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石磨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由两块圆形的石头组成,一块可以旋转,一块被固定在了原地。
赵怀砚站在一旁用瓢往石磨上倒红薯浆,方沅握住磨把,推动着石磨顺时针旋转起来。
随着石磨慢慢旋转,淡黄色的浆液慢慢顺着磨盘,流入出料口,再缓缓滴入下方的大缸中。
“元宝,你歇会吧,我来。”眼看孙子推动磨盘的手臂开始微微颤抖,方奶奶掰开孙子的手,自己握住磨把。
方沅这下没勉强,臂膀微微抖动,胳膊一整个没力了,他顺从地坐到一旁的凳子上。
用石磨磨浆是个考验耐心的活,石磨耗人工,磨得慢,唯一的优点就是磨出的浆很细腻。
“这是要做红薯粉了吗?”
方爷爷进了院子,将手上提着的一大袋冬笋放下。
“你这挖笋挖得晚饭都没赶上。”方奶奶白了他一眼,嗔道。
方爷爷笑了笑,“一顿饭换来这一大袋冬笋,好几百呢,值了。”
“赶紧吃饭去,吃完来这里轮班,还有好多没磨。”方奶奶看着眼前一脸自豪的老伴,催促道。
“成。“
方爷爷应了声,转身朝厨房去。
十分钟后,他朝三人走来,顺势将推磨盘的方沅往旁边一推,“歇着吧,我来。”
赵怀砚因为手上有伤,便一直负责舀浆,方沅和爷爷奶奶轮着推磨盘。
三大缸浆液磨下来,已到深夜。
方沅打了个哈欠,接过方奶奶递过来的白色过滤袋,“沉淀一晚上够吗?”
“够的。”方奶奶往过滤袋里舀磨出来的浆液。
直到过滤袋里面的浆液微微溢出,她才罢手。
方奶奶将过滤袋收紧,双手按压下去将过滤袋中的水挤出来,来回好几次后,过滤袋中已无液体流出。
她扯开袋子,将里面的渣渣掏出来扔进一旁的桶里,留着喂鸡。
三个人各自装、挤、掏,总算是把磨出来的所有浆液处理完成。
望着红色大桶中浑浊的水,四人不由发出一声喟叹。
干完了活,几人都是累的不轻的样子,快速洗漱完便回房睡觉。
明天还有明天的活要干。
“不睡觉吗?”方沅盘腿坐在床上,望着站在床边,不上来的人。
赵怀砚朝他伸出一只手,“伸手。”
方沅眨了眨眼,虽然不明白赵怀砚想干嘛,但还是乖乖的伸出了手。
赵怀砚捏住他的手指,不断地轻轻上下甩动,甩完后,又单膝跪在床沿上,开始给他捏手臂。
“按一下再睡,不然明天你手臂会很难受。”他淡淡道。
方沅挑眉一笑,享受地眯了眯眼睛,“那就辛苦你了。”
“知道我辛苦,就别老是折腾自己,你就当心疼心疼我。”赵怀砚低着头,专心给人按手臂,但嘴上却不饶人。
“……”
方沅甩开手臂上的手,双手撑到床上,朝赵怀砚爬了过去,他微微仰起头,讨好似的亲在他嘴角,轻声道:“我知道你最心疼我了,但是有些事我不做,爷爷奶奶就要做。”
赵怀砚“嗯”了一声,重新扯过他的手臂按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方沅伸着懒腰走到红色大桶旁,看着昨晚浑浊不堪的液体已变得澄澈许多,而沉淀下来的东西只占了桶的三分之一。
“一大桶都是水,有用的没多少。”方沅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元宝,你嘀嘀咕咕地在说什么呢?叫上怀砚来吃早餐了。”方奶奶从厨房探出个头来。
“知道了。”方沅回房把人喊起来吃早饭,“醒了啊?”
赵怀砚点点头,穿上鞋子,朝他走来。
方沅看着一脸倦意的人,视线扫过自己毫无痛意的手臂。
昨天他后面直接困得睡着了,也不知道赵怀砚按了多久,今早上醒来他全身舒适,毫无异样。
“你昨晚上几点睡的?”方沅问。
“比你晚一点。”赵怀砚含糊道,他推开挡在门前的人,迈步走了出去。
方沅无奈地“啧”一声,明白赵怀砚这是不想回答,直接跑路了。
“啪——”
一瓢水被泼在院子里的梨树根下。
“还不错。”方奶奶满意地看着桶底沉淀下来的粉。
她往桶里加了几瓢水,用干净的棍子将粉搅散,清澈的水变成了白浆。
“元宝,拿一下挂在树上的过滤袋。”方奶奶喊道。
昨晚上进行的是第一次过滤,现在要进行第二次过滤。
白浆被一瓢瓢舀入过滤袋中,纯白的液体经过过滤袋流入下方的桶里,装满了的过滤袋被不断挤压再挤压,直到流不出什么液体。
二次沉淀后,方奶奶将大缸里的水倒掉,露出底部沉淀出来的粉。
“直接少了一大半。”一旁的方沅撇嘴道。
方奶奶笑了笑,“现在剩下来的可都是精华。”
她用铲子将桶底的沉淀物铲到簸箕上,用手揉散开,端到太阳底下晾晒,一晒就是好几天。
晒干了的粉团,用手轻轻一捻就碎。
“可以调浆了。”方奶奶拍拍手,白色的粉尘从她手上四散开。
调浆就是往晒干了的水里加水,变回最初那样的白浆,但是是更浓稠的白浆。
调好浆后,便是舀到蒸盘里上锅蒸。
第49章 红薯粉
前几年的时候, 方奶奶还不会做红薯粉,是去年村里来了个专门做红薯粉的婆婆,方奶奶把人请到家里学了一手。
做红薯粉的关键就是蒸盘,蒸盘好才能蒸出好的红薯粉, 蒸盘是方奶奶花了2000多从别的县买来的。
“那么贵?一个盘子而已, 会不会是被骗了……”方沅望着奶奶手中平平无奇的盘子, 眼睛微微瞪大。
方奶奶叹了口气,面上也有些无奈,“要用的东西,被骗了也只能认栽。”
“2000块……回本都不知道要多久……”
“咔嚓”一声,方爷爷用火柴把稻草点燃塞进灶里,“回本还是快的, 15元一斤,村里不少人都会买红薯粉,镇上也有不少人要。”
方沅眉头一皱,还是觉得一个蒸盘未免也太贵了,要卖134斤才能赚回来。
“好了,别皱着眉了,你和怀砚去把外面墙上靠着的竹子搬进来, 然后用麻绳绑在厨房的房梁上。”方奶奶拍拍他的肩膀道。
刚蒸出来的红薯粉又粘又烫, 方家做的量又多,所以得有个地方用来放。
方沅搬了竹子进来, 又去搬了梯子, 他利落地将麻绳绑在房梁上。
“把竹子两边都套进绳子里就好了。“他站在梯子上和赵怀砚说。
赵怀砚点点头,将竹子搬起来,两头都套进绳子里,一根手指粗的竹子顿时悬空地横跨了整个厨房。
“好了奶奶。”
“好了的话, 你们俩就出去吧,把门也关上,免得外面的灰尘飘进来。”方奶奶点点头,催促两人离开。
方沅没动,“奶奶,我想留在这看看。”
他不走,赵怀砚自然也不会离开。
“这有什么好看的,等会闷坏你了。”方奶奶摇头拒绝。
“不嘛,奶奶,我就想看看。”
“你这孩子……”方奶奶拗不过,只好让俩孩子留下。
她明白自家孙子是想学一学,让他们老两口减轻点负担。
方奶奶先在锅里加了小半锅水,放上蒸架,在刷了油的蒸盘里舀上薄薄一层面糊,放入锅中,盖上锅盖。
“奶奶,为什么要刷油啊?”方沅问。
“刷了油才不会粘锅。”
蒸汽不断地从锅盖边钻出,模糊了站得最近的方奶奶和方爷爷的面容。
“要蒸多久?”
“五分钟,揭开锅盖,面糊变成透明了,就是好了。”方奶奶道。
话落,方奶奶揭开锅盖,蒸汽扑面而来,她快速端起滚烫的蒸盘,用筷子将蒸好的粉皮夹起,挂到洗干净了的竹子上。
她快速往空了的蒸盘里加面糊,晃平,再次放入锅中开始蒸。
方沅看得眉头直皱,那么烫的蒸盘,就这么直接端起吗?
因为条件不好,每次只能蒸一张粉皮,而方奶奶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加快速度。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方沅做好了饭,喊两位老人吃。
“爷爷,奶奶,先吃午饭吧。”
两位老人一边应声,一边手上的动作不停,丝毫没有要停下来吃午饭的苗头。
方沅嘴角弧度向下,沉默地看着横跨整个厨房的那条竹子,上面已经挂满了厚厚的一层粉皮。
“把饭盛到碗里,再夹点菜,让方爷爷方奶奶在这端着吃,这样的话,他们或许会让我们接一会手。”赵怀砚握住他垂在身侧的手,凑近他耳边低声道。
先前方沅本想让两位老人歇会,让他和赵怀砚试试,结果被一口拒绝了。
“弄这个要点技术的,你就这么看了会,学不会的,这些红薯粉都是别人预定好的,蒸坏一点就不够了。”方奶奶神色严肃,不容置疑地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