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87节

  辛年仰着头乖乖的被姐姐擦口水,被擦干净后露出个甜甜的笑容来又“呀呀”叫了一声。
  “嗳。”辛月笑着应了一声,说:“这声肯定是在叫姐姐了。”
  辛年挣扎着要从哥哥的禁锢中挣脱,扬着一双胖手朝辛月伸过来要抱,辛月摸摸辛年肉乎乎又滑嫩的脸蛋,抱怨道:“我可抱不动你啦,胖弟弟。”
  不过嘴里虽然这么说着,辛月还是从辛盛手里把辛年接了过来,只是蹲着把他圈在怀里,没有抱着他站起来。
  这小胖子如今都二十多斤了,辛月抱着他要不了一刻就手酸,怕带着他一起摔跤,现在已经很少抱着他了。
  胖弟弟依恋的靠着辛月,把脸往姐姐脸上四处贴贴蹭蹭,好好的撒了回娇,辛长平在一边看着子女和睦亲近,满脸都是笑。
  辛盛把手里的小胖子交了出去,终于能站直身体直会儿腰,站到辛长平身边问了句:“爹爹今日怎么没在家温书,和妹妹出去哪儿了?”
  辛长平把家中最近的事和今日褚家上门合作的事全跟辛盛和盘托出,辛盛听到二十四万两银票如今已经放进了辛氏商行的户头,虽有些高兴,但也不乏忧虑的说:“进展这么迅速,妹妹虽有天份,可终究还是年幼经事少,将来可能把握住?”
  见儿子也是个谨慎的,辛长平欣慰的笑了笑,和儿子说了女儿提出的构想,要将商行的部分股份转送给朝廷,将辛氏商行变成朝廷参股的商行。
  辛盛听了仔细琢磨了一下,他倒也不为那些钱财可惜,实话说,自家没一个喜好奢华的人,如今这日子大家都已经很是满足了。
  新宅子人人都有房间住,还空了些房间能留亲戚们做客,前院能待客,后院自家人闲逛玩耍互不干扰,每日家中的菜肴虽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可也是大鱼大肉不缺。
  辛盛荷包里攒的零花钱也是花都花不完,在书铺里瞧上什么书本子再也不用顾忌价格,想买都能买。
  第114章
  说来有趣,如今家里爹爹和自己都是读书不事生产的,娘亲和妹妹每月都大笔的往家里挣银子。
  宋氏月月都要往夫君辛长平和儿子辛盛的荷包里塞零花钱,辛月竟然也有样学样的给辛盛发起零花钱来。
  虽然辛月是辛家名副其实的有钱人,家里的银子都赶不上她的私人小金库丰厚,毕竟宋氏挣的银子又是买房修缮,又是替辛盛定亲送礼,还要维持家中开销。
  如今家中宅子大了,光靠胡大娘一个帮佣可收拾不过来,又请了几个人手,每月光月钱都要花出二、三两银子出去。
  更别说辛月自己独占了商行一成股,还另外有一股管理商行的分红,将来商行日进斗金,家里更是谁也赶不上她富有。
  辛盛并不嫉妒妹妹,只是他比妹妹大了几岁,还在从家里拿钱花销就算了,还要被妹妹塞银子像什么个事?他可是哥哥欸!
  只是他不晓得,辛月虽然嘴里喊他一口一个哥哥,叫的甜得很,心里却是拿他当弟弟看待的。
  辛月自己并没有什么地方要花钱,吃在家住在家,身上的穿戴从头到脚都有娘亲置办,连买只毛驴换飞毛腿过来,娘亲都不让她花钱,衣食住行没有一点开销,光把银子往匣子里攒,辛月渐渐都失了乐趣。
  于是辛月便把眼光盯向了家里人,每月给郭玉娘、辛盛发零花钱,来获得点挣钱花钱的乐趣。
  郭玉娘是妹妹,收得没什么负担,辛盛却百般推脱,辛月只好换个说法,每月缠着辛盛说要提前抱大腿,上交保护费。
  辛盛实在拿妹妹没办法,只好收了银子,只是总也花不完,荷包是越来越鼓了。
  谁也想不到,不过一年的时间,这一家子人竟然会因为银钱太多而苦恼起来。
  对于将商行的利润白送给朝廷一部分,辛盛也不觉得可惜,钱多到一定数额,就不是银钱,而是账本上的数字了。
  自家十辈子也花不完那么多钱,何必那么贪心守着一堆数字呢,虽然这银子定是比不上朝廷搞海贸挣钱多,可给了朝廷总能有点用处的吧,不论是用在富民还是强国,辛家人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终将还是会受益的。
  虽然皇家搞了百余年的海贸,显得好像不缺银子,只是海贸之事里掺和了许多皇室宗亲,大部分利润其实都是分到各家的私库里去了,真正进入国库的大部分还是靠的税银。
  如今朝廷又想把世家豪族手里的土地收回来,怕起战乱,不可能靠武力抢夺,只能利益交换或是买,那么些隐田要买怕是掏空国库都不够。
  更别说世家们不见兔子不撒鹰,皇上还得装模作样的从海外运回大批粮食才能诳得他们愿意卖地呢,买粮食运回来也不少花银子吧。
  而且朝廷里的官员也有不少是出身世家的,皇上要弄这个计策,还得避着他们,那就不能动国库的银子,只能掏自己私库,也不知道皇上私库的家底够不够厚。
  也就是辛家人以为自家商行将来挣的利润对朝廷对皇上应该不算什么,哪知道年轻的皇上在皇宫里,面上一副游刃有余气定神闲的模样,其实每每独处翻着自己私库的账本子,眉头皱得死紧。
  如今在位的皇上名为周祺,是先皇第七子,乃是后宫中一女官出身的低位嫔妃所出。
  他母妃甚至是因为生子有功才被封了个嫔位,在生出他以前,只是因容貌出色而被先皇临幸,得了一个低阶的美人之位。
  郦嫔出身的郦氏不是高门大姓,家中只有祖父曾在朝为官,她姑姑便是因为父有官职,得以嫁入官宦之家沈家为妻。
  到了郦嫔及笄,祖父已经荣老,父兄都是白身,在京城根本寻不见好夫婿,她长得貌美,又不甘心嫁入小商户之家,干脆横了心参加遴选入宫做女官。
  她入宫的时候才十六岁,先皇已经五十余岁,比她祖父年纪都小不了多少,她是有心眼的人,分去处时讨好了管事的嬷嬷,被分到了皇上的书房,当年就被皇上看中临幸,虽只被封了个小小美人,她也毫无怨言,对着皇上一贯是温柔小意,懂事体贴。
  等过了几年生下周祺,她才被封为嫔,得一宫之主位。
  郦嫔不仅貌美,还很聪明,先头的皇子争得头破血流那些年,她一直牢牢的压着儿子不争先不冒头,原本先皇时期高位分的妃嫔都因为和儿子一起掺和争位之事被贬或是打入冷宫。
  整个后宫里最终也只有她和另一位虞妃得了善终,她还母以子贵捡漏成为了皇太后。
  虞妃便是如今的皇贵太妃,虞妃有两子,一个是犯傻把自己坑了的三皇子,一个便是九皇子也是如今的简王。
  虽然三皇子犯了事被废且圈禁起来,但先皇知道此事不牵扯虞妃,虞妃一贯是宫里低调无闻的人,在郦嫔进宫以前,后宫最低调安静的便是虞妃了。
  周祺天生聪慧又继承了母亲的心性,善谋善忍,在前头的哥哥们折的折、圈的圈之前,他在宫里低调得像个透明人,等被父皇抓到身边开始培养后,才表现出一副内秀深藏的模样。
  先皇在折了六子后,本是心灰意冷,随便抓个没什么牵扯的皇子来,想着好歹教导得他能坐得住帝位,倒没有别的什么指望。
  谁知却发现这不起眼的小七竟然深藏不漏,先皇被熄灭了许多年的雄心又复燃了起来,从先祖成帝起,周家世代皇帝都想完成成帝遗愿,清田还与民。
  先皇也是有能力手腕的人,他把朝政、军权全拢于手中之后,本想动世家隐田,谁知刚露出了风头,边境就起了战事。
  一开始先皇还没深想,边境蛮夷眼馋自家肥沃疆土之心几百年都不曾熄灭过,他只是正常的排兵布阵,派心腹大将迎敌。
  谁知不可能输的战事,频频出现失误,那蛮夷就跟后脑勺生了八只眼睛,总能提前知道己方下一步的安排。
  几次之后先皇已经察觉了不对,自己军中有奸细,还不待彻查,军中粮草供应又出了问题,多年来朝中粮食空虚,竟然还要靠和世家大族买粮才能支撑,那一年各地都在报灾荒,朝廷拿着银子都买不来粮食了。
  这场战争理所当然的败了,先皇也因为从军队到地方都有世家奸佞而雄心颓然。
  还不待他调整心态再与世家斗法,他的后宫先起了大火,成年的皇子们被有心人煽动,竟然开始互相构陷,争起了储君之位。
  他嫡妻早逝,后宫主位空悬多年,只让几位高位妃嫔协管后宫事物,大概是因为没有嫡子,这些后妃和她们所出的皇子便起了贪心,人人都想着自己有机会一步登天。
  先皇深觉世家可怕,再也不敢直露要动他们根本的意图,后宫之中出身高贵的女子他也不再敢信任。
  先皇面上装着认输,做出一副受了打击性情大变的模样,私底下一直没放弃排查军中、朝中的奸佞,最后交到周祺手里两份经过排查值得信任的文武官员名单。
  直至先皇驾崩前,他惦记的还是要周祺伺机清除世家毒瘤,他对世家从单纯的因国事而不能容,变成了掺进了私人仇恨,恨意愈深。
  因为世家挑拨,他前面六个儿子死的死,废的废,皇上也是凡人,人心是肉做的,哪个皇子都是他从小抱在膝头教养的,失六子之恨,是人就不能忘。
  周祺本来是想徐徐图之的,只是去年云州湖州之事太过骇人听闻。
  上万的无辜百姓被杀,死了还被冠上了叛逆之污名,周祺不敢无视上万冤魂,若如世家所愿粉饰太平,他怕自己夜不能寐,更怕轻放了云州湖州之事,同样的事情会再次上演。
  这才提前了父皇先前与自己定下的计划,才登基一年,就朝着世家亮剑。
  虽然父皇与诸位衷心的大臣多年谋划定下了一连套的计谋,可如今动得仓促,周祺为了给心腹信心,面上总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心里却也常有忐忑,忧心人算不如天算,忧心世家可有其余底牌或是狗急跳墙,还忧心库里的银子够不够花。
  若是此时知晓辛家要把自家的聚宝盆分他一半,周祺看辛家人会比看周家血亲还亲热的。
  听到传信,辛祝、辛长安和辛长康连忙来了县城,胡娘子今日倒是休假在家陪儿女,来得是最早的,还把儿女也一起带了来。
  第一次见的时候,蒋苓跟辛月要礼物,后来辛月让二叔的徒弟帮着做了一套木制战车、投石机,托胡娘子带回家送给了蒋苓,胡娘子次日便说儿子爱不释手,晚上睡觉都要把战车搂在被窝里。
  今日蒋苓一见到辛月,便凑上来道谢:“月娘姐姐,多谢你送我的礼物,我十分喜爱。”
  胡娘子笑着说:“可不是,今日出门还不放呢,说要来见你,才暂且放在马车里,月娘真是费心了。”
  第115章
  辛月倒真没有费什么心,女孩子爱娃娃,男孩子爱玩车,这些玩具都是辛月从小看到大的,而且也不是光给蒋苓做了一套,如今这模型摆在锦衣坊里也卖得红火呢。
  本来是想着锦绣阁有卖给女孩儿的人偶,锦衣坊也卖点给男孩儿的玩具,但据余知味说,虽然是有不少看着像是做了父亲的男子买了回去,但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各个家里都不止一个儿子,反正没人只买一套的。
  而且还有许多没及冠的年轻男子来买,余知味说的时候自己还笑呢,说他也给自己买了一套。
  二叔辛长安如今带着徒弟们,又是做人偶,又是做战车,先前收了四个徒弟,后来发展了战车模型业务后,徒弟们都忙不过来,又新收了六个徒弟。
  原本他是带着徒弟们在自家干活的,现在人太多,家里每日木屑纷飞,有一回辛月去了一趟,见这样子,哪还有先前那干净利落的院子影子。
  原先二婶娘帮着粘人偶的头发,现在她一个人做不完,把娘家的嫂子、弟妹都请来帮忙。
  二叔家的院子本来不小,可日日挤着十好几个人干活,辛月进去感觉都没有落脚的地方,便跟二叔提议让他正经的开个木作坊。
  如今二叔已经是个木作坊的坊主了,除了锦绣阁、锦衣坊的订单外,京城何小姐的人偶铺子如今的要货量比锦绣阁、锦衣坊加起来还多。
  先前辛月收到哥哥从府城买回来的《王娘子休夫记》,便知道何小姐这话本子定是火了,果然没多久就收到何小姐的来信,随信来的还有何小姐给辛月送来的分红,说话本子不仅在京城销售火爆,还被各处书商下了订单,先给辛月送来二百两银子的分红,后续还会再有。
  不过提了个主意,就白拿这么些银子,辛月觉得有些亏心,正好何小姐又在信上说人偶娃娃卖得也很好,下月想要把数量翻一番。
  辛月便在给二叔下订单的时候把《王娘子休夫记》的话本子给了二叔一本,让他看完话本子依着话本里的角色做出一套人偶来,又让看过话本子的宋氏替人偶都设计了一套衣裳,把这套人偶随着人偶娃娃一起送去了京城。
  原本何小姐与辛月通信的频率是一个月一次,这套话本里的角色人偶送去京城之后,何小姐连着来了三封信。
  第一封嚷嚷着说这人偶做得完全和她心里设想的人物一样,她太喜欢了,谢谢月娘妹妹送她这么好的礼物。
  第二封说她忍不住炫耀的把这套人偶摆到了话本铺子里,结果来买话本子的客人瞧见了,一群人围着竞价抢这套人偶,最后竟然飚价飚到了一百两,不过她没卖。
  第三封说她日日被想买人偶的小姐们围攻,问辛月能不能多送一些来,准备到时候放到隔壁人偶铺子里卖。
  这是三方受益的事情,问过二叔后,辛月便答应了下来,不过见到二叔送来的角色人偶后,辛月突然起了个坏心思,想起自己在现代买盲盒死活抽不中心仪的角色的怨气。
  她便让二叔又送来一批木盒子,一个盒子刚刚好放进一个人偶,还托辛盛抽空写了封签,把人偶放进木盒盖上盖后还把封签贴上用浆糊粘起来。
  附上书信解释了
  一番什么叫抽盲盒,把人偶盲盒和书信一起送去了京城。
  《王娘子休夫记》里的主要角色:王娘子,王娘子的儿子、女儿,渣前夫,公主,王娘子后嫁的夫君一共六个,二叔本是做了一百套全角色人偶,辛月把它们拆分成六百个小盒子。
  结果送去才半个月,就收到了何小姐的来信催着补货,从贺州到京城路上正常都要六、七日,也就是刚送去没两天何小姐就寄了信回来。
  何小姐说那六百个盲盒摆上柜架,第二日就售空了,尤其是上回开价一百两的张小姐,不知道是什么运气,总共买了一百个盲盒,别的角色都集齐了,王娘子的人偶都没抽到一个。
  更夸张的是一百个渣前夫被她抽走了三十多个,气得张小姐把渣前夫的人偶用绳子串了起来,挂在她马车的四个角上受暴晒之刑。
  何小姐说,要不是那盲盒里是什么人物她也不知晓,她都忍不住要把王娘子的盲盒直接送给张小姐了。
  辛月也没想到有人能这么倒霉,毕竟前世她买盲盒最倒霉也就是同角色抽到了六次,后来信了邪,再有一定想买的角色,就直接买整套。
  考虑到张小姐的可怕运气,这回辛月补货的时候,上新了一百套全套款盲盒,不过上全套怎么能没有隐藏款呢?
  于是辛月又让二叔做了十个新娘款的王娘子,让娘亲给王娘子设计了一套嫁衣,用这个改嫁版王娘子做了隐藏款。
  这一批盲盒送去京城后,没多久又收到了何小姐的来信,说张小姐靠着买全套盲盒终于拥有了王娘子,可她发现别人的全套盲盒有改嫁版王娘子后又疯狂了,花光了零花钱买了二十多套全套款盲盒,也没能买到一个隐藏。
  张小姐如今日日蹲守在人偶铺子里,看人买全套人偶出了隐藏款,就幽幽的叹一句:“运气真好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