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46节

  嗷嗷嗷嗷!
  豆腐娘子万岁!
  信豆腐娘子有肉吃,二丫蒜头不骗人!
  小少爷和阿鹏跟阿年几个坐在裴母那屋的炕上,用专门的炕桌吃饭。
  咬一大口煎饼果子,鸡蛋香香软软的,嘎吱,咬到了酥香脆甜的薄脆。
  然后是煎五花肉,香浓q弹,一咬还爆汁呢。
  再就一口腌白菜,爽脆酸甜,哇,好好吃啊。
  还有这个锅包肉,小少爷以前没吃过,咬一口,炸得酥酥的外皮又甜又酥,里面的肉软嫩多汁,嗯,好吃!
  饭菜好吃,吃饭的氛围也温馨融洽。
  裴奶奶脸上一直挂着慈祥的笑容,是真慈祥,看他的眼神和看自家孩子一样,让他感觉到满满的怜惜。
  珍珠和宝儿嗷呜嗷呜大口吃,阿年一边吃一边给他推荐这个好吃,师兄你尝尝这个,师兄你就着腐乳更香。
  小少爷眉眼带笑,神态无比放松。
  再有堂屋那群孩子们一边吃一边小声讨论好香好香,果然信豆腐娘子有肉吃我信一辈子之类的话,他就觉得这顿饭更香了。
  他吃得心满意足,啊,原来吃饭是这么幸福的事儿呀。
  阿鹏毫不客气地干掉四个大煎饼果子。
  珍珠和阿年是知道阿鹏饭量的,倒是没怎么惊讶,宝儿却惊得捧着自己的煎饼都忘记吃了。
  阿鹏看他跟被定住一样,拿食指悄悄点点他眉心,笑道:“锅包肉还吃不吃?”
  宝儿回神,立刻往自己碗里夹,他怕阿鹏说你不吃我就包圆儿了。
  锅包肉好好吃啊,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啊呜,好好吃啊。
  他以前没吃过!
  吃饱喝足,他们去院子里遛弯儿,然后一起去上课。
  小少爷去旁听阿年给孩子们上课。
  他们学的是拼音和算术。
  为了增加小少爷对拼音的信心,阿年把那本标注拼音的三字经拿出来,随便点孩子上来拼。
  这些孩子如今都不识字,但是他们把拼音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
  拿到拼音,他们就能拼,一开始磕磕绊绊有点慢,渐渐地就熟悉起来。
  “r-en-人,zh-i-之,ch-u-初,性本善……”,如此他们慢慢地读得越来越顺溜。
  小少爷即便已经接触拼音,自己也研究过,但是他毕竟早就识字,所以对拼音的效果没那么直观。
  现在看到大字不识几个的孩童竟然能流利地读三字经,他真的惊呆了!
  太、神、奇!
  真的太神奇!
  如果让普通人学会拼音,只要给他们带拼音的书籍,他们完全可以诵读。
  只要他们肯用功,完全可以自学。
  若是如此,那普天之下,全都识字……小少爷吓一跳。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叛逆的想法。
  因为谢炽他们整天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一个普通庄户人如果能读书科举,那他就会脱离普通百姓的身份,成为一名士人,就不是普通黎民。
  可如果天下人都识字,不可能天下人都做官,那将是什么样的天下?
  小少爷不知道是害怕还是激动,身体微微发抖。
  如果都识字,那他识字就没什么了不起的,即便八岁识字很多也不算神童。
  看这些孩子,有的也就五六岁呢,不也跟着读得很流利么?
  这说明神童是可以教的。
  即便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普天之下也有不少了。
  如此想着,小少爷便越发谦虚。
  先生说得对,他之所以聪明,是因为家境好,从小吃得好,又见了世面,多看了书,所以显得聪明。
  同样,自己也是如此,自己的聪明是随了爷爷,是因为跟着家里见了世面,看了很多书,并非天生如此。
  阿年不聪明么?
  若是阿年在自己的位置上,怕是比自己更聪明,读更多书呢。
  这些孩子不聪明么?
  若是他们也生在富贵人家,谁又说他们不聪明了?
  所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先生总说一个人如果能在学问、思想上启发世人,便可成圣。
  这珠算、这拼音,皆可成圣吧?
  他只是一个孩子,再聪明也是一个孩子,思想还没受禁锢,不会像大人那样受身份阶级限制,觉得只有名满天下的大儒才值得敬重。
  在他看来,研究这珠算的豆腐娘子一家,值得天下人敬重。
  因为他们会造福天下,造福这个国家。
  有了珠算,从六部到地方衙门,到各大商户、粮仓等,人人皆受益。
  有了拼音,普通人可学识字,识字是开启智慧的开端,开启了智慧他们就会懂礼仪知羞耻,整个国家就会进入一种文明有礼的状态。
  小少爷越脑补越兴奋,很想立刻就给先生写信。
  他觉得只有先生懂他这种想法,也只有先生支持他,可以跟他讨论,其他人只会斥责他不务正业!
  晚上他要和阿年一起给先生写信!
  因为学了一白天,所以等光线变暗,看不大清的时候小鹤年就给孩子们放学,让他们回家自学。
  “如果家里人愿意,你们可以一边复习一边教他们。”
  孩子们排队立正,给小鹤年鞠躬,“阿年小先生,辛苦啦。”
  小鹤年笑起来,“明天见。”
  明儿他也不去书肆。
  小少爷:“阿年,你很有先生的样子。”
  小鹤年这才有点不好意思起来,毕竟师兄比自己学问好嘛。
  小少爷已经拉住他去商讨给萧先生写信的事儿了。
  小鹤年听闻他要把茅厕都写在信里,表情惊恐起来,“师兄?”
  不必,大可不必!
  小少爷:“先生跟国子监熟,经常去讲课,让他把国子监的茅厕改改,方便以后咱俩去读书。”
  小鹤年眼睛瞪得更大了。
  国子监?
  师兄?
  不是,我连正经学堂还没去过一天呢!
  就国子监了?
  小少爷却不管,拉着他就往屋里走,“还有肉签子、锅包肉、煎饼果子,都要告诉先生,让他教给厨娘,这样先生也就有口福啦。”
  之前红烧素鸡什么的他都告诉先生了,不知道京城能不能买到素鸡,希望成家镖局往京城走的时候会带一些给先生。
  小珍珠和阿鹏练拳热气腾腾的回来。
  小珍珠现在除了跑步、站桩、扎马步、打坐,还跟着阿鹏学一套简单的拳法。
  非常简单,只有几个动作,无非就是出拳、踢腿,但是又有很多变化。
  阿鹏要求她先练力量,让拳头又沉又重,达到一定力量以后再追求速度,让拳头又快又狠,最后一个境界就是拳头看似轻飘飘,却是快准狠,收放自如、举重若轻。
  这就是一辈子的功夫了,欲速则不达,慢慢练,而且常练常新。
  没有什么花哨的招式,就是练,在一天天的练习中自己发掘招式,拳头从不同的角度打出去,从不同的角度收回来,不管直拳、冲拳还是左勾拳右勾拳的,都是出拳。
  你只要把拳头练好了,什么招式都是信手拈来。
  这是阿鹏教给小珍珠的。
  小珍珠是个好徒弟,毫不质疑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一个练,一点都不打折扣。
  阿鹏告诉小珍珠,以后你会认识很多人,会有很多人想当你的师父,告诉你他有什么什么独门武功。
  那些说自己飞天遁地的,无敌剑术刀法的,都是骗人的。
  招式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打的。
  你只要练好了自己的拳脚、眼睛、耳朵和感觉,不管敌人从哪里出招,你都能瞬间破解。
  只要你找到对方的弱点,你够快、够狠,敌人再花哨的招数也不够看。
  所谓一力降十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便是这个道理。
  阿鹏说如果性命攸关,不要管任何招式,也不要管别人出什么招式,你只需要尽快杀掉对方,这比什么都强。
  哪怕你没有招式,哪怕你参加不了什么比武大赛,那你也是赢家。
  小珍珠还小,一下子听不懂,但是她会牢牢记住阿鹏的话。
  晚上小鹤年和小少爷一起给萧先生写信。
  阿鹏则回镇上取他和小少爷的被褥。
  阿年家还没脱贫啊,家里都没待客的被褥,不是,是自家盖的也不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