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纨正一个人倚在炕上看着窗外发愣,见他二人也有些懒懒的,扯了扯嘴角,让了座,却动也没动。
  三个人默默坐了一会儿,还是探春先开口:“大嫂子何日搬家?”
  “已经递话请外头看历书了,等老爷回去定了日子,我们就搬。”李纨表情淡淡的。
  探春咬了咬唇,起身给李纨行了个礼,真诚道歉:“当时僵得场面实在难看。我一个姑娘家,又不适合出头,所以才推了大嫂子一把,谁知竟给大嫂惹了这么大的祸!我给大嫂赔个不是罢!”
  宝玉一愣,忙问了前头的事,情不自禁皱眉道:“三妹妹和大嫂子出面转圜都是好意,全的也是太太的脸面,她怎会如此执拗,合家都跟她讨不下一个人情!?..
  “你们放心,这些事我回头请老祖宗跟老爷说,保管不让你们受牵累……”
  就是因为合家都讨情,王夫人才执拗的啊!
  两个人相对苦笑,叹着气拦他:“你就是个呆子!太太若是肯听旁人一句,何至于有今天这一场大闹?如今你再掺和进来,太太越发生气了。你快少说话罢!”
  宝玉哼一声:“家里上下几百人,悠悠众口,堵得住谁?这些不文之事,你们真当传不出去呢?!”
  姑嫂二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第11章
  另一边。
  抱琴回宫,先撑着恭谨笑脸,跟着小黄门去给皇后娘娘行了礼、回了话,这才匆匆回了贾氏元春所在的、在宫城东北角上的凤藻宫。
  堂堂的贤德妃,并无子息便能一年三迁直至妃位,风头无两、人人称羡,却被皇后娘娘一纸诏书送进了紧靠宫墙的偏僻地界,偏偏看似最宠爱看重的皇帝还视若罔闻,倒是两年前便迁居寿安宫的太上皇与太后娘娘时时召见、赏赐不断。
  凡此种种,宫中风言风语、谣言四起。
  贾元春自幼在贾母身边长大,端慧稳重、心思通透,闲言碎语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只安度流年而已。
  可服侍她的抱琴等人就没这个坚忍心性了,在外受了气,回宫便躲着哭,再肿着眼睛上前服侍。
  如今家里又惹祸,抱琴在皇后娘娘那里吃了好些话,哭着回了凤藻宫,换了衣裳洗了脸,来跟贾元春回话。
  如此这般说完,贾元春的脸色越发淡漠,半晌,才低声问了一句:“祖母都没话带给我么?”
  “……没有。鸳鸯还跟奴婢打听究竟怎么回事呢!”说到这里抱琴又哭了起来,“真不知道夫人怎么想的!您在宫里多难啊,好容易才有些起色,她且让人往陛下跟前送把柄去!
  “您不知道,刚才姜嬷嬷当着那么多人问奴婢,这回家里给了奴婢多少钱,朝廷去年的盐税,怎么不得给娘娘搬送一半进来……”
  朝廷盐税……
  贾元春忍住心上针扎一样的疼痛,嘴角露出一个若有若无的微笑:“林妹妹是个最聪明不过的,不是已经双手把家产都捧给殿中监了么?皇后娘娘这话,可是说差了。”
  “哪儿啊?!殿中监只是经管林家在京的产业,可他家四散在各地的不知有多少,光姑苏林氏老宅那边,就有千顷良田!
  “林姑娘不过是打着殿中监的幌子,让琏二爷不敢查账……”抱琴急了。
  贾元春一个眼风冷冷扫过去,抱琴胆寒,立即噤声。
  “林家有多少,都是姓林的。我贾家只知道往外散银子,还没听说过要去谋亲姑太太的家产的!这念头不管是谁起的,都是坑家败业的混账!该立即赶出去!”
  贾元春声色俱厉,最后看着抱琴委屈地咬着嘴唇转泪花的样子,若有若无地叹了口气,又缓声道,“我知道,跟着我在这里煎熬,苦了你了。”
  抱琴哭出了声,捂着脸摇头:“奴婢不苦,姑娘才是真的苦!”
  “有生皆苦,不都是自找的么……”贾元春苦笑一声,袅袅婷婷起身,曼声道,“打水,我要净手,抚琴。”
  宫墙如笼,宫人如鸟,再怎么抬头,也只能看到长天一角而已。
  唯有龙凤椅上的二人,才能自由自在地在这宫城里登高远眺,看一看烟霞天下。
  因开国的皇后娘娘爱看日出日落,所以圣祖在皇后居住的长庆宫修了一座三层的小楼,名唤廖阁;只比宫里最高的凌烟阁略低一线而已。..
  如今的万皇后也喜欢登高,尤其是心情极好时,譬如现下,便惬意地倚在廖阁最高处欣赏日落。
  身后侍立的掌宫嬷嬷苏虹凑趣悄笑:“所谓日薄西山啊!再怎么折腾,该沉的就得沉下去!”
  “苏嬷嬷这话可说错了!她算个什么东西,也配比太阳?”大宫女朱樱看着万皇后的脸色,忙给苏虹使眼色。
  万皇后从软榻上起身,挺胸直视着只剩了一抹刺眼殷红的落日,涂着浓重赭石色口脂的薄唇里轻轻吐出几个字:“借一借落日余晖罢了……”
  借?!
  那不就是说……
  苏虹和朱樱对视一眼,不自觉都变了脸色,忙左右看看,见没别人,这才松口气。
  苏虹上前半步,笑着岔开话题:“天冷,娘娘今儿又穿得少,回去罢?”
  万皇后嗯了一声,转身下楼,漫步走进寝殿,随口问:“陛下今天在哪里?”
  “今年时气不好,各地欠收、九边不靖,听说今儿皇上留了军机处几位阁臣夜宿,怕是要商议大事。”朱樱低声回话。
  万皇后忧愁地皱起眉头:“这又是要熬通宵么?命人拿了补品来,我亲自炖了;过一个时辰,你送了过去,劝他歇一歇。”
  “是!娘娘对陛下真是鹣鲽情深。”朱樱含笑恭维。
  万皇后心疼地叹气:“我是他妻子,我不疼他谁疼他?”
  大殿廊下、门口站着的宫女内侍不少,却都似木头人一般,微微垂着头,一动不动。
  苏虹等朱樱扶着皇后进了寝殿,这才站在门口,左右睥睨,哼道:“过一刻钟,传膳。”
  御书房。
  殿中监陶行简恭声请了几位阁臣去隔壁用膳:“大人们自在些,用了饭还有一大阵子要忙呢。”
  一边看着人给皇帝送了四菜一汤进去。
  内阁首辅、军机大臣、武成殿大学士、尚书令、当今的皇叔愉亲王看着那食盘不由得感慨:“皇上也太节俭了!这怎么能行呢?”
  立即便有人跟着赞叹,接着表演心酸心疼。
  陶行简看了愉亲王和那人一眼,垂眸道:“陛下用膳一向只有两炷香的功夫,各位还是快请罢!”
  四个人不动声色地互相谦让着离去。
  冷冷地看了一眼他们的背影,陶行简进了御书房。
  御座上坐的赫然便是林黛玉入京那天用千里镜遥望她的人,当今昭明帝。
  昭明帝已经开始低头吃饭。
  食不言寝不语,这一条在昭明帝独处的时候执行得极为严格。所以陶行简只静静地呆在一边,等他快速吃完,这才上前服侍漱口盥手。
  “他们又说什么了你这脸色这么难看?”昭明帝看着他的样子,满面好笑。
  陶行简哼了一声,小声道:“阴阳怪气的。好似谁吃个饭也要跟他表演一般,当他自己有多要紧呢!”
  昭明帝一听就明白了,眼睛微眯,扬起一边的嘴角笑了笑,漫声道:“人家是首辅,自然是要紧的……
  “当年跟父皇斗来斗去的几位皇叔皇伯,如今这一位硕果仅存不说,还成了托孤重臣。你却当人家是吃素的,这首先就是你不对!”
  “什么托孤?!陛下御极已过而立,用得着……”陶行简一脸气愤脱口而出,瞬间又知不妥,气哼哼地自己止住了话头,转头大声吆喝:
  “茶呢!?这也要等皇上亲自吩咐吗?一个个的,袖手偷懒,装傻作痴,找死呢!?”
  昭明帝笑眯眯地看着他发脾气,摇摇头,闲适自在。
  然而眼神微闪之间,杀气森然!
  第12章
  不过两三天,李纨便带着贾兰大包小包地搬了来。
  进院的当天,贾母还特意在上房摆了个素宴,请了薛姨妈母女作陪,撇开称病的王夫人,叫了两府的女眷们过来一聚。
  席上,众人已经换了素服,与黛玉之母贾敏关系更近些的李纨、王熙凤、宝玉、迎春、探春等还郑重系上了粗麻布带。
  唯有宁国府的族长夫人尤氏,因前一夜刚被贾珍告知了端的,此刻其怂如鼠、安静如鸡,低着头坐在那里一个字都不敢说。
  “陛下看重娘娘,所以家里的规矩越发要严谨。这一回让陛下和皇后亲口下旨令我们家补我那苦命女儿的孝期,虽是个大大没脸的事,却也是好事。
  “自今日起,大家都警醒着些。家里那些不长进的男人们,我前儿已经叫进来骂过了。你们这些妻女姐妹,看在宫里娘娘的份上,也要偏劳,规劝匡正着些。”
  贾母说着话,又含笑看向渐渐坐立不安的薛家母女,毕竟,她家的长子呆霸王薛蟠,那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最不拿人命当人命、也不拿钱当钱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