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149节

  户部尚书激动得声音发颤的出言问道:“敢问皇上,可是清田之事已有结果?”
  周祺点点头,将手中的田册顺手递给了户部尚书,道:“得明义公主与辛氏商行大义相助,天下世家大族为换桑蚕之利,皆愿用隐田相换,如今他们献上的田册皆在于此,朕现着户部负责此事,将田册运回户部,一是派人与历年消失不在册的田地核对是否相符,二是派人统计天下无地、少地之民,做出分田的计划来。”
  户部官员闻言,皆欢欣鼓舞,自当年明相统领户部之后,户部官员代代相传,皆为完成明相分田于民的遗志,没想到将要在自己这一代手上亲手完成了。
  户部尚书带着一众下属高声领命道:“臣遵
  旨!”
  不待他们离开,周祺想起一事,连忙又说:“还有一事,朕自登基之后,便按明相手书所指,派人远渡重洋去寻那高产粮种,海军将军吴克海幸不辱命,历经千辛万苦寻得粮种,去年带回京城试种,皆如明相所言,高产且耐旱。”
  户部官员闻言皆愣在当场,明相这等千古名相,他的一言一行都被天下人传颂,明相曾梦中遇仙人指点高产粮种之事,他们也都有所耳闻。
  不过这等掺杂了梦呓之说的话语,天下人没有太过看重罢了。
  如今听到皇上说他派人出海去寻,还真的寻到了,带回了,所有人都瞪着眼睛不可置信,惊讶许久才接连回过神来,互相对视确认自己没有幻听。
  而确认之后便是阵阵狂喜,若有此粮种,如何还会担忧国有饿死之民!
  “皇上!那粮种何在?”户部尚书激动的追问。
  周祺一点也不奇怪他们的表现,毕竟当初自己得到吴克海带回的粮种,极致的惊喜之情也不比他们少,周祺笑着说:“都在京郊皇庄,经过两次试种,已经攒下许多种子,第三次的种子已经种下,等到十月收获之时,爱卿若感兴趣,可以亲去参与收种。”
  户部官员皆点头,谁会不想亲眼看看这神奇的粮种,若真如明相当年所说那么高产,此粮种可活人无数!
  周祺又将到时候分发粮种之事交待给了户部去做计划与分配,这才让宫人抬着田册送他们回户部。
  办完这些公事之后,周祺才出言问连玉:“辛氏辛祝在何处?”
  连玉忙说:“因为不知皇上何时有空召见辛祝,奴才便先将辛祝安排到了京中驿站。”
  周祺点点头,便说:“你们一路舟车劳顿,是该歇上一日,明日早朝后你再带他来见朕。”
  连玉连忙答应,皇上让连玉也回去歇着,不着急今日便跟着他伺候,连玉便先去派了个小太监去驿站给辛祝传话,让他准备好明日早晨进宫面圣,再才回自己居所歇下。
  得了信的辛祝心中激动万分,他一个小地方的小宗族族长,这辈子竟然有福气能到了京城这等地方,还能进到皇宫之中拜见天子,辛氏的祖坟该飘满青烟了吧!
  虽然族侄就在京中,可如今他不敢四处乱走,满心激动也无法寻人诉说,只得早早洗漱上床,压着自己早些睡着,好等着一觉醒来便是次日,便可以入宫面圣。
  次日一早辛祝便早早醒来,把自己收拾妥当,又吃了一顿驿站里的朝食,驿站的人昨日听到宫中内监来传话,知道辛祝今日要入宫面圣,便好心提点他少吃汤水。
  辛祝闻言听劝的只吃了些干粮,小小的抿了几口茶水润润口舌。
  等到宫中来人接他,便激动的上了马车,心中庆幸还好这大半年跟着连玉这个内监总管,也学了些礼仪,知道他必会被皇上召见,回京的路上连玉又一路教导过他面圣的礼仪。
  终于进了宫中,连玉亲自来接了辛祝,带他到了御书房外,没有多等便直接带他进去见皇上。
  年轻的皇上十分平易近人,他刚跪下便被扶了起来,皇上看着他眼神十分亲切,笑着说:“辛族长,你们辛氏真是人杰地灵,既出了珍贵的蚕种,又替朕培养了许多人才呐!”
  辛氏既有状元辛长平,又有国朝第一个红卷举荐得举人功名的天才辛盛,还有他深明大义一心为民的义妹明义公主!
  一个小小不过千人的宗族,便同时出了这么多人才和珍宝,怎么不可称一句人杰地灵呢!
  辛祝被皇上的夸赞夸得脚下都要腾云而起般,轻飘飘的入住云端,今日种种好似做梦,这般荣耀回去足够辛祝与人吹嘘一辈子了!
  皇上今日召见辛祝并无大事,只是为了给他一份荣耀,再赏赐他一些东西,好慰劳他这大半年辛苦的功劳。
  赏赐下许多御赐宝物给辛祝传家之后,周祺又亲口许诺过些时日便动身与辛祝一起去贺州,为辛氏牌坊揭彩。
  辛祝本就高兴的心脏,再闻此讯更是激动得两颊通红。
  谢恩,谢恩,不停的谢恩之后,辛祝被送出了宫。
  驾车的车夫问他去何处?是回驿站还是别处?辛祝忙说了辛家在京城的地址。
  到了辛家,开门的柱子不认识辛祝,但听辛祝说是辛氏族长,忙请他进去,解释道:“今日非沐日,老爷在衙门上值,少爷在国子监读书,夫人也在铺子干活,家中只有小少爷和借住的沈少爷在,族长您稍候,我去寻夫人回来见您?”
  辛祝摆摆手,他又没有什么急事,便说:“不用,我等他们回来便是。”
  柱子便将辛祝带到家中见客的屋里,中午还给辛祝送了一回饭食,等到傍晚家中主人陆续归家,便连忙去禀告。
  最先回来的是辛盛,辛盛闻言忙去见辛祝,满脸的喜色道:“叔爷,您到京城了!”
  第193章
  “是啊,昨日便到了京城。”辛祝瞧见辛盛,十分高兴的站起身走到辛盛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说:“好小子,一年不见,长高了不少啊,看着快赶上我了。”
  辛盛挠了挠头,笑了起来,他如今这个年纪,正是迫不及待想做大人的年纪,被人说成熟稳重,或是身形高大,都是会在心底暗自欣喜的。
  辛盛和辛祝面对面的坐了下来,因为辛长平还没回来,便没说起辛祝这半年多在外的事情,免得待会辛长平回来了,辛祝还要再讲上一遍,于是便都是辛祝在问辛盛到京城后的学业和生活。
  聊了一会儿之后辛祝问起来:“刚才你家门房说有个沈少爷在你家借住?”
  辛盛点点头,说:“是,他叫沈砺,本是京城人士,但与我在潍县相识结为好友,今年他回京城参加科举,他家中无人可指点他学业,我便请他来我家与我同住。”
  “原来如此。”辛祝点点头,这缘分倒是够巧的,又好奇的问:“那他今年是考的哪一试?”
  “他今年已经县试、府试皆都考过了,如今在等着八月的院试。”辛盛十分替沈砺高兴,尤其是府试放榜之后,沈家发现沈砺竟然还在前三,连沈砺的阿爷沈大人都开始坐不住了,主动跑到姜家问沈砺要不要重新到国子监入学。
  沈砺的表舅为了沈砺的前途考虑,当时没一口回绝,来辛家寻沈砺问过,沈砺却说:“我先前也在国子监读过书,却也没考过这么好的成绩,现在回国子监去难道就能考到更好吗?而且我不愿再沾沈家任何一点光了。”
  既然沈砺表态不愿意,他表舅自然也不会逼他,回去便回绝了沈大人。
  沈砺说得也没错,虽然国子监有天下名师,却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被教导成才了,沈砺先前在国子监读了一两年的书,也一直在下舍,倒是这两年在贺州长进了不少。
  辛祝听到辛盛说沈砺接连过了县试和府试,便夸道:“这沈少爷也是个少年英才呀。”
  他俩正聊着,辛长平也下值到了家中,听柱子说族长早上便到了自家,辛长平今日被皇上召到宫中见到那些田册便知道定是辛祝他们到京城了,倒不是很意外,连忙快步去寻,一见到辛祝便笑着说:“族叔,这一路辛苦了,可算是回来了。”
  辛祝站起身来笑着说:“这有何辛苦可言,都是为了宗族和商行。”
  这回人到齐了,辛祝便坐下开始给辛长平和辛盛讲这一路的事情,一直讲到宋氏来催吃晚食,辛祝才意犹未尽的停了嘴,不过当着宋氏他连忙说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道:“今日皇上召见我,说要亲自去贺州,去咱们长河村,为咱们族里的牌坊揭彩!”
  这话一出,不论宋氏还是辛盛,甚至是最见多识广的辛长平都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他们都只
  敢想要一座表彰的牌坊,谁敢想要皇上亲临揭彩?而且贺州离京城算得上遥远,又不是近处的地方。
  呆愣了半天,辛长平才朝着宫中的方向拱手道:“皇恩浩荡啊!”
  辛盛他们也跟着遥遥行礼,心中皆是激荡不已,有皇上亲临替辛氏牌坊揭彩,辛氏这般小地方的小宗族,立刻便会朝野闻名,有这皇上亲自赐予的忠义之族的名声在,日后谁还能说辛氏族人出身低微?
  四人弯着腰久久才起身,辛长平出言道:“如此喜事,当喝酒庆贺!走,开席去!”
  辛家人口不多,连着借住的沈砺一起,这席上也就坐了六个人,其中一个还是两岁的小娃娃辛年。
  辛祝见到辛年便逗他道:“年哥儿,可还记得我是谁?”
  辛年眨巴着大眼睛好几下,都没想起这个人是谁,但是他很聪慧,见辛祝年纪大,便张口喊:“阿爷!”
  辛祝闻言被逗得不行,张着嘴大笑道:“哈哈哈,你阿爷在老家呢,我是你叔爷。”
  辛年从善如流的改口称:“叔爷!”
  辛长平又介绍沈砺给辛祝认识,沈砺拱手与辛祝见礼道:“砺见过辛叔爷。”
  “好好好!”辛祝上下的看着沈砺,越看越喜欢,这小子长得这么俊俏,活脱脱就是那戏文里唱的翩翩公子呀!
  往日觉得自家族里的麒麟儿辛盛便是难得的才色双绝,如今一瞧,这位沈少爷与辛盛站到一起,毫不逊色,只能说是各有千秋。
  辛祝笑着说:“刚才听盛哥儿说沈少爷今年连过县试、府试,便觉得沈少爷是位难得的少年英才,如今得见,沈少爷姿容出众,气质高洁,才知什么叫闻名不如见面啊。”
  沈砺少有这么被长辈夸赞的时候,听到心中既羞又喜,脸颊涌上一丝热意,忙低头谦逊道:“辛叔爷过誉了,叫我砺哥儿便是,莫要称什么少爷了。”
  寒暄过后,坐下开席,辛长平喊着要酒,柱子娘子忙去取了酒来,辛长平替辛祝满上,给自己也来了一杯,又问辛盛:“今日可要喝几杯?”
  辛盛过年便喝过酒了,自然不推辞,今日这般高兴,当喝!
  连宋氏都要了一杯,辛年见状也跟着要,宋氏便使眼色让柱子娘子去取了一壶米酒,给辛年倒了一杯之后,宋氏又问沈砺:“砺哥儿可要来一杯?”
  沈砺端起自己面前的杯子,却不想喝糊弄孩子的甜米酒,犹豫又期盼的说:“我可否来一杯黄酒?”
  辛盛和辛长平一起摇头道:“不行!砺哥儿你还小,这酒过两年再喝。”
  宋氏笑着从沈砺手中拿走杯子,给他倒上一杯米酒,道:“砺哥儿陪着年哥儿喝酒吧。”
  沈砺被塞了一杯甜米酒,心里有些无奈,又有些喜悦,只觉得刚才辛伯父和盛兄真的好似自己的父兄,而辛伯母就像个慈和又懂得逗趣的娘亲……
  辛年迫不及待的举起杯子要跟沈砺碰杯,道:“哥哥!跟年年喝酒!”
  沈砺配合的跟他碰了一下,但温柔的说:“等大家一起干杯之后,哥哥再跟你单独喝。”
  辛年闻言乖乖的点头,转脸看向自己爹爹,见爹爹说了一通话,好像是欢迎叔爷来家里,还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可惜辛年听不懂,反正就是说了一堆之后,爹爹终于举起了杯子说:“共贺!让我们满饮此杯”
  辛年便努力伸着自己又短又肉的胳膊,十分积极的参与进去道:“共贺!满饮此杯!”
  说完之后辛年便忘记了娘亲刚刚叮嘱他慢慢喝,跟着大家一起仰头喝光了杯中的甜米酒,喝完之后他便举着空杯子找娘亲撒娇道:“娘亲,给年年加酒,年年喝光了!”
  便是米酒度数低,似辛年这么小的孩子也不能多喝,宋氏先给沈砺的杯中倒了米酒,然后摇头拒绝辛年道:“不可以,刚刚娘亲就说过了,年哥儿只能喝一杯,喝完了就没有了。”
  辛年这才想起这茬,但他不乐意的撅起了嘴巴,十分有理有据的解释道:“刚刚满饮了,喝没了,年年还没跟哥哥喝呢。”
  听到辛年的话,辛盛笑着逗起辛年道:“年哥儿就跟哥哥喝,不跟大哥喝?”
  逗孩子,谁不爱?辛长平也跟着说:“也不跟爹爹喝?”
  辛祝也跟着凑趣道:“不跟叔爷敬个酒?”
  辛年同时瞪大了眼睛和嘴巴,略显慌张,但他聪慧性格又大方,不是那一逗就哭的孩子,便举着杯子说:“年年没酒了。”
  辛盛听了接着逗辛年道:“那让娘亲给你倒一点,你跟谁喝?”
  辛年一个个的看过去,除了叔爷他不熟,爹爹、大哥和哥哥,哪个都是他喜欢的人,跟谁喝?辛年急得脸都红了,大大的眼睛里满是为难。
  沈砺看不得辛年这个可怜样子,悄悄小声提醒道:“跟我喝一小口就好。”
  辛年闻言眼睛一亮,便举着杯子跟宋氏说:“娘亲给我倒酒。”
  宋氏也想看戏,便给他杯中又倒上了半杯,只见辛年跳下椅子,举着酒杯稳稳的迈步到年纪最大的辛祝身边,举起酒杯说:“叔爷,年年给你敬酒。”
  辛祝笑着举起杯子和辛年的杯子碰上一下,便见辛年喝酒之前说:“年年小,喝一小口。”
  跟辛祝喝了一小口,辛年又拉着辛长平喝了一小口,再又敬了一回宋氏,然后去敬了辛盛,最后杯中还剩下浅浅的一层杯底,辛年便开心的坐回自己的座位贴着沈砺道:“哥哥,年年跟你喝酒!”
  他这一番操作把全桌人都逗得笑个不停,辛祝高声夸道:“年哥儿聪慧,不让盛哥儿当年啊!咱们辛氏一族,麒麟多出!”
  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饭,辛祝和辛长平都喝得脸颊通红,带着些醉意,家中还有空房,便收拾出一间来安顿辛祝住下。
  辛盛虽喝了酒,但只喝了三杯,没什么醉意,他和沈砺洗漱之后回房歇息,熄灯之前还又清醒的检查了一遍沈砺今日做的题,看完帮沈砺挑了几处错漏,然后说:“过些时日,我们都要回潍县一趟,砺哥儿你先回姜家吗?等我们回来京城再搬过来。”
  沈砺愣了愣,才问:“要去多久?何时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