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纪云瑟打开,里面是各色名贵钗环和珠花,她愣了一瞬,忙推辞道:
  “不行,这太贵重了。”
  周氏笑道:
  “娘娘说,端阳那日,姑娘定要好好妆扮,这些若是不喜欢,再让人赶制新的。”
  纪云瑟知推辞不了,只得收下,她见周氏拿出了针线,便放下了匣子,主动帮她穿针,看着她手上似做了一半的一件缃色衣裳,问道:
  “这是谁的?嬷嬷如今还要亲自做这个么?”
  周氏深深看了她一眼,悄声道:
  “是陛下的。”
  她轻笑着叹了一口气,道:
  “咱们这位陛下,别的都好,只一件,就是一直不肯穿尚服局的绣娘们缝制的贴身衣裳。”
  “从前,贤妃娘娘做的陛下也会穿,太后娘娘身子好些时也给他做一两件,可如今,只能奴婢一个人做了。”
  纪云瑟看着她颇具意味的目光,憨憨地笑了笑,假装没有听出话中的深意,想了想,有些怯怯地问道:
  “陛下,他会不会很凶?”
  “都说伴君如伴虎,嬷嬷,我有些怕。”
  周氏见她终于主动说起了皇帝,心中欣喜,忙道:
  “姑娘放心,陛下是奴婢看着长大的,别的奴婢不敢说,但论本性,咱们陛下是最和善不过的。”
  纪云瑟顺着话问道:
  “陛下有什么喜好么?”
  ~
  临近午时,日光下的宫道静谧悠长,长身玉立的浅衫男子在寿康门外静立了片刻,看到了那道熟悉的纤袅身影。
  纪云瑟步出宫门,就瞧见了提着药箱的沈绎,扯了扯唇角,挤出一抹笑:
  “我真的没事,不用把脉,更不用吃药。”
  沈绎叹了一口气,待她走近,问道:
  “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做了她十多年的夫子,他素知这位侯府大小姐实则过得艰难,亲父不喜,继母不管,虽有个祖母疼爱,但身子不好,反而是她小小年纪照顾老人家多一些。
  如今又被送入尔虞我诈的后宫,纵然她再如何聪慧,也只是个不满十七的小姑娘。
  他身为府上的西宾,干预不了她的家事,只能力所能及护她无虞。
  纪云瑟淡笑着摇了摇头,道:
  “能有什么事?夫子多虑了。”
  其实,她在得知端阳宴要见永安帝后,就曾想过让沈绎给她配一付吃了之后可以让身子骨骤然虚弱的药,或许可以称病躲开。
  可是,一则她不想因为自己的事连累沈绎,二则,是药三分毒,她也不想因此自残,伤害自己。
  更何况,如今看起来,此事尚有转机。
  二人同行,沈绎侧头看着她,道:
  “你我有十多年的师生之谊,如今又同在宫里,如你所言,当互相照应。”
  “若是有什么难事,一定要告诉我。”
  顿了顿,他又道:
  “就算我人微言轻无法解决,总归有个商量。”
  “不要总是一个人扛着。”
  纪云瑟心中一阵暖意,这位夫子总是给人春风化雨般的温柔,但这件事,他真的帮不了自己,她抬眸
  看向他,笑道:
  “夫子放心,我真的没事。”
  两人的背影消失在一处转角,随即迈入寿康门的两个高硕男子同时收回了看向二人的目光。
  青霜瞅着自家主子的神色,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属下派去冀州查沈太医身世的人已经回来,并未发现疑点,如沈太医在太医署的存档里所记一致。”
  “他的确跟随当地的一名村医学过一段时日,那位村医在十年前就已经去世。”
  晏时锦道:
  “只是村医?”
  他也不知自己在怀疑什么,但太医署考核严苛,能够轻松入职的皆是名医之后,沈绎他一个只跟村医学过数年,而后一直忙于科考并无从医经历之人,有如此医术,能够一次考上,实在蹊跷。
  青霜道:
  “是,属下派了两名暗卫过去,查了十来日。世子放心,不会有错。”
  二人说话间,已经步入正殿,青霜留在外等候,小宫女行礼后给晏时锦打起帘子。
  正好太后和周氏在说话,太后道:
  “那些首饰,她可还喜欢?”
  周氏招呼晏时锦坐在一侧的圈椅上,亲自给他奉了一盖碗茶,笑着接话道:
  “喜欢。娘娘给纪大姑娘选的,自然是最好的,况咱们这位姑娘就算不打扮,打眼整个后宫,也没人能及得上。”
  太后笑道:
  “那是自然。”
  “不过,我瞧着她这几日似有些脸色不太好,你吩咐御膳房每日炖些参茸燕窝给她送去,好好养一养气血。”
  周氏答应着,想了想,又忍不住笑道:
  “依奴婢看,姑娘心里也是欢喜的。她虽未明说,但才刚,一直陪着奴婢给陛下缝衣衫,还打听了好一会儿陛下的喜好。”
  说得太后眼睛一亮,稍稍用力坐正了一些,笑道:
  “那就好,总比他们两个都不在意,只是咱们在后面一味使力的强一些。”
  “只要这孩子愿意,皇帝那里就好说了,点头是迟早的事!”
  说罢,太后又看了一眼面色冷肃的晏时锦,问道:
  “听说,文缨为你相中了成国公家的大丫头?”
  晏时锦回过神,颔首道:
  “是,皇祖母。”
  太后随即向周氏道:
  “我有许久没见宫外的姑娘们了,什么时候把人领进宫来,让我瞧一瞧。”
  晏时锦道:
  “不必了,皇祖母,孙儿已经推了。”
  太后一阵无语,叹了口气,道:
  “唉,你这孩子,什么都比别人强,文治武功样样不落,偏偏在这亲事上磨人。”
  “只怕到时候,你那皇帝舅舅老树开花还比你快一些!”
  第39章
  晚膳后,丁香将剩余的银两交还纪云瑟,擦了一把汗,道:
  “姑娘吩咐的事不知为何,打听起来比从前的后宫秘辛难多了,连银子都不好使。”
  “奴婢想了许多办法才问到,近来,景福宫似突然悄悄的多了许多赏赐。”
  纪云瑟正坐在妆台旁梳发,闻言放下手中的木梳,道:
  “是勤政殿的旨意?”
  丁香又去检查了一下关紧的门,走到她身旁拿过木梳,小声道:
  “勤政殿的口风最紧,奴婢不敢随意打听。只悄悄地问了尚服局和御膳房的人,但都说不知。”
  “不知?”
  放眼整个皇宫,除了永安帝和太后,就算是主理六宫的夏贤妃也不便随意赏人东西,太后虽与孙太妃相处融洽,但也没有突然日日打赏的道理,那就只有永安帝了。
  纪云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
  “都赏了些什么东西?”
  丁香一面给她篦发,一面附在她耳畔说道:
  “衣料和首饰,还有时兴精致点心,几乎日日都送。”
  她停下手,看了纪云瑟一眼,有些气鼓鼓地嘟囔道:
  “奴婢从前认识御膳房的一个烧火师傅,灌醉了他才问到说,最近每日晚膳后,都要额外熬一碗燕窝粥,悄悄送去景福宫。”
  “而且这些赏赐,都不走尚宫局的账目,有人额外使的银子。”
  纪云瑟点点头,那是自然,这件事,首先要防的就是后宫嫔妃,特别是手握主理大权的夏贤妃。
  她几乎毫不怀疑地问道:
  “是给雪沅的?”
  丁香道:
  “虽未明说,但必定是。还有那锦缎的花色,见过的小宫女说,肯定是给年轻姑娘的。”
  她见纪云瑟一脸兴奋,诧异道:
  “姑娘您为何还如此高兴?”
  “奴婢瞧着,分明是陛下和…孙姑娘…”
  纪云瑟难掩眼尾的笑意:
  “你也觉得是这样?”
  除了自己的小心思,她也是真的为雪沅高兴,那姑娘的性子和出身,日后若是随意许人,多半会被欺负,但若得皇帝宠爱,还不得像护小鸡崽子似的护着她?
  丁香忿忿道:
  “景福宫除了孙姑娘就是孙太妃,哪还有别人?”
  “但孙姑娘入宫几年了,怎的突然……”
  纪云瑟道:
  “缘分这种事,谁能说得清呢?”
  丁香有些担忧,道:
  “那姑娘您怎么办?”
  纪云瑟挑眉看了她一眼,问道:
  “你真的想知道?”
  丁香看着她颇有深意的眼神,顿了顿,忙摇头,道:
  “既然姑娘早有打算,奴婢不想过问。”
  她很清楚在后宫的生存规则就是,知道得越少越好。
  她想了想,又道:
  “但只要姑娘用得上奴婢,奴婢必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纪云瑟看着她一副视死如归,却十分真诚的模样,一下笑出声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