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卫锦绣掀帘看了一眼,街角的酒旗还在风里晃,像极了她年少时偷偷溜出将军府买醉的模样。
寻影的身影始终缀在车后丈许外,玄色衣袍融进渐暗的暮色里,只有那双眼睛始终亮着,警惕地扫过街边每一处阴影。
直到车驾停在宫门前,他才隐入暗处,只留一句极轻的“公主、将军安”随风散开。
次日早朝,太和殿的金砖被晨光映得发亮。
卫锦绣一身银甲立在武将班列,甲片碰撞的轻响在肃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
她刚站定,就听见文官班列里传来几声极轻的私语,大抵是说“卫家女儿竟也能上殿受封”,语气里藏着几分不赞同。
卫锦绣充耳不闻,目光平视着阶上的龙椅。
许铮放穿着明黄龙袍,脸上堆着掩不住的笑意,手里捏着那份治水功薄,朗声道:“此次廉州治水,长公主连城亲赴前线,调度有方;卫将军锦绣身先士卒,凿渠引流,实乃我国之幸!”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阶下:“卫锦绣,上前听封。”
卫锦绣跨步出列,单膝跪地:“臣在。”
“你卫家世代忠良,你更承父志,有勇有谋。”
许铮放的声音洪亮:“今封你为左前锋将军,领羽林营左部,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
左前锋将军虽只是中阶武官,比不得卫家三位哥哥的镇国将军、骠骑将军,但在凉国,女子能得此职位已是破天荒。
卫锦绣叩首:“臣,谢陛下隆恩。”声音平稳,听不出半分波澜。
武将班列里传来几声低低的赞叹,卫胜站在最前,鬓角的白发在晨光里泛着银光,嘴角却悄悄扬了扬。
许铮放又看向站在另一侧的许连城,语气软了几分:“连城,你既为长公主,金银爵位于你无用,朕赏你城南商铺十间,城郊良田千亩,再拔内库珍宝一箱,算给你的添妆。”
许连城屈膝行礼,裙摆扫过金砖,发出细碎的声响:“谢父皇。”
她抬眸时,眼底的笑意恰到好处,既不失公主的端庄,又带着几分女儿家的娇憨,落在旁人眼里,只当她满意这份赏赐。
第39章 隐秘的原罪
只有卫锦绣瞥见她袖角微不可查地动了动——那是她算计得逞时的小动作。
前世许连城刚登基时,也是这样笑着收下各方“孝敬”,转头就将那些财物变成了安插在各州的眼线、囤积的粮草,不动声色地织起一张遍布天下的网。
退朝时,卫锦绣走在武将班列末尾,许连城从侧门过来,与她并肩而行。
红墙夹道,宫灯在头顶明明灭灭。
“左前锋将军。”许连城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点笑意,“卫将军如今也是有职有权的人了。”
卫锦绣侧头看她,见她手里把玩着一串新得的东珠,珠子在指间转得飞快:“公主的商铺良田,想必也有用处。”
许连城指尖一顿,抬眸与她对视,眼里的玩笑淡了些,多了点认真:“自然。”
卫锦绣了然。
她知道许连城从不是安于享乐的性子,那些商铺良田,迟早会变成刺向贪官污吏的利刃,变成护佑百姓的屏障。
就像前世,她坐在龙椅上,用看似无用的“赏赐”,一点点清算了盘根错节的勋贵势力。
走到分岔路口,许连城停下脚步:“羽林营左部驻守东门,离你将军府近,倒是方便。”
她顿了顿,补充道,“多调些人手去羽林营帮你,那些老兵油子,怕是不服你,需要帮忙可以随时与我说。”
卫锦绣挑眉:“公主倒是替我想得周全。”
“你是左前锋将军,”许连城看着她,眼底映着宫灯的光:“你的兵,自然不能出乱子。”
“可是公主似乎忘了,凉国没有不服卫家的兵。”
话音落时,一阵风卷过夹道,吹得宫灯摇晃。
此时凉国宫殿风平浪静。
可深山中早已波谲云诡…
竹叶遮天蔽日,连风穿林都带着闷响,脚下是积了半尺的腐叶,踩上去悄无声息。
可再往深处走,密不透风的竹影忽然断了。
前方竟豁然敞出一片谷地,青石板铺就的寨门嵌在山壁间,不算气派,却每块石砖都凿着暗纹,竹丛里隐有衣袂微动,守寨的人竟能把气息融在林风里,半点声息不露。
那行黑衣人脚步极稳,靴底沾着的竹叶碎末落地都轻,拐过三道藏在竹根下的暗渠,才停在寨门前。
带头的人抬手,指节叩在门上,“笃、笃、笃——笃、笃”,三长两短,节奏分毫不差。
门内静了片刻,传来一声低问:“霜落几重?”
“三重覆瓦。”带头者回得干脆。
吱呀一声,寨门开了道缝,先探出半张脸,目光扫过为首者耳后一道淡疤,才将门彻底拉开。
进了寨子,立刻有两个灰衣人上前,指尖利落探过黑衣人的腰间、袖袋,连靴筒都捏了捏,确认没藏暗器,又验过带头者腰间一块刻着“归”字的木牌,这才朝他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往谷地中央去。
最中心的阁楼是用老竹搭的,竹节被打磨得光滑,檐角悬着铜铃,却裹了绒布,风一吹只晃不响。
登楼时踩在竹梯上,梯板发出轻浅的吱呀,混着楼里飘来的药香——是当归混着白芨的温苦,还缠了点新晒的薄荷气,冲淡了几分滞重。
楼内光线偏暗,窗纸是米白色的,透进的日光都软乎乎的。
三两个婢女垂着肩走,青布衫子下摆扫过竹地板,没带起半点尘土。
有个婢女正端着青瓷药碗往内室去,碗沿凝着细水珠,她手指虚虚护着碗边,步子轻得像怕把药汁晃出半滴,见有人来,也只眼皮微抬,又垂了下去,半句多余的话没有。
内室床榻铺着软褥,上面躺着的人却仍显得单薄。
那神秘男子背对着门,只露着一截脖颈,皮肤白得几乎透明,连颈侧的筋络都看得清。
听见动静,他似乎想转头,却只轻轻咳了两声,声音低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肩背随之微微起伏,竟像是这几下咳嗽都耗了不少力气。
待他缓过劲,才慢慢转过来。
脸色是失血的苍,唇色淡得近乎无,唯有眼尾泛着点病态的红。
他盖着块青竹纹的薄被,被子下的身形窄得像少年,一只手搭在被沿,手指细瘦,指节却因用力而泛白——想是方才咳嗽时攥紧了被角。
“来了?”他开口,声音轻得像飘着的棉絮,目光落在带头者身上,眼睫颤了颤,才勉强聚起点神:“上京那边……如何了?”
神秘男子的声音还是轻的,尾音却像淬了冰,刮得人耳尖发麻。
他坐起身时,月白的中衣从肩头滑下去半边,露出的肩骨尖削,泛着和脸色一样的青白,可那双眼睛里翻涌的东西,却比寨外深谷的瘴气还要浓。
带头者膝盖磕在青砖上,“咚”地响了一声,额头几乎贴住地面:“是、是属下无能……派去截杀的二十人,一个没回来,卫锦绣那边防备得紧,还有……还有许连城的人掺和进来,等属下查到消息时,已经进了上京城门。”
“许连城。”神秘男子重复了一遍这名字,指节在药碗沿轻轻敲了敲。
碗里的药汤还冒着白汽,是刚煨好的,烫得能燎掉一层皮。
他忽然勾了勾手指,声音放得更柔,像哄人似的:“过来些。”
带头者浑身一僵,却不敢迟疑,膝行着往前挪,爬到榻边时,后背的衣料已被冷汗浸得透湿。
“抬头。”
他刚颤巍巍地抬起头,还没看清榻上人的表情,就见那只细瘦的手端起药碗,手腕一倾——
滚烫的药汤“哗”地泼下来,顺着他的发顶往下灌。
药汁里混着没熬化的药渣,烫得头皮一阵钻心的疼,顺着脸颊往下流时,溅在脖颈上,立刻烫出一片红痕。
他喉咙里闷哼一声,身子像被火燎似的剧烈战栗,手指死死攥着青砖缝,指节都白了,却硬是没敢躲一下,连缩脖子的动作都没有,任由药汁顺着下颌滴在衣襟上,洇出深色的湿痕。
阁楼里静得可怕,婢女们早都垂着头退到了廊下,连呼吸都噤了声,只有药汁滴落的“滴答”声,和带头者压抑不住的、从喉咙缝里挤出来的痛呼。
神秘男子却笑了。
他笑得极轻,气音从齿缝里漏出来,肩膀还因为咳嗽微微抖着,可眼里哪有半分笑意?
只有一种近乎癫狂的兴奋,像看着什么有趣的玩意儿。
他指尖沾了几滴药汁,烫得发红,却浑不在意,反而伸出手,用指腹蹭了蹭带头者被烫得通红的脸颊,冰凉的指尖贴着滚烫的皮肤,反差刺得人发抖。
“烫吗?”他问,声音软得像棉絮,眼神却亮得吓人:“这药汤,我每日喝三碗,烫得嗓子冒烟,也得逼着自己咽下去——你说,失败的滋味,比这药汤烫不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