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第225章
伊丽莎白也不懂群众心理,但她懂自己女儿的心理。两个女儿都在问,埃莉诺阿姨又要结婚,她
俩能不能当花童呀?她们说埃莉诺阿姨好美好美,是全世界最美的新娘。
她俩单纯的就是因为埃莉诺的美,伦敦群众或许也是如此?
*
伦敦与波士顿的越洋电话十分频繁,婚礼筹备小组隔三差五就要询问她的意见。
凯瑟琳离开伦敦之前,维奥内特到伦敦为尊贵的客人量身。
除此之外,多名伦敦鞋匠也接到了克拉伦斯之屋的订单,来给凯瑟琳量脚制作新的鞋靴。她觉得上次结婚做的鞋靴都还没有穿完呢,怎么又要做!
不过这就是大贵族的排场,不仅她要买新衣做婚服做新鞋靴,阿拉斯泰尔也要做新的军礼服。王室传统,男性成员如果有军衔,重大场合包括自己的婚礼都要穿军礼服。
因此就在订婚后第二天,阿拉斯泰尔被提升为苏格兰灰人团的少校,直接跳过上尉。
这种越级提升十分罕见,明眼人都知道是因为他即将成为埃莉诺王后的第二任丈夫,这才光速升职。24岁的少校在和平时期是非常少有的,再有背景也得慢慢攒资历。
伦敦各种时装店鞋店仍然像上次国王婚礼一样打破头抢订单。婚礼日期最后定在6月18日,因此留给妈妈们和姑姑们(皇储的姑姑谢妮亚女大公、王子的姑姑帕特里夏公主)筹备婚礼的时间实在不多,只有2个月。
于是这次除了婚纱和军礼服、双方的鞋靴是定做之外,其他衣物全都买成品。
头纱则用祖母沙俄皇太后留下来的那块,之前凯瑟琳也在上次婚礼的拍照环节戴过。
给欧洲王室亲戚们的请柬也开始寄出,丹麦王室将由王储腓特烈王子、王储夫人英格丽德公主代表国王参加;瑞典王室由王储古斯塔夫王子代表国王参加,他会带亡妻康诺特的玛格丽特公主的孩子们一起来伦敦;挪威王室也由王储奥拉夫王子代表国王参加婚礼。
挪威王室出自丹麦王室,现任国王哈康七世是现任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的亲弟弟,哈康七世的王后莫德公主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最小的女儿,因此挪威国王夫妇都是埃莉诺王后的“表亲”,一个是表伯父,一个是表姨。
莫德公主去年11月底因为心脏衰竭在伦敦病故。她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9月初乔治六世国王夫妇的加冕典礼。她只生了一个儿子,有了继承人之后连备胎都没有要,因此育儿负担极轻,很喜欢回娘家,一年里能有半年住在英国。她能在最爱的伦敦病逝,也可以说是得偿所愿了。
凯瑟琳就觉得也可以比照莫德公主,或者未来婆婆法夫女公爵,只生一个好。以现在的新生儿医护水平来说,存活率可是比上个世纪高得多。
阿拉斯泰尔因为自己就是独生子,所以对此也很想得通。
“生一个就行了,别生太多。我看孩子太多的母亲都会把她们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你说的可真委婉。
“所以,你想什么时候要孩子?”他大着胆子问。
订婚之后他也变了许多,胆子大了,许多以前不敢说或者不好意思说的话,也敢开口了。
凯瑟琳觉得这种改变很好,他确实不是闷蛋,而且性情真的很好,总是和声细语,也做到了事事以她为先。
“过两年吧。”
“还要过两年吗?”
凯瑟琳举起手中的书半遮面,“你确定你有能力?”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阿拉斯泰尔按下她手里的书。
“现在不行。你才24岁就想当爸爸了吗?”
他叹气,“我不知道。但如果有个小宝贝喊我‘papa’,我想我应该很开心。”
“先结婚再谈这事。你什么时候回渥太华?”
“下周末。”他又多请了两周订婚假。
订婚后剑桥别墅的气氛变得十分诡异,阿拉斯泰尔想赶走其他人,但凯瑟琳没有发话,肯家兄弟和比约恩就全都假装无事发生,仍然厚颜无耻的不肯搬出去。
好气。
“你回渥太华之后记得看房子,早点买了早点装修。我还没有去过渥太华呢。”
“想去吗?”
“嗯,想去玩玩。好玩吗?”
他笑,“不好玩,加拿大人闷得很,没有纽约好玩。”
纽约灯红酒绿,当然好玩。渥太华在美国的知名度还比不上多伦多和温哥华,很多美国人甚至以为多伦多才是加拿大的首都。
“你喜欢渥太华还是纽约。”
“你在哪里,我就喜欢哪里。”咦,木讷的人也学会说好听话了。
那当然要奖励他一个爱的亲亲啦。
*
餐桌上的脑力激荡仍然继续。
肯家兄弟都变的激进了,一个奇怪的发展方向。他们都认为英法不该姑息德国的猖獗,如果早从莱茵兰地区开始遏制德国的野心,没准根本就不会发生奥地利和捷克被侵占的事件。
阿拉斯泰尔反驳说英国绝不会冒险引发地区战争,对英国来说得不偿失。不过他也承认,德国入侵捷克是不可容忍的,不知道议会和首相为什么仍然以怀柔绥靖为主。
肯家兄弟也很有意思,战争是你们欧洲的事情,关我美国什么事?小乔是个和平主义者,严格的说是一个标准的孤立主义者,只要不打在美国本土,那我是没有意见的;杰克圆滑一点,但也有限,是个灵活的孤立主义者。
作为瑞典王室旁系,比约恩是坚决不想看到战争的,瑞典距离德国很近,距离苏维埃也近,哪边打起来瑞典都得遭殃。因此他倒是个坚定的反战分子。
美国媒体对于剑桥别墅的情况感到十分迷惑,君士坦丁堡的埃莉诺是订婚了,但似乎剑桥别墅还是个杂居的大学宿舍。他们认为王子未婚夫不会容忍未婚妻的情人,所以他们可能就是单纯的……同学关系?
他们不敢确认,因此也不敢报道相关“新闻”,埃莉诺不是普通女孩,真敢报道,那么必将面临诽谤诉讼。
这种怪异的情况在德米特里大公住进剑桥别墅后稍有好转,比约恩先搬了出去,重新找了公寓,但每天晚餐还是在剑桥别墅。
考试周之前,肯家兄弟也分别搬了出去,杰克本来也不常在此过夜,因此他的来去都很低调。小乔搬走了一些书籍和衣物,随后阿拉斯泰尔叫女佣将他的东西全都装箱,让尤里开车送去乔的新公寓。
当然兄弟俩晚餐还是在剑桥别墅用餐。
基克在波士顿酒店里住了一周,之后乔老爹给她找了份在《纽约时报》当实习生的工作,她便去了曼哈
顿。乔老爹在曼哈顿购入多处住宅,是投资计划的一部分,给了她一栋联排别墅叫她暂时住着。
乔关心妹妹,每个周末都飞去曼哈顿看望她。
杰克说:“他总担心基克认识不合适的男人。要我看,他太紧张了,没有这个必要。基克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她跟比利分手了吗?”
“不清楚。她也没有告诉你?她本来不想回美国,不知道乔跟她说了什么。”
“谁让她回来的?”
“应该是父亲。母亲也不想她继续待在英国,她跟比利的关系太亲近了,母亲不喜欢新教徒。”
“所以你母亲并不是不喜欢比利,只是不喜欢比利是个新教徒。”
杰克耸肩,“差不多。”
他随即瞥了一眼阿拉斯泰尔:这也是个新教徒,可恶,因为奥莉娅改宗了,现在她也是圣公会的新教徒,他俩就没有什么宗教障碍。
乔总是去曼哈顿也不仅仅为了基克,他还要去查看romanwood的宫殿的修建进度。宫殿的地基早已打好,目前整体建筑进度已经到了1/3。美国目前的建筑水平非常高,如果追求“快”,那么就是施工人员数量的问题,日夜赶工也不是什么事,一支建筑队不够那就两支建筑队。
杜邦家族目前已经在南美的新俄罗斯开始搞基建了,马克西姆还来跟乔打过招呼,说这边的宫殿完工之后,他就要把建筑队连同建筑设计师都送去新俄罗斯的首都,为殿下修建“真正的”皇宫。
乔让他滚一边去。
乔确信马克西姆就是故意的,美国现在的著名建筑设计师多得很呢,建筑队也遍地都是,为什么要跑来跟他抢人?之后他们也都听说了,杜邦家族高薪诚聘了一位知名建筑设计师,为未来的女皇设计皇宫。
乔对宫殿非常上心,而且是一边愤愤一边又想要将宫殿建造得美轮美奂,希望她能喜欢。他常去视察工地,每周宫殿都会增高一点点,这在他心中仿佛就是自己亲手修建的一样。
他总是想着那个阿拉斯加……阿拉斯泰尔王子,他再次体会到了锥心的痛楚,和……愤恨。凭什么呢?就凭那家伙是个温莎,血管里流着“高贵的”王室血液?
民族或者说种族,就如此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