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81节

  赫鲁晓夫也是管过农业的,知道这些化肥意味着什么。
  中国土地面积很大,但是土地肥力一般。而且中国人口众多,需要的粮食极多。
  赫鲁晓夫可以下判断,虽然这些年中国发展的极快。但是这种快速发展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 尤其是斯大林同志在他的晚宴上曾经和党内心腹说过。
  “中国的发展极度不均衡。他们的高科技产出有点太多了。但是根据我们在中国工作的专家传回来的消息可以知道,中国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在那些偏僻的农村,他们活得
  的十七世纪的沙俄农民一样。
  “这个国家很不健康。一 面繁花似锦,一面枯面萎凋零。如果中国的毛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样的两极化只会越来越大。最后这个国家是会完蛋的。国家的管理就像是看着一
  个精细的天平。当一侧太重的时候,就会滑落深渊。
  赫鲁晓夫想到了斯大林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苍老的脸上满是疲惫。
  这位格鲁吉亚悍匪不再是当初那个凶悍的古典金融专家了。
  就连他最爱的家乡格鲁吉亚发酵葡萄汁都喝不了多少。曾经的钢铁老朽了。甚至于赫鲁晓夫都有些同情他了。
  不过赫鲁晓夫的同情没有持续几分钟,他就疑惑的向斯大林问道:”既然如此,那我这次去中国为什么还要让出那么多利益?虽然说中苏是同盟,但是中国现在的发展势头在
  不断的攀升,我们..
  斯大林摆摆手,示意赫鲁晓夫不要说下去了,接下来的话说出来会伤感情的。至少现在不合适说。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知道,这次派你过去或许有的人不会理解。这次你去中国除了购买电脑计算机,拿下一堆合作项目之外。更重要的是完成这件事。
  当时斯大林将一份文件交给了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看过来看了一眼之后,他呆了呆。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猛地站起来,不可置信的看向斯大林: "领袖!为什么?!”
  “为什么?”斯大林疲惫的靠在躺椅里,他现在的精神无法支持他长时间专注的看文件或者是和人进行太过费脑子的谈话。
  他又拿出了一份文件交给赫鲁晓夫,他说道:“只要中国人同意这份文件。那么之前的那份援助清单就算是一个礼物。”
  赫鲁晓夫低声问道:“值得吗?”
  斯大林点头:“值得。这些年我越发的发现了,一个大国仅仅依靠武装力量是无法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其他的苏盟国中,又其他心思的不在少数。仅仅依靠武力是不够的。”
  “我在观察我的对手,美国他们是怎么做的。即便是法国都退出北约了。但是美国在法国的影响依旧巨大,为什么?是单纯的武力问题吗?”斯大林反问。
  赫鲁晓夫一愣,他似乎没有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他的工作已经很忙了,法国又不归他管。而且赫鲁晓夫一向不是一 个有 急智的人,总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在这匆忙之间,想要让他回答这个问题可真的是为难他了。
  这……
  “因为美元。”斯大林低声道:“因为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范围内的美元体系。任何国家都欢迎使用美元,甚至包括我们。”
  斯大林在[我们]两个字上加了重音。
  这在苏联党内是一个提都不能提的话题。你要是提了,第二天可能就会有克格勃的同志来找你问话:“同志,您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
  所以即便是斯大林这么说了,但是赫鲁晓夫却没有傻乎乎的直接接话。要知道斯大林最喜欢搞[忠诚测试]了。
  苏盟国和苏联高层谁没被他搞过啊。从前他身体强壮的时候,是在酒桌上这么搞的。一边给人灌酒,一边谈论国事,一 边穿插试探性的[忠诚测试]。
  当年赫鲁晓夫都被斯大林整尿了,物理意义上的尿了,控制不住的那种。
  而南斯拉夫领导铁托都被斯大林在酒桌上搞得和二百五一样。最后铁托喝酒都是一边喝一 边倒进 自己特制的袖口。
  现在格鲁吉亚悍匪不能灌人喝格鲁吉亚发酵葡萄汁了,但是谁知道他的话里时不时藏着机锋呢。
  所以赫鲁晓夫装傻般的说道:“啊?我们不是已经确立了苏盟国采用卢布结算的中心思想吗?全世界主要文明国家中有一半在使用卢布。”
  斯大林冷冷的看了眼赫鲁晓夫,这蠢货该忠诚的时候不够忠诚,这个时候却又装忠诚。要不是无人可用,真该让他继续在苏东玩鸟。
  斯大林只能说道:“如果这个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克里姆林宫下一道命令大家都遵照的话,那么管理苏联就好办了。”
  “很显然,行政的命令无效。之前我们行政命令规定了,美苏货币比值一比一,但是黑市汇率是多少?”
  “四卢布换一美元。”赫鲁晓夫脱口而出,既答的很快。
  斯大林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赫鲁晓夫后背都渗出冷汗了。整个人都不对劲了。
  还好,慈父慈爱的目光没有看他多久,不至于让他再次尿裤。
  斯大林继续道:“四比一,可以看得出我们卢布在民众心中的真实价值了。我今年推广币值改革,卢布和黄金挂钩。一卢布价值零点八克黄金。现在我们规定的美苏汇率是一
  比一,黑市汇率呢?
  这次赫鲁晓夫学乖了,他没有开口。
  斯大林用手杖敲了敲地板道:“一 点二比一,虽然和美元的汇率很接近的。但是不够。而且我们的黄金储备远不如美国丰厚。昂撒劫掠世界数百年,贵重金属储备比我们多太
  多了。而且他们还有殖民地可以吸血。
  “我知道美国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有更高的信用度。但是我们的卢布没法这么玩。和黄金挂钩,我们无法增发货币。会困死我们的经济环境。”
  听到斯大林这么说,赫鲁晓夫惊讶的抬起头看着他。这是什么情况?传统古典金融专家要转型现代金融专家了?
  要把古典那一套带来现代?
  赫鲁晓夫打了个冷颤。想到这里,赫鲁晓夫拿起了斯大林之前给他的文件,他仔细看了起来。
  “所以,这就是要中国人同意的文件。好像有些苛刻,一 切对外结算以卢布为中心。这里面涉及到银行,乃至外贸定价自主权。”赫鲁晓夫低声道。
  斯大林拍了拍另一份文件:“所以,才有这份礼物清单。价值一百五十亿卢布的补贴。够为中国补齐他们的短板了。可以满足他们全国需求的大型化肥厂、化工厂、炼油厂。
  你去谈,你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了。
  天津港,赫鲁晓夫看着一船船的化肥到货。
  他心里低语着:斯大林同志啊,虽然您是古典金融专家,但是您能不能玩转现代金融呢?要知道我们的竞争对象可是深耕于现代金融多年的专家啊。
  赫鲁晓夫深吸了一口气。在中国这么久没回去,他其实是有些逃避斯大林的任务。
  但是任务就是任务,逃是逃不掉的。算了,走吧,去北京。
  希望能有个好结果吧。
  第一百二十一章 拖字诀与登陆日本
  赫鲁晓夫这样的人都知道,斯大林提出的条件太荒唐了。就算是有一百五+亿卢布作为筹码,中国也不可能同意他们苏联的条件的。
  所以他在和总理进行试探性交流后,这个事情就卡住了。这一点都不出赫鲁晓夫的意料。甚至于他有一种希望,希望他在中国的这段时间里,斯大林直接去世。这样他就轻
  松了。
  既不要面对中国人那愤怒的目光,也不用回去去见可怕的斯大林。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在今天简单试探完后,赫鲁晓夫觉得今天的晚饭都好像难吃了一点。是不是中国人在针对自己?
  当然,酒店的大厨不可能给他做难吃的饭菜。只能说赫鲁晓夫心里有鬼。
  “不可能,绝对不行。这个条件太荒唐了。”
  中南海里,一众大佬们的争论声响成一片。
  就连气量最好的主席和总理两人都是皱着眉头的。本时空之中有了很多变数。
  这两人是看了李锐提供的元时空的资料的。知道元时空之中中国和苏联交恶的原因。
  说实在的,不管是主席还是总理,都不希望中国和苏联交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虽然在元时空之中在两面不靠的情况下,自己在泥潭中挣扎了多年终于摆脱了泥潭。
  但是代价呢?
  那可是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甚至是牺牲了两代人的青春和热血换来的。
  还记得主席第一 一次看李锐提供的后世资料中,看到了新中国在困境中挣扎的样子。那些牺牲在工程上的铁道兵,那些撇家舍业开辟新中国水利工程的技术员、专家、工人。
  那些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军工人、核工人。
  每每看到那些人和他们的故事的时候,主席总是满眼含泪。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结果,所以主席极力避免再重现那些悲剧。
  本时空已经规避了很多了,比如说之前建国的时候苏联的援助中国可都不是白收的。都是李锐用各种高科技和各种副食品换来的。是对等交易,这才防止了全盘苏化。
  中苏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关系之上。以及再本时空之中,中国也尽可能的亮拳头了。苏联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都先被扼杀再摇篮之中。
  什么长波电台,什么联合军队之类的屁事是不会出现了。
  中苏关系成为了一种合作互赢的捆绑关系。在现阶段这是对大家都好的一种关系,主席和总理好不容易喘口气,结果现在又来了这么一出。
  这玩意玩儿能签?签了之后算不算卖国?斯大林有点大病?
  在众人骂了许久之后,主席拍了拍巴掌,大家才停下。只听主席说道: "原本我上次去莫斯科的时候还没那么确定,今天得知了赫鲁晓夫同志将这份文件送来之后,我现在确
  定了。
  众人看向主席。主席道:“斯大林同志可能是感觉到时日无多了。所以现在做事看起来有些急切,甚至是有些不顾手段了。”
  这不是无的放矢,如果不是如此,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斯大林那边会突然提出这种不合理的要求。
  他要求的事情中方根本不可能同意的。
  参与会议的李锐则是在大家都发言完毕之后站起来说道。
  “其实这件事对我们来说也未必是坏事。’
  众人的目光向他看来,李锐却笑道:“这只能证明一点,苏联现在真的确实需要我们的货物来稳定他们的币值。”
  “实际上布雷登森林体系太容易玩砸了,美国的黄金储备其实也不够玩这个体系。苏联自己也意识到了。货币锚定货物才是比较稳妥的办法。光靠行政命令是没用的。”
  “而且斯大林这次派赫鲁晓夫来中国,其实也是在释放一个信号。 ”
  在场众人看了过来,李锐继续道:“在向我们示好。”
  “哦?”主席嘴角带着笑意看着李锐,主席笑着问道:“何以见得呢?”
  "赫鲁晓夫同志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他给我们中国的贸易放了多少好处,我们心里都清楚,赫财神嘛!”
  李锐笑着说出了贸易部同志对赫鲁晓夫的称呼。在场的诸位都笑出声。
  “我们知道他,苏联也知道他。而且之前斯大林同志可是把他向发配一样丢到苏东去了。现在又把他找回来了,而且还让他负责这件事,其实含义就很明显了。”
  李锐的话不用说全,大家就已经回过味来了。
  苏联想要建立以卢布为中心的结算体系。但是现在的苏联并不是强硬的要求中国一定服从他们的决定。反而是派了之前在中国这边扮演老好人的赫鲁晓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