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梁屿把背包往肩上一甩,t恤后背瞬间被汗浸湿。宋晚意拖着行李箱,轮子在地砖上磕出“哒哒哒”的节奏,像一段尚未成形的说唱。陈铭川把一次性雨衣揉成团塞进垃圾桶,抬头望天:“天气预报说38c,我感觉已经40c。”陆宇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上蒙着一层雾:“欢迎来到三大火炉之首。”
  他们预定的青旅在粮道街,距离火车站六站地铁。地铁4号线像一条喘着粗气的铁龙,车厢里全是拎着热干面早餐袋的上班族。塑料袋里的芝麻酱味道顺着冷气钻进鼻腔,勾得陈铭川肚子直叫。宋晚意笑:“别急,今天咱们吃六顿热干面,早中晚加夜宵,一顿不落。”
  二 第一碗 粮道街老字号
  6点15分,青旅门口。老板还没起,铁闸门半掩。四人把行李堆在前台,循味拐进一条窄巷。巷口第一家“老武汉石记热干面”已经排了七八个人。门口支着两口大铁锅,沸水翻滚,碱水面在竹篓里上下跳动,像一场小型跳水比赛。
  轮到他们时,老板头也不抬:“小份四块,大份五块,加蛋一块。”梁屿要了四份大份,额外加四个卤蛋。老板手持长筷,三下两下把面烫熟,倒进搪瓷碗,“哗啦”浇上一勺芝麻酱、两勺卤水、再撒葱花、萝卜丁、酸豆角。最后点睛——一勺红彤彤的辣椒油。
  第一口下去,四个人表情同步:先是皱眉,接着张嘴哈气,然后眼泪涌上眼眶。辣是真辣,却又香得霸道。陈铭川鼻涕横流:“辣哭了!但停不下来!”陆宇把冰豆浆一饮而尽,像给口腔按下紧急制冷键。宋晚意把空碗举过头顶:“老板,再来一份,多辣!”老板咧嘴笑:“第一次见外地人这么能吃辣。”
  三 辣度试炼
  为了系统体验武汉辣度,他们制定了“辣哭路线图”:
  1 粮道街石记 ☆
  基础款,芝麻酱香浓郁,辣度中等,眼泪指数
  2 户部巷田师傅
  辣椒油用汉口二厂老酱,入口麻,回口香,眼泪指数
  3 吉庆街夜市
  加自制剁椒,辣到头皮发麻,眼泪指数
  4 万松园靓靓蒸虾隔壁 +
  传说中的“魔鬼辣”,老板递面时附赠一小盒牛奶,“喝一口保命”。
  每到一站,四人拍照记录:
  梁屿额头细汗→汗珠成串→汗如雨下;
  宋晚意眼角微红→眼尾全红→整张脸烧云;
  陈铭川从吸鼻涕→擤鼻涕→用掉一整包抽纸;
  陆宇的镜片起雾→镜片滴水→干脆摘下眼镜裸奔。
  四 辣哭现场
  魔鬼辣上桌时,天色已暗。面如其名,通体红亮,像裹了一层岩浆。老板提醒:“筷子别停,越停越辣。”四个人埋头猛吸,第一口,舌尖像被针扎;第二口,喉咙开始冒烟;第三口,胃壁仿佛被火钳夹住。
  陈铭川第一个缴械:“我……我不行了……”冲出摊位,蹲在马路牙子边灌牛奶。陆宇紧跟其后,眼泪顺着下巴滴到鞋面。梁屿咬牙坚持,筷子却在发抖。宋晚意一边狂吃一边笑,笑得比哭还难看:“辣到灵魂出窍,但好爽!”
  十分钟后,四个人排排坐,一人捧一盒牛奶,像四个刚打完仗的伤员。陈铭川擤着鼻涕:“我以前以为自己能吃辣,今天被武汉教做人。”陆宇擦眼镜:“辣度分级可以写进路演风险板块了。”
  五 深夜彩蛋
  凌晨一点,他们回到青旅天台。老板端来一盆自制的冰镇酸梅汤,说是给“辣哭勇士”的福利。酸梅汤里漂着几颗话梅,酸甜冰凉,瞬间浇灭口腔里的火。四个人瘫在躺椅上,头顶银河低垂,像被泼了一碗牛奶。
  梁屿打开手机备忘录,记下今天的数据:
  热干面6碗,总辣度x18,眼泪总量47ml,牛奶消耗5盒。
  他在末尾加了一句:“辣哭不是失败,是味觉的毕业礼。”
  宋晚意把最后一口酸梅汤喝干,举罐向夜空:“下一站,张家界玻璃桥,腿软也要走完。”
  罐子相撞,声音清脆,像给武汉的夜按下了一个回声键。
  第93章张家界
  第93章 第十一站 张家界玻璃桥(腿软互扶)
  一 进山
  7月7日清晨,武陵源景区雾气缭绕,像有人把整座山泡进了牛奶。
  四人在标志门前排队,脚下是万丈深渊的预告片——玻璃桥全长430米,垂直落差300米,桥面全透明。
  检票小姐姐笑着递上鞋套:“第一次走?别怕,桥能承受800人同时蹦迪。”
  陈铭川咽了口唾沫:“我恐高,800人里能不能少我一个?”
  二 上桥
  8:30,第一块玻璃踩在脚下。
  梁屿走在最前,鞋底与玻璃摩擦发出“吱”的一声,像揭开恐惧的封条。
  宋晚意跟在后面,眼睛盯着桥面裂纹特效——其实是3d贴膜,却逼真得让人脊背发凉。
  走到50米处,陈铭川腿开始抖,像手机开了震动模式。
  陆宇在后面推他:“别往下看,看我后脑勺。”
  陈铭川:“你后脑勺也没长出防滑垫啊!”
  三 腿软现场
  100米处,桥面出现轻微摇晃。
  陈铭川“扑通”一声蹲下,双手扒着玻璃缝:“我不行了,我的灵魂在下坠!”
  梁屿回身,一把抓住他左手:“灵魂掉了我帮你捡。”
  宋晚意绕到右侧,抬住他胳膊:“别怕,你看,影子还在桥上。”
  陆宇掏出无人机,悬停在他们头顶,镜头里三个人蹲成一颗小小的心形。
  弹幕实时飘过:“恐高组cp现场教学!”
  四 互扶通关
  后半程,陈铭川全程闭眼,由三人架着往前走。
  梁屿数步:“一步、两步、三步……”像在教小孩学走路。
  宋晚意负责报风景:“左边是天门山,右边是百丈峡,前面是——”
  陈铭川大喊:“别报!报了我更晕!”
  300米处,桥面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脆响,陈铭川差点原地起飞。
  工作人员远远解释:“是特效,别怕!”
  四人齐声:“特效也吓死人啊!”
  五 终点合影
  终于踏上实体平台,陈铭川腿一软直接坐地,脸色煞白却笑得灿烂:“活着真好!”
  梁屿把他拉起,四人排排站,背后玻璃桥像一条悬空的银河。
  无人机升空,镜头俯瞰:他们手搭肩,比出“404”手势,脚下是万丈深渊,头顶是万里晴空。
  快门定格,照片命名为:腿软也要走完。
  六 彩蛋
  下山缆车,陈铭川把鞋套折成纸飞机,从窗口扔出去:“恐高症,拜拜!”
  纸飞机被山谷风卷走,转眼不见。
  梁屿把玻璃桥票根夹进笔记本,写下:
  “300米高空教会我们:恐惧不是深渊,是台阶。”
  宋晚意补一句:“下一台阶,凤凰古城寄明信片。”
  缆车缓缓下降,玻璃桥在身后渐渐缩成一条银线,像给张家界画了一个句号,却给旅程添了一个逗号。
  腿抖也要走完全程,脚步不能停。玻璃桥下是深渊,眼前是山峰。四双手紧紧相握,像给恐惧系上安全带。恐惧只是过客,路才是归宿。下一站,凤凰古城,把这张“胆小鬼”的勋章寄给未来的自己,等秋天见面。
  第94章凤凰古城
  第94章凤凰古城寄明信片
  凤凰古城的雨,总在清晨来得毫无预兆。
  宋晚意站在虹桥上,看着沱江被雨丝打出细密的涟漪,像有人撒了一把碎银。他伸手去接,水珠却从指缝溜走——就像这三年来所有试图抓住的瞬间,最终都变成指间流沙。
  “发什么呆?”梁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刚出炉的姜糖味。他今天穿了件深蓝苗绣外套,是昨天在老街被阿婆强塞的,说“俊俏阿哥穿着好看”。此刻外套被雨水洇出深色水痕,他却浑然不觉,只把刚买的明信片往宋晚意怀里塞,“挑一张,给四年后的自己。”
  明信片在防潮袋里还沾着温度。宋晚意一张张翻过去:跳岩的浣衣女、吊脚楼的飞檐、甚至有张泛黄的沈从文手稿影印。最后停在一张夜景航拍上——灯火将古城勾勒出一只展翅的凤凰,江面倒影成了燃烧的尾羽。
  “这张。”他指着凤凰心脏的位置,“这里,我们今晚在‘边城书社’写过的那张桌子。”
  梁屿挑眉:“预言家?”
  “不,”宋晚意用指尖描摹明信片边缘的锯齿,“是存档点。”
  他们踩着被雨水洗得发亮的青石板往邮局走。路过“素年锦时”咖啡馆时,音箱正放着陈粒的《历历万乡》,老板娘坐在门槛上剥石榴,殷红的汁水顺着她手腕流到银镯子的凤凰纹里。梁屿突然停下:“等等。”
  他从背包侧袋掏出拍立得——这台老古董在张家界玻璃桥被吓掉过电池盖,此刻却忠实地吐出一张照片:宋晚意半个身子探出邮筒,雨珠挂在他睫毛上,像碎掉的星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