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蒙武顺势催太子去用食,才算得到了短暂的休息。
  “臣有王上的手书,要交予太子。”
  “不是诏令吗?”
  “不是,是家信。”蒙武亲手交给李世民,不假借任何人之手。
  “哦?”李世民安静坐好,做好一切被骂的准备。
  但打开来第一句却是:“你可有受伤?”
  这不像是一封遥远的信,简直就像嬴政站在他面前,定定地询问。短短几个字,就叫李世民心头一颤,竟然无法自已地去想念嬴政。
  他是不是很着急?有没有好好吃饭?晚上有没有熬夜熬很久?是不是在辗转反侧地担忧挂念?
  李世民眨去眼中的涩意,吸了口气,继续往下看:“你怎可如此以身犯险?你曾祖母昨日问我,你几时回来,她很想你。你叫我如何作答?
  “王翦上奏,言你往云中而去。北地凶险苦寒,冰雪未消,你尚年幼,岂能与李牧硬战?我让蒙武率上郡之兵,急速赶至,你莫逞强,收到此信,当速速返回,不可使我心忧。”
  字自然是嬴政的字,只是写的时候仿佛忘了多蘸几次墨,因急切而略显潦草,最后几个字都快连在一起了,枯竭的墨水勉强了又勉强,才书写完毕。
  李世民眨眨眼睛,泪水就落了下来。
  “太子?”蒙武小心地靠近。
  少年匆忙擦去脸上的泪:“没事。我给阿父回一封吧,免得他担心。”
  比起嬴政这简短的语句,李世民的信那就要热情直白多了,就像一个扑面而来的拥抱,字里行间全是亲昵。
  “阿父亲启:
  “我一切都好,不必忧心。没有受伤哦,一点都没有。云中投降了,今已接收,战报随后附上。
  “我知道阿父很想我,我也很想你。很想早点见到你,告诉你我这一路的见闻。云中确实比咸阳冷,但羊肉比咸阳的好吃,煮出来的肉汤雪白如奶,十分鲜美。
  “听说开冻后撒网捕的鱼也很有风味,我让人给阿父寄过去,加以北地的冰冷贮,走水路送至咸阳时,应当冰还未化,做鱼脍或鱼丸,都很爽口。希望你会喜欢。
  “我这一路都很顺利,没有什么危险。
  “近来在试图说服李牧,若能成,我大秦就又多了一位守卫边疆的柱石,此乃大秦之幸,也是天下之幸。
  “云中不需要太多兵马,留下三成就行,我会让蒙武将军前往代郡,与燕秦联军攻下代郡,而后蒙恬驻守云中,我至邯郸。
  “阿父放心,我必尽快助几位将军拿下邯郸,献给你……”
  写着写着就写多了,前面还疏密有致,后面就越来越挤,空间越来越小,又想早点写完让人送去,便一蹴而就,没有停留。
  嬴政写信给他时,大约也是如此吧?连耽搁一刻钟,也觉得好像会耽误很久。
  总疑心这样会出发得慢些,收到信也会慢些。
  连这一点“慢”,都不想等,也不想让对方等。
  但是——
  李世民告诉蒙武他的打算时,在那些年无关痛痒的什么牛牛猫猫之后,蒙武将军,终于步了蒙毅蒙恬的后尘,脑子嗡嗡直响,堪比睡觉睡到一半,被二十斤胖猫砸到胸口,惊醒之后猫嘴里吐出一只飞天双马尾——还是活的,比巴掌还大,翅膀一张,直接抱脸。
  那种惊悚恐怖的感觉,就差在张嘴尖叫时,双马尾跳进嘴里了。
  薅羊毛怎么还带指着一家薅的。蒙家的毛都要秃了!
  “臣接到的命令是带太子回秦……”蒙武努力得很心酸。
  “哦,我知道了。”太子笑眯眯。
  蒙武瞠目:“然?”然后呢?你倒是回啊,跟我走啊!
  “我得先把李牧抢、不是,骗……呃,也不对,总之,是弄过来,这对秦国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倒是将军你,得尽快往代郡去,趁李牧不在,夺下代郡。燕军起不了太大作用,决定不了胜负。拿下代郡,还得指望将军你。”
  李世民一顿忽悠,把蒙武忽悠得忧心忡忡,总共没待三天,就不得不带兵走了。
  不然蒙武能怎么办?这是太子啊!难道能打晕带走吗?那也得有机会打晕再说。
  毕竟嬴政没有发正式的诏书过来,蒙武就没办法强制执行。
  而秦王之所以没有,大抵也是在又气又急又担心之外,不想干扰太子的军事行动。
  前线交给太子指挥,秦王其实很放心,他只是忍不住挂念太子的安全。
  蒙武父子俩临别时,对视了一眼,凄凄惨惨戚戚。
  蒙恬:“……”
  无话可说,真的。他也好想写一卷厚厚的行军记录,然后告到王上那里,务必写清楚太子都干了什么,一件也不落下。
  李信看着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大鱼,那是他带卫尉忙里偷闲,撒网弄上来的,品相最好的已经顺着黄河渡口往咸阳去了。
  希望秦王收到鱼,收到信,就是没收到太子回来的消息时,不要太生气。
  为太子祈祷一下下。
  “李牧醒了。”卫尉低声来报。
  “正好,我去送汤药。”李世民粲然一笑。
  抓捕流浪猫计划,就差最后一根猫条了。受伤的猫猫趴在笼子里,萎靡不振,急需安抚。
  李世民兴冲冲地溜达过去,笑容可掬地打招呼问候:“李将军可安好?”
  李牧冷冷淡淡地审视他,面色苍白,情绪竟然很稳定:“你果然是秦国太子。”
  太子无辜回望:“你是什么时候猜出来的?”
  [1]出自《史记》
  地府小剧场:
  “他就这么偷跑到云中去了?没人管吗?”
  “谁管?王翦都没拉住,还能指望谁?指望政儿飞过来?”
  “你们不要大惊小怪,我看太子就挺好,用兵韬略很有章法,白起都夸呢,你们怕什么?”嬴稷不以为意。
  “这要是你儿子,你急不急?”子楚小声念叨。
  “我不急,有这么骁勇善战的太子,高兴还来不及呢。是不是啊,父王?”嬴稷挑眉。
  “你是不是在损我?”武王嬴荡狐疑地瞅他。
  “怎么会?没有王兄你的骁勇,我怎么会有机会为王呢?”
  “嘿,你小子,是不是想尝尝我的拳头?”嬴荡举起胳膊威胁。
  “当着白起的面你打我?有没有搞错?”
  “我看你才搞错了,我打你,难不成白起站你那边?”
  “要打出去打,吵死了。”宣太后白眼,毫不客气地指责,“猫猫都被你们吓炸毛了。”
  “明明是被你亲炸毛的吧?”兄弟俩的父亲嬴驷嘀咕。
  “怎么,你有意见?”宣太后瞪他。
  众人吵吵闹闹地围观着,一边看一边跟着紧张起来。
  “小心!”
  “哎呦还好那箭没穿甲。”
  “干得漂亮,先杀胡人,我也赞成。”
  “这李牧也怪惨的,能不能捞过来?”
  “很难吧?白起当时都那样了,也没另投他国。”
  “我看太子很心动的样子,他是不是想要李牧?”
  “他怎么谁都想要?”
  “哪来的信?”嬴稷不解,“你们谁注意他什么时候收到信了?”[问号]
  大家犹犹豫豫地摇头,张仪迟疑道:“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嬴驷和宣太后不约而同地问:“哪里?”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太子在说谎……”张仪皱眉。
  “有吗?”嬴驷看来看去,琢磨了一会儿,“好像没问题吧?”
  “喵嗷——”猫猫舔舔爪子,不屑一顾。
  到了晚间太子和蒙恬李信聊天时,地府诸位才惊觉受骗。
  “我就说嘛,感觉不对。”张仪一拍大腿,“是不是在说谎?”[眼镜]
  “张子厉害!”
  “厉害厉害!”
  “太子也挺厉害的,居然那么早就准备好伪造的信了。”
  “聪明得很呐,这孩子。”
  “就是有一点不好,他非得冲锋在前,自己断后吗?我真怕他出事。”
  “政儿肯定也怕。”子楚叹气。
  “这要是放给政儿看,不得着急上火?”
  “已经着急上火了。不知道政儿现在什么心情?”
  “趁现在太子这边没事,去看看政儿在干嘛。”
  第124章 流浪猫的花语是手慢无
  “在河谷时,蒙恬为你点火。”李牧慢慢地举例,声音低而缓,没什么气力,也没什么心气,“秦国重军功,蒙恬平过雍城的叛乱,也随吕不韦出使过月氏,论身份与军功,他凭什么给你这个小童做副将?”
  “就因为这个?”李世民兴致勃勃,“还有吗?”
  “你说你姓李,但我并未听闻秦国有如此年少杰出的小将军,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倘若有,不会一点风声都无。”
  在这个出名要趁早的年代,神童往往都早早声名远播,如甘罗十二拜为上卿,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