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2
屏幕最顶端的一条长微博被转了两万多次。
博主id:@洋葱不加糖
“我是青北21级金融系宋晚意的同班同学。看到热搜后,心情很复杂。宋同学在学院里是出了名的‘温柔卷王’,成绩好,长得好,对谁都有礼貌。可正是这种完美人设,才让翻车来得更惨烈。
“另外一位男主梁屿,数学系学霸,性格闷、话少,偶尔能在图书馆看到他帮宋晚意占座。我们私下开玩笑,说他们像‘老夫老妻’,没想到一语成谶。
“支教是公益,不是秀场。如果两位真的把孩子们当成背景板,请公开道歉。”
配图九宫格:
1.梁屿弯腰给宋晚意系鞋带的高糊动图。
2.宋晚意侧头帮梁屿擦脸,角度像借位接吻。
3.暴雨夜两人合衣睡在课桌的俯拍。
4—9.评论区截图,id打码,关键词高亮:恶心、卖腐、翻车。
梁屿的鼠标悬停在“点赞”与“举报”之间,手指微微发抖。
宋晚意把电脑屏幕往自己方向掰了十五度,像在审一份财报:“同班同学?我认识她,上学期一起做过商赛,她负责ppt美化。”
“你准备怎么办?”
“先礼后兵。”宋晚意打开便签,写下三行:
1.固定证据(录屏、公证)。
2.联系辅导员和校法务。
3.发联合声明,不接受“卖腐”标签。
梁屿盯着第三行,轻轻皱眉:“声明里要不要解释我们只是朋友?”
“解释了也会被说越描越黑。”宋晚意顿了顿,补充一句,“但我们必须说。不是为了说服黑子,是为了让看热闹的人知道:友情也值得被尊重。”
3
两点零七分,信号突然不稳。
宋晚意刷新页面,发现热搜榜整个消失,再刷新,弹出一行灰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话题页不予显示。”
“校方出手了?”梁屿问。
“不,是舆情公司降热度。”宋晚意把通话记录亮给他看——五分钟前,顾老师拉了一个微信群,“青北-太平桥舆情应急小组”,成员包括校宣传部、法务、团委,还有两名神秘id:“蓝标pr-张”、“新媒工厂-李”。
最新一条消息来自“蓝标pr-张”:
【热搜已压,但删不掉截图。建议当事人发一条“软澄清”,语气诚恳,不辩解,只讲感受。】
紧接着,顾老师@全体成员:
【两位同学先休息,明早八点视频会议,统一口径。】
梁屿靠在椅背上,长长吐出一口气,像卸下一袋湿沙。
宋晚意却忽然笑了一声。
“笑什么?”
“突然发现,咱们好像第一次上热搜。”
“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要啊。”宋晚意把泡面汤喝到底,“至少证明,我们这趟支教不是透明人。”
4
三点二十,窗外下起第二场雨。
梁屿关掉电脑,准备睡觉,手机却弹出一条微信好友申请——备注:王小宝的舅舅。
他犹豫两秒,点击通过。
舅舅直接甩来一段15秒语音,背景嘈杂,能听到雨声和狗吠:
“老师,对不起!我删微博了,可有人私信我,说给我两千块,让我再发一条承认‘收钱删帖’,我……我该咋办?”
梁屿把手机递给宋晚意。宋晚意听完,回了三条文字:
1.把私信截图发给我们。
2.别收任何钱。
3.明早九点,去派出所报案,我们陪你。
发完,他把手机反扣在桌上,像盖上一枚印章。
雨声越来越大,敲得铁皮屋顶嗡嗡作响。
梁屿忽然开口:“如果明天澄清微博发出去,还是被骂怎么办?”
宋晚意想了想,答:“那就骂吧。反正风刮过去,我们还在。”
说完,他伸手把窗户推开一条缝,湿凉的风灌进来,带着泥土和栀子花的味道。
梁屿深吸一口气,胸腔里那团乱麻似乎被吹松了一点。
5
四点整,两人和衣躺下。
梁屿在上铺,宋晚意在下铺。
黑暗里,宋晚意轻声问:“睡了吗?”
“没有。”
“还记得卷一那句话吗?”
“哪句?”
“风把少年吹到一起,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同路。”
梁屿沉默两秒,回:“记得。”
“那就好。”
雨声渐小,屋檐滴水,像某种倒计时。
梁屿翻了个身,把手臂枕在脑后,忽然觉得:
热搜、谣言、截图、公关、两千块交易……所有喧嚣都离他们很远。
此刻,他只需要确认一件事——
下铺的呼吸声均匀而安稳。
友情还在,风就吹不散。
第59章校方调查
第59章 校方调查(写检讨)
1
太平桥镇没有青北,也没有24小时打印店。
早上七点,梁屿和宋晚意把电脑塞进防水袋,踩着泥水去镇邮政所蹭网。邮政所的打印机是2012年的老式惠普,墨盒半干,打一行字就像老人咳嗽,吱——啦——。
三千字检讨,a4纸足足吐了七页。
梁屿伸手去接,墨迹还没干透,就被窗口的大婶一把按住:“打印一块,复印五毛,扫描两块。”
宋晚意笑着扫码:“大婶,能开张发票吗?我们要回学校报销。”
大婶狐疑地看了他们一眼,撕下半张超市小票,写了“打印7元”,又盖了“太平桥邮政”的红章子。
红印泥有点歪,像极了一个仓促的吻。
2
八点整,微信群“青北-太平桥舆情应急小组”准时弹窗:
【腾讯会议号:555-777-9999,入会密码:wuyu2023】
会议室里挂着蓝底横幅: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演练(内部)。
顾老师开麦,嗓子沙哑:“两位当事人先做口头陈述,每人三分钟,严禁超时。”
宋晚意把摄像头对准自己,背景是邮政所墙上“寄月饼、寄亲情”的海报。
“各位老师好,我是宋晚意。对本次事件给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我负主要责任。第一,未能预判自媒体对支教生活的断章取义;第二,未能及时制止家属拍摄;第三,未能第一时间向组织汇报。检讨见附件一。”
梁屿接着开麦:“我是梁屿。检讨分三点:第一,公共场景未注意社交距离;第二,网络争议扩散后情绪化回复网友3条;第三,未及时保存原始证据。其余细节见书面材料。”
三分钟到,系统自动静音。
屏幕那端,校法务推了推眼镜:“书面材料写得不错,但措辞要再软一点。比如‘断章取义’改成‘可能被误解’,‘情绪化回复’改成‘用词欠妥’。”
宋晚意飞快敲键盘,把word里的“断章取义”批量替换成“可能被误解”,结果全文出现了27处“可能被误解的可能被误解”。
梁屿低声提醒:“多了。”
宋晚意“哦”了一声,按下ctrl+z,打印机又开始咳嗽。
3
十点,镇派出所。
王小宝的舅舅蹲在走廊尽头,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
《自愿说明》
本人王某,因不懂网络传播规则,误将支教老师正常互动照片配以不实文字发布,造成恶劣影响,现自愿删除并配合警方调查。
民警老周把两人带进调解室,给他们倒了两杯一次性纸杯的茶,茶叶末子漂在上面,像微型救生艇。
“家属态度很好,也愿意录澄清视频。”老周说,“但那个私信让他‘反咬老师给钱删帖’的人,ip显示在甘肃,跨省协作需要时间。”
宋晚意点点头:“我们主要是想留档,防止以后翻旧账。”
老周笑:“大学生思路就是清楚。放心,回执单会给你们。”
回执单盖了派出所的红章,日期:2023年7月14日。
梁屿用手机拍下回执,发到群里。
顾老师秒回:【收到,公关稿十一点半发布,你俩转发即可,不许加任何个人观点。】
4
十一点二十五,邮政所门口。
宋晚意举着手机,信号只剩一格。
公关稿是蓝标写的,排版很官方——
标题:关于我校支教学生网络争议的说明
正文312字,核心三段:
1.两名学生系正常友谊,网传“不当行为”系误解。
2.拍摄者已删除原博并公开道歉。
3.学校保留对造谣者追责权利。
转发语顾老师也给好了:
【感谢关心,清者自清。山区孩子需要更多目光,而不是更多放大镜。】
宋晚意盯着最后一句,忽然皱眉。
梁屿侧头:“怎么了?”
“‘放大镜’这个词,容易让人联想到‘欲盖弥彰’。”
“那就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