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45节
以前她不知道,现在有宫嬷嬷水嬷嬷这些京城来的,会给她讲北地风光,她才知道原来人家那边儿结冰能有两尺多厚!
我滴个乖乖,真是吓人!
咱这地方可没那么厉害,估计一尺都没,今年冬天都去河里量量。
小少爷笑道:“船来船往的河面结不下厚冰,还有人专门处理河面上的薄冰。坐船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冰。”
小珍珠好奇道:“那是什么?有水贼抢劫吗?”
小少爷忍不住笑出声来,“不是不是,大运河上官家运粮船来来往往,没有水匪敢露面,是有些河流冬天是枯水季,不往大运河注入河水,加上泥沙沉淀淤堵,冬季河面太浅船只搁浅无法通行,只能等纤夫拉纤通过。”
小珍珠松口气,“那还好,只是等等也没有危险,而且你还能上岸逛逛吧?”
小少爷点头:“能的,来时我们跟着先生,沿途逛了很多地方。”
小珍珠又羡慕上了,扭头对沈宁和裴长青道:“娘、爹,咱们什么时候坐船去好远的地方呀?”
近处叫溜达,不要旅游。
沈宁:“那得看你爹呀,你爹要是努努力,考上秀才,就得去淮州府参加乡试,那就可以坐船啦。要是一使劲考上了举人,那回头就可以去京城参加会试,到时候你都可以跟着。”
家里有钱了,当然就可以趁此机会去旅游啦。
就是裴长青考试,备受煎熬,她和家人旅游似乎有点不大厚道。
果然桌下裴长青用他大长腿轻轻碰她,以示委屈。
小珍珠站起来,夹了一块卢锦新学的糖醋排骨,努力伸长胳膊给裴长青递过去,“爹,你努力呀,爹,你使劲呀!”
裴长青:“……”
他端起碗接过漏风小棉袄递过来的排骨,“嗯。”
卢锦和张顺坐在另一边儿看得很好玩儿,这家人真有意思每天跟看戏一样。
要是殿下在指定天天笑得肚子疼。
哎呀,好想殿下的,不知道殿下有没有想他们呀。
韩方默默扒饭,没想到一户看似普通寒酸的农家,做饭竟然如此美味!
这个糖醋排骨,肉香滋味儿足。
真好吃啊。
顾千里则一边吃饭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这一家子。
他已经非常肯定这家人确确实实与众不同。
裴长青和沈娘子以前没读过书,可是他们说话办事比很多读书人还讲究。
他们不像有些读书人那么死板不会变通,他们重情义,有原则有底线却不古板保守。
他们不像有些商人那样圆滑、唯利是图,有着我要赚钱但是不为金钱拖累的洒脱和超然,他们可以在自己还缺钱的时候放慢赚钱的速度,带着村里人一起赚钱,甚至救助可怜老妇、扶助弱小孩童。
他们现在也算有钱,却从没想过穿金戴银、买马车摆阔撑门面,也没想过买丫头婆子使唤,甚至于家里多了四个小厮他们也没尊卑观念,一起上桌吃饭、一起说说笑笑。
对,他们没有别家的尊卑界限。
裴长青和沈娘子对公婆没有那种古板的敬老规矩,称呼、说话都很随意。
他们对孩子就更加随意,没有要求孩子立规矩,孩子可以随便跟他们说笑玩闹。
尤其珍珠这个女孩子。
裴长青夫妻俩对她没有任何约束,从未听见批评、斥责,都是夸奖、鼓励或者很平常的交谈。
她像男孩子一样跑跳、打架,没有女孩子样儿,不学女红厨艺,他们也不在意。
这在别人家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他发现这俩人很平和,对其他老百姓非常敬畏的官啊、衙役什么的,他俩没有什么畏惧,甚至于说到皇帝他们也只是做出敬重的姿态,眼里依然没有畏惧。
他们对普通农户、贫苦人,也没有鄙视和嫌弃。
这给他一种这俩人有很强大背景,深不可测的感觉。
有底气才能做到这样平和,没有底气别说官员胥吏衙役,就是街头混混都能吓一哆嗦。
顾千里就觉得自己留下来是个非常正确的决断。
他可以观察到更多东西。
他相信陛下会对这些感兴趣的。
第二日吃过早饭,小少爷就跟沈宁一家道别。
阿年和珍珠要去给他送行,到镇上再把宝儿接上,否则宝儿会哇哇大哭的。
水嬷嬷对顾千里道:“大外甥,你跟着几个孩子看护一下。”
虽然孩子懂事,但是不能离开大人。
明儿三个孩子回来没大人护送可不行,她又信不过谢家人。
顾千里答应了。
上车的时候小少爷看陈琦站在那里,一直默默地看着他们。
犹豫了一下,他朝陈琦笑道:“陈琦,你要不要一起来?”
他带着陈琦出行,就等于向外界宣告陈琦是他的朋友,他已将陈琦纳入羽翼之下。
谁要伤害陈琦,就是和他为敌。
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孩子,别人未必会在意,却会在意他背后的萧先生、萧先生委托的成家以及他出身的谢家。
陈琦那日说的话让他很动容,小小年纪就要为母亲和姐姐打算,这是一个孝顺孩子。
将心比心,如果母亲和姐姐需要他如此,他也会毫不犹豫。
一个孝顺的人就不是坏人,即便陈琦看起来有些……奇怪,好像藏了巨大秘密的样子,但是不会伤害阿年他们。
而且他们一大早就过来,不就是为了给他送行么?
陈琦还没如何,谭秀感动得要哭了。
小少爷真是个善良又温柔的孩子啊,不嫌弃她,愿意跟她阿琦做朋友了。
这,这是阿琦天大的造化。
陈琦犹豫一下,“可以吗?”
小珍珠探头催道:“阿恒都邀请你啦,快点上来!”
陈琦便上前一步,忍不住唇角勾起,笑了笑,伸手抓着车辕。
阿鹏抬手就给他直接送上去。
陈琦脸颊红了,“谢谢。”
陈玉箫也摆摆手,忍着害羞,道:“阿恒,一路平安。”
小少爷朝她微微颔首,“谢谢。”
小珍珠坐在车辕上,“师兄师兄,咱俩一起赶车,我要学赶车!”
一行人骑马坐车离去,裴母又十分舍不得,“是我给自己脸上贴金了,我都觉得阿恒是咱家孩子了。”
水嬷嬷笑道:“没事,小少爷不说过完年就回来嘛。”
裴母:“我就怕他回家也不开心,过年也不舒服,还不如搁咱家呢。”
但凡家里舒服,谁家孩子会八岁就常年一个人在外过活?
虽然有萧先生和阿鹏,可他爹娘爷奶就不担心吗?
不说珍珠和阿年,就是成业宝珠她也舍不得啊。
谭秀抹着眼泪对沈宁道:“阿宁呀,真是托你们的福,我们阿琦不会再一个人关屋里了。”
她是一个妾室,别家正头娘子都不爱和她来往,顶多和别的妾打交道。
可那些妾不是攀比吃穿首饰就是交流怎么打压要爬床的丫头、怎么压过别的妾室甚至正头娘子,哪有正儿八经地交往?
最初交流怎么讨老头子欢心的时候她还去两次,后来就拉倒了。
而阿琦遭哥哥们嫌弃,家里也没人真心和他玩儿。
只有她和玉箫能陪着他。
可娘和姐姐终究代替不了朋友。
现在看阿恒肯接纳他,谭秀真是喜极而泣。
尤其还是出身名门的贵公子,他接纳阿琦,等于给阿琦上了一层保护,陈老大几个都不敢随便欺负他。
沈宁挽着谭秀的胳膊,笑道:“谭姐,这是孩子们的缘分,他们合得来。”
她俩刚要携手往作坊去,后面裴长青深吸一口气,“阿宁,不说陪我看书吗?”
陈琦走了,没人陪他背书,一个人背书很无聊的。
关键这段时间他天天背书、看释义、分析,真的很枯燥。
再这样下去感觉要厌学了,需要媳妇儿安慰。
沈宁回头嗔他,咋恁不害臊呢,她去作坊转一圈就回来,不能等她回来嘛。
让人笑话她。
谭秀胳膊都在抖,指定忍笑忍得辛苦。
谭秀松开她,笑道:“你去读书,我去作坊转转。”
只要阿琦能跟着阿年他们读书,别说给沈宁做助理,做丫头她都乐意。
现在米粉院儿那边儿又搭了一片棚子,安了三口锅灶,三个石臼。
旁边的石磨更是不停地轰隆隆地磨浆子,淡黄色的米浆子哗啦啦地落在的大木盆里,而另一边控水的米粉团好了,工人们又开始揉面、捶打,分团上锅蒸煮,忙得有条不紊。
看到谭秀过来,他们纷纷跟她打招呼。
谭秀笑吟吟的,“大家伙儿辛苦啦,冷的话就换换手。”
烧火的守着灶膛,热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