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506节
听到张集这么说,彭学武也哈哈一笑:“行,那就走着去。”
不过两人最后也没走着去。因为走到半途的时候他们就碰见了赵宏民。昨天回娘家后,彭四妹要在娘家住几天,赵宏民第二天就上班,所以下午就回乡里了。
“支书,去县里吗?我捎你一程啊。”赵宏民把拖拉机停在两人面前。
“这不合适吧。”
“嗨,没啥不合适。我这不是帮县里拉砖吗?刚好顺路了,这拖拉机有三十匹马力,相当于三十匹马呢。在拉你们俩也不费事。”
在赵宏民的邀请下,彭学武和张集两人上了运砖头的拖拉机后斗。这放在后世绝对属于严重的交通违规,交警碰见能罚死你。
但是在这个年代却压根没人管,甚至路上要走路去县城的人还羡慕的看着彭学武和张集坐在一堆砖头上呢。
“这拖拉机力是大啊。这么多砖一口气就拉着走了。”彭学武坐着拖拉机轻松的攀过一小段上坡路段,拖拉机都不带停歇的,轻轻松松。要是牛马车,这一段上坡能费老鼻子劲了。
“诶,宏民啊。我问你,你拉这么多砖干嘛?”
开拖拉机的赵宏民道:“哦,听说县里要搞什么饲料厂,还要养什么虫子,说是养虫子给鸡啊、猪啊、鱼啊当饲料什么的。还有一些厂子也要扩大,县里缺钢铁和砖呢。钢铁是从淮南市里拉过来,砖就从隔壁县买下来。”
彭学武听到这里好奇道:“钢铁我知道要从淮南买,砖也要去隔壁县买吗?”
“嗨!咱们寿县没烧砖的啊。”
“那你们就一车一车的运。”
“那还能怎么办?”
“这没砖厂,咱县里自己盖一个不就好了。何必这样运,多费油啊!”彭学武有些心疼。
赵宏民耸耸肩:“这我就不知道了,县里有自己的打算吧。”
彭学武转头看向张集:“张集老弟,你不是在焦书记身边工作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张集笑了笑:“这我还真知道。县里也好,乡里也好,每年能花多少钱多少预算开支都是有数的。比如说你们寿县现在要搞养殖、饲料什么的。这一定是已经规划好了的。”
“如果没有做规划,那么临时支出是不会批的。尤其是建设砖厂,要是专门为了盖饲料厂、养殖场或者是县里的一些工程而搞。县里也不知道这个砖厂以后会不会有生意。”
“你开了一个砖厂,你要招工吧。你一窑砖都没开始烧呢,但是你工人找过来了就要发工资吧。没工资也要发生活费吧。工人又不是农民,没有土地种粮食。没有工资生活费,他们就要挨饿受冻。”
“所以啊,这方面的配套建设,县里市里都会稍微迟缓一定时间。我觉得我那边的焦裕禄书记是很勇于任事了。但在这方面也是很谨慎的。毕竟花的都是国家的税收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要是打了水漂了,那对不起全县人民啊。”
彭学武和赵宏民这下都懂了,两人都不约而同的发出:“哦——”
拉砖的车一路开到县城边上,两伙人就不同路了。张、彭二人跳下拖拉机。
“彭支书,等会儿我去卸了砖还要跑一趟,你要是县里办完事了,可以在这等我。我等会还能捎你们一段路。”赵宏民对彭学武说道。
彭学武挥挥手:“谢了啊!”
现在彭学武和张集两人只能安步当车,在县城里慢慢走了。
现在的寿县除了一个老城墙还比较有气势外,县城内确实破烂。按照后世的标准来划分,现在寿县内的大部分房子都只能算是棚户区,又乱又杂。
站在一个棚户区通往县城大街的入口,彭学武看着很多身穿整齐工装制服的工人进进出出。或是准备去上班的,或是下了夜班准备回家睡觉的。
“学武哥,不走?”
“哦,走了,走了。”彭学武在张集的催促下跟上了步伐。
两人一直走到县委大院,彭学武都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一直到进了县委大院,裴县长在办公室接见了彭学武。
“彭学武啊,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我说了给你招工名额,但你总要给我一些时间和同志们开会讨论吧。哪有你这么急吼吼的?”裴县长没有好气的看着彭学武。
“你小子不回事想要乘着我还没定好,故意步步紧逼,想要多拿几个名额吧。我告诉你门都没有啊!”
裴县长准备先把彭学武的口堵上。
但是彭学武接下来说的话却让裴县长和陪着彭学武一起来的张集都大为震惊。
只听彭学武道:“裴县长,关于招工名额,我不想要了。”
“嗯?!”裴县长不可置信的看着彭学武:“你发什么神经?县里的招工名额可不好拿。我昨天好不容易才答应你的,你现在就不要了?”
“对,县长我不要了。”
“彭学武,你是不是脑子被你们村老马给踢了?”
“县长,我清醒的很。我不要招工名额了。我想要别的。”
“什么?”
“我要办砖厂!”
第四百九十七章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我想要办砖厂。”彭学武说出来的话有些石破天惊。
裴县长愣了好一会儿,然后突然放声大笑。笑完之后转头就对张集说:“张集同志,你帮我个忙。”
张集也有些愣住,但是他还是回答道:“县长您说。”
“把这小子现在就送到县卫生院,好好的给我看看脑子!”裴县长最后几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
“彭学武,你长能耐了是不是?县里招工名额看不上,你要自己办厂。我问你,办厂的钱从哪里来?材料从哪里来?”
“县里每年的钱都有去处,你是不是要我舍了这张老脸给你去市里化缘啊?!”
彭学武任由裴县长骂的自己一脸口水,他丝毫不退。等到裴县长骂过瘾了,他才开口道:“县长,我办砖厂。一不要县里的钱,二不要县里的地,三不要县里的资源,只要县里给一句准话。我们村能不能自己办砖厂,我们办了砖厂烧出来的砖,县里收不收?”
虽然才和彭学武相处一天,但是张集却已经感觉到这位村支书在某些方面有些异于常人的地方。
所以他打了个圆场:“裴县长,经过我昨天和彭支书的相处啊,我知道彭支书不是一个喜欢说大话的人。您和他共事也这么久了,您应该比我更了解他。要不然您先听听他的想法,先别生气。”
裴县长喘了口气,然后坐回椅子上,没好气的道:“彭学武。你一不要县里的钱,二不要县里的地,三不要县里的资源。你们彭家村凭什么开一个砖厂?”
裴县长既然愿意开口聊这件事,彭学武就知道这件事有一定几率能行。
所以他也不管自己刚刚被县长喷了一脸口水。连忙说道:“县长,彭家村和其他村情况不大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不都一个鼻子两个眼睛。”裴县长道。
张集给自己和彭学武搬了两把凳子,让彭学武坐着说。
“谢谢啊。”彭学武谢了张集后,他继续对裴县长道:“人都是一样人,但我敢说咱们县里其他村子绝对没有咱们彭家村这样的壮劳力比例。”
“咱们全村一共四百九十六口人,这没算今年刚出生的小宝宝。其中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壮男壮女加一起占人口的七成。”
“说句不好听的话,前些年打仗和受穷挨饿,村里老弱病残都死光了。能活下来的都是身强力壮的。”
这话虽然难听,但也是一个实情。新中国成立之初,压根不用担心老年化问题。为什么?因为很多人根本活不到老年!
这简直堪称新中国地狱笑话。
在这种情况下,像彭家村这样以贫困而闻名省内的村子就更不用说了。年纪大的人连讨饭都跟不上脚步,老弱病残在民国乱世直接被淘汰了个干净。
裴县长还是知道这个情况的,所以他点点头:“嗯,你接着说。”
张集也想看看彭学武能说出什么,他主动给大家伙打了热水,让彭学武慢慢说。
彭学武接过热水吹了一口气,恰了一口茶后继续道:“县长啊,我们彭家村穷你是知道的。我就这么说吧,我去年做了统计,本村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适婚未娶的成年男性,以及包括因为受不了彭家村太穷而跑了老婆的鳏夫。加在一起不多不少一共一百零八个。都赶上一个水泊梁山了。”
“但人家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里好歹还有三女将呢。县长,这么一群没老婆的成年男光棍要是挨着饿呢,那还好说。我现在说一句非常不好听的啊,他们吃饱了还有闲暇时间,短时间没事,长时间肯定是出问题的。”
张集和裴县长觉得彭学武说着说着好像跑题了。不是说砖厂吗?怎么聊到一群光棍身上了?
但是两人一琢磨,彭学武说得还真的挺有道理的。老话说得好嘛,饱暖思淫欲。彭家村去年粮食产量上来了。那些光棍该着急了。
县里也出现过一些流氓案件,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已经杀了抓了一大批地痞流氓了。所以现在县里的很多流氓案件还真不是地痞流氓黑社会做得。而是一些上了一定年纪的光棍突然脑子一抽就去犯事了。
所以裴县长道:“那你这个村支书就更该关心关心你们村里这群老光棍的问题啊。给他们相亲娶媳妇啊。你们村里适婚女青年不多,你可以和邻村的讨论讨论,搞个相亲会嘛。要是能互相看得上,能撮合就撮合。”
彭学武摇着头嘿嘿笑着:“县长,咱们彭家村去年粮食产量是上来了。但是咱们穷的时间太长了,隔壁村怕咱们就是回光返照,然后又穷下去。这村里很多人都找人去外村说亲去了。别人一听是彭家村的,连面都不愿意见。”
彭学武说得是个实情。一个地方穷久了,人们自然形成了刻板印象。就算是穷人乍富,别人也未必信。更别说彭家村还算不上穷人乍富,只不过是粮食增产,大家伙明年终于能吃饱了。这和富还有很大的距离。
张集想了想,插话道:“这是个问题啊。我和焦书记在的大营区也有个光棍村也是穷。有几个光棍因为觉得太穷了说不上媳妇,他们商量好了就铤而走险。要跑到县里想要抢劫银行。”
裴县长瞪着眼睛看着张集:“真的?”
“嗯,真的。”
“那抢了吗?”
“嗨,还没动手就走漏了风声。焦书记亲自带人把他们抓了。”
裴县长摇摇头,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年代不像是历史上七十年后,没有那么多精神产品或者说是“奶头乐”产品来填满人的空余时间。
想一想把,一个三十岁的老光棍干了一天农活回到家,如果他的父母还健在那还好。但假如父母都没了,回到一个冷冷清清空空荡荡的屋子里。
自己烧火做饭,随便对付一口。然后洗漱洗漱就要躺在床上了。因为他已经没什么可做得事情了。家里连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又不像历史上后世有发达的网络和各种休闲产品去填补内心的寂寞。
三十岁的光棍只能躺在床上发呆,听着隔壁邻居一家几口人热热闹闹的。有孩子跑来跑去捣乱,有媳妇问今天干活累不累。即便是闹腾,但也有口人气儿。
而三十岁的光棍呢?只能躺在床上发呆,甚至没有一台手机可以刷!
在历史上的后世,年轻人可以选择不结婚。因为即便不结婚大家也不寂寞,也不空虚。因为有太多东西可以填满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忘记寂寞和空虚。网络让人可以随时交流,而不会感觉到缺乏社交。
可是这个年代不行,这个年代和孩子玩骑大马都是消遣娱乐。这个年代的光棍是真正的会感觉到空虚寂寞冷的。因为强烈的孤独感,最后走向极端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所以裴县长想了想,是啊,彭家村这么多光棍也是个问题啊。他们要是天天吃饱了没事干躺着,怕不是真的会生出事端来。
“所以这和你要办砖厂有什么关系?”裴县长想了半天,觉得彭学武可能是要给自己下套。所以他直接开口道:“你别给我藏着掖着,直接明说。”
彭学武挠挠头呵呵笑着:“是这样的啊,县长。我本来是这么打算的,52年呢,呢我们彭家村在开垦一部分荒地。扩充一些人均耕种面积。这样也能消耗那些光棍的体力,省的他们有力气东想西想的。”
裴县长点点头:“这是个好想法啊。你们开垦土地,他们没乱七八糟的想法,你们村里在多收粮,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彭学武却道:“县长啊,这就是个笨办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哦。要解决问题,还是要给他们说上媳妇。而说上媳妇的关键就是大家伙不能那么穷。要想不穷,那就要搞砖厂。”
“那开荒田不也是致富吗?”
“县长哦,新开出来的新田产量能和养熟了的熟田比吗?等新田养成熟田,那些光棍就不是考虑娶媳妇了哦。”
“那考虑什么?”
“考虑要不要认个干儿子给自己养老送终了啊。所以,还是要搞砖厂。”
裴县长和张集两人算是听明白了,彭学武饶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想说的在这呢。
“我一开始想和你要一些招工名额,就是想要让一些有能耐的年轻人进厂子,然后再让他们父母帮着说合对象嘛。但是我后来一想不对啊,名额就那么几个。光棍那么多,给谁不给谁呢?到时候不要村里人自己撕破脸打起来。”
“所以我就想,干脆我们在村里搞个厂子,那我们就不要县里的招工名额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