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82节

  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事情是可以谈的。
  甚至于苏联在这个事情上表现的有些软弱。嗯,听起来有些荒谬,苏联用一种软弱的方式提出了一个非常强硬的要求。太反差了。
  所以,李锐提出了他的想法: "其实可以和苏联谈嘛。想要以卢布为中心,也不是不行。但是仅仅以壹佰伍拾亿卢布作为条件不行,或者说不值当。以卢布为价值衡量标准,
  作为外贸结算还行。或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苏货币互持。一家独大可不行。
  如果说苏联提出的想法有些大胆的话,李锐提出的想法对苏联而言又何尝不大胆呢。
  主席笑着说道,用一种略带考教的语气道:“那么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所以李锐直接说道:“苏联或许不会同意,但是没关系。其实斯大林也没那么强硬,如果他去世了,这事儿或许也不会做了。所以咱们就一个字:拖。”
  主席继续道: "拖就有用了?”
  李锐颔首:“从前不好说,但是现在拖是真的有用。说句难听的话,咱们现在熬斯大林就和熬鹰差不多。但是这只老双头鹰熬不了多久了。”
  “而且中日朝三国一体化已经开始推进了。”
  东京,今天热闹非凡。
  因为今日那个传说中的中国商场要在东京开幕了。不仅仅是那些传说中的中国商品会大量进入,一起来的还有中星一号和基于中星一号的游戏街机。
  在等待着中国商场开业的人群中有两个中年人,一个叫深井大一个叫盛田昭夫。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三方
  (注:上一章笔误,把井深大写成了深井大)
  东京繁华地段。今日中国商场开业,算是这段时间以来最好也是最大的一件事了。
  因为自从赤军解放日本之后,他们做的事情真的有点太激进了。因为赤军的头领是重信末夫,他自己就是个很激进的人。
  他既然决定要对日本进行革命,那可真是大刀阔斧啊。
  自从赤军上台之后,一边是稳定民心,提升收入,将财阀贵族的财富合理分配。另一边又是杀的人头滚滚。 还有很多人被抓去劳动改造了。
  这搞得日本其实有些混乱。一边普 通老百姓确实感觉到生活好像好了点,因为工资变高了,物价却没涨多少。再来就是大量的空余土地和房屋出现了。要知道现在即便是日本最繁华的东京,还有
  很多人居住的一层的木屋。而且超乎想象的逼仄狭小。一家五六口人就三五十平米的居住面积。
  但是也有很多从前旧日军被请去调查。其中有的人去了旧没回来了。
  所以这也导致很多日本人有些人心惶惶。
  不过持续了半年多的乱局,现在也算是慢慢平静了下来。日本境内很多旧时代代表军国主义的建筑都被拆了。除了靖国神社之外,不少供奉战犯的寺庙也被撤了。牌位被烧掉,有的寺庙被强行改
  成了公园。剩下的寺庙归入国家管理。
  凭借着重信末夫的铁血手段和开国的威望,还能压住这些风波。
  不过大家都是要有一个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绪的。中国商场开业带来新的中国商品和娱乐模式,就是一种释放情绪的好办法。美味的糖果,精致的零食,还有在日本很难吃到的菠萝罐头。
  在日本东京的中国商场开业时,最受欢迎的就是各种水果罐头和各种肉类罐头了。
  这是中国商场开业前进行了考察的。日本这个国家,要说人民生活水平是要比中国人高不少的。
  尤其是赤军解放日本之后,少了许多盘剥的日本工人收入大幅度提升。日本市面上日渐繁荣起来,这从东京街头越来越多的小吃摊子就能看出来。
  只不过相比于那些卖鱼饼和烤串的小摊子,还是水果这种东西更让日本人痴迷。
  苏联在宣传美好生活的时候,喜欢用气泡酒香槟和鱼子酱以及冰激凌作为宣传美好生活的代表。
  而如果是在日本,那么这个美好生活的代表就该是各种水果,尤其是热带水果。还有如奶油蛋糕之类的甜食。
  奶油蛋糕这玩意儿还很难搞,因为中国和日本都是食用油不够用,奶产量也不够。就算是想要搞植物奶油,现在也不行。
  中国在1950年开始就通过李锐的网咖采购了大量的油棕榈苗在海南大量种植油棕榈,用来提炼可食用的棕榈油来解决人民吃油的问题。现如今,最早的一批海南油棕榈已经进入到了采收期。
  不过这些油棕榈的产油还是要优先供应国内食用。只有先满足了基本食用,然后才能考虑搞更多的植物奶油。
  不过水果罐头之类的东西,中国现在却是有不少。毕竟苏联人为了吃到热带水果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菠萝罐头、荔枝罐头等等。这些水果罐头苏联人超爱,日本人更爱。
  井深大和盛田昭夫两人都买了不少。
  “这中国的罐头可真不错啊,价格便宜,味道还很好。我还记得当年在东京大饭店曾经吃过一次菠萝,那可真的是令我回味无穷。那还是我族中的叔父去南洋做生意时带回来的。” 井深回味道。
  盛田抱着罐头,这是他好不容易从其他大妈手中抢来的胜利果实。他说道:“现在我们也只能是回忆一下往日岁月了。我们的公司都已经被收归国有了。”
  井深却道:“至少他们没把我们赶走,继续让我们担任公司的管理。至少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而且我们也还有分红。”
  赤军解放日本之后,将不少企业收归国有。参照的方式就是中国收归国有的方式,先期用分红,等到年限到了之后一次性买断。对无恶迹的民营企业,总不能让人一辈子心血白流。
  盛田昭夫却道:“我们还好。至少你我都没有军方背景,没有被赤军抓去打靶。你作为半导体导专家,和军方没关系,这可真让我诧异。”
  井深大笑道:“还真别说,我从一开始就不太看得起那些家伙。觉得他们成不了什么事。一群搞技术的人,还要论资排辈。当真有些可笑了。”
  盛田昭夫笑了笑,没有说什么。日本不就是这样嘛,自己老家是开酒厂的,开到自己是第三代了。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自己也是一腔热血的。 这里不服,那里不服的。
  但是不服气有什么用,日本酒有自己售卖的规矩,想要卖的好就要去定品级。而所谓的定品级,不过是给某些人交保护费一样。自己早就看开了。
  所以自己才从酒厂跳出来,看中了同样的井深大。当年投资了他十九万日元。两人成立了索尼电子厂,1950年的时候他们生产的索尼收音机,让他们在日本半导体行业中出露头角。
  之后两人就一直在电子行业打拼。赤军解放日本之后,索尼被收归国有,不过二人还有索尼分红,并且考虑到两人的能力,赤军政府依旧让两人担任索尼高管。
  目前来看,两人还是很适合做这工作的。不过中国的电子产品异军突起之后,索尼的日子就不是很好过了。
  比如说前几年他们就在研发晶体管便携收音机。他们的晶体管便携收音机前期研发投入太高了。中国的便携收音机一出来,他们的项目还没开始盈利就要破产了。
  说起来,其实两人对于索尼国有化甚至有些感激。要不是赤军国有化了索尼,以索尼的财政状况怕是再过一两年 就要倒闭了。要知道去年他们就卖了一栋闲置的四层办公楼来缓解索尼的财政危
  机。
  这两人来中国商场自然也不是单纯的为了抢购水果罐头来的。
  其实他们是来仔细看中国的各种电子产品的。
  在随身听的展台前,两人听得很认真。
  “这个小东西做得可精致啊。” 盛田昭夫认真道: "我托人从香港给我带回来过一个。 贵是真的贵,但是也真的是好。能随时随地不受人打扰的听音乐,当真是最好的享受。”
  井深大研究着展台上试听的随身听,他认真道: "东西是好, 就是中国的产能不足。听说现在到处都是在等货的状态。欧洲那边的地下黑市,已经把这玩意儿炒的溢价了百分之五十了。”
  “还有中国的耳机,生产质量和音色是最好的。美国[生产]的随身听虽然也能用,但是却没有好的耳机。想要用好的,还要用中国的。“井深大说着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小包。
  “看看。”他递给盛田昭夫。
  盛田昭夫打开小包,里面是一个明显手工制作的耳机。
  “我自己这些日子和厂里的师傅们一起研究的东西。"井深大道: "我不懂音乐,但是你在这方面很懂,听说你买了不少中国的高价耳机,[斯大林] 都买了。”
  井深大所说的[斯大林]是目前中国丽声耳机生产的最高档耳机,作为国礼送给过斯大林。
  所以目前在音乐发烧友里,他们将这款耳机简称为[斯大林] 。
  丽声[斯大林] 一年都不会生产多少,价格贵到起飞。现在一副[斯大林]耳机的价格都可以买一个双翼螺旋桨农药喷洒飞机了。
  盛田昭夫接过井深大的手搓耳机,他把耳机插头插上随身听的35毫米插孔戴上后静静倾听。
  声音一响,盛田昭夫的眼神一亮:“井深大!你偷偷弄出来了的东西不错啊!”
  井深大笑了笑:“毕竟要为索尼找出路啊。虽然已经收归国有,但是这毕竟是我们的心血,我不想它倒下。”
  盛田昭夫眉头微微一扬:“难怪你今日一定要拉我来这。原来你已经有了打算。为中国的随身听生产配套的第三方耳机?”
  井深大道:“其实我个人的想法不仅仅是随身听,还有其他许多东西。我们索尼都可以作第三方生产。刚好中国方面产能不足,我们是否可以和上面的人好好讨论一下, 成为中国电子产品配套的第
  三方厂家呢?
  第一百二十三章 联盟初现
  本时空之中的索尼过的可不太好。因为半导体行业被中国领先一步, 他们差点被挤兑破产了。
  其实不光是日本索尼这样的企业,原本许多元时空之中该发展起来的外国公司,现在都被中国挤兑的欲仙欲死。
  因为李锐和破晓基地的专家们搞了个非常缺德的科技时间表。就是参考元时空之中科技和产品出现的时间,然后再结合本时空中出现的波动,最后制定了一个卡死对手的计划表。
  很多元时空之中本该起来的欧美企业,现在都被中国挤兑的非常难受。
  在一战、二战的时代,海军中有一种说法叫做:这艘船还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
  因为那是战舰更新换代最快的年代。航母时代还没开启,大家还在拼战列舰的时代。这边刚刚设计了一个草图,对面更快更强的战列舰已经舾装。
  你这边刚考虑好装什么主炮,对面的船就已经下水。
  现在全世界有很多企业和科技公司就有这种感觉。每次他们下了重金研发一种东西,比如说晶体管的便携收音机,比如说新的信号制式的电视,新的传输接受设备,新的电脑……
  自己这边科研多年,已经砸下去了好几百万美元了。马上就要出成果,样品已经送出去。大家反应都还不错,董事会已经把香槟准备好了。就等着新产品上市去收割超额利润,让自己赚的盆满钵
  满呢。
  但是就在自己准备量产化的前夕,中国的商品已经开始疯狂的铺设进入市场。而且他娘的比自己的产品还好!
  好的还不多,就好半代。
  导致自己的产品还没问世呢,就直接成为落伍的产品。而且关键是自己还没强行发行产品来赚钱。
  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产品质量更好,他们的商品在市场上就是个顾客心理锚定的价格。
  自己花了大心血大价钱做研发的产品,只有按照和中国商品一样或者更高的价钱去卖,才能收回研发成品。
  而中国商品的锚定价格就在那,他们的产品还先进半代呢。自己卖一样的价格能 卖得出去?
  拿自己只能跌价卖了。但是跌价卖的话又有一个问题。
  第一是会降低自己的品牌认知度,自己价格比中国商品便宜了,那是不是就自己承认自己是比中国同类商品更低一个档次呢?
  第二就是回本周期极其漫长,甚至看不到回本的希望。
  所以现在欧美的很多企业其实撑的很难受。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说动政府推动相关政策,彻底封死有关的中国商品流入,以免对他们的商品造成冲击。
  于是乎,现在非常好玩的一幕出现了。
  元时空之中是东方阵营对西方阵营的商品流入严防死守。苏联等国甚至将西方流入的很多商品斥之为危害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害物品。
  而现在情况反过来了。现在是资本主义阵营的部分群体在高声叫嚷着:“不能让那些带着红色洗脑基因的东西流入本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