人民币的学费。”
  十二、11:15 出口处的小摊
  景区出口卖纪念品的阿姨递给他们一张明信片:
  【张掖丹霞——上帝打翻的调色盘】
  梁屿在背面写:
  【无人机兄弟,感谢你替我们看了更远的彩虹。——梁屿;宋晚意】
  明信片塞进邮筒,邮戳日期:2025.08.26。
  宋晚意把sd卡放进透明防水袋,贴上标签:
  【彩虹山黑匣子】
  然后塞进钱包最里层,和青海湖的海拔照片、兰州的紫皮蒜躺在一起。
  十三、尾声:下一站彩蛋
  拼车回张掖西站的路上,司机师傅问:“下一站去哪儿?”
  梁屿和宋晚意对视一眼。
  梁屿说:“去一个无人机飞不到的地方。”
  宋晚意补刀:“或者去一个没有罚款的地方。”
  司机大笑:“那就去梦里吧。”
  车窗外,丹霞山体在阳光下不断变换色彩,像一块正在加载的进度条。
  而进度条的最末端,写着两个小小的名字:
  梁屿、宋晚意。
  他们不知道下一站具体坐标,只知道——
  只要sd卡还在,骆驼还在,蒜还在,
  故事就永远不会断线。
  第103章火车42h
  第103章 绿皮火车42h
  ——把整片国土折叠成一条长长的走廊
  一、张掖西站 14:26
  站台上悬着的电子屏滚动红字:
  k42 张掖→烟台 42小时17分 硬座 无空调
  人群像被时间筛过的沙,慢吞吞地往车厢口流动。
  梁屿把两张蓝色车票夹在指间,扇风:“绿皮车,最后一程。”
  宋晚意拖着已经磨掉一只轮子的行李箱,轮子发出垂死的吱呀声:“再磨42小时,它就可以进博物馆。”
  车厢门“哐当”一声打开,一股混合着泡面、脚丫、柴油和烟草的复古气息扑面而来——
  像20世纪90年代突然掀开了盖子。
  二、上车 14:33 硬座118、119
  座位是双人连排,靠窗。
  旧皮座椅的表层已经龟裂,像干涸的河床;车窗边缘的橡胶条发黄、起皮,却意外地严丝合缝。
  宋晚意刚坐下,对面的大叔已经递过来一把瓜子:“小伙子,一路嗑到烟台,牙口好。”
  梁屿把背包塞进座位底下,抬头冲大叔乐:“叔,瓜子留到德州,我们有大蒜配。”
  一句话把整节车厢都逗笑,列车员推着“啤酒饮料矿泉水”的小车路过,也忍不住跟着咧嘴。
  三、发车 14:41 汽笛长鸣
  车轮与铁轨的第一次撞击,像心脏起搏器通电。
  窗外的张掖丹霞开始倒退,从浓烈的油彩变成淡彩,再变成一条若有若无的彩虹。
  宋晚意把手机贴在玻璃上延时拍摄,镜头里,色彩被车速拉成一条条丝线。
  梁屿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张a3牛皮纸,对折再对折,最后撕成42个小方块。
  “干嘛?”
  “42小时,42张便签,每人21张。写一句话,塞进对方口袋,下车之前不许偷看。”
  宋晚意接过第一张空白便签,笔尖在纸上悬停三秒,写下:
  【第1张】“张掖最后的彩虹色,被我揣进牛仔裤。”
  折成飞机,塞进梁屿胸前口袋。
  四、黄昏 18:12 武威站 5分钟停靠
  车厢门打开,热浪灌进来,带着戈壁的干燥。
  月台上卖白兰瓜的大妈切一片递进来,梁屿用一次性叉子叉起一块,甜得眯眼。
  “像把西北的阳光压缩成了果味。”
  宋晚意咔嚓咔嚓啃皮,含糊地说:“别浪费,皮能做凉拌。”
  对面的大叔竖起大拇指:“小伙子会过日子!”
  5分钟一到,汽笛二次长鸣,车门“咣当”关上,白兰瓜的清香被锁进车厢,成为新的底色。
  五、夜晚 22:46 中卫—中宁区间
  硬座车厢熄灯,只留走廊顶一盏小黄灯泡,像被谁忘记吹灭的煤油灯。
  车轮节奏:咣当——咣当——咣当——
  梁屿把外套卷成枕头,靠在车窗。
  宋晚意睡不着,掏出第7张便签:
  【第7张】“铁轨每响一次,我就把我们往烟台推了25米。”
  折成方块,塞进梁屿的牛仔裤后袋。
  对面的大叔早已鼾声如雷,鼾声与车轮合奏,意外地有点jazz的味道。
  窗外偶尔闪过零星的灯火,像有人把星星撒错了方向。
  六、凌晨02:17 定边—靖边 暴雨
  毫无预兆,雨点砸在车窗上,噼里啪啦。
  车厢顶开始滴水,一滴、两滴,落在宋晚意手背上。
  梁屿撑开一把折叠伞,倒挂在行李架上,伞柄朝下,像一盏倒挂的吊灯。
  雨滴敲着伞布,变成鼓点。
  两人对视,不约而同拿出便签:
  梁屿写:【第12张】“凌晨两点十七分,西北的雨替我哭了一场。”
  宋晚意写:【第13张】“伞下有两个傻子,决定把雨声存进u盘。”
  互塞口袋,动作轻得像在传递违禁品。
  七、清晨06:05 绥德站 薄雾
  雨停了,车窗蒙上一层雾。
  宋晚意用手指在雾面画青海湖的海拔3193,又在旁边画一只简笔骆驼。
  梁屿接着画了一个无人机残骸,打了个“x”。
  画完,两人把脸贴近玻璃,用呼气又把画全部擦掉。
  像一场默契的销毁证据。
  对面的大叔醒了,揉眼睛:“年轻人,昨晚雨大吗?”
  两人同时答:“不大,刚好够洗把脸。”
  八、上午09:30 吕梁山脉 隧道群
  车厢灯全开,像突然进入深夜的电影院。
  黑暗里,梁屿打开手机电筒,照着手里的第18张便签:
  【第18张】“如果隧道再长一点,我就会在黑暗里偷偷牵你一次手。”
  宋晚意看见了,没说话,只是把手指悄悄伸过去,在座椅底下勾住梁屿的小指。
  黑暗给了他们37秒的豁免权。
  37秒后,出口的光“刷”地劈进来,手指分开,各自像什么都没发生。
  九、中午12:46 石家庄站 大停站25分钟
  车厢里开始弥漫红烧牛肉面的味道。
  梁屿泡了两碗,盖紧盖子,用叉子压着叉口。
  3分钟后,面熟。
  两人把头凑在一起,吸溜面条的声音像二重奏。
  对面的大叔递过来两根火腿肠:“加菜!”
  火腿肠被掰成四段,一人两段,像完成某种结拜仪式。
  宋晚意把叉子插在泡面盖子上,拍下一张照片,配文:
  【第23张】“在石家庄,我们用一碗4块钱的泡面庆祝还活着。”
  十、傍晚17:52 德州站 大蒜登场
  列车广播:“德州扒鸡,全国闻名——”
  梁屿冲下车,两分钟抱回两只真空包装的扒鸡和一袋生大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