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顾老师说不许改。”
  梁屿想了想,把自己的转发语改成:
  【愿所有善意都不被辜负。】
  宋晚意看了他一眼,笑了,也把预设文案删掉,只留六个字:
  【风还在,我们也在。】
  点击发送。
  进度条转了两圈,发出“咻”的一声,像纸飞机终于飞出窗口。
  5
  十二点,镇上的小饭馆。
  两人点了一份青椒土豆丝、一份番茄炒蛋、两碗米饭。
  老板娘认出了他们:“哎呀,热搜上的大学生!今天饭菜给你们打折!”
  宋晚意哭笑不得:“阿姨,我们不想上热搜。”
  “我懂我懂。”老板娘把菜端上来,顺手塞了两瓶冰豆奶,“年轻人嘛,感情好很正常,网上那些人就是闲的。”
  梁屿刚想解释,老板娘已经转身去招呼下一桌。
  宋晚意拧开豆奶,和他碰了碰瓶口:“为我们的3000字。”
  豆奶很甜,盖过了打印机的油墨味,也盖过了凌晨雨水的铁锈味。
  梁屿忽然想起检讨里删掉的最后一句话,他把它写在了备忘录——
  “如果世界非要给我们贴标签,那就让它贴。反正风一吹,什么都会掉。”
  他把手机递给宋晚意。
  宋晚意看完,伸出食指在屏幕下方轻轻点了个“☆”收藏。
  “第60章的结尾有了。”他说。
  梁屿点头:“嗯,检讨写完,故事继续。”
  第60章返校听政
  第60章 返校听证(证据自证)
  1
  周三清晨,g672次高铁穿过最后一条隧道。车窗外的灰色楼宇像浪潮一样扑过来,把太平桥的青山挤得粉碎。
  梁屿把电脑包抱在怀里,里面装着七页检讨、派出所回执、u盘里4.36gb的原始素材。
  宋晚意一路没合眼,他正在备忘录里排练三分钟陈述——
  “各位老师,证据共三组:第一组,时间戳照片;第二组,派出所笔录;第三组,王小宝及奶奶的视频证词。”
  排练到第三遍,高铁广播报站:北京西站到了。
  人群像开闸的水,把两人推向地下通道。宋晚意忽然伸手抓住梁屿的书包带:“别走散。”
  梁屿“嗯”了一声,反手扣住他的手腕,像军训暴雨夜那样——短暂却笃定。
  2
  青北大学主楼304会议室门口,立了一块易拉宝:
  “2023年暑期支教舆情听证会(内部)”
  门内坐着七个人:校党委副书记、校团委书记、宣传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法学院副教授、顾老师,以及一位学生代表——校学生会副主席林砚。
  椭圆会议桌上摆着两瓶矿泉水、一台投影仪,还有一块计时器。
  顾老师把两人带到预留座位,低声提醒:“三分钟自述,两分钟答问,严禁超时。”
  计时器红灯亮起,党委副书记轻咳:“开始吧。”
  3
  宋晚意先起立。
  他没有稿子,掌心却像握着看不见的提词器。
  “各位老师好,我是金融系2020级宋晚意。过去十天,我和数学系梁屿同学经历了一场由误解到澄清的舆情风波。为避免空口自辩,我提交了三组证据,请允许我用最短时间播放关键片段。”
  他插入u盘,投影幕布亮起。
  第一组:时间戳照片
  一张九宫格自动播放:
  7月7日18:03,暴雨,操场积水至脚踝,两人抬课桌;
  7月7日18:07,王小宝奶奶递姜汤;
  7月7日18:10,宋晚意弯腰给孩子系鞋带,梁屿在一旁撑伞。
  拍摄设备:宋晚意相机,raw格式,exif信息完整。
  第二组:派出所笔录
  pdf扫描件,红章清晰:
  “王某发布不实信息,已责令删除并书面道歉。”
  第三组:视频证词
  王小宝面对镜头,背景是乡镇小学国旗杆:“老师没有亲嘴,他们帮我修屋顶,还给我买水彩笔。”
  奶奶在画面外补一句:“要是再乱讲,天打雷劈。”
  2′58″,宋晚意按下暂停:“我的陈述完毕。”
  计时器跳到3′00″,绿灯亮。
  4
  梁屿接着起身,声音不高,却足够让最后一排听清:
  “我补充两点。
  第一,关于‘同睡课桌’:当晚太平桥镇3.3级余震,校舍老旧,老师们轮流守夜。我和宋晚意一组,两张课桌拼成临时值班床,有值班签到表为证。”
  他亮出签到表复印件,红笔圈出两人名字。
  “第二,关于社交距离:支教期间,我们始终保持教师职业规范。引发争议的‘擦脸’动图,事实为宋晚意替我摘下掉进眼睛的睫毛,全程1.2秒,原始60帧视频已上传云端。”
  他点开链接,慢放0.25倍,一帧一帧显示:指尖距离眼球1.8cm,无任何肢体越界。
  法学院副教授抬头:“云端证据是否经过公证?”
  梁屿点头:“已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存证,编号bjipc-202307-xxxx。”
  “很好。”副教授在笔记本上打了个钩。
  5
  进入提问环节。
  学生代表林砚率先发问:“两位学长,如果再来一次,你们会怎么做?”
  宋晚意答:“会在第一天就告诉孩子家长:拍照可以,但请标注背景说明,避免断章取义。”
  梁屿答:“会要求校团委统一制作‘媒体沟通指引’,发给学生志愿者,防患未然。”
  宣传部副部长追问:“此次事件是否影响你们继续参加公益?”
  两人对视一眼。
  宋晚意:“不会。”
  梁屿:“反而更坚定。”
  副书记最后问:“你们对造谣者有何诉求?”
  宋晚意:“道歉即可,不索赔,但希望他在微博置顶七日,消除影响。”
  梁屿补充:“也希望学校完善支教前的舆情培训。”
  副书记合上文件夹:“意见合理,学校会采纳。”
  计时器归零,红灯灭。
  6
  闭门合议五分钟。
  304会议室外的走廊,阳光斜斜切进来,把两个人的影子钉在墙上,像一张对折的纸。
  门开,顾老师探出头:“进来吧。”
  副书记宣布:
  “经评议,认定两位同学无违反师德行为,舆情已澄清,不予处分。支教课程计2学分,志愿服务时长照常记录。”
  他顿了顿,补充一句:“学校将以本次事件为案例,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络言行指南》,欢迎你们参与起草。”
  宋晚意悄悄呼出一口气。
  梁屿把u盘拔下,递过去:“原始素材也留给学校存档。”
  副书记接过,微微颔首:“辛苦了,去吃饭吧。”
  7
  午后,主楼外的槐树下。
  蝉声拉长了阳光。
  宋晚意打开手机,微博热搜榜已经找不到任何痕迹。
  王小宝的舅舅刚刚发了置顶道歉:
  “本人发布不实信息,对两位老师造成伤害,深表歉意。七日置顶,以此为戒。”
  评论300多条,最上面一条是王小宝的语音:“舅舅,你字打错了,‘歉意’不是‘谦意’!”
  宋晚意笑出声。
  梁屿把矿泉水瓶贴在他后颈:“降温。”
  冰得他一哆嗦。
  “梁屿。”
  “嗯?”
  “听证会结束了。”
  “嗯。”
  “所以?”
  宋晚意仰起头,阳光从叶缝漏下来,在他睫毛上碎成金粉。
  “所以——去图书馆吧,占座去。”
  梁屿弯了弯嘴角:“好,这次轮到我说‘一起’。”
  两人并肩往图书馆走,影子从对折慢慢拉平,最后融成一条直线,像终于理顺的航线。
  逆风段,至此落帆。
  第61章社团除名
  第61章 社团除名(处分公示)
  1
  周五下午四点,青北大学社团联合会公告栏前围了三层人。
  a4纸刚贴上去,油墨未干,边缘被热风掀起一角,像一声欲言又止的叹息。
  《关于取消“青翼支教协会”本学期评优资格及暂停活动资格的通报》
  ——因暑期赴云溪支教期间出现舆情事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校团委研究决定:
  1.取消“青翼支教协会”2023-2024学年五星级社团评定资格;
  2.暂停该社团一切校内外活动两个月,责令整改;
  3.社团负责人顾某某、现场带队老师李某某提交书面检查。
  特此公示,公示期2023.9.1—2023.9.7。
  白纸黑字,右下角团委红章鲜艳得像一枚结痂的伤口。
  2
  人群里,有人拍照发论坛,有人小声议论。
  “不是说个人没处分吗?怎么社团被连坐?”
  “谁让他们出圈?学校最怕出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