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打工人(美食) 第62节
陶土灶里放了些许柴火,上面的砂锅咕噜咕噜冒着泡,浓稠鲜香的汤汁还在不停收缩着,将锅中的鸡肉焖得是愈加软烂咸香。
裴珣脚步飞快拔得头筹,第一个到达食堂,排在了队伍前头。
他早上那身黑色的常服已经换下,凌乱的额发也已然收拾整齐束好。若非是见识过他为了一口吃的撒泼打滚的模样,黎书禾还真会觉得他是个端方君子。
裴珣一见到这砂锅就不由地眼冒精光,这么大一份,全是他一人的?
正上手将木盘端起,便听到了眼前女郎的声音响起,也是头一次让他觉得这声音属实有些多余了。
“裴大人,今儿的暮食一人限食一份,若是觉得还吃不饱的话,那儿可以去选食材加进去自行烫煮。”
裴珣猛地抬头,像是有些不敢置信。
就一份!?这怎么能行!
还没等他发问,黎书禾解释的声音又适时地响起:“这所有的鸡都在这了,若是一人两份,只怕是有些不够。”
“怎么会不够!”裴珣气急败坏,“这鸡都是我们抓的,其他人吃不到管他们呢!”
黎书禾幽幽道:“可这些鸡还都是覃采买养的呢……”
不说别的,早上她差点还为了这几只鸡背了一口大锅!
裴珣一口气被堵住,又听到身后的人催促声响起,只好不情不愿地端着木盘,又席卷了两份摆好的小料找了个位置坐下。
刚一坐下将砂锅的锅盖掀开,香味扑鼻而来。鲜嫩的鸡肉被一块块均匀地切好,每一块上面都被枣红色的酱汁裹满,光亮诱人。
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牙齿轻轻咬开,表皮焦香,滑嫩的鸡肉汁水在口中四溢。紧接着这酱汁的咸香中又带了一丝麻辣,在舌尖上跳动。
裴珣将这汤汁舀了一勺拌到米饭上,香甜的米饭淋上了馥郁的酱香,吃了几口,只觉得额头上的热汗都隐隐有些冒了出来。
再想起方才黎师傅所言,视线扫到了一旁的配菜。
翠绿新鲜的青菜,切成薄片的土豆,鲜嫩爽口的香菇……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其一同倒进了锅中。
陶土灶下的柴火煨着汤汁还在翻滚着,土豆片煮的软糯绵密,一咬就在口中化开。青菜吸饱了酱汁不油不腻,反而给这锅鸡公煲更添了几分更多层次的口感,发挥着独特的魅力。
畅快!实在太畅快了!
就着一碗米饭呼呼下肚,越吃越香,总觉得这肚子填不满似的。
这大理寺也忒穷酸了!怎么就只养了这么几只鸡!
他得找个时间同那个采买好好说道说道,再去多买一些来养才是!
……
陆怀砚今日处理完一堆公务后尚过酉时,但去食堂的一路上却是空空荡荡,毫无人迹。
他不禁起了疑惑。
自从那黎娘子接手暮食后,不少大人甚至还会留下来吃完暮食再回自己的府邸,怎么今日这路上竟是一个人都没有?
莫非是发生了什么棘手的事情,众人一时脱不开身?
不对啊!若是如此,丁復定然第一个跑过来通知他了。
怀着满腹的疑惑,脚步踏在青石路上,远远一瞥,食堂里灯火通明,白烟袅袅,透过烛光满屋子的人影挤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陆怀砚:“?”
他看了看天色,现下也不算太晚啊?怎么食堂会这般热闹。
等脚步刚迈过门槛,只觉今日这食堂有些闷热,里头的诸位同僚一个个吃得满头大汗,衣衫敞开。
再看着那桌案上如流水席般的菜肴被一盘盘端走。而那平日里以稳重著称的吕寺丞手里的筷箸还没放下,便冲到那桌案前拿了两盘素菜。
大理寺最是注重言行礼仪的赵老大人,胡子上还沾着几滴红褐色的酱汁,颤颤巍巍挤到人群里端了盘面食出来。
更别说一直以来最是贪吃的裴珣和丁復……
两个人正为着那最后一盘土豆片的归属在那大打出手。
陆怀砚:“……”
大理寺这群人是集体疯魔了不成!
第50章 青团和乌米饭 “只有陆少卿有吗?”……
杏花微雨,杨柳垂丝。
绵绵细雨卷着四月的微风忽忽而至。
今日是寒食节,不能点以明火,是以食堂里早就备好了寒食粥和子推蒸饼。
众人这段时间以来吃惯了热气腾腾的朝食,乍然返璞归真,倒还真有些不习惯了。
裴珣现如今已经算是彻底融入大理寺了,大家也习惯他们这位新来的寺正一天到晚一到饭点的时间就往食堂里钻,准时得像是报时鸟。
今日的朝食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好在是出自那位黎娘子之手,纵使只是普通的吃食,却依然觉得美味可口。
裴珣摸摸肚皮,随意地收拾一番准备开始处理今日的公务。
正起身,抬头瞧见了黎书禾手里还在忙活着,再仔细一瞧,些许绿色的青团已经成型,摆在边角的一处。
他当机立断,上前套近乎道:“黎娘子,这青团是待会拿来当点心的吗?”
黎书禾微微抬头,应了一声:“啊……这是给陆少卿做的。”
裴珣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个答案,顿时咬牙切齿。
这陆少卿竟然趁着他们不注意一个人偷偷吃独食!
裴珣心里泛起苦涩,直接显露在了脸上:“只有陆少卿有吗?”
黎书禾点点头:“是啊……”
陆少卿特地拿了足足十两银子给她,除去买食材的费用,说剩下的都给她当辛苦钱。
天降一笔巨款,那她定然是得好好用心把这单子生意做好。
只是这话听在裴珣耳中就有些不是滋味了,万万没想到费尽心思来了这大理寺,还有只能看得见却吃不着的东西,心中万般苦楚,连走到署衙时都还有些魂不守舍。
恰好碰上陆怀砚走了出来,裴珣又盯着他看了许久,一脸酸意。
陆怀砚不明所以,路过时只对他说了一声:“国子监那又发生了一起命案,裴大人一同去瞧瞧吧。”
裴珣满脸哀怨地跟在后头,又想到初来大理寺时父亲的谆谆教导,只好忍痛将此事忘却,只待明日定要吃个够本!
……
黎书禾正在往这青色的面团中包着馅料。
做青团时,要把艾草打成青汁加入面团之中,最好还是要用沸水焯一遍去除涩味。
但寒食节不能生火,黎书禾是以昨日便将青汁熬煮好了,放到陶瓮之中备用。现下才将猪油和青汁混在江米粉中,揉搓成面团后再揪成一个个小剂子。
团子的表皮已然变成了绿色,带着丝丝缕缕的艾草清香,加入了猪油后,也让这面团看起来更加的油润光泽。
再就是里面的馅料。
陆少卿惯是爱吃甜口的,灵沙臛是少不了的。搅打细腻的灵沙臛馅包裹在里面,配上青汁独有的清新,当是甜而不腻,软绵沙润。
另一种口味她本来是想做几个咸口的,但为了让这个大主顾满意,千挑万选,最后选定玫瑰作为馅料。
玫瑰花瓣清洗后加入白糖腌制,最后尽数倒入锅中,再加入牛乳和水淀粉。牛奶的鲜香混合着馥郁的花香,慢慢融成了糊状。
等放入冰库冷冻成型后,再将其一个个包进了青色的面团之中。红花配绿叶,艾草的清香配上玫瑰的花香,再加上牛乳的鲜香,三者交织在一起,连呼吸中都是浪漫的味道。
她将陆少卿拿来的食盒全部塞满,发现还剩余了不少。于是自己留了一板,又往各处送了几个,剩下的一些便给田七和春桃拿去分了。
许久没有回去卢记了,也该回去看看阿舅和舅母了。
……
宣平坊,卢记食肆。
卢大郎和卢二郎这几日都没有去书院,两人都在自家的食肆忙活着。
非他们不想去也,实在是长安城最近有了个邪乎的传闻。相传有鬼怪专吃书生,末了还要放火毁尸灭迹。
读书人最多的国子监已然发生了两起命案。
他们那个书院里的先生一琢磨,干脆给他们放了个长假,只待此等怪异之事过去了再行授课。
卢大郎和卢二郎也自然而然地就回了自家的食肆里帮忙。
黎书禾拎着青团到卢记时,就被吴氏嗔怪道:“你可好长时间都没回来了,上次就连元日休假也不回来,是不是不认我们了?”
“哪有,这不是一得空就过来了!”黎书禾将盒子放下,好奇道,“我这一路过来都在听说国子监发生了一起‘鬼火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吴氏将东西收好,无奈道:“如今你在大理寺做活,怎么这消息还没有我们灵通!”
黎书禾讪笑:“这不是早上一直在赶这青团嘛!也没听那些大人们提起这事……”
她还是坐着牛车过来的路上,听着一同乘车的人提起两句,顿时起了好奇心。
又想着她阿耶与国子监大约有些关系,这才想着要打听一二。
吴氏说道:“具体的我也不晓得,只是前几日大郎回来便提起过,说这国子监已经死了两个人了,今儿这个还更离谱,说是一团鬼火出现在了祠堂,不仅把祠堂供奉着的那些贡品烤熟了,就连同着那死人的尸体也被一同烧焦了……”
吴氏不敢再说下去,指了指卢大郎说道:“你想知道就去问大郎,他比我更清楚。”
今日不能生火,食肆里也没了客人,卢大郎现在正拿着抹布擦洗着灶台。
听到表妹问起这事,手中的抹布一收,解释道:“说是有个鬼怪专收书生哩!国子监前头两个人死后那模样,听说都是跪在蒲团上的,怪渗人的!”
“鬼怪?”黎书禾问道。
“肯定是鬼怪!你瞧这今日是寒食节,哪里来的火星,那一团蓝色的火焰不是鬼火是什么?”
黎书禾在心里琢磨着,又继续问道:“那祠堂里的贡品又是怎么一回事。”
卢大郎大部分也是听着那些个食客道听途说,只能模糊地说个大概:“听着那些监生说祠堂里的贡品昨儿放进去的时候还是生的,等鬼火出现后便已变成了熟食,甚是奇怪!”
末了他又信誓旦旦地补了一句:“其他时候也没人瞧见有火光啊,地上也没有燃烧的灰烬,所以定然是被那鬼火烤熟的!”
黎书禾:“……”
略略了解了事情原委,她对着这个案子更是起了几分好奇,又详细问了几句,但卢大郎大部分也都是听的传言,不能全信。
就是不知道大理寺的那几位大人会不会跟她愿意聊起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