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宋晚意把背包卸到脚边,拿出一张折得方方正正的a4纸——那是他们凌晨在自习室写的“合照脚本”。
  2 15:12 脚本
  纸上用马克笔写着:
  1队形:梯形,梁屿站最高台阶,宋晚意左侧,林遇右侧,程放蹲前,时鸢飞无人机。
  2动作:倒计时3秒,所有人右手指天,左手比“t”。
  3口号:台风过境,不散。
  4备用:如果风太大,就改成集体抱臂。
  右下角画了四颗小星星和一架飞机。
  梁屿看完,嘴角微弯:“幼稚。”
  却把纸折好,塞进口袋。
  3 15:15 站位
  烽火台顶层只有三级台阶。
  梁屿站在最高处,脊背笔直,像一截标高尺。
  宋晚意左脚踩第二级,身体微微前倾,替他挡风。
  林遇把卫衣拉链拉到顶,站右侧,肩膀和梁屿齐平。
  程放把自拍杆递给时鸢,自己蹲在两人中间,双手比t。
  时鸢把无人机升到8米,镜头对准烽火台北面——红叶、灰墙、蓝天,构图完美。
  4 15:16 风来
  一阵横风突然灌进烽火台,吹得宋晚意刘海乱飞。
  程放帽子差点被掀跑,他一把按住:“倒计时了——3、2……”
  “等等。”梁屿忽然开口。
  他低头,把宋晚意被风吹乱的刘海轻轻拨到耳后,动作快得像公式推导。
  指尖擦过耳廓,温度转瞬即逝。
  宋晚意愣了半秒,低声:“谢了。”
  梁屿收回手,目视镜头:“继续。”
  5 15:17 快门
  “1!”
  四只手同时指向天空,指尖对着同一片云。
  四只左手整齐比出“t”,像四面小旗。
  无人机快门声“咔嚓”定格:
  红叶做背景,烽火台做底座,四个少年被风鼓起的外套像船帆。
  时鸢在遥控器屏幕里看到成片,吹了声口哨:“完美。”
  6 15:18 第二张
  程放不死心:“再来一张搞怪的!”
  他让时鸢把无人机降到3米俯拍,四人围成一圈,把登山杖竖在中间当“桅杆”。
  梁屿单手扶着桅杆顶,宋晚意假装拉帆,林遇比望远镜手势,程放蹲在中间抱箱子。
  快门第二次响起。
  照片里,登山杖的影子投在城砖上,像一根巨大的时针,指向15:18。
  7 15:20 备份方案
  无人机电量报警红灯闪。
  时鸢迅速把sd卡拔出来,塞进梁屿手里:“原始文件,双保险。”
  梁屿从口袋掏出一张64g的u盘,把照片拷进去,动作一气呵成。
  宋晚意打开手机相册,把两张照片发到群里:
  【typhoon第一张正式合照】
  【typhoon海盗版】
  群名被程放秒改成“台风海盗团”。
  8 15:25 游客围观
  烽火台其他游客被他们的仪式感吸引,有人鼓掌。
  一个小女孩拽着妈妈衣角:“哥哥们在拍大片吗?”
  梁屿蹲下来,把无人机镜头对准小女孩:“来,比个v。”
  快门第三次响起,小女孩的笑脸被存进u盘,文件名:bonus.jpg。
  9 15:30 下山
  顾老师吹哨集合。
  四人把登山杖收起,背包背好,依次下烽火台。
  程放回头望了一眼垛口:“就这么走了?”
  宋晚意拍拍背包:“照片带走,风留下。”
  林遇把卫衣帽子重新戴上:“下次再来,换无人机拍4k。”
  梁屿没回头,却放慢脚步,和宋晚意并肩。
  两人影子被夕阳拉长,在城砖上交叠成一个“x”。
  10 16:00 大巴返程
  车窗关紧,车内暖气呼呼。
  四人坐在最后一排,头碰头看相机回放。
  程放把合照设成群头像,又换成手机壁纸。
  林遇把海盗版照片导入电脑,准备回去做海报。
  梁屿把u盘挂在钥匙扣上,金属外壳在灯下闪冷光。
  宋晚意把第一张合照发到朋友圈,配文只有四个字:
  “台风,不散。”
  三秒后,点赞爆炸。
  11 18:45 青北宿舍楼下
  天色全黑,路灯亮起。
  四人下车,影子被拉长又缩短。
  程放突然提议:“把合照洗出来吧,一人一张,贴宿舍。”
  林遇:“顺便过塑,防猫抓。”
  梁屿:“我去打印店,现在还能开门20分钟。”
  宋晚意把钥匙抛给他:“速去速回,夜宵我请。”
  12 19:30 404熄灯后
  台灯暖黄,四张6寸照片被贴在衣柜门正中央:
  正式版在上,海盗版在下,中间用红笔写:
  2024.11.2 慕田峪y9
  台风队不散
  程放拿手机拍照,发群里:
  【宿舍新壁纸,官方认证】
  林遇把灯关掉,只留台灯,照片在微光里像一面小旗。
  梁屿躺在上铺,听见下铺宋晚意轻声说了一句:
  “原来第一张合照不是在高处,是在风口。”
  梁屿回:“风停了,旗还在。”
  13 尾声 20:00 打印店门口
  梁屿拿着过塑好的四张照片往回走。
  夜风吹起塑料袋,哗啦啦像机翼。
  他低头看照片:
  四个少年,一只无人机,一根登山杖,一片红叶。
  最下面是一行手写小字:
  “风把少年吹到一起,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同路。”
  ——卷一金句,第一次被写进现实。
  梁屿把照片按在胸口,快步穿过银杏大道。
  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像替他打节拍。
  他知道,台风队的第一张合照,只是序章。
  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等着他们并肩去追。
  ——第二十四章完——
  第25章宿舍火锅
  第二十五章 宿舍火锅(违禁电器)
  ——《电器安全守则》第一条:禁止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
  ——“台风”队第一条:先把守则读三遍,再决定要不要打破它。
  1 11月9日 18:00 404室内
  天色刚擦黑,宿舍灯管滋啦一声,像给今晚的剧本开了场提示音。
  程放蹲在衣柜最深处,拨开一排衣架,掏出一个崭新的鸳鸯电火锅。
  黑色底座,功率标签1600w,红字烫金:
  【宿舍违禁请勿使用】
  他把标签撕掉,贴上一张手写贴纸:
  林遇坐在上铺,电脑屏幕亮着一行字:
  `404网页
  “整栋楼实时功率监控,只要总电流超过30a,宿管阿姨手机会报警。”
  梁屿把门反锁,拉上窗帘:“今晚19:00—21:00监控检修窗口,我们有120分钟。”
  宋晚意从阳台抱进来一筐食材:
  鲜切肥牛、手打虾滑、冻豆腐、娃娃菜、苕粉、牛油底料、菌汤底料——外加4l矿泉水。
  “菜钱aa,底料我请。”
  他把袋子往桌上一倒,冷气与牛油味瞬间炸开。
  2 18:10 作战部署
  一张0号白报纸铺在地面,手绘“火锅作战图”:
  电源:唯一可用接口——空调专用插座(16a)
  风险:空调断电→整屋跳闸→宿管杀到→写检讨+没收锅
  方案:1轮流拔插空调;2备用ups电池;3门口放哨
  口令:
  “台风”——正常
  “暴雨”——拔电
  “彩虹”——解除警报
  程放把哨子挂在脖子上,一脸肃穆:“今晚,我是台风眼。”
  3 18:20 洗菜与伪装
  阳台门紧闭,水声开到最小。
  梁屿负责洗菜,水流顺着盆沿流进桶,再倒进马桶——不留痕迹。
  宋晚意把电锅藏进洗脸盆里,上面盖一层湿毛巾,伪装成“泡脚桶”。
  林遇把ups电池拿出来,测试输出:
  “满电600wh,够火锅维持40分钟,40分钟后必须换空调直供。”
  程放在门口贴了一张“电路检修勿扰”的a4纸,回身比ok。
  4 18:30 第一滴牛油
  电锅插上ups,“滴”一声通电。
  牛油底料整块滑进红汤,菌汤底料落进清汤。
  两分钟后,油面开始冒泡,香气顺着门缝往外钻。
  梁屿戴上一次性手套,把肥牛摊成玫瑰形;
  宋晚意拿筷子在虾滑里顺时针搅30下,说这样更弹牙;
  林遇把计时器摆在旁边,秒针一格一格往40分钟倒数;
  程放端着手机,开录vlog:“家人们,今天挑战宿舍1600w火锅,成败在此一举!”
  5 18:45 第一波险情
  走廊突然传来脚步声,“哒哒哒”——高跟鞋节奏。
  程放哨子差点咬碎:“暴雨!暴雨!”
  林遇秒拔ups,电锅熄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