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026节
而且1960年建国已经11年了,很多人的心思都变了。
本时空的好处就是在于。网咖提前了将近10年,将这套鞍钢的宪法带了回来,并且当时借着朝鲜战争为由强行推进鞍钢宪法。
就像是本时空中,士兵委员会制度一直没有取消。不仅没有取消,也没有进行改革。士兵委员会依旧是由士兵们管理,而不是让一众军官进入士兵委员会。
就像是网咖通过各种文娱渠道赚到的钱,向国内投资广播,第1个投资的就是各个军队的广播。
加强军队的政治建设。这是必须做的事情。
当然不管是士兵委员会的维持,还是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推广 。其中都充满了腥风血雨。
主席之前清理了不少人,都是因为这个。
但是把这屋子打扫干净了,换上了新的家具,新的主人。其爆发出来的能量也是远超预期的。
就像是这次春耕时节,山西和陕西遭受的巨大沙尘暴的袭击。根据统计,首摘田亩有213万。
陕西、山西展开了全省动员。在保证工厂开工的情况下。把城市里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全都动员出来。向附近的农村进行救援。
村子里面的村干部要组织开展村民自治。
明明这仅仅是1959年的中国。但是却爆发出了极大的效率。
命令一下,各机关单位除了无法离开的主要工作岗位之外。其他工作人员无论是普通公务员还是领导。通通都扛起工具,奔赴现场开展工作。
因为领导不干活也是会没饭吃的。在推进鞍钢宪法时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那就是取消领导特供制。当初这一条取消的时候,上到中央 下到地方,那些领导可是相当的不满。如果不是借着朝鲜战争作为由头根本推行不下去,即便是如此,也是抓了不少人的。
新中国的至此建国10年。不管是财税改革,鞍钢宪法工业改革。一路上已经扑救了太多东西了。很多人死了,很多人走了,很多人离开了领导岗位,但同时也有更多的人上来。
但总体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仅仅是山西,陕西的这一次救灾就能够感受得出来。
两省的动员力由各个部门的领导带头。带领着数以百万计的市民前往农村对农田进行紧急抢救。
仅仅耗费三天时间。213万亩受灾田,最后来不及抢救确定死亡的废田。仅仅只有1000亩。而受到沙尘暴影响,最后可能会导致减产的受灾田地(减产三成)两省共计17.000余亩余下211万多亩的田地基本保下。即便是有所减产,但是也不会减产那么狠。不会减产三成以上。
当相关数据送到北京的时候。北京城内的很多人都一片哗然。
在受灾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想到山西和陕西两地受灾能如此严重。
而当救灾的时候,很多人也没有想到救灾能够救得如此迅速快捷。能把灾害损失拉低到如此程度。
尤其是当消息传到功德林的时候,很多曾经的国服将军们又一次被新中国的效率给震撼了。
这些功德林的学员们忍不住拿新中国和他们之前所在的民国做了对比。
第一百九十七章 毛主席的战士
1959年对于新中国来说是成立10周年的重要日子,对于在功德林的诸位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日子。
因为在原时空之中,1959年10年大庆的时候,主席颁布了特赦令,将功德林一众学 员中经过改造后表现良好的进行释放。
本时空中也不例外,而且因为本时空之中,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更大,对外战争表现的更加优异,所以这些学员们改造的比原时空之中更好一些。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功德林一众学 员中非常重要的黄维同学了。
原时空之中这位可是死硬到底的嘴硬派。1979年才被从功德林之中释放出来。
明明他已经知错改错,但是却嘴硬的从来不认错。但是本时空之中,因为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意外。与原时空之中的走势有了截然不同的方向。导致现在的黄维反而是整个功德林里面最红最钻的。
不光是反蒋,在蒋介石被审判之后。黄维深刻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深刻地研究了国内现在颁布的各种政策。
所以当山西和陕西方面的救灾新闻传来的时候。
其他功德林学员还在感叹。新中国政府救灾速度非常快的时候,黄维已经开始在说: “这可是因为现在新中国政府做了更好的表率。领导带头领导和工人们一起干活。这工人们怎么会不努力工作呢?”
“要是和我们当初中华民国时那样,当官的就动动嘴皮子,好处全被当官的拿了,活却全让基层的人给干了。那你看看那些基层的人是不是得摸鱼磨洋工。”
在功德林的图书馆里,黄维说出如此之话。不少功德林的学员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尤其是杜聿明更是说道:“这一次,从中央到地方反应速度都很快。春种是讲究时节的。”
“如果时间上没赶上,那山西和陕西可是要遭灾。”
“要是在中华民国那会儿,如果村里的村民自己不想办法救灾的话,地方官可不会管那么多。看看这新闻里面,乡长县长都带着人拿着工具下地干活去了。”
“在中华民国那会儿,这可是绝对不行的县长可是太爷呀,还记得1942年河南大旱灾,饿殍千里。”
“其实那会) l还是调了些粮食过去的,本来不该死那么多人。可是上上下下起来的老爷们连赈灾的粮都要吞。原本能救10个人的粮,到他们地方手.上救活两个都困…… .”
杜聿明这话还没说完。黄维就插嘴冷笑道:“杜长官还真给民国面子。还救两个人的粮呢,能救下一个那都算是命大。”
一众功德林的学 员在这里讨论着关于陕西和山西的救灾事宜。
不过讨论着讨论着就开始讨论关论于1959年特赦的问题了。
这件事倒也没有藏着掖着。毕竟也要给功德林的这些学员们一个念想,功德林不是监狱,他是一个学习的场所,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但同时中国政府也承认他们曾经过往对国家的一些功劳。他们只要好好改造了,知道自己从前反动上的错误。并且改掉了他们那些反动派的习气,那么自然国家也会让他们成为新中国的合法公民。
所有人都在讲如果政府把他们放出去,会给他们安排什么工作。
上了年纪的一般都不想再干什么重活了。丘行湘那一类的倒是觉得无所谓,毕竟他现在还算是壮年。
而比较让人意外的则是黄维。
黄维直接说: "我是希望能够回乡村工作的。就回我的老家。回到江西去过。”
当时找黄维谈话的王英光所长都有些诧异。因为黄维将是这批特赦名单中的第1批学员。
即便是如王耀武、杜聿明这样的改造积极的分子。他们大多数也是希望能够留在城市的工厂工作。王耀武说想回山东,看看自己办的饼干厂还在不在,如果饼干厂国有化了,那就让他去饼干厂找个工作。
杜聿明也差不多。
这种开口说自己就要回乡下种田的,可太少见了。
“黄维,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黄维中气十足的回答:“我看了报纸。几个报纸和新闻广播里都三番五次的强调。根据我们国家气象学家推测,今年将会是我们国家出现大量极端自然天气的一年。极端自然气候就会带来极端的环境,甚至因此造成灾害。
“看看山西和陕西的情况。我就知道我们的科学家没有预判错误。既然如此,我们的气象学家说的,南方可能会出现极端的暴雨灾害,那看来也是真的。江西是产粮省,虽然不如河南和两湖地区。但是江西只要大熟,至少在满足本省需求情况下,还可以满足广东福建粮食。
“我已经是个小老头了,老婆孩子既然都死在了蒋中正反动派在手上,我也没什么念想了。我认识到了我前半生的错误,我决定用我的心态去改变。我申请回到自己的家乡。我认识字会算数,学习了马列毛。如果毛主席放心,就让我回乡当一个教书先生。
“如果不放心,就让我回乡下当个农民。我没有脸面在城市里面过优渥的生活。我愿意用自己的劳动力为这个国家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黄维不仅是这么说的。同时他还非常郑重的要来毛笔和信纸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要求王英光所长转交给毛主席。
黄维请求,如果政府真的打算对他进行特赦。那么他希望能够尽早回乡。因为如果再晚了的话,他怕赶不上开学也怕赶不上夏忙。
毛主席看完之后都大为动容。并且作出批示:尊重黄维同志的个人意见。
这封信传到功德林的时候。黄维看到毛主席的非常的激动。因为在信里毛主席将他称为了同志了。
毛主席认可的他。就像是多年以前他被身为招生办主任的青年毛泽东看重。在那个其他考官都不看重他的时候,将那个瘦弱的少年招进黄埔军校。
这一次,他又接纳了他。一如三十多年前的那天下午。
“你太瘦了,抗的动枪吗?”
“我多吃些饭就会长壮的。”
“你跑步的成绩才刚刚合格。勉强在及格线上面一点。”
“多练就好了!”
“为什么进黄埔?”
“为了保家卫国。”
“你叫什么名字?”
“黄维!”
……
自己是什么时候忘记了自己进黄埔想要参军的初心。自己想要当兵,想要当将军,最初明明想的是为了保家卫国。为的是结束军阀乱世。
自己后面怎么又变成那个样子了?
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黄维的心中的全是疑问,他决定将自己剩下的人生好好去探索这个问题。
而在所有功德林的其他学员之前。黄维将作为第1名被特赦的学员离开功德里。
以后这里大概永远听不到天下第一强 军的传说故事了。
但是黄维却骄傲的挺起胸膛对所有人说: “诸位从今时今日这一刻开始。 我黄维就是毛主席的战士!为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我黄维将会流尽最后一滴血和汗! ”
“以后若有同路人,请来江西找我。郑重的叫我黄维同志!”
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一批(五一快乐)
黄维是功德林里第1名被释放的改造学员。这和原时空中他的境遇恰好完全相反,在原时空之中,黄维是功德林里最后一个被释放的。
只能说黄伟这个人确实是一个死脑子, 他要是认准了一件事,就很难将其拉回来。就像他之前极端的忠于蒋中正。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东西刻在脑海里,丝毫没有动摇。
再到现在,在他彻底从右派反革命转向左派的无产阶级革命。他现在能够说出自己是毛主席的战士这句话。
这是他彻底的自我认知的革命。对于他的自我改造,功德林自然是乐见其成。
黄维这个家伙什么都好,就是嘴硬。
本时空之中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他倒是稍微嘴松了一点。他也作为功德林改造学员的表率被第1名特赦出去。
原时空之中他被特赦释放都已经是20年之后了,那个时候的黄维已经很老了。国家给他安排文史馆的工作,让他写写回忆录,让他补充一下近代史的细节。其实也主要是照顾黄维。毕竟他那个年纪也做不了其他的工作。动动笔杆子领领退休金差不多了。
本时空之中,既然黄维身体还行,而且自我意愿也愿意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那么自然没有理由去阻止他。
可以说,他甚至是一个旗帜。让其他所有人看到新中国对可改造分子的改造。
作为第1名离开功德林的学员黄维的告别式。还是搞得挺隆重的。
大家搞了不少临别的小礼物赠送给黄维。
毕竟功德林现在还是经常干活的。大家用劳动换取自己的报酬。这也是改造的一环。大家伙像所长王英光打个报告,申请将部分酬劳换成礼物送给了黄维。
有的是给黄维送了书,有的是给黄维送了衣服裤子。还有人托所长去外面买了一些蔬菜的种子。
大家伙送的东西都很实用。
黄维走的时候,功德林的学员们还在门门口列队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