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窗外,银杏叶落了一地金黄,像提前铺好的领奖台。
11 尾声 11:45 回宿舍路上
程放突然问:“如果校赛拿了第一,2万奖金怎么花?”
林遇:“先换张4090,剩下的存理财。”
梁屿:“给爸妈买部新手机。”
宋晚意想了想:“留5000做下次旅行的车票,剩下的……请大家吃海底捞,点和牛。”
程放感动:“队长英明!”
走到宿舍楼下,电子屏滚动红色字幕:
【恭喜我校宋晚意、梁屿、林遇、程放四位同学期中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四个人同时停下脚步,抬头,像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姓名被世界放大。
风从楼道吹出来,带着洗衣粉的香味。
宋晚意把外套拉链拉到顶,轻声说:“走吧,上楼,台风还没散场。”
——第二十二章完——
第23章秋游长城
第二十三章 秋游长城(掉队组合)
——风把人群吹散,又把同路人吹到一起。
1 10月25日 07:00 青北东门大巴
天刚亮,晨雾像没搅匀的牛奶。
三辆校车一字排开,车门“噗嗤”放气。
金融系+数学系联合秋游,168号人,名单打勾声此起彼伏。
梁屿背着小容量登山包,排在队尾。
宋晚意拎着一袋早餐三明治,最后一个上车。
程放和林遇早已霸住倒数第二排,一人一只耳机打游戏。
发车前十分钟,辅导员顾老师举着喇叭:“本次目的地——怀柔慕田峪,全程高速1.5小时。下车后按小组行动,下午3点烽火台集合,迟到的写3000字检讨!”
2 08:45 抵达
大巴停在p3停车场,长城像一条灰龙横卧山脊。
十月初的枫叶红得晃眼,风一吹,叶片哗啦啦响,像无数小旗。
分组名单贴在车门:
“第7组:梁屿、宋晚意、程放、林遇,外加机械系学姐——时鸢。”
五人互相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3 09:10 检票口
时鸢学姐把无人机背包往肩上一甩:“我飞航拍,你们跟上。”
程放兴奋:“今天我要当朋友圈mvp!”
林遇抬头看坡度,面无表情:“缆车14分钟,步行58分钟,选哪个?”
宋晚意拍板:“步行,省钱。”
梁屿已经率先踏上登城步道,鞋底踩在古砖上,发出闷闷的回响。
4 09:30 掉队开始
坡度比想象中陡。
程放第一个喘成破风箱:“我……我箱子都没这么沉……”
林遇递水:“缺乏锻炼。”
时鸢举着遥控器找信号,一路倒退拍全景,退着退着就没影了。
宋晚意和梁屿并肩,匀速爬,呼吸同步。
再回头,身后已空无一人——真正意义上的“第7组掉队组合”诞生。
5 10:00 烽火台y5
风突然大起来,吹得旗子啪啪响。
梁屿站在垛口往下看,山脚的停车场缩成火柴盒。
宋晚意递给他一块巧克力:“补充血糖。”
梁屿接过,指尖不小心碰到对方冰凉的指节,两人都没说话。
远处,程放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等等我……腿要断了……”
6 10:15 岔路口
前方出现两条路:
a线——修缮完好的步道,平缓但绕远;
b线——野长城残垣,坡度60°,近路800米。
指示牌上红字警告:野长城未修缮,注意安全。
宋晚意抬眉:“赶时间?”
梁屿把登山杖往地上一杵:“近。”
两人相视一笑,同时拐进b线。
7 10:30 野长城
城砖断裂,杂草从缝隙里钻出。
风更野,卷着沙粒打在脸侧生疼。
梁屿走在前,突然脚下一滑,碎砖哗啦往下掉。
宋晚意一把抓住他背包带:“慢点。”
掌心隔着布料传来对方的心跳,急促却稳。
梁屿低声:“谢谢。”
宋晚意笑:“先做到,再说。”
8 10:45 无人机坠落
“啪——”
前方20米,时鸢的无人机撞上风口,失控坠机。
螺旋桨卡进砖缝,信号灯急闪。
时鸢蹲在残墙上,急得脸通红:“存储卡里有全系素材!”
梁屿蹲下检查:“机翼断了,但卡没事。”
宋晚意从包里掏出万能胶和一次性筷子:“三分钟,给你修好。”
程放和林遇终于赶到,气喘如牛。
程放举手机:“我录个救援vlog!”
林遇冷脸:“先把人拉上去,别拍。”
9 11:00 临时同盟
五人围成一圈,宋晚意修无人机,梁屿递工具,程放打光,林遇计算风速,时鸢稳住机身。
三分钟,无人机重新起飞,盘旋一周,发出健康提示音。
时鸢冲他们竖起大拇指:“第7组,靠谱!”
程放把vlog发到群里,配文:
【掉队组合,野长城救援成功!#台风队出征】
10 11:30 迷路
起飞容易,降落难。
无人机电量只剩18%,信号断断续续。
五人跟着屏幕上的小红点,越走越偏。
脚下的长城变成碎石坡,枫叶遮天,gps漂移。
程放哀嚎:“我们不会要写3000字检讨吧?”
宋晚意打开地图离线包:“直线距离1.2公里,落差300米,下切山谷再上爬。”
梁屿把登山杖递给程放:“走。”
林遇走在最后,一路用红绳在树枝绑标记,防止彻底失联。
11 12:00 谷底午餐
谷底有条小溪,水冷得刺骨。
五人坐在石头上,分一包压缩饼干、两根能量棒、一瓶运动饮料。
时鸢把无人机最后10%电量用来拍合照。
镜头里,五个人头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背景是红黄绿三色山林。
程放把合照发群里,附加定位:
【烽火台?不存在的,这里是“台风秘密基地”】
12 12:30 重新上路
吃饱喝足,士气回满。
梁屿带头,踩着碎石往上爬。
坡度近乎垂直,宋晚意在后面托着程放的背包。
林遇一路哼《晴天》,跑调却稳节奏。
半小时后,眼前豁然开朗——一条修缮完好的长城横在眼前,烽火台y9就在200米外。
程放激动:“我们抄了近路,还比大部队先到!”
时鸢看表:“距离集合时间还有20分钟,完美。”
13 14:50 烽火台y9集合点
大部队陆续抵达,个个汗流浃背。
辅导员顾老师拿着名单打勾,看到第7组全员,愣了一下:“你们从哪冒出来的?”
程放晃手机:“野长城vip通道。”
顾老师挑眉:“检讨免了,但照片发我一份。”
五人齐声:“成交!”
14 15:00 返程大巴
车窗蒙着雾气,夕阳把枫叶照得透亮。
梁屿坐在倒数第二排,头靠窗,困意袭来。
宋晚意把外套搭在他肩上,小声:“睡吧,到了叫你。”
程放和林遇在前面传看今天的vlog,弹幕飘过:
【野长城救援组,好燃!】
【掉队组合,下次带我!】
时鸢把无人机最后一张合照设成群头像:
五个人站在烽火台,背后是蜿蜒的长城和漫天红叶。
15 尾声 18:30 青北东门
大巴熄火,车门打开。
夜风微凉,带着烤红薯的香味。
五人下车,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像五条线,汇成一个箭头。
程放伸懒腰:“秋游结束,台风队升级成功。”
林遇:“下次去哪?”
宋晚意看向梁屿:“听数学家的。”
梁屿把登山杖收好,声音轻却笃定:“先回宿舍,把今天的轨迹导出,给建模跑个路径优化。”
五个人笑,笑声撞在夜色里,像远处烽火台未熄的余烬。
——第二十三章完——
第24章烽火台合影
第二十四章 烽火台合影(第一张合照)
——风停了,快门声替它说话。
1 11月2日 15:10 慕田峪长城y9烽火台
烽火台顶端只有六平米,四面来风。
顾老师刚宣布“自由拍照20分钟”,人群就呼啦散开。
有人支三脚架,有人补口红,有人忙着找逆光。
台风队五人却站在垛口边,谁也没先开口。
程放把自拍杆举了又放:“光线太硬,脸会黑。”
林遇把卫衣帽子压到眉骨:“我不上镜。”
时鸢在调试无人机,遥控器滴滴响:“电池只剩8%,得一次过。”
梁屿望着远处起伏的山脊,像在算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