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73节

  底下也有一张纸条:张爷爷,你送我那么多金子,我没有别的,就把这个小宝贝送给你吧,你要好好保管它呀。另外一个是阿恒哥哥的,你帮我们交给他呀。
  张公公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这孩子,这些孩子,怎么这么可人疼呢?
  都是好孩子呀。
  离别时小鹤年那欲言又止的眼神,那满脸的关切,哎,也是谢恒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总归是有人真心记挂他、疼爱他的。
  他去裴家那一日,裴家人跟他们说话时刻把阿恒挂在嘴边的。
  两位大人夸阿年,阿年说我师兄教的好。
  小珍珠显摆金貔貅,说阿年阿恒也都有金麒麟,不过没她的漂亮。
  宝儿也把阿恒哥哥教的这个,阿恒哥哥爱吃那个挂在嘴边。
  真情如酒,越酿越醇。
  谢恒也是好孩子,心里有那家人,自己的糟心事不告诉他们,怕他们担心。
  原本他以为谢恒会在信里告诉裴家他过继的事儿,既然谢恒没说,那估计是不想他们知道,所以他也没多嘴。
  毕竟北谢的人想带谢恒回北地去呢,或许短期内不会回来,说了徒增伤感。
  北谢是前朝权贵,在蒙古和相当一部分汉人心目中份量很重,当初太祖皇帝想要杀光他们三族,他们表示愿意固守北地,不入中原不进大庆官场,为大庆和草原的和平贡献力量才得以保全。
  后来他们也确实促进了大庆与漠北漠南的和平,还为大庆提供了漠西的情报。
  如今北谢人丁凋零。
  当初最强壮的子弟战死的战死,被处死的处死,后来搬去雁门关一带,养尊处优的贵族很难短期适应当地的恶劣环境,不少人水土不服死去。
  而草原势力迭代,数次南下劫掠,北谢当家人屡屡组织百姓协助雁门关守军反击,死伤不少子弟。
  百年至今,他们除了几位老人和中年人,年轻一代没有特别出彩的子弟。
  如此下去,可能不用二十年,他们嫡系便会消失。
  他们不想断了传承,便跟朝廷和谢相爷提出从南谢过继聪慧嫡系子弟。
  即便人丁凋零,他们也很挑,非嫡系不要,非天资聪颖者不要。
  谢恒大哥是长孙,符合要求,可他已然成材,谢相爷视为家族继承人自然不会过继出去。
  二哥虽然读书不错,却差了点意思,对方觉得不是最优选择。
  最后他们看中萧先生的弟子谢恒。
  能被萧先生选中的弟子,自然不是非凡之辈。
  谢相爷觉得谢恒虽然天资聪颖,可毕竟年幼将来有更多变数,便答应将他过继给北谢做继承人。
  身为谢家子弟,不管愿不愿意,享受了家族庇护就得为家族牺牲。
  当然,过继给北谢也不算牺牲,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天大的好事儿。
  可张公公觉得那孩子定然是不喜欢的,估计在他眼里,这形同亲人对他的彻底放逐。
  想起南下的时候那孩子站在萧先生身边儿,小小年纪眼神儿却无比冷静沉凝,那副想跟着他南下又不能的纠结神情让他想来就十分不忍。
  希望萧先生能想到好办法把弟子留在京城,毕竟谢恒还小,身体也不是很强壮,去那么恶劣的地方怕是不容易长大呀。
  计把办法把弟子留下。
  第二日上午张公公跟水嬷嬷宫嬷嬷会合,然后一行人往桃源去。
  待行至桃源,张公公直接示意王冯二人,“王永、冯彬,桃源这边学习班需要咱们的人盯着,你俩过去配合逄葛两位百户,日常也多和沈娘子走动着。”
  两人大惊,不明所以。
  是陛下对他们俩不满意?还是两位嬷嬷写信告他们状了?
  张公公一副非常信赖他们的样子,“卢锦和张顺毕竟年轻,难当此大任。”
  两人这才松口气,不是针对他们就好。
  只是比起当此大任,他们更愿意回宫伺候殿下呀。
  留在桃源,谁知道还要耽误多久呀。
  京城。
  艳阳高照了两天,今儿一早又飘起了雪花儿。
  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儿四周便白茫茫一片。
  新雪盖着旧雪,寒风打着呼哨,天气变格外冷。
  屋里却是炉火融融。
  今儿萧先生休沐,哪里都没去,带着弟子阿恒对坐书桌前看书、练字。
  他跟阿恒提了好几个建议,诸如“去君高升吃火锅”、“去国子监监督他们改造茅厕,这样等你裴叔和阿年来的话就有正儿八经的茅厕用了”,再比如去谁家看他们养在暖房大缸里的红梅花。
  阿恒统统没有兴趣。
  萧先生看着对面安安静静看书的阿恒有些不忍,曾几何时,那个倔强叛逆的小弟子竟然如此沉静又耐心了?
  难道是给人做了师兄,便用师兄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他自然也舍不得心爱的小弟子去雁门关那种苦寒之地。
  阿恒从小身体不是很好,去了那里,只怕会更糟。
  即便非去不可,也可以等两年嘛,等阿恒长大一些十三四岁再去。
  “阿恒,不高兴是可以生气的,你还是小孩子,有发脾气的权力。”萧先生看着阿恒,目光温柔。
  小少爷抬头,笑了笑,“先生,我现在不生气,也没有脾气。”
  虽然娘说“反正你那么喜欢往外跑,去南边儿和北边儿有什么不同?你过继过去正合适”的时候他的确是挺生气挺委屈的,要不是你们对我不好,我会喜欢往外跑吗?
  可这会儿他不生气,再大的气和委屈到了先生身边儿就平和了。
  小孩子才会生了别人的气转身到亲近的人身边儿发脾气。
  他不是小孩子,他是师兄。
  宝儿才是小孩子。
  萧先生:“那你告诉阿年不回去的原因了么?”
  小少爷歪了歪头,做出思考状,笑道:“我说先生老大不小的也没成家,既没有媳妇儿也没有孩子,我就多留些天陪陪先生呀。”
  萧先生不但不生气,反而惊讶地看着他,“阿恒,你居然、也会开玩笑!”
  小少爷笑起来,笑声清越,不见半点忧伤。
  他本来就很会讲笑话,珍珠说他比阿年会讲!
  他把书合上,专心跟先生聊天,“先生,你说张公公会在阿年家住几天吗?”
  这样阿年就有时间写信,可以请张公公帮忙捎回来呢。
  萧先生摇头:“张公公一夜都不会住的,他会想办法尽快赶回来。”
  小少爷有点遗憾,手撑着腮有些出神。
  他好想阿年、珍珠他们呀。
  萧先生看他出神的样子,“阿恒,你帮先生个忙?”
  小少爷:“嗯?”
  萧先生:“为师没扛过陛下的纠缠,答应教太子殿下,要不你陪殿下读……两年书?”最后声音几不可闻,一副很是歉疚的样子。
  果然,小少爷瞪圆了漂亮的眼睛,“先生!”
  先生,用珍珠的话说,你脑子被门夹了?
  不是小少爷自夸,殿下和他同岁,却比他顽劣一百倍一千倍!
  谁都不想要这样的学生!
  谁也不想要这样的同学!
  即便他是尊贵的太子殿下!
  比起太子,他宁愿要一百个谢肃当同窗,更何况他连一个谢肃都不想要呢。
  他要回豆腐村,他要阿年、珍珠、宝儿、陈琦、二蛋……
  萧先生殷切地看着他。
  小少爷叹气,肩头垮下来,“先生,我要去北地呀,不能帮你的。”
  萧先生笑道:“可以的,我会亲自跟谢侯谈,再让陛下和谢相爷做说客,想必他会给几分薄面。你现在还小,也不可能出使草原,去雁门关有何用?读书在哪里不能读?你是我的学生,我自然要亲自教,他们想教为何不能留在京城?”
  小少爷一怔,瞬间被一股巨大的暖流包裹住。
  他起身,绕过书案扑到萧先生的怀里,大声道:“先生,你为了我委屈自己,先生,对不起,可是我好感动。”
  珍珠说你感激谁就要说出来让人家知道,人家才会更喜欢你。
  你生气你也要骂出来让对方知道,对方才不敢继续欺负你。
  他不能骂,但是他可以跟先生说感激,他多希望先生是他的亲爹!
  在他看来让先生给太子当老师,比他去北地更可怕。
  陛下从善如流,殿下就是一流不流。
  萧先生抱住阿恒,像哄小孩子一样轻拍他的后背,笑道:“阿恒,我当你答应啦。”
  谢恒学着宝儿那样孩子气地嘟嘴,“先生怎么不跟陛下建议让阿年一起来做陪读?”
  萧先生:“我就怕陛下也有此意呢。裴家毕竟只是普通人家,没经历过那些阵仗,贸然涉足很容易被人欺负,若是影响了他们本来的发展轨迹,倒是不美。”
  谢恒本就说孩子气的话,听先生的意思也很认可。
  还是让裴叔好好读书,按部就班参加科举,从科举走出来的家族不管以前多贫寒,也没人敢轻视的。
  可若是直接皇恩浩荡,不管本身多纯良正直,也会被人贬损成谄媚之徒。
  不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