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这话自然不是真话。
  鸳鸯知道,林黛玉也知道鸳鸯知道。但是谁都不能说,只能心照不宣地对视。
  “想当初姑太太还在京里住着时,原有宅子的,后来去江南任职需要银子,便托二老爷变卖了。”
  鸳鸯忽然岔开话题,“我恍惚还记得听我娘说起过,那宅子是被一家姓王的小京官买了去,一到手就转卖了。可见也是座好院子了。”
  怎么这就拉起了家常?林黛玉不明所以,便只得顺着她的话往下说:“我娘当初也说起过,那宅子最好的就是假山池塘,做得极真……”
  话音一顿,林黛玉心中微动,试探着问鸳鸯:“我记得我娘还说过,她在家里的时候,差不多跟宝二爷那么多服侍的人。可惜后来她嫁给我爹,只陪嫁过去四个丫头、两房下人。那余下的呢?”
  “余下的四个二等八个粗使,病了的死了的,自赎自身的,嫁去庄子上当庄头娘子的,都有。府里如今留着的,听说只得一两个,究竟流落在哪个行当上,我竟没听说。”
  鸳鸯笑一笑,挑眉问她,“怎么,姑娘想找一找?”
  思索片刻,林黛玉摇头:“找到了怎么办呢?好自然是更好,若不好,倒不好安置的。何况,她若有心服侍我,早在我刚入府,就该寻过来了。”
  鸳鸯会意,跳过这个话题,接着又说:“听说,再早些时候,先林姑老爷在兰台寺的时候,虽然直言敢谏,却从不挑人的私德,朝中颇有几位重臣元老,都夸奖过他。
  “可后来他一旦接过巡盐的差事,那些人就都忽然不见了。听说当年先林姑老爷很是伤心了一阵子,还是二老爷安慰他说,这些人未必是不乐意他接这个差事,只是需要避嫌,暂时不多来往了而已。”
  “那外祖母和舅舅还记得都是哪些位重臣么?”黛玉的眼睛眯了起来,这是外祖母和舅舅让鸳鸯姐姐来提点自己?
  鸳鸯叹气:“这一晃十来年,哪还说得出名字?只是那时候来家里恭维咱们家姑太太嫁了个好女婿的人太多,老太太常说起那个景儿伤心,所以奴婢才恍惚知道一些。”
  奴婢知道?
  难道竟不是外祖母示意,而是鸳鸯自己……
  “鸳鸯姐姐说的这些,是什么时候老太太告诉你的?”林黛玉直接开口问她。..
  鸳鸯笑一笑:“这些边边角角的闲话,自然是奴婢东一句西一句乱听来的。
  “想着姑娘既然已经被搅了进去,又不肯亲自去求助老太太,那奴婢便尽尽心,把自己这些年陆陆续续知道的,都告诉您。
  “您心里多多少少有个底子,再看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说完,站了起来,拍了拍林黛玉:“姑娘好生保重,我先去回老太太的话去了。”
  林黛玉心中感慨,顺势拉住了她的手,低声道:“好姐姐,你的情意我知道了,我不是个糊涂的白眼狼,该记得的我一定不会忘。
  “所以我才跟你说这话:这府里人多事杂,外祖母年纪大了,脾性身体都不如前。如今那房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外祖母只得靠你一人,辛苦你了。
  “你好生陪着她老人家。我但凡有些长进,必定会还这份人情给你们的!”
  鸳鸯听到最后,禁不住莞尔一笑:“您是这家的外孙女,还说什么还人情的话,岂不见外?
  “至于奴婢,我是这家的家生子,祖上就跟着老国公爷战场上经历生死的。何况老太太待我极好,我虽是个奴才,日子却比这府里不少主子都过得自在。
  “若是非说我想要些什么,也不过是咱们家家业繁茂、人丁兴旺罢了。
  “倒是姑娘,年纪还小,思索事情想来是比不了老太太和老爷、太太们周全深远的。
  “凡事还是不要自己硬撑着,交给大人们去烦恼,自己保养好身子,才是最正经的。”
  深深看了黛玉一眼,一笑辞去。
  第10章
  家业兴旺,人丁繁茂。
  林黛玉倚在迎枕上发愣:贾府如今,难道不就是这两条的拖累么?
  产业繁杂,然而究竟哪一行挣钱、哪一行亏本,并没有一个人认真经管,便是管家的贾琏,也把自己的风流债银子,悄悄销进家中的公账里。
  至于人丁,支庶众多、良莠不齐,又没个上进长辈做榜样,个顶个只比着谁更能从嫡支的身上炸出二两肥油来而已。
  贾氏族长如今又是那个最荒诞无耻、罔顾人伦的贾珍,他任下的族中弟子,有才者不得施展、清正者不得扶持,倒是那风流俊秀的,莫名其妙便得了宠溺、有了凭恃。
  ——若真说到这个上头,那还不是得第一个怪到贾母头上,只看着那标致的人物,便会疼爱如珍?
  想到这里,林黛玉不由嘲讽一笑。
  暂且把一应烦乱念头丢开,抬起头来,叫人准备香烛,且去给父母诵经拜祭。
  至于府中因她如此这般出人意表的各样行径,究竟引起了多少明风暗浪,自有上上下下的各色主子们去镇压安抚,就与她无干了。
  这边宝玉客气斯文地送了天使和抱琴出门,笑着看他们远去,又去书房传了贾母的话,便被王夫人使人叫了去。
  王夫人哭得死去活来,见宝玉来了,抱着他更是哭得肝肠寸断:“我在这个家,便没功劳也有苦劳。玉字辈就你哥哥一个人下了场进了学、还生了这府里的嫡长孙。
  “你姐姐如今成了娘娘,不是这家最大的靠山是什么?还有你,没有你嘴里含着的那块宝玉,就有贾家如今在京里偌大的名声了?!
  “你姑母死了这几年,我待林姐儿哪一点不好了?她竟然在宫里人的面前这样败坏我?我疼自己失怙的亲孙子,我还有错了?!她就敢拿着银子羞辱我!
  “她到底是算个什么东西?不就仗着老太太的一点疼惜,她就这样人前人后、乔张乔致,那一副小狐媚子的嘴脸,做给谁看!?”
  越说越气,连哭带骂。
  宝玉越听越不对劲,最后挣脱了母亲的双臂站了起来,拧着眉问她:“凤姐姐不在家,宫里让咱们服的姑母的大功孝期该怎么安排,母亲是想等着老祖宗安排,还是想等着大娘安排?
  “林妹妹要搬去梨香院守孝,饮食装饰该怎么个规矩,家里到现在都没个章程,母亲是不是真的不想管,就让她一个人张罗?
  “宫里说的琏二哥哥在扬州做下的错事,母亲既不想问也不想知道,是打算全推到林妹妹身上,好让谣言杀了她么?
  “您口口声声待林妹妹没有一点不好,可我怎么觉得,母亲恨她入骨呢?
  “是因为我待林妹妹太好了,母亲不高兴;还是因为薛姨妈和宝姐姐在您跟前说的那个‘有玉的才能配得上金锁’的话?
  “母亲怎么不想想,我这个破玉,是人家看得上的吗?人家是在请您跟大姐姐说,人家想进宫!九五至尊的玉玺,才是世上最合适的玉!”
  吓得王夫人扑上来掩他的口,却被宝玉梗着脖子甩开她,扬长而去。
  王夫人捂着心口倒在地上,放声大哭:“一个两个,都是白眼狼!再养不熟的!我还要这条命做什么?!我还不如早早地咽了气、闭了眼,就遂了你们的心愿了!”
  被赶到外头的丫头们互相对视,你推我我推你,终于金钏儿被众人推了进去,把王夫人连抱带拽地搀扶了起来,轻轻说道:
  “太太还请保重身体,娘娘还要靠您撑着呢……”
  宝玉大步出了王夫人正房,要回贾母正院自己住处时,却被探春半中间拦住,悄声告诉他:“老爷和琏二哥哥都在那里挨骂呢,你何必这时候回去点眼?”
  “罢了,我去你屋里坐坐罢。”宝玉不胜其烦。
  探春却又摇头:“太太今儿不自在,听说你跟我走得近,又要想起姨娘和环儿,怕是更加烦恼。你去别处玩会子。”
  “一家子骨肉,就你要跟我见外。走。”宝玉这回生了王夫人的气,偏不听探春的劝解,硬拉着她往三春所住的院落而去。
  探春无奈,只得跟着走。因这院子恰在李纨屋子后头,探春觑着宝玉神思不属之时,拉着他一错脚便进了前一个院落,在外扬声问道:“大嫂子可在屋里呢?”
  “在,在!”李纨的丫头素云忙在窗口笑着露了个脸,然后快步迎了出来,满面堆笑,“今儿是什么好日子?怎么二爷和三姑娘有空来走走?”
  “什么好日子?晦气罢了!才都挨了骂,正要聚在大嫂子这里对着哭一场呢!”宝玉一肚子气,说话也没了平日的温和斯文,只管没头没脑地发狠。
  探春不睬他,笑向素云道:“大嫂子既要搬去林姐姐那边住,日后见着就有些远了。我们舍不得大嫂子,这几日怕是要多来几趟呢!再你们要收拾东西,用不着招待我们,忙你们的去!”
  这就是要支开素云,三个主子要说几句知心话了。
  素云会意,含笑给二人打了帘子,又端了热茶上来,低头退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