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看见黛玉迎面站着,满面紧张,孟姑姑先摇了摇头:“不妨事,只是夜里贪凉着了风。
“因这阵子朝政繁忙,所以心里积了些火气。这病看似凶险,其实无妨。”
黛玉松了一口气,这才缓缓扶着桌子坐下,命紫鹃上茶点。
探春笑着摇头,吩咐紫鹃先去给她家姑娘去传一碗燕窝粥来,再给大家都弄些清心的糖水来。
晴雯极有眼色地端了水盆毛巾,让孟姑姑且略作梳洗。
待红枣莲子茶和燕窝粥都端来,孟姑姑坐下喝了糖水,这才轻声把宫里的消息一一道来:
“的确无妨。只是皇后不知被谁挑唆着,大闹了一场。太后和太上都不喜欢她的做派,只怕陛下痊愈后会惩治一二。”
又把当时元春和七皇子竟比太上、太后、太子和皇后来得都早的情形说了,皱眉道,
“我总想不通,即便是正在附近散步,陶行简也不该那么早放她进来。
“若不是太医一再说明他们抵达时陛下已经昏迷,而贵妃在他们后头才来,只怕是连太上和太后都要怀疑陶监勾结贾妃了。”
说着看了黛玉一眼,“原本没人往那儿想,如今有了个你,人人都胡琢磨。”
黛玉轻轻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她都猜到了,这个局面必是皇帝自己造成的——若没有他的话,陶监再怎样都不会坏这个规矩的。
探春八字的这个局,想来是冲着忠顺王一党去的;可皇帝自己病倒这件事,难道也是局?蓄意生病?
这真是……
图什么呢?
黛玉摒弃掉脑子里的胡思乱想,问孟姑姑:“那您是怎么回来的?”
“我在太后跟前还有几分体面。所以去了之后太后便不顾太上和皇后都不乐意,非要我照看陛下。
“太医院那群人自然是不肯让我留下的。可我照看一宿,今儿早上陛下醒了一会儿,喝了几口米汤,又吃了药睡下。他们也就没话可说了。
“我请了太后的旨意,说要回来拿针囊和自制的艾绒,再拿几件换洗衣裳。这才放我出来的。
“如今我去洗个澡换身衣服,还得回宫里去。太后娘娘就在宣政殿坐着,哪里都不肯去,守着陛下呢。”
黛玉微一沉吟,看看探春:“你有什么要说的?”
探春点头,道:“姑姑回去,替我跟太后说一声,皇上病了的确很让人担心。可她老人家这样熬着,皇上若知道了会更担心,而我就正在担心。”
孟姑姑笑着点头:“好,这样好,这样我就能劝太后娘娘回去休息了。”
顿一顿,不等黛玉和探春点头,自顾自又道,“太后娘娘一走,太上也就能走了,那也就可以借机把皇后也赶回去。
“啊,宣政殿终于能安生下来了!”
黛玉噗嗤一笑,却不说话,先抬眼看一眼紫鹃。
紫鹃会意,垂眸出门,把众丫头都带了出去,屋里只剩黛玉、探春和孟姑姑。
黛玉这才轻声道:“姑姑回宫,要带几件事回去。
“头一桩,要跟太上和太后都说明,义敏和我,很惶恐。
“自然,一半是因为知道陛下生病了,但还有一半,你也不知道,是从上回从太极宫回来便开始惶恐。”
孟姑姑眼神一闪:“是因为赖太妃?”
黛玉挑眉:“姑姑知道此事?”
“昨儿在皇上身边值夜,程倩陪着我,夜间闲聊说到的。”孟姑姑说着,看了探春一眼,叹了口气,“有生皆苦啊。”
黛玉嗯了一声,接着认真说道:“第二件事很长,我慢慢说,姑姑仔细听。”
接着把妙玉家破人亡的事情一一都告诉了出来,只隐去了妙玉所知的“林之孝家的告诉她,北静王收着美人图”一事。
这一下,不仅孟姑姑,连探春都听呆了。
“这畜生一般的行径!”孟姑姑咬牙切齿,满眼冒火。
黛玉按住她,轻声道:“等陛下醒了,姑姑原原本本将这个大案禀报陛下。我几次想寻机会说,却无由面圣,只好请姑姑传达了。”
孟姑姑用力点头:“好!交给我!”
“另外,贾家邀请妙玉进府的事情。”黛玉看一眼探春,坦率对孟姑姑道,“似是还有隐情。
“想来这件事陛下若是去问贵妃娘娘,未必能问得到某些细节。我想去见见娘娘,还请陛下允准,替我寻个借口。”
第190章
孟姑姑大包大揽都答应下来,赶紧去沐浴更衣,然后又迅速地回了宫。又过了三天才回来,告知黛玉:
“陛下已经好了大半,只是可能需要养息十天半月。”
黛玉屈指去算:“万寿节乃是八月底,倒也不耽误。”
宫中。
完全清醒过来的昭明帝自是第一时间便想把孟姑姑赶走,还是陶行简暗示了一句:“姐儿正六神无主呢,姑姑回去也好。”
昭明帝却知道若是让孟姑姑这样就回去,想必是和林黛玉一起坐在家里瞎猜。只得又留了孟姑姑两天,自己能起身了,才让她走。
待孟姑姑一走,第一件事便是叫了万皇后来问话。
万皇后委委屈屈,告了陶行简的状,又告贾元春的状,还要赖在太子身上,到了最后,甚至把太后和太上也抱怨了两句:
“臣妾当时都快急死了,哭了两声,就被太后当着那么多臣子晚辈踢了一脚。连太上都骂我……”
说着便抽抽搭搭哭起来,“想当初,废太子妃再怎么嚣张跋扈,太上都不肯说她一个不字。
“都是儿媳妇,怎么我就这样吃力不讨好?!”
昭明帝脸色平静,道:“那是因为,大兄被圈禁,一众妻妾儿女都急着撇清。唯有废太子妃,一言不发、无怨无悔地跟着一起圈禁照看,事事亲力亲为。
“堂堂王爵千金,却亲手洗衣做饭打扫庭院,积劳成疾,乃至于三旬才过便香消玉殒。
“人生际遇如此大起大落,并没听见废太子妃抱怨过一句。听说哪怕在弥留之际,依旧温婉娴雅、从容自若。
“这样的品格德行,别说是你,看遍天下妇人,又有几个能及?
“大兄虽然混账,长嫂却的确是母仪天下的样范。不仅太上看重她,便是朕,也敬重得紧。”
说到这里,昭明帝看着脸色无比难看的万皇后,依旧温和,问道:“听说你骂得很难听,还说陶行简要弑君?”
万皇后咬住了嘴唇低下头去,心里一万个不甘,却只得承认:“是,急坏了,口不择言……”
“还当着太后和太上的面儿,挑拨太子和七皇子的兄弟之情?”昭明帝依旧微笑——
“梓潼,你不曾有出,朕也不曾怪罪。然而你为天下母,却对朕的儿子们没有母子之情,这似乎,不大对吧?”
万皇后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当时情急之下喊出来的那句话里,竟然把七皇子和太子放在了对立敌视的位置上,这可是犯了大忌!
“臣妾绝无此意!臣妾口不择言,失仪、失态,臣妾有罪,请陛下责罚!”
看着跪伏在自己面前、双肩微抖的皇后,昭明帝有些遗憾:唉,别这么胆小嘛,再蠢一点、再狂一点,我也好趁机做些什么嘛!
叹口气,道:“原本,你心里有怨怼,悄悄着,哪怕跟朕关上门,夫妻们私下里说,也是好的。
“你怎能当着那么多人嚷出来,还让太上和太后都听了去?你这样一来,朕不罚你,怕是太上就要找我的麻烦了。”
抬头看着陶行简,询问,“皇后此举,按惯例规矩,当如何惩治?”
陶行简心知这是给自己找场子,嘴角没忍住露了半个笑容出来,忙又敛了,沉静道:
“罚俸,禁足,训诫,都可。看陛下和二圣心意。”
昭明帝摇摇头,道:“不要捅到二圣跟前去。他们心里有气,怕是会从重。
“罢了,忙活太上的万寿节,你辛苦了。索性趁机歇歇吧,好生保养好了身子,过了这阵子,也好在子嗣上再努力一下。”
眼看着万皇后抬起的脸上已经没了委屈和抱怨,只剩了娇羞,笑一笑,宣布:
“皇后积劳,病中无状,着禁足坤宁宫,养息病体。非痊愈不得出。”
万皇后娇滴滴领旨谢恩,红着脸带着女官宫女走了。
等回了坤宁宫,眼看着大门紧紧关闭,掌事姑姑苏虹神情复杂。回头看一眼欢快愉悦的万皇后,长长地吐了口气出来:
还不如送二小姐进宫呢!竟这样蠢,连皇帝那等鬼话,她都能信以为真!
若是皇帝真想让你生,十几年夫妻,你怎么会怀不上孩子?!
终于把皇后弄走,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可以眼不见心不烦,昭明帝这才回过头来仔仔细细地思索孟姑姑带过来的“故事”。
“朕总觉得,昭庆想见贾氏,并不仅仅是为了想要知道贾府和妙玉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