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艾绍英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县府要给李续仁他们定罪,他将主动去投案,决不能让他俩平白无故替他背罪。高凤鸣也很后怕,担心万一被查出来,清乡局肯定轻饶不了他们,轻则被学校除名,重则有可能会坐牢。这也难怪,毕竟他俩都很年轻稚嫩,缺少这方面的斗争经验。
面对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艾绍英急切需要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支持,这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班主任白文儒。在学生会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艾绍英亲身感受到,毕业于北平大学的白老师,不仅书教得好,文章写得好,而且还特别关心学生的成长进步。怀着紧张而沉重的心情,艾绍英来到白老师的宿舍,私下将那天夜里贴标语的事给白老师如实作了汇报。
绥州城的广济堂药铺,这里是中共绥州特委交通站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头天,白文儒通过药铺掌柜,接到了被囚禁在绥州三监的中共党员朱炳轩的密示,要他们组织游行示威活动,对因所谓的“红标事件”被关押在三监的狱友进行声援;同时,组织一次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从而迫使县公署对赈灾引起重视。白文儒没有想到,白龙庙出现的标语,竟是艾绍英和高凤鸣干的,他为他俩的大胆行动而感到高兴。
“好啊绍英,你们干得好!这事你没必要自责,我早就看出,你是个有志向有正义感的好青年。”白文儒还说,作为新世纪的进步青年,就应该这样,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工人农民,是出身于贫苦人家,还是富裕家庭,都需要从“小我小家”中坚决而义无反顾地走出来,都需要有一种“铁肩担道义”的匹夫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绥州的劳苦大众,才会有希望。
白老师的话给艾绍英以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他顿觉自己身后有了坚强的靠山,浑身热乎乎的,肩膀也硬朗了许多。艾绍英激动地说:“白老师,以后有任务,您就尽管给我交代吧,我保证不会含糊。”
白文儒拍着艾绍英的肩膀说:“绍英同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先回去吧,以后肯定会有我们的事干。”
白龙庙的红标事件,搞得苗云生整天坐卧不宁,因为靖司令对这个案子特别关注,要他一个月内必须结案。这天,他又来到三监了解案件审讯的进展情况。
负责办案子的警头站了起来:“报告局座,经过多次审讯,案情已经有了重大进展,情况是这样的……”
那警头儿随即打开文件柜,取出李续仁的口供,双手呈给了苗云生,苗云生看了习惯性地眯着眼睛琢磨片刻之后,问道:“这供词,你们怎么看?”
“局座,我们认为在没有掌握新的线索之前,李续仁的供词是可以采信的;不过,对这几张红标究竟来自何处,还需要有更多的证据。”
“我看,李续仁的这个供词,很难自圆其说。”苗云生说,
“试想,那个夜里给他送来红标让他贴的人,难道说他真的不认识吗?如果不认识,又怎么能随便接下来这么大的活儿呢?什么像是道士,天书,净是胡扯,没有的事,成心隐瞒真相。当然,在没有抓到新的嫌犯之前,这个李续仁也别想跑得了,当下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抓到写红标的人。”
那警头又从文件柜里将得到的几份笔迹一起取了出来,呈给了苗云生:“从这些笔迹看,白龙庙出现的红标,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认定,与在押的这几个嫌犯有直接的干系,之前在绥州城抓来的那四个年青人,有两个是识字的,这是那俩的笔迹;这次在白龙镇抓来的李续仁,字是识得,这是他写的,不过,我们还在继续追查……”
一时难以查明的红标案,弄得苗云生一筹莫展。手下办案的那帮人纷纷议论说,干红标这事儿的恐怕是个团伙,挑头儿的该是共党赤化分子,或是他们唆使的人,其中肯定有识字的,比如学校的教员,乡村的私塾先生,城里乡下读过书的人,这些人都没准儿。这伙人么,或许就在学校里面,仔细琢磨没文化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当然,乡下人也不能完全排除,因为红标上的那些话,有的也是村言俚语,跟伞头唱的顺口溜差不离儿,那红标上的几十个字,白纸黑字地在这里摆着,谁也抵赖不了,但要查出写这标语的人究竟是谁,恐怕只盯着哪一帮人都不行。当下,最好的办法是,撒开大网排查笔迹,只要把字迹比对上了,人头自然也就弄清楚了。
怎么比对呢?办法多得是,家家户户过年不都要贴对联吧,学校的教师不都要教书备教案吧,学生不都得描红写方做作业吧,账房先生也得打条子记帐吧,所有这些我们都要仔细排查,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苗云生抱着膀子仰着头,琢磨了老半天,语气坚决地说:“对,你们说得对,就该这么彻底查,要撒开大网,翻箱倒柜,不留死角,我就不信结密的网子还能跑漏了鱼,只要找到了红标的出处,共党赤化分子么,自然就不愁挖不出来它。”
这次清乡查红声势更大,兵分四路,人员混编,清乡局长、警察局长、税
务局长、保安团长,各带一路,既查红标,又催捐税,双管齐下。
“六月初那几天,你都去了哪里?”
“你家的捐税,为什么还欠着,赶快缴来!”
“这对联是谁写的?揭下来!”
“写几个字让我们看看,快写!”
“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本,统统交出来!”
“谁是管账的,把账本拿出来!”
整个绥州,到处鸡飞狗跳。喊声,骂声,皮鞭声,棍棒声,扭门撬窗砸锅掘地声,让老百姓痛不欲生,三四百人被抓了起来。
由苗云生带队的查红特别行动组,第一个清查的是绥州中学。进驻当天宣布:学校立即停课,彻底进行查红,包括全校师生所有的书本教案和作业本,以及宿舍里的一切物品,全都要进行查验,该收缴的一律收缴;对比红标上的字迹,逐个筛查嫌疑人,凡检举揭发有功者给以重奖,知情不报者要以同党和包庇罪论处……
杜滨校长听着这些话,肺都要气炸了,心下骂道,这个王八蛋,竟然又给我绥州中学找上茬了。当然,杜滨毕竟是个能够沉得住气的人,并未将愤怒写在脸上,因为他非常清楚清乡局在防区靖司令眼中的位置,联想到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姓靖的反复讲的“清乡查红”的那些话,知道这次大动干戈地查红,绝不只是清乡局的妄为,肯定是上面有指令,姓靖的有交代,因此他必须谨慎应对,相机行事。
在清乡局苗云生色厉辞严地宣布了查红的决定后,杜滨表态道:“苗局长刚才讲的,敝人作为绥州中学的校长,理当竭尽全力给以配合,以求顺利进行;一会儿师生集合起来后,望局长再作训示,以期得到大家的理解与配合,按期办结这桩公务。”
被集合在操场上的全校师生,人们大眼瞪小眼,弄不清楚学校究竟又出了什么事,但从眼前的情势中大家意识到,既然有军警进校,恐怕是不会有什么好事的,人们拭目以待。
杜校长站在高处的台阶上讲道:“教工们,同学们:最近,我们绥州出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这事大概与我们读书识字的人有关吧,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中的当事人就出在我们绥州中学。为了弄清楚事件的真相,县清乡局苗局长一行,到我们学校来,实地调查了解情况。作为我们绥州中学的每位教工,每个同学,都应当毫无例外地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以便清乡局能够顺利执行公务。下面,有请苗局长给大家训示。”
操场上的师生们立刻骚动起来,人们议论纷纷,这到底是什么事啊,清乡局总盯着我们这儿干什么,学校又不是监狱,三天两头地查。
“绥州中学的师生们,敝人有几句话,在这里不能不说。”苗云生扶了扶黑饼儿眼镜,清了清嗓子,语气严厉地训示起来。
“啊,第一点嘛,要精勤正业。绥州老百姓有句俗话说得好,做甚的务甚,讨饭的务棍。这就是说,要各人操好各人的那份心,各人办好各自的那份事。比如,当教师的,正业就是传道授业;当学生的,正经事儿就是念书识字。只要大家把各自的正经事都做好了,务精了,就是务正有绩。前几年,你们绥州中学,当然喽,也不光是你们学校,有那么一伙人,他们放着自己手里的正经事情不做,到处煽风点火,聚众滋事,仿效苏俄的那一套,宣传共产赤化,鼓动抗捐抗税,抗租抗役,简直就是政治狂人!可是结果呢,除了搞乱了人心,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民国不还照样是民国吗?啊,最近么,又有人在白龙镇张贴红标,煽动乡民进城闹事,可见,共产风潮还是僵而不死,阴魂不散啊!”
台下一阵儿干咳,一阵儿嘘声。苗云生瞅住底下看了半晌,见众人不再说话,继续讲道:“大家听着,最近蒋主席在湖南长沙作了重要训示。蒋主席说,当今的革命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恨人为动机而实行的革命,一种是以爱人为动机而实行的革命。俄国的革命,是以恨人为动机的革命,不仅革命的过程中会发生残狠血腥的行为,就是在革命成功之后,社会也不能消灭仇视疾恶的现象;而我们国民政府现在实行的国民革命呢,则是以爱人为动机的革命,因此也是以全民族全社会为本位的和平的全民的革命。