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80节
“重新出去排队吧。”
“嗯!再去找大学生。”
两名老教授又去挑选幸运的大学生了,也不知道哪个幸运儿会被他们选上。
今天是电子游戏的元年,今天中国商场破例营业到了晚上九点。因为民众的热情实在是挡不住啊。
一直有人在排队,而电子游戏很好玩的口碑也在发酵和传播。
当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人员终于把最后的一批顾客熬走了之后,负责这个游戏厅业务的许队长让人好好检查了一遍机器。
同时也让人清点了一遍今天的营业额。
游戏厅业务的钱要和中国商场的其他业务分开结算,是隶属于曙光厂的独立子机构。
而当把今天的营业额清点完之后,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今日的营业额达到了惊人的四万马克!相当于一万卢布(或美元) 。
这在这个年代已经相当惊人了。
有工作人员说道: "按照这个趋势,经营一百天就能赚到一台中星一号的钱呢!”"
如果李锐在这里的话,他大概率要笑死。因为根本用不到一百天,开一个月的时间,这整个游戏厅所有的本都回来了!剩下的都是赚头!
当消息传回北京的时候,李锐现在陷入了一个深深的思考:要不要把这些外汇提款机多搞一些呢?
第一百一十九章 都散出去
在东柏林的这场电子游戏元年大事件中,有人哭有人笑,有 人不知所措,更有人看到希望。
因为这看似电子游戏元年的诞生,实际上是宣告中国在电脑数字设备上第一次走到了 全球领先。
世界第一这个东西对很多人,尤其是对很多国人来说是一个魔障是一 个执念。
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那就是几乎所有国人心中的一种:贪嗔痴。
这种执念很奇怪的,理智和现实告诉大家,这世上不可能事事都去争第一的。 现在世界已经变了,很多事情是要走合作才行的。毕竟地球就这么大,资源就这么多。
对于很多国人来说这个道理可以懂,但是从感情上来说却又想要处处争一个第一。
尾随于人后的滋味并不好受。这种心态大概是从清晚期至民国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国人所造成的一种畸形心态。
因为中国人真的知道受限于人,被人各种拿捏各种欺负是什么滋味。当真是人家指着裤裆,你再委屈再不愿意也要钻过去。
所以当东柏林的中国游戏厅开业之后,之前欧美国家渲染的各种谣言抹黑。说什么中国搞出二十倍美国算力的计算机是谣言,是中苏之间搞得战略欺骗。
还有类似:苏联阵营的中国为了帮助他们东方阵营吹牛,已经谎话连篇,已经完全不顾事实,全是一群骗子。
这一类的抹黑谣言已经是不攻自破了。所有的谣言在真相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
当然这个世上总有一些叫不醒的人,因为他们永远都在装睡。比如说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来,很多离开中国的人。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说是被新中国排挤出去的。因为有那么一部分人, 你说把他们都抓起来都杀了,他们又不够格,亲手做的坏事又没那么多。
但是让他们在国内好好的生活吧,他们又是不愿意的,总是想要说点怪话的。对生活总是不满的。而他们的不满又不是出于公心。
而是觉得自己没有成为人上人的不满,没有能占到其他人便宜的不满。
这一类人正是被李锐各种挤兑走的文化文艺界的各种“大师”。有的人心中是没有祖国也没有立场的。
李锐不喜欢动武,也不想在文化方面开武的口子。因为一旦这个口子开了容易,收起来就难了。毕竟元时空之中主席就反复强调,不要动武,可惜根本没人听。
李锐可不想在本时空出现老舍投湖的戏码了。自己划拉了清单,该抓的抓,该滚的滚。
而这帮滚到国外去的“大师”们就是叫嚷的最大声的一群人。他们之前叫的有多大声,现在脸色就有多难看。
他们很多人逃离中国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低工业国家,很多工业产能甚至还赶不上清末的时候。甚至很多人在跑去国外之后,开始摇旗呐喊帮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些吹捧
文章,不管别人要不要,先当了别人的狗再说。甚至于当狗当到自备狗粮的程度。
对于这些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反复打他们的脸,让他们难受的无法自拔。只有中国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好,他们才会才越难受。
就像是现在这群人难受的要死。现在就是如此,现在全世界所有报纸都在吹中国的电子计算机了。
他们现在是浑身难受啊。这破地球是一刻都待不下去了。
而至于欧洲的一众媒体,要么就是集体沉默假装看不见。要么就是为了销量现在开始疯狂吹。
反正之前多么疯狂的黑,现在就要多么疯狂的吹。一切都是为了赚钱嘛,不寒碜。
《中国计算机超越美国!》
《中国将成为世界计算机头号大国!》
《苏联购置三百台中星一号,算力赶超美国,美国恐成最大输家!》
《中星一号, 到底能走多远?!》
《间谍之王钱学森到底从美国带走多少东西?》
《新的赛道已经开辟,苏联和中国携手绝尘,美国赛车还未驶入赛道》
各种标题,各种报道,各种引人眼球。反正就一个字,吹。
而在这个时候又怎么能少的了欧洲现在少有的公平客观的报纸媒体《独角兽日报》的评论呢。
主编贝尔可是好好的撰写了好几篇相关文章。分析中国电脑和中国之后的技术走向。这一波当真是主打一 一个公平公正客观了。
现在全世界的媒体变成了两派,一 派是继续疯狂唱衰东方阵营的。说苏联和中国还是骗局,云云。他们都是收钱办事的。
另一派则是疯狂唱响东方阵营的,说不日苏联就要饮马英吉利海峡等等。这些也是收钱办事的。
而在这世界舆论左右摇摆的情形中,中国又和不少国家签订了电脑购货协议。先款后货,没款没货。这一 一次谈判的代表硬气的爆表,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如越南缅甸之类的小国还想着卖个人情。但是这次是一点人情都没有。
但是相比于这些小国希望卖人情这种事。另外一件事才是更让人想不到的。
那就是居然有好几个国家想要购买游戏机!
“哈啊?”李锐原本还在考虑要不要把这些外汇印钞机搞出去呢,怎么就有人上赶着要啊?
“日本、南斯拉夫、捷克、波兰、苏联等国都愿意采购。“情报员向李锐报告着最新的消息。
不过李锐想了想之后,忽然想到了一点。冷战冷战,很多时候不能只算经济账,政治账在很多时候比经济账还重要。
这些街机看似是经济账,实际上却是稳定国民信心,提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大杀器。
现在包括苏联在内的不少国苏盟国却的是温饱吗?不是,缺的是温饱之上更高一层的满足。
知道在中国尽可能的满足苏联糖果和膨化食品之后,苏联将大量的资源抽调出来做什么吗?做冰激凌!
1956年,苏联冰激凌产能比1951年翻了三倍。
如今每到夏季莫斯科的街头的冰激凌摊开的到处都是。宿舍楼下、工厂前、学校门口。
十戈比(0.1卢布) 就能买一小碗。属于中小学生都能满足的消费。而且苏联的气泡酒(香槟) 红酒产能也在攀升,如今已经攀升超越了1935年的巅峰。
再加上中国又把鱼子酱的价格打了下来。
现在苏联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超越了二战前的巅峰时期。苏联的工人已经可以轻松的每周购买一到两瓶气泡酒或格鲁 吉亚葡萄酒。鱼子酱也成为了家常食品。
中国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开始越来越多的铺设进入普通苏联人的家庭。
中苏开始高度捆绑,苏联现在都不敢放手。因为一旦和中国松绑,市面上的繁荣将会立刻消散大半。
现在苏联老百姓对赢得冷战充满信心。这信心不仅仅是苏联武器堆砌起来的。还有中国的糖果、电器、电影、水果等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而这样的高度合作,也让中国受益匪浅,大量的工厂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四通八达。城里出现劳动力短缺,工厂开始下乡招人培训,将农民从田地里解放出来,成为工厂工人。
中苏合作带来的双赢局面已经越发明显。明眼人都看得到,和中国一起有钱赚,有好处拿。
显然,其他国家也想要一起双赢。
当即李锐拍板。
"散出去!都给我散出去!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里,都散一些出去。我们的人去管理。”
"这游戏机最能直观的给其他国家老百姓感受到,中国真的慢慢强大起来了。现在我们是这方面的领头羊,那就要保持下去,站稳脚跟!”
伴随着李锐的决定,已经正式更名为中星电子厂的计算机(与街机)生产厂开始了加班加点的忙碌。
一台台电脑计算机和街机主板被制作出来。
而在中国的港口,一船船的化肥被运送而来。全亚洲的空船好像都跑了起来。
美国、日本的化肥到了。
第一百二十章 卢布中心
北京。
热闹的五一劳动节会议结束了。中国作为会议的组织者,在这场会议中做了不少事情。
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确立了中国在亚洲共产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说起来这话好像没什么必要,因为实际上中国就是亚洲的共产运动领袖。但是自古以来成大事都要有大义。这一个合法的, 大家都认可的名头还是很关键的,能省不少额外的事情。
而作为苏联的代表,赫鲁晓夫自从五一节来了之后,在中国待了将近一个月了,都没有走。
反正他的理由很多,先是看中苏合作的厂子啦。又是看望在中国工作的苏联工程师啦。还有在中国求学的苏联留学生啦。
甚至他还要跑去徐闻看看今年冬天给苏联准备的菠萝准备的怎么样了。
反正他不急着走,中国也不可能催他走。反正好酒好菜招待着,赫鲁晓夫同志威风的时候,中国从他手上赚的好处可不止是这些好酒好菜能打发的。
他说要来天津的码头看看,中方人员自然也无不允,陪着他从北京来天津。
天津卫是北方最重要的码头港口之一,又因为距离北京很近,所以这里的港口一直都很重要。而现在,这个港口上船只云集。码头装卸工人和卡车正在不断的卸货运货。
“那些都是什么?”赫鲁晓夫问道。
“化肥。"中方人员据实而答:“我们中国虽然土地面积不小,但是人口众多,耕地面积不够。最重要的是化肥产能一直不足。
“我们的化肥厂太少了。所以我们和一些国家达成了意向。比如说日本,我们向日本优惠购买化肥。但同时种出粮食之后,要优惠一部分卖给日本。 ”
这话说得是真的没毛病。现在的中国没有足够的化肥,日本也没有足够的粮食。两者是必须互补的。
当然,赫鲁晓夫知道中国不仅仅是从日本进口化肥。因为之前中美秘密谈判的时候,中方知会过苏联。苏联默不作声,因为苏联其实也想要一个渠 道和美国进行贸易往来。
说到底,地球是圆的。大家很多时候还是要相互需要的。既然是美国先低头服软,哪怕是悄悄服软,那也够了。
赫鲁晓夫在港口看了好一会儿, 天津港现在船似云来。化肥堆得一摞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