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她忽然恍然:该死!今天是她结婚的第一天,她就在想着别的男人了。疯狗是很疯,但她还没有品尝到他……的唇,总觉得不太甘心。
那个混蛋送礼物的目的看来还是达到了。
*
晚上是小型家宴,招待双方的母亲、姑姑们,都是女眷,只有帕特里夏公主的丈夫还健在,其他三位都是寡妇。
4位长辈明显的分为两组,亚历珊德拉和娜塔莉亚相谈甚欢,谢妮亚与帕特里夏也其乐融融。
阿拉斯泰尔情真意切的感谢母亲们和姑姑们为他们筹备了一个可爱温馨的婚礼,他和奥莉娅都很喜欢。
母亲和姑姑们都很是骄傲又满意。
*
亚历珊德拉坚决不做讨厌的婆婆,仍然住在芒特街54号。她说住惯了,要她搬来克拉伦斯宫反而不习惯。她从婚后就没有跟婆婆住在一起,现在也不会跟儿子媳妇住在一起。
凯瑟琳觉得这位“表姐”婆婆人真的很好,很有分寸。
阿拉斯泰尔看上去也还好,没有太恋恋不舍母亲的关怀。大概也跟他18岁就去上军校学习独立生活有关吧,总之意外的不算太妈宝。
可能以前她对他有偏见,总觉得他太听妈妈的话。现在看来,他是挺有自己主见的崽,只是日常表现在“听话”方面,不太凸显自己的意志。
想想也是,公爵之孙,王室旁系,大部分时候都是顺风顺水,只除了有些情况不能控制,他的人生其实既无大波折,也无大挫折,根本没有表现自己意志的机会嘛。
凯瑟琳决定慷慨的给予他一些表现的机会。
*
“那个皇冠,是真的。”
泡在浴缸里,阿拉斯泰尔突然说了一句。
“嗯。”凯瑟琳很淡定。
“要怎么处理?”
“不知道。你说呢?”顺利把难题抛给他。
男人,负担起你的责任!
原路还回去不太可能,他们都不知道曼恩少校的地址。
他沉思片刻,“直接走外交途径送到……”
嘶,怎么有点难?送去柏林?现在已经没有“奥地利”这个国家了。
“或者派人直接送回霍夫堡宫?”凯瑟琳其实有一点点不舍得:多么珍贵的文物!不如留下欣赏个几年,等到二战结束后再送回去?至于怎么得到的?你们那么乱你们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
“送去德国大使馆,就说是一位名叫利奥波德曼恩的少校……”
仍然很难,对方肯定会问,曼恩少校是哪支部队的?为什么会将奥地利的国家级宝物送给你的妻子?哦,还是前任英国王后,曼恩少校跟王后是什么关系呢?
“可以吗?”
“……我想想。或许干脆不让任何人露面,直接走邮件,寄给大使。”
凯瑟琳很不舍得,但还是同意了。
皇冠虽好,但带来的麻烦太多,只好忍痛。
第230章
在伦敦又待了3天。
婚后第一天,表姐英格丽德和丈夫丹麦王储腓特烈一同来拜访新婚夫妇,主要是拜访凯瑟琳。腓特烈表哥忧心忡忡,问凯瑟琳为什么断定德波即将开战,有什么办法避免开战吗。
办法倒是有,就是杀了阿道夫希特勒。
腓特烈捏眉头,“但如果杀了他之后,上来一个强硬派怎么办?”
凯瑟琳摊手,“这可说不好。”
以大英的一贯不做人,凯瑟琳也认为他们考虑过是否要暗杀掉希特勒,但他们同样无法保证接替希特勒的会是什么样的人,也许会是一个更强硬更无赖的家伙。希特勒之所以能跟英法美等国周旋多年,猥琐发育,除了利用各国想用德国抵挡苏维埃的心理之外,他也很善于语言攻势,令得英法美等国错误认为此人是“可以谈判”的。
德波局势日益紧张,周边国家全都紧张得不得了,腓特烈说丹麦驻德大使认为战争一触即发,实际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驻德大使馆都得到了类似的消息或推测,也都向本国发去了电报汇报,但他们也都不知道具体时间。“近期”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明天也是“近期”,一年后也是“近期”。
所有国家的媒体军事评论员、所有国家的军事观察家都不敢断言开战时间,只有专栏作家奥尔加罗曼诺娃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开战时间。
有人好奇,有人轻视,有人不安。
英格丽德跟昨天婚礼上相比,有些愁眉不展。这事凯瑟琳知道,亚历珊德拉之前就说过,英格丽德结婚4年多了,仍然没有孩子,压力巨大。腓特烈是王储,家里是真有王位需要继承的,英格丽德个性也要强,一心希望效仿生母,当个贤妻良母。
如今贤妻是够贤的了,良母却遥遥无期。
凯瑟琳听得只想叹气:女人呀,太难了!
她倒是没有想到这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娜塔莉亚嗔怪她居然想不到,亚历珊德拉这是暗示她赶快生孩子。啊这,凯瑟琳不相信亚历珊德拉这就开始催生了。不管,就算她是这个意思,凯瑟琳也准备假装听不懂。
腓特烈在表妹这里除了再次得到“即将开战”的说法之外,没有其他收获。
*
婚后第二天,又去巴格肖特公园看望老祖父,老祖父非常快乐,看着新婚夫妇手牵着手进来,乐得眉开眼笑。
孙子、外孙们都在身边,还有曾孙小玛格丽特,老头很是宽慰。
阿拉斯泰尔推着轮椅,老王子跟凯瑟琳絮絮叨叨,主要是说财产,克拉伦斯之屋和巴格肖特公园是维多利亚女王分配给他的住宅,属于王室基金所有,不能变卖,也没有遗产税,他俩要是有孩子继承爵位,这两处可以一直住下去;
苏格兰还有法夫公爵家的庄园和一大片领地,这些不归王室,但最好先做个财产规划,以免日后面对巨额遗产税不知所措;
现金他还有一些,都是留给阿拉斯泰尔的。还有珠宝,分了三份,玛格丽特和帕特里夏的早就给了,阿拉斯泰尔的也在这次婚礼的时候给了她。他还留了一些具有重要纪念价值的珠宝,都是母亲维多利亚女王给他的,不多,以后就都留给阿拉斯泰尔,这属于“家族传承”。
凯瑟琳耐心听着,时而点头。老王子今年89岁了,最近一年身体每况愈下,也到了交待后事的时候。
两处王室府邸中的物品都有清单,在管家手里,大部分属于王室,小部分是他私人的,叫她让女管家清点后登记,以后基本也都留给他俩,会给外孙们特别是英格丽德留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凯瑟琳乖巧点头。
房子也还有几栋,都留给他们,到时候他们看是租是卖。公爵领地也有一大片,主要是田地、森林,没有税收,但会有遗产税。
还有一些股份、债券之类,也基本都留给阿拉斯泰尔。
他就这么一个男孙,也没有啥分配问题,基本都是好大孙的。
凯瑟琳粗略算了一下,还真不少,光是房地产便价值数百万英镑,这可是1939年的数百万,放到21世纪,少说价值上亿了。土地说是不值钱,但数量上来了就很值钱了。
所以现在压力给到她这边,虽然康诺特公爵家没有王位,但真的有一大笔资产,必须有个继承人。
*
乔和杰克在婚礼当天便离开伦敦,出发前往柏林,随行的有谢尔盖,凯瑟琳另外给了谢尔盖任务,但兄弟俩不知道是什么任务。
三人住在柏林的酒店里,6月的柏林看上去跟去年差不多,人们忙碌又平静,完全看不到战争之前的紧张。
谢尔盖早出晚归不知道忙什么,兄弟俩在柏林街头闲逛,到商店里看食物售价,去大学里看看学生都在谈论什么。兄弟俩挺佩服希特勒能将德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反观英法美,各国都问题一大堆。
德国去年之所以能迅速吞并奥地利,打的也是一个时间差,当时巴黎又爆发了革/命,内阁集体下台,没人管事,更不可能管什么奥地利。他们都认为希特勒非常会抓住最好的时机,这怎么不是一种“幸运”呢。
兄弟俩意外但又不意外的接到了总理府的宴会请柬,宴会上,希特勒和蔼可亲的对兄弟俩说,他对肯尼迪大使报以友善,对朋友的儿子当然照顾有加。
兄弟俩持外交护照入境,但不是公务,而是私事。乔圆滑的应付了过去。
希特勒又说听闻埃莉诺王后再次结婚,他送了礼物,不知道王后是否喜欢。
杰克率直的说,以奥尔加皇储的做事风格,登记礼物的事情一定是管家来做,她不一定知道自己收到了什么礼物。
希特勒不置可否。但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很快走开。
兄弟俩对视一眼:这人为什么提到奥莉娅?好怪。
*
柏林,郊外,一处庄园。
地下室。
十字架上的男人赤裸上身,暴露出来的身体伤痕累累。两旁墙壁上挂满各种刑具,每一件看上去都无比血腥、阴暗、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