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wearemadeofstarstuff.”
孩子们抬头就能看见单词发光,
像银河自带的弹幕。
9 01:00 美术课终稿
林遇把荧光棒折成不同颜色,
插在信号塔四周,
塔变成一支巨大的荧光笔。
他在教案写下:
【课程名称】用星星画星星
【步骤】
1.用荧光棒拼出北斗七星
2.关灯30秒,让星光显影
3.拍照打印,贴在教室天花板
10 01:30 定版仪式
20张便利贴全部贴完,
银河像审核老师,
用10亿年的光在上面盖章。
宋晚意把激光笔关掉,
五人同时合上笔记本,
发出“啪”一声轻响,
像给教案按下保存键。
11 彩蛋
梁屿把心率带从塔身摘下,
数据曲线刚好画出一条完整的银河弧线。
他把曲线导出,
文件名:
【2025.6.30-星空备课-心跳同步率97%】
宋晚意把这条曲线印在教案首页,
下面写一行小字:
“先做到,再说——
今晚,银河替我们签字。”
——第五十四章星空备课完——
第55章暴雨塌方
【卷三 逆风段】
第五十五章 暴雨塌方通讯中断
(关键词:山体滑坡、信号归零、手电阵列、心跳定位)
1 7月12日 15:47 云岭返校路
支教结束第五天,台风队包了一辆小巴,沿盘山公路下撤。
雨从凌晨开始下,像有人在云端拧开了消防栓。
车窗外,山雾与雨幕混成一色,能见度不足十米。
宋晚意刷手机,信号格从2g跳到e,再跳到无服务。
梁屿把电脑合上:“别刷了,基站大概率被雨泡了。”
2 16:05 第一声滚石
沉闷的“轰隆”从山顶滚下,像巨兽打了个嗝。
司机猛地一脚刹车,小巴在泥泞里横滑两米。
前方五十米,山体塌方,泥沙裹挟着断树堵住去路。
雨刷疯狂摆动,仍看不清塌方全貌,只见浑浊泥流在路中央翻涌。
3 16:08 信号归零
全车人手机信号同时清零,时间定格在16:08。
程放把车载电台扭得呲啦响,只收到雨噪。
陆宇掏出卫星电话——电量3%,信号搜索0%。
林遇把无人机升到80米,图传一片雪花,像被雨撕碎的报纸。
4 16:10 决策30秒
司机抹了把脸:“倒回去?前面塌方可能扩大。”
宋晚意抬头,雨点砸在车顶噼啪作响,像在催促。
梁屿迅速点开离线地图,指节发白:“后方五公里有一处废弃道班,可以避雨等救援。”
五人交换眼神——
倒挡挂响,小巴在狭窄山路上艰难掉头。
5 16:25 二次塌方
刚退出一公里,后方又一阵闷雷,
新塌方截断退路,泥沙瞬间吞掉半个路面。
小巴被夹在两个塌方体之间,
像夹在巨齿间的一颗豌豆。
6 16:30 手电阵列
雨势更猛,天色提前进入黑夜。
梁屿打开背包,倒出所有光源:
强光头灯x2、手机手电x3、无人机夜航灯x1。
五束白光同时亮起,在雨幕里撑出一个发光小帐篷。
宋晚意把心率带绑在车顶扶手上,
红灯随心跳闪烁,一秒不落。
7 16:35 心跳定位
梁屿把心率带蓝牙调到广播模式,
红光闪动频率88bpm,
成为黑暗里的同步节拍器。
五人各拿一只手电,
以红光为圆心,向外辐射照射,
像一支临时搜救队给自己画安全区。
8 16:40 声音接力
雨声太大,喊话只能传三米。
陆宇提议用手电光打摩斯:
长按=滴,短按=嗒,
“滴—嗒嗒—滴”=“ok”。
五束光在雨里此起彼伏,
把寂静的山谷敲出节奏。
9 16:45 等待
没有信号,没有车辆,
只剩雨、心跳、光。
宋晚意把电脑包垫在车窗上,
用防水袋罩住电脑,
像给唯一的“资料库”穿上救生衣。
梁屿把最后一块充电宝插上心率带,
低声说:“只要红灯还闪,
我们就还在线。”
10 16:50 雨停一瞬
暴雨忽然收势,
云层裂开一条缝,
夕阳像被挤压的橙子,
把塌方体染成金色。
远处传来挖掘机的轰鸣,
像有人在山的另一侧按下了播放键。
五人关掉手电,
只剩心跳红灯仍在车顶闪,
闪得比落日晚霞更持久。
11 彩蛋
救援队抵达时,
发现小巴车顶用石头压着一张湿哒哒的a4纸:
【被困人员5人,心率88bpm,
先做到,再说。——台风队】
纸角画着一个红色心跳符号,
像给这场暴雨留下的签名。
——第五十五章暴雨塌方通讯中断完——
第46章临时避难所
【卷三逆风段】
第五十六章 临时避难所共睡课桌
(关键词:断电小学、课桌拼床、共享雨衣、心跳共振)
1 19:17 下山
救援铲车推开最后一堆泥石,小巴晃晃悠悠驶离塌方区。
雨后的山像被重新洗过,路却更滑。司机一路挂低速挡,车灯在黑暗里凿出两束颤抖的光。
19:40,车停在两公里外的旧村小——云岭二小分校。
三层教学楼,窗户缺玻璃,门口钉着褪色木牌:“1984年竣工”。
今晚,这里成了37名支教队员的临时避难所。
2 19:45 断电
校园总闸一合,“啪”地冒火星,随即陷入黑暗。
电工师傅摇头:“线路泡了水,得等明天。”
手机信号依旧空白,山风灌进走廊,吹得门页“哐啷”作响。
梁屿打开头灯,光圈扫过:教室地面是水泥,裂缝里长青草;讲台抽屉里躺着半截粉笔、一只干硬的死飞蛾。
3 19:50 课桌拼床
404台风队负责五年级教室。
二十张老式双人课桌,桌肚里还留着学生没来得及带走的草稿本。
程放把两张桌子面对面一合,桌面变成1.2米宽的“榻榻米”。
宋晚意把书包当枕头,雨衣铺在桌面当床单。
剩余三张桌子拼成“上下铺”——上层睡林遇的无人机箱,下层睡陆宇的吉他盒。
4 20:05 共享雨衣
雨虽停了,屋顶仍滴水。
梁屿的雨衣给了宋晚意当床单,自己只剩一件薄冲锋衣。
程放把唯一一块干燥毛巾撕成两半,一半垫桌角防磕脑袋,一半盖在梁屿肩上。
陆宇把吉他盒竖在风口,当临时挡风板。
五个人像拼积木,把有限物资拼成一张“生存拼图”。
5 20:15 心跳共振
黑暗里,心率带红灯还在闪。
梁屿把灯贴在桌沿,光线透过雨衣,像一颗微弱的小月亮。
宋晚意把手腕搭在梁屿腕上,数节拍:“88、89、90……”
两人心跳逐渐对齐,像两条平行线终于相交。
程放把耳朵贴在桌面:“别说话,听——”
课桌是空心木,心跳声在桌肚里放大,
“咚、咚、咚”,像教室自己有了脉搏。
6 20:25 火光30秒
林遇从背包翻出最后一支冷焰火,
掰亮,幽蓝光瞬间填满教室。
铁蛋、二毛、小星三个孩子偷偷溜进来,
趴在窗台上往里看。
铁蛋小声:“老师们在发光!”
冷焰火熄灭,黑暗重新合拢,
孩子们的笑声却留在空气里,像几颗小火星。
7 20:30 故事交换
为了不让大家被黑暗吞没,
宋晚意提议讲故事:每人讲一个“小时候最怕黑”的版本。
程放说他小时候以为床底有鳄鱼,于是把拖鞋摆成一排当护城河。
陆宇说他怕黑是因为看了《午夜凶铃》,结果现在成了恐怖片十级选手。
笑声一波接一波,把阴冷教室烘出暖意。
8 21:00 共睡仪式
夜深,山风更凉。
五个人挤在同一张“课桌床”上,肩碰肩,膝盖顶膝盖。
雨衣不够长,脚露在外面,就轮流把脚塞进对方怀里取暖。
宋晚意把最后一片暖宝宝贴在梁屿后腰,低声:“别感冒,明天还要上课。”
梁屿回他一句:“你也别踢人,我电脑在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